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遵義市龍坪鎮結合鎮情實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考察引進了四川省雅安市愛媛38號果凍橙在本鎮四個村社進行規模種植,發展長效產業。三年多後的今天,龍坪鎮興隆、小灣村2000多畝10餘公萬斤新品柑橘進入採摘期。 在龍坪鎮興隆村高巖柑橘產業示範點,集中連片的果園裡,金燦燦的柑橘掛滿了枝頭,將果樹壓彎了腰。果園裡,李福全和3個當地村民正忙著採摘,當天,他們將要採摘50多件柑橘發往外地。
2016年,龍坪鎮興隆村招商引進龍頭企業發展柑橘產業,帶動當地群眾務工增收,李福全就是在這個時候和另外11個村民在這裡找到了穩定工作,負責管理果園。這期間,李福全以勞動力入股,除了每月拿固定工資外,年終還可獲得柑橘銷售總利潤的6%利益分紅。 龍坪鎮新品柑橘易剝皮、甜度適中、口感好,成熟後可掛枝1到2個月不掉果,畝產可達五千多斤,市場價10元以上。目前新品柑橘已在四川省成都市、雅安市形成產業化,但購買仍需預定,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高,深受種植主體和市場的青睞。 鎮村幹部齊上陣,幫忙柑橘找銷路。除了企業自身的資源外,龍坪鎮也在新品柑橘的銷路上紛紛發力,邀請貴州播龍昌源供銷專業合作社為該產業打通電商銷售渠道。
龍坪鎮以支部+公司+合作社+大戶+農戶模式在興隆、小灣、上水、龍壩四個村社發展4000畝新品柑橘,由村委會集中流轉土地,合作社進行種植,合作社帶動大戶散戶種植,並為其提供技術指導。今年,龍坪鎮柑橘產業通過長短結合,套種辣椒帶動就業務工近400人,貧困戶戶均增收4750元。下一步將按照該鎮黨委政府提出的「一戶建檔立卡戶種植一畝柑橘」的思路,探索土地開發利用新模式,擴大種植面積,利益連結更多群眾,帶動更多當地群眾就業增收。 「當時引進這個產業的目的就是能夠增加經營主體和土地的集中使用,還能解決建檔立卡戶,特別是富餘勞動力的就業。龍坪這個地方,本來它就是產業大鎮,通過這個產業結構調整,最終目的就是通過產業結構調整來達到脫貧致富,大家一起奔小康。」龍坪鎮農業服務中心宋萬勇說。通訊員 劉瑛 馬雪婷 蔡城池
編輯 潘樹濤 編審 陳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