創業帶動就業,加上「科技」二字又將帶來什麼?

2021-01-08 國家發展改革委

10月15日,2020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首日,在由科技部指導、科技部火炬中心主辦的「科技創業帶動高質量就業專場」上,出席活動的科技部秘書長苗少波在致辭中說,今年以來,科技部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支撐高質量就業中的源頭性作用,啟動實施了「科技創業帶動高質量就業行動」,通過加強科技創新創業,創造新崗位,催生新產業,帶動新就業。推動承擔各類國家、地方科技計劃項目的相關機構,開發科研助理崗位超10萬個。挖掘高新區創業孵化機構、創業企業就業崗位超過15萬個,全國高新技術企業已吸納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97萬人。

「科技創業帶動高質量就業行動」要推向全國

今年6月8日,科技部火炬中心發布了《關於做好2020年國家高新區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7月21日,科技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出了《關於鼓勵國家高新區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的通知》。記者在當天的會上了解到,相關工作目前已取得了很大成效。據統計,開發科研助理崗位數量今年計劃161938人,實際完成133956人。其中高新區內實際完成75196人,高新區外實際完成58760人。截至8月底,已安排應屆高校畢業生78036人,其中高新區40430人,區外高新技術企業37606人。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賈敬敦在主題演講時表示,要發揮科技在「穩就業」工作中的作用,促進高校院所、高新區、孵化載體以及科技企業等主體在新形勢下帶動大學生創業就業方面發揮更積極作用。

今年上半年,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進一步帶動大學生就業,科技部在上海、廣東、成都、武漢、西安、合肥、吉林等地啟動了「科技創業帶動高質量就業行動計劃」,聯動科技企業、孵化載體、科研院所、大學科技園等資源,發布和提供了15萬個大學生就業崗位,通過專場活動、直播帶崗、校企聯動等多種方式,為大學生就業帶來新的就業機會。

當天,上海市科委、廣東省科技廳、吉林省科技廳、武漢東湖國家高新區、成都國家高新區、西安國家高新區、合肥國家高新區等單位的領導,共同倡議將「科技創業帶動高質量就業行動」推向全國。

數字經濟給創業就業帶來巨大機遇

阿里巴巴集團阿里數字經濟就業研究中心主任徐飛在演講時認為,數字經濟給創業就業帶來了巨大機遇。螞蟻研究院研究發現,2018年,花唄對我國1~6線城市個人月均消費提升16%~30%。他表示,畢馬威中國與阿里研究院日前聯合發布了《邁入萬億市場的直播電商》報告,報告預測,2020年直播電商整體規模有望突破萬億,達到1.05萬億元,滲透率(直播電商佔全部電商成交額比例)達到8.6%;2021年直播電商規模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市場規模將接近2萬億元,滲透率將達到14.3%。

報告認為,在增加就業方面,直播電商催生了新的就業形態,擴大就業規模上,僅淘寶直播就創造了173萬個就業機會,為國家「六穩」「六保」貢獻了力量。

徐飛同時坦言,數字經濟面臨著四大挑戰:一是數位化專業人才的短缺問題。二是新就業形態帶來的統計問題,如新就業形態的統計尚未納入國家統計體系。三是政策和制度不適應問題,面對全職工作佔比下降、靈活就業佔比上升的結構性變化,用工單位和國家政策未能完全適應。社會政策對新就業形態還是「打補丁」的思路,缺乏系統性解決方案。四是人工智慧對勞動崗位帶來的衝擊問題,規範性、標準性、重複性工作,不管是體力還是腦力勞動,已經或將要被人工智慧所替代。

促進高質量就業孵化器功不可沒

有數據顯示,1個人創業,可以帶動9~13個人就業。國家大學科技園是高校創新創業的重要載體,北航國家大學科技園董事長李軍表示,北航大學科技園累計孵化企業超過1200家,引進培育19家上市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0家。提供就業崗位2.06萬餘個,每年開放大學生實習崗位4000多個。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最新發布的大學生就業力報告顯示,新經濟行業就業傾向明顯升高,科技含量高、發展空間好的行業普遍受到新一代求職者的關注。

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處處長、研究員陳晴在會上發布了《2020孵化載體年度報告》,總結分析2019年孵化載體帶動就業相關數據,鼓勵孵化載體積極參與,通過提升服務助力企業發展,帶動高質量就業。

