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採柑橘春夏釣龍蝦,四川自貢沿灘這個地方帶動村民增收有路子!

2020-12-23 封面新聞

曾鵬程 黃鴻 封面新聞記者 鄧丹

11月25日下午,四川自貢沿灘區仙市鎮大巖村,在榮鑫小龍蝦養殖基地內,曾遠正和父親一起轉移蝦苗。

上午放下的捕蝦籠內已活躍著個頭不一的小龍蝦,曾遠父子起籠收蝦,蝦苗入筐,成蝦放歸,短短1個多小時就收穫了2大筐蝦苗。將蝦苗投放到育熟池,一天的工作就算告一段落。

「通過長時間的技術鑽研,我們使龍蝦的繁殖周期集中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份,現在繁殖的蝦苗養到明年3月就可以上市。」基地負責人曾遠說。

讓他得意的是,今年冬天的育苗工作剛剛開始,僅10天時間就育苗600多斤,數量達20萬尾,待到明年上市,產量將達到6至8噸。

大巖村養殖基地是自貢市榮鑫小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第一個養殖基地,此外,還在周邊瓦市、沿灘等鄉鎮建有養殖基地4個,專業合作社小龍蝦養殖總面積達3000畝,每年產出的數十萬斤小龍蝦,遠銷成都、重慶、上海、江浙等地,帶動周邊300多戶農戶養蝦,幫助120餘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順利脫貧。今年初,曾遠還被授予「全國『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農村致富青年先進個人」。

「前段時間,本村有個村民準備返鄉創業養殖小龍蝦,現在他向我訂購蝦苗,80畝的養殖基地也在建設,過了年就能投產。」曾遠說,僅在大巖村,就有十多戶村民跟著他養殖小龍蝦,養殖面積300多畝,年產量達15萬斤,產值100多萬元。同時,還穩定提供就業崗位30多個,帶動村民增收。

大巖村在仙市鎮所有行政村中,區位優勢不顯、基礎設施薄弱、產業根基較差。該村立足現有條件,通過鼓勵返鄉創業,豐富鄉村業態,調優產業結構,培養致富帶頭人,帶動村民脫貧增收。

在榮鑫小龍蝦養殖基地旁的山坡上,200多畝柑橘林鬱鬱蔥蔥,火紅的柑橘掛滿枝頭,壓彎了樹梢。業主林華文在桔園內巡查,盤算著採摘日期,暢想著豐收的火熱場景。

「現在有3個品種,美國糖橘已經成熟,沃柑再有1個多月也能上市,最晚的晚熟血橙可以蓄留到明年4月份,到時候花果同樹。」林華文介紹,今年是柑橘園正式投產,產量達到10多萬斤。

「柑橘園日常請了20個人打理,到採摘、施肥等用工高峰期用工量達到100人。」林華文說,除了流轉費和務工收入,目前大巖村已經有10戶村民跟著他種植柑橘,多的有30多畝,少的也有兩三畝,總面積100多畝。

「柑橘已經進入採摘期,從現在到明年4月都有柑橘,歡迎遊客來採摘,品嘗最新鮮的柑橘。明年3月,又到了小龍蝦的上市期,還有上百畝的養殖基地供人垂釣。」大巖村「第一書記」熊萬兵介紹,該村計劃通過村集體經濟組織進一步豐富產業業態,調優產業結構,拓寬村民增收致富道路。

