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學員正在製作「鳧貓」手工編織品。成都鳧貓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 供圖
中國僑網成都8月12日電 (韓金雨)方腦殼、耙耳朵、嘟嘟嘴……近日,在成都市溫江區壽安鎮岷江村婦女居家靈活就業基地——「指尖的愛」生活館裡,一個個名叫「鳧貓」的熊貓玩具公仔被來自該村的幾名女學員製作而成。
別小看這群「耙耳朵「」方腦殼」,它們是溫江區岷江村婦女生產的手工產品的代表。問世至今,已經走出國門,創造了可觀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還閃耀亮相過「2019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展場,圈粉無數,成都鳧貓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袁陽介紹說。
據袁陽介紹,作為當地僑資企業,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2016年,為帶動溫江農村婦女的就業創業,她與溫江岷江村「手作之愛」就業基地的婦女一起創造了「鳧貓」這個手工品牌系列,在岷江村打造集手作產品展銷、手工體驗、勞作生活為一體的「指尖的愛」生活館。
「生活館不僅村民製作手工藝品的基地,同時還設有民宿,可以接待各地遊客,讓他們體驗手工製作的樂趣。」袁陽介紹說,生活館將熊貓手工藝品的文化意蘊和承載的匠人精神與鄉村旅遊有機融合,激發鄉村內生發展動力。目前,該基地先後開展「素養之美·手作之愛」手工編織訂單培訓30餘期,參訓婦女500餘人,接訂單50批次,編織產品遠銷海外。
今年疫情對很多企業造成了影響,特別是依靠進出口的企業。「前幾年,我們主要的工作是打好基礎,並與國外建立良好的聯繫,今年的目標本是將我們的編織產品大量銷售出去。」袁陽感嘆到,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將原本的計劃打亂了,年前所有國外訂單都被取消了。
袁陽表示,4月初復工以來,公司一直遵守政府相關規定,實行科學防控措施。同時,公司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參與疫情防控,曾抽調多名企業員工支援高速出口排查工作,協助當地社區走訪排查疫情,積極做好宣傳工作。
如今國內疫情形勢好轉,公司也已經回歸到正常的生產經營模式中,但由於國外疫情形勢嚴峻,訂單較少,公司便將重心放在了開展手工編織培訓上。「我們現階段目標就是練好「內功」,進一步開拓國內市場。」袁陽表示。
在得知公司在疫情期間的困難後,成都市政府和各級僑務部門十分關心,令她非常感動,她感慨到道:「市僑辦、僑聯等僑務部門多次通過實地調研、電話等方式,關心公司現階段的困難,了解我們的需求,為我們解決難題。」
「今年後,在國外疫情形勢好轉、經濟形勢穩定的情況下,我們還是要『走出去』。」袁陽表示,她希望把地方特色手工產業做成帶動廣大婦女增收的大產業,做成溫江的特色旅遊產品,做成「溫江造」國際化「成都禮物」,推動「溫江造」天府文化走向世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