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脫軌時代》出品人張乃瓊:文化,國之軟實力!

2021-01-20 網易新聞

電影《脫軌時代》在2014年3月7日全國上映,該片改編自暢銷小說《如果不能好好愛》。該片是由廣州樺森影視有限公司出品,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猿川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由張乃瓊擔任出品人,陸川監製、五百執導,由張靜初、潘粵明、吳克群等人主演,影片講述了失婚女許可在遭遇老公劉光芒出軌後,重新面對感情選擇的故事。

張乃瓊(張瓊)在這部票房與口碑雙豐收的影片中擔任總策劃及出品人。

張乃瓊,信陽人,現為電影電視劇監製、出品人、編劇、製片人。1996年進入傳媒行業,8年平媒行業經驗、7年影視劇宣傳發行經驗、7年影視劇製作運營經驗。曾發行了《至尊紅顏》《旗艦》《首富》等40多部年度高收視的電視劇集。20多年的行業堅守沉澱了豐富的行業資源,積累了專業經驗。主要成就:廣州樺森影視公司董事長,廣東省電影家協會理事。代表作品:電視劇《我為車狂》、電影《脫軌時代》、電影《男神時代》、電影《魔胎》、電影《凍齡術之錯位》。

張乃瓊自2003年組建自有影視運營團隊以來,先後成功發行了多部高收視率的電視劇作品:2004年的《至尊紅顏》、2005年的《律政佳人》、2006年的《百萬新娘》、2008年的《首富》、2009年的《旗艦》等在大陸地區或區域城市收視均為年度第一。張乃瓊表示:獨具的行業洞察力和到位的執行力是能夠堅守一個行業的基本特質。

由她帶領的廣州樺森影視從2009年開始轉型升級,由一家影視劇製作發行的專業公司升級為集策劃、投資、製作、發行於一體化的多功能影視傳媒公司——樺森影視。2009年獨立製作的都市輕喜劇《我為車狂》熱播,2013年張乃瓊帶領團隊聯合陸川導演團隊共同策劃並聯合中影出品了電影《脫軌時代》,取得了不俗的票房和良好的口碑;2014年策劃投資製作了《脫軌時代2 男神時代》取得了極高的關注度和良好的口碑。張乃瓊(張瓊)對影視業熱愛與堅守源於她如下信念:武略有邊,文侵無界!文化,國之軟實力。

(原標題:電影《脫軌時代》出品人張乃瓊:文化,國之軟實力!)