相關焦點

  • 發展羊肚菌、創電商平臺……四川自貢沿灘這位駐村幹部點子多
    左達 熊文博 封面新聞記者 鄧丹12月14日,位於四川自貢沿灘區沿灘鎮詹井村的羊肚菌產業園一片繁忙。「菌絲髮育得很好,這幾天要注意棚內的溫度與溼度。」腳踩泥土 讓鄉村振興「接地氣」今年4月,自貢市委組織部選派羅霞蔚到詹井村開展結對幫扶工作。到詹井村第一天,她開始深入村民、走訪入戶,通過談生活、話家常的方式,解決村民特別是貧困戶的實際難題與思想困惑。這個夏天,羅霞蔚曬黑了好大一圈。
  • 連莊鎮:發展特色農業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連莊鎮:發展特色農業 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2020-12-25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源這個鎮的聖女果了不起,帶動村民持續增收!
    近年來, 東源縣藍口鎮老埔場村 因地制宜發展聖女果產業, 不斷完善帶貧益貧聯結機制, 帶動村民持續增收, 小小的「聖女果」
  • 播州區10萬公斤新品柑橘上市,快來採!
    三年多後的今天,龍坪鎮興隆、小灣村2000多畝10餘公萬斤新品柑橘進入採摘期。 在龍坪鎮興隆村高巖柑橘產業示範點,集中連片的果園裡,金燦燦的柑橘掛滿了枝頭,將果樹壓彎了腰。果園裡,李福全和3個當地村民正忙著採摘,當天,他們將要採摘50多件柑橘發往外地。
  • 忠仁鎮康樂村:大力發展庭院經濟,促進村民增收致富
    忠仁鎮康樂村在加快美麗鄉村建設,促進村民增收致富過程中,充分發揮典型帶動和示範引領作用,打造「庭院經濟」致富模式,提高種植水平,有效拓寬村民增收渠道。在76歲的忠仁鎮康樂村村民祝慶德家中,一進門口,乾淨整潔的院子映入眼帘,祝慶德把他家後院的菜園子分成了兩片,一片種玉米,一片種農家小菜,不僅拓寬了收入渠道,還大大改善了居住環境。
  • 自貢5項傳統手工藝入選四川首批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
    其中,自貢5項傳統手工藝入選該名錄。本次入選的自貢5項傳統手工藝分別為:貢井區的龔扇製作技藝,大安區的自貢火邊子牛肉傳統製作技藝,沿灘區的太源井曬醋傳統技藝,富順縣的富順豆花製作工藝和富順手工秸稈工藝。龔扇製作技藝龔扇又稱自貢龔扇,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珍品,蜀中名扇之一。四川自貢竹編扇,晶瑩光亮,宛如紈絹,馳名中外。
  • 淡水養出「海味」來 四川自貢成功產出南美白對蝦
    淡水養出「海味」來 四川自貢成功產出南美白對蝦2020-08-31 15:1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10分鐘左右,捕撈工人開始收網,只見一條條白對蝦足足有18-20釐米長,煞是喜人。業主黃連貴告訴記者,現在是捕蝦季節,等在捕蝦現場的是一家海鮮店的老闆小鄒,今天一大早她就來了,準備好了臺秤和裝有冰水的塑料箱,等著帶走剛打上來的新鮮蝦子。這一網下去,足足有32斤白對蝦,隨即小鄒當場付款,她告訴記者,前天買150斤蝦已經賣完啦,今天一早就開車來這裡排隊購買,現在就要趕回自貢去賣個好價錢。
  • 博白鎮中江村:冬種千畝馬鈴薯,帶動村民喜增收
    ▌博白鎮中江村:冬種千畝馬鈴薯 帶動村民喜增收博白鎮中江村毗鄰南流江,地勢開闊平坦,耕種條件優越。今年,該村充分利用秋收後的閒置稻田種植馬鈴薯1000多畝,有效帶動了村民增加收入。連日來,在中江村的廣袤田野上,每天都有100多名村民緊張開展馬鈴薯播種工作,埋種、培土、覆膜、施肥,大家分工合作,一派熱火朝天的冬種景象。中江村位於南流江北畔,距離縣城14公裡,下轄59個村民小組,2200多戶9000多人口,耕地面積298公頃。
  • 新圩鎮龍家坊村:柑橘掛果喜豐收
    紅網藍山縣分站12月23日訊(通訊員 潘有娣 黃思僮)近年來,我縣依託當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柑橘產業,並提供技術指導,引領農民採用無公害栽培技術,施用有機肥,走規模化、標準化綠色農產品種植路子,所產的柑橘成色好、口感爽、糖分高。
  • 「一畦」春茶綠村民增收忙
    這是清鎮市新店鎮中壩村牛坡村民對當地環境的生動描述。海拔1400米左右的牛坡,山清水秀,孕育出了一片雲霧風韻的茶園。三月好天氣,牛坡「二十一畦」茶葉進入了採摘季,茶農們腰挎茶簍,一雙雙巧手熟練地將一顆顆芽尖採入簍中。「前段時間出去打工不方便,剛好這裡需要採茶工,我就報名了。
  • 四川自貢破獲特大假冒商標案 查獲假冒鹽5400餘噸
    新聞發布會現場 劉剛 攝中新網自貢11月22日電 (劉剛 文鋒 鄧婷婷)記者22日從四川自貢市「4·02」特大製造銷售假冒「久大」商標商品案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日,自貢警方經過縝密偵查,成功破獲一起涉及多省份的特大假冒註冊商標案,查獲假冒自貢「久大」商標的精純鹽5400餘噸、涉案金額達