報告顯示,截至2019底,全國孵化載體達1.3萬家,其中孵化器5207家、眾創空間8002家。共有國家備案創業孵化載體3065家,其中包括國家備案孵化器1178家、國家備案眾創空間1820家。共有國家備案專業化眾創空間73家。

2019年,全國孵化器自身吸納就業7.3萬人,在孵企業從業人員近294.9萬人,吸納應屆大學畢業生近26.5萬人,為穩就業促就業提供了新動能。孵化器的人才聚集能力進一步提升,2019年,全國在孵企業從業人員中,大專以上人員為231.4萬人,佔總人數的78.6%;在孵企業從業人員中留學人員近2.8萬人。(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王曉濤)

相關焦點

  • 天津積極完善創業帶動就業政策 讓更多青年人實現創業夢想
    主持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十四五期間,本市將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創業帶動就業保障制度,加強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建設,推動創業載體升級,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多渠道就業創業。請聽記者萬福念的報導。
  • 南京一季度扶持大學生創業及帶動就業人數全省第一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毛慶) 南京大學生創業企業、南京魔瑪印象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偉這幾天都在忙著招人,「數字媒體、視覺傳達、文案策劃,線上業務擴張速度很快,執行團隊力量要跟上。」記者了解到,疫情之下,我市大學生創業以及創業帶動就業表現搶眼。
  • 甘谷:營造良好創業氛圍 帶動群眾就業增收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白永萍 通訊員安建文近年來,甘谷縣大力實施創業帶動就業戰略,全面落實「六穩」「六保」任務,持續強化政策扶持、創新機制舉措、優化服務環境,全縣創業氛圍日益濃厚,就業形勢總體平穩。僅2020年,甘谷縣就輸轉城鄉勞動力11.18萬人,城鎮新增就業6112人。這一串串吸引眼球的數字背後,是甘谷縣完善創業帶動就業保障制度,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高質量答卷。(一)12月7日,大雪。
  • 「十三五」期間北京大學生創業團隊帶動4427人就業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程婷 圖 12月18日,澎湃新聞從北京市委教工委、北京市教委舉行的首都教育「十三五」改革發展成果系列宣傳之「北京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主題發布活動中獲悉,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儘管疫情之下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形勢嚴峻,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的303支創業團隊仍交出了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營收接近4個億,帶動就業2217人。
  • 成都溫江:「鳧貓」等手工藝品帶動村民就業創業
    成都溫江:「鳧貓」等手工藝品帶動村民就業創業
  • 關於汕尾市霆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申請創業帶動就業補貼的公示
    汕尾市霆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是在汕尾市工商管理局登記註冊的初創企業,該公司自2020年4月起至今吸納就業2人,籤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按規定繳納滿6個月的社會保險費,符合創業帶動就業補貼申請條件,現申請創業帶動就業補貼4000元。
  • 濰坊力促農民工家門口創業就業助力鄉村振興
    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他們將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創業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著力推進新增長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民工返鄉創業,並通過搭建創新平臺、提供政策扶持、組織創業大賽等多種形式,激活農業創新創業活力,助力涉農創新創業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 農民工創業就業補貼政策
    為了進一步做好我縣農民工創業就業扶持工作,鼓勵農民工創業並帶動就業,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根據《廣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關於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的通知》(桂人社發
  • 青島市北區:促創業穩就業 「樂享創業」保民生
    目前,覆蓋全區的18家創業孵化基地為1081家在孵創業實體提供「一條龍」創業服務,實現帶動就業6552人。市北區2家「省級創業型街道」、3家「省級創業型社區」、68家「四型就業社區」為居民提供「家門口」的優質創業服務,認定數量居全省各縣區(市)之首,這些數據不難說明,市北區作為創新創業沃土的作用正在日益凸顯。
  • 產業帶動就業 助力脫貧攻堅
    與絕大多數殘疾人一樣,她感到自己的人生不會有什麼價值。迷茫困苦之際,由政府推薦來到了摩登瑞蕾,劉方民根據她的實際情況將她安排在後整車間,負責整理服裝。 熱努曼特別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她勤勞肯幹,認真仔細地檢查過手的每一件衣服,常常顧不上休息,一忙就是一個上午。如果說別人付出100%的努力,她就要做到200%。「現在生活得到了改善,自己的精神也好了。