本文來源:黔訊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脫軌時代2>廣州開機 任言愷李賢宰搶李菲兒
    12月26日,由廣州樺森影視有限公司出品《脫軌時代2之男神時代》在廣州開機,主演李菲兒、任言愷、李賢宰、鄭媛元等出席了當天活動。 網易娛樂12月27日報導 12月26日,由廣州樺森影視有限公司出品《脫軌時代2之男神時代》在廣州開機,廣州樺森影視董事長及該片出品人兼監製張瓊女士、導演徐正超
  • 盟雲移軟合作《脫軌時代》《男神時代》等沉浸式AR全息電影
    120年的電影發展史在經歷默片、有聲片、電腦特技、數碼攝影等技術革新後,現在又在迎接VR(虛擬實境)技術時代的來臨。中國電影界這一次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國影視公司幾乎無不在談論VR、投資VR、研發VR,高群書、張藝謀這些大腕兒導演紛紛加入VR創作陣營,黃曉明、吳奇隆等明星也果斷進入VR領域,中國自主拍攝的亞洲第一部VR電影即將誕生。 從2015年開始,VR火了。
  • 文化強國:文化軟實力的中國目標
    作為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我們不僅要堅持推進經濟、政治、社會、生態文明高質量發展,也要推進文化高質量發展,以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作為經濟大國,不能讓世界把我們看作只能輸出物質產品而缺乏精神文化的跛足社會,未來中國的形象必定是一個在文化軟實力上非常強大的國家。
  • 堅定鐵路文化自信,提升鐵路文化軟實力
    依託鐵路文化資源,展示鐵路新形象.鐵路和火車已經在中國發展了100多年,如今中國鐵路營業裡程已經突破14萬公裡,高鐵裡程也穩居世界第一.可以說,中國鐵路之所以能夠擁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和不斷取得非凡成就,離不開幾代中國人的篳路藍縷和艱苦奮鬥,也正因如此,中國鐵路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資源、深刻的文化內涵以及厚重的文化底蘊.在中國鐵路新時代新發展之際,我們亟需植根這片厚沃的文化土壤,結合現代科技和方式手段
  • 國元證券俞仕新:培育先進文化 提升公司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國元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俞仕新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積極健康的企業文化是行業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證券市場伴隨著資本市場30年發展不斷壯大,各家證券公司都積澱了具有行業和自身特色的文化體系,但整體來看,與行業規模、資本實力、利潤水平等「硬指標」的快速擴張相比,證券行業文化、職業道德等「軟實力」發展相對滯後,與業務經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比較突出,健康的投資者文化和內部人文化缺失,影響著行業經營質量效率的全面提升。
  •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著力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的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中華文化影響更加廣泛深入」是一個重要指標。在新時代,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環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條件、時代背景與國內外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下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這次會議不但為當下制定了新的發展規劃,而且擘畫出新的遠景目標,是統籌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銜接中長期與短期目標、凝聚黨內外共識的重大戰略部署。
  •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把我國建成文化強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同時,把「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設置專章對「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戰略部署。這為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不斷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指明了努力方向。
  • 傳統文化綻放新活力,廣東國香文化研究中心展開國香文化人才培訓
    (原標題:傳統文化綻放新活力,廣東國香文化研究中心展開國香文化人才培訓)
  • 當下的年輕人,為啥熱衷「國風」文化?
    青年的每一次點讚、轉發、評論都會吸引更多的朋輩群體共同關注「國風」文化、參與「國風」潮流,從而使「國風」文化在新時代青年群體中具有更強大的影響力。其二,展現在內核中的情感認同。情感認同指的是他人或群體的態度、思想、價值觀念等符合個體需要時所產生的一種積極的、肯定的情緒體驗。
  • 邁出文化建設堅實步伐,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全會提出,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並就今後文化發展謀篇布局,擘畫藍圖,這對未來我國文化改革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前沿陣地」,創作生產優秀的文化產品,堅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風,始終弘揚主旋律,引領社會風尚、弘揚新風正氣;五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實現中華...
    本文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條件、時代背景與國內外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下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提升文化軟實力有助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我國在提升文化軟實力時,更注重意識形態在文化軟實力中的極端重要性。特色鮮明的中華文化是極具辨識度的中國名片,其內核就是蘊含其中的意識形態。
  • 溫暖的實力,迷人的吸引力——讀約瑟夫·奈經典名作《軟實力》
    硬實力和軟實力共同促成了美國的冷戰勝利,硬實力製造了軍事遏制,軟實力從內部瓦解了蘇聯體系。在1989年柏林圍牆打倒之前,電視、電影早就穿牆而過,影響了一大批人。軟實力源自文化,源自國內價值觀和各項政策,以及我們的外交政策。何為文化?「文化是為社會創造意義的一整套價值觀和實踐的總和。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專題片 | 堅定文化自信 推動電影大國邁向...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主講人:胡智鋒 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交匯點上,對「十四五」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和2035年的遠景目標作出了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
  •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建設文化強國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為今後文化發展謀篇布局、擘畫藍圖。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即將開啟新徵程。為此,本刊特邀請四位專家,深入解讀闡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山東省日照市海邊城市書房,市民在閱讀書籍。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滿足人民群眾文化新需求的時代意義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相較於食品、衣物等物質性的消費,看電影、觀賽、看演出等文化消費更能夠提升公眾的主觀幸福感,特別是那些發展型的文化消費更能正向預測個體的主觀幸福感,而且文化消費帶來的幸福感更加穩固而持久。因此,文化是人民群眾追求個體幸福的方式。滿足和創造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文化需求來增強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 反響︱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這讓我區各級各部門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時倍感振奮,大家表示要立足自身實際,加強系統謀劃,有序推進全區文化事業發展,著力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不斷提升全區文化軟實力,為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新時代家國情懷的獨特價值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在面臨新一輪發展機遇時,家國情懷能使個人才能最大程度地應用於國家需求;在面臨外部威脅時,家國情懷能積聚起整個國家的力量與之抗衡;在中國走向世界時,家國情懷能夠賦予中國更具特色的民族品格、文化自信與獨特魅力。應當明白,家國情懷作為中國傳統的精神情感,經過歲月的積澱與歷史的檢驗,應該更加歷久彌新,也應該發揮出這一精神力量的國際競爭優勢,使其現實力量最大化、最佳化。
  • 相城:文化軟實力提升區域競爭力!
    助推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讓文化「軟實力」成為經濟發展的「硬支撐」 如何把文化資源轉化成實實在在的生產力?-影視動漫產業集聚- 擦亮相城文化標籤 近年來,相城整合區域內外資源,予以重點扶持打造,吸引了泰豐文化、華皇電影、紅鯨影視等一批知名企業紮根,目前已集聚文化產業經營單位3000多家,規模以上文化企業74家
  • 爭做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頂梁柱和排頭兵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彭杭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五中全會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從戰略和全局上作了規劃和設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這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來,黨中央首次明確了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文化是軟實力,增強文化軟實力則是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