  • 自貢鹽井:傳承千年的採鹽術|在科技館觸摸科技
    傳承千年的採鹽術自貢鹽井:傳承千年的採鹽術 | 在科技館觸摸科技聯合出品中國科學技術館 四川科技館一定要看到最後與它們交流新知、分享創意、暢談古今、描繪未來,跟隨它們的腳步,在科技館觸摸科技吧~話不多說,趕緊進入今天的主題~本期主角:自貢鹽井所在地:四川科技館眼前這座自貢鹽場微縮景觀模型被存放於四川科技館。
  • 渝北:產業扶貧精準施策 村民增收「細水長流」
    人民網重慶12月18日電 一處處水果產業基地,促進了貧困戶增收;一個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帶動了貧困戶致富……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渝北區因地制宜推進「雙十萬工程」建設,通過一戶一策為貧困戶量身定製產業發展計劃,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走出了一條符合渝北實際的、有特色的產業脫貧致富路,讓老百姓的腰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紅火。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趕水鎮土臺村 :「稻鴨共生」闖出增收好路子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趕水鎮土臺村 :「稻鴨共生」闖出增收好路子 2020-09-14 13:2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涉農企業復工 百噸柑橘出口 衢州柯城橘農增收有保障
    分揀選果、套袋裝箱、貼上標籤……2月15日,位於衢州市柯城區的石樑柑橘出口產業園的柯城區柴家柑橘專業合作社呈現一片忙碌景象。目前合作社已完成柑桔加工出口菲律賓第一單,100噸柑桔正運往深圳口岸。
  • 臨澧柑橘產業帶動脫貧增收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23日訊(見習記者 劉奕楠 通訊員 王鴻 王梓)「縣紀委駐農業局紀檢監察組層層把關,鐵的紀律使臨澧柑橘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12月22日,縣農業局總農藝師鄧先軍帶領記者參觀了臨澧縣特色柑橘產業。
  • 自貢:去九洪吃瓜 你要注意這些路況信息
    四川新聞網自貢6月5日訊(記者 徐昭磊)自貢市第十六屆鄉村旅遊節暨第八屆九洪西瓜節將於6月6日在自貢市沿灘區九洪鄉瓜椒文化廣場開幕。記者從沿灘公安交警大隊獲悉,此次活動將持續至7月5日,預計6月6日、6月7日、7月4日、7月5日及期間周末將迎來採瓜、品瓜等旅遊高峰,車流、人流相對集中,交警提醒廣大遊客錯峰分散旅遊,避免集中旅遊導致交通堵塞。  據悉,由於此次活動主會場位於沿灘區九洪鄉,距離自貢市區約27公裡,首次到往遊客可通過導航「平揚農業西瓜文化廣場」尋路前往。
  • 我為家鄉代「鹽」——自貢旅遊攻略(景點遊玩篇)
    (下篇美食篇適合所有熱愛美食的旅行者)自貢市——四川的地級市,地處四川省西南,臨市有宜賓,瀘州,樂山,內江;人口約330W人(360百科),自流井、貢井、大安、沿灘四區和榮縣、富順兩縣,車牌號是川C。自貢是丘陵地形,沒有著名的大江大河,也沒有高山峻岭,山的海拔一般500-800,最高峰在榮縣也901米;氣候呢,夏天很熱,冬天溼冷但是不下雪,也就是最低溫度一般在5-10攝氏度,沒有最高,都有可能,一個火爐城市,衣物怎麼帶,建議出行之前看看未來幾天天氣。談到自貢首先想到的關鍵詞有:千年鹽都,南國燈城,恐龍之鄉。
  • 陝西佳縣以黨建引領帶動村民致富增收 農場建起來 扶貧出實招
    在黨組織的引領帶動下,王寧山村建起了以紅棗循環產業為主的扶貧農場,助力當地村民脫貧。 「目前我們共改造了4500畝有機紅棗林,建成5條紅棗深加工生產線,開發出紅棗系列的果酒、醋飲、濃縮汁等10多種產品。將紅棗釀酒酒糟作為飼料,發展養殖產業。」說起王寧山村扶貧農場的綠色生態循環產業鏈,農場負責人杜軍鋒滿臉笑容。
  • 有一種日記叫「戰疫體」,有一種俠義叫自貢
    1月24日,大年三十,自貢。陰有小雨,7-11℃大年三十,大多數中國人尚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中。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這個「不速之客」來臨,四川沒慌。白衣戰士千裡援助武漢,也給家鄉自貢走了一波美食,給前方抗疫勇士們更多的信心和鼓勵。吃在四川,味在自貢。讓不了解「美食之府」自貢的外地朋友驚豔一下:勝利慶功之日不僅有四川火鍋哈,還有冷吃兔、鮮鍋兔、火邊子牛肉、豆花蘸水……一大波自貢美食等著大家,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