  • 關於印發《關於促進我市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對新增創業主體較多、帶動創業就業效果顯著的網際網路平臺,優先給予市級相關專項支持,增強大數據智能化專業服務功能,提升創新創業支撐能力。(二)依託環大學創新生態圈等孵化平臺支持大學生創業就業。支持高校畢業生入駐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大學科技園、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星創天地、微企雙創平臺、樓宇產業園、小企業創業基地、創業孵化基地等孵化平臺,承擔產品研發、技術服務、電商促銷等項目或業務,註冊科技企業、文創企業、農業企業等實現創業就業;支持上述各類孵化平臺,為高校畢業生推薦平臺內入孵企業工作崗位,提供平臺孵化服務就業崗位,幫助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鼓勵各類孵化平臺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不低於10%的免費工位
  • 2021·我的新期待|今年將為殘疾人爭取更多就業創業機會 提升殘疾...
    如何進一步帶動殘疾人實現就業創業?讓殘疾人擁有更多幸福感獲得感,大渡口區殘聯在行動。「去年11月,正值醜蘋果上市之際,我們和四川涼山合作,依託助殘企業彝二彝商貿有限公司的電商平臺,銷售四川大涼山農特產品,同時帶動殘疾人實現靈活就業。」李紅紅介紹,參與的殘疾人有一個專屬銷售二維碼,用戶通過掃描該二維碼進入平臺,購買大涼山農特產品,殘疾人將獲得一定額度的收益,從而實現殘疾人靈活就業。
  • 返鄉創業帶動廉江鄉村振興
    在橙鄉廉江,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青年選擇返鄉創業,帶動人才、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向農村匯聚。他們在城市學習了本領、積累了知識,對生於斯、長於斯的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希望紮根家鄉,帶動老鄉們一起發展、一起致富,為家鄉的鄉村振興注入了內生動力。
  • 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303支創業團隊營收近4億元 帶動就業2217人
    12月18日,在首都教育「十三五」改革發展成果系列宣傳活動上,北京市教委高校學生處處長劉新軍介紹了「十三五」期間北京高校創新創業實踐的相關工作成果。劉新軍談到:「即將過去的2020年,是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形勢最為嚴峻的一年。
  • 「網際網路+」下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困境與突破對策
    二、「網際網路+」時代大學生就業創業困境(一)崗位需求趨近飽和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我國GDP增長對就業創業的拉動效應相對減弱。(二)落實就業創業主體責任,創設雙師型指導團隊一方面,高校應明確自身在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中承擔的主體責任,依託「網際網路+」模式下的信息共享優勢為學生搭建校企供需交流、校招宣講、就業職前服務等平臺,聚焦項目引入、創業資金補貼、失業救濟與政策幫扶等維度為學生提供就業服務;另一方面,應在教師隊伍建設維度上予以重點關注
  • 創新創業、教育先行——山東旭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李國琛
    先後榮獲團中央「大學生創業英雄10強」、新時代山東向上向善好青年、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等榮譽。(一)在校創業、出國留學2014年大二就讀期間李國琛帶領團隊開始創業,打造了服務大學生的「校億樂大學生生活平臺」,平臺上線一年突破了1200萬營業額。
  • 市人社局赴泗陽縣調研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工作
    為深入貫徹落實「六穩」「六保」要求,貫徹落實全市作風建設大會精神,促進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7月8日上午,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孫登懷帶領局辦公室、能建處、市就管中心相關負責人到泗陽縣調研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工作。
  • 二次創業,圖盟科技靠的是什麼?
    北京圖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這十七年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003年開始第一次創業;第二階段是2006年加入高德;2016年,圖盟科技正式從阿里集團內部剝離,開始了二次創業,這算是第三階段。
  • 快遞服務站模式興起 「十四五」期間有望帶動百萬新增就業
    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全國招聘求職100個短缺職業排行」中,快遞員排在第二位。「現在幾乎所有的電商和快遞企業都向用戶承諾提供門到門的服務。這種上門攬投模式放大了網絡銷售相對線下銷售的優勢,帶來了我國長達20年的電商與快遞行業的超高速擴張,但也導致用戶、企業、社區利益不平衡問題不斷加劇。」
  • 滴滴程維:2019年滴滴帶動就業1360萬人 將繼續促進靈活就業
    10月27日,《電商報》獲悉,滴滴出行董事長兼CEO程維日前在央視的企業訪談中表示,2019年滴滴帶動就業1360萬,其中12%是退役軍人,21%是家裡面唯一的收入來源,6.7%是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