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發條寶貝是我在路邊等她,看著她氣喘籲籲的從遠處跑來,衝我抱歉的一笑,說剛上完課,看時間到了就馬上趕來了。
「 發條寶貝,80後生人,雙魚座,皂師
文靜、專注、好學」
這個戴著眼鏡看似普通的女孩兒,卻是一個研究手工皂10年的制皂高手。剛剛說的上課,是她在網上給別人授課。
2016年剛剛辭職不久,發條寶貝終於全身心都投入到了皂業上,除了自己研製手工皂,還將自己10年來的經驗傳授給更多熱愛者。
一個人的成功並不在於她經歷的年份,而是在於這期間她苦於鑽研的程度。
10年前她還只是一個看教程製作的新手,漸漸她意識到手工皂並不是單純的製造 ,而是要懂得更多原理性知識,了解每種成分的結構以及之間融合產生的化合作用。
發條寶貝是個純粹的文科生,對於化學,她需要從新開始。
在發條寶貝的工作室裡,至今仍堆放了許多學術類書籍,隨意翻看都覺得很是枯燥。但她要求自己必須鑽研這些基礎原理。
她認為看透了本質,才能做的遊刃有餘;懂得了原理,才明白功效的由來。甚至化妝品與手工皂構成如出一轍。
我很外行的詢問化妝品是不是純天然純植物的就是最好的?
「所謂的純天然是指成分裡含的天然成分多一些而已,不是說有化學性的東西不好,任何成分都是由分子組成的,都會起化學反應。兩種植物成分混合了說不定也會有化學反應。」發條寶貝頗有耐心的給我解釋著。
「製作一塊手工皂,需要知道每種物質的特性以及混合後會產生的後果。不然僅僅停留在能做出一塊皂來,那是遠遠不夠的。」
發條寶貝成為老師也是在不知不覺中,朋友們對手工皂的發問她總能回答的專業而令人信服,問的人多了,她覺得不如在群裡直接開課,也免得同樣問題很多人來問。
從此,朋友們的口碑相傳,讓發條寶貝的學生越來越多起來,她的網上課程從來不由自己規劃,都是被學生們排的滿滿的。
不上班後,發條寶貝的生活除了講課,就是泡在工作室裡製作手工皂。一塊成型的手工皂完成至少需要2-3天時間。
而第一天的工作就是不停的攪拌橄欖油和氫氧化鈉鹼液的混合物。發條寶貝揉著肩膀說,做手工皂就因為長期一個動作,特別容易得肩周炎。
但攪拌的過程又十分重要,手工皂最終的細膩程度也決定了皂的好壞。十分看重品牌質量的發條寶貝,對每一塊皂都盡心盡力,一旦發現殘次品,是絕不會讓別人使用的。
發條寶貝坦言有很多代工找過她,但都被她婉言拒絕了,寧可現在辛苦些,也不能毀了自己的品牌。
2013年發條寶貝發行了自己的第一本書《一起做手工皂》,這是一本基礎書籍,對於初學者是很好的教材。
在出書之前,發條寶貝發覺手工皂一類的書籍大都來自臺灣,很難獲取詳細的製作過程。即使製作出來的功效也和書中大相逕庭。是因為兩地的氣候不同,膚質的需求也不同。
而內地對手工皂領域的研究遠遠落後於臺灣日本,雖然發條寶貝在手工皂領域已佔有一席之地,但她仍希望培訓出更多優秀的手工皂人才,讓更多人了解它、使用它。
她傳播的不僅僅是成果,更是學習的方法和鑽研的精神,一塊小小的手工皂容納的是更多的是長期積累的知識精華。
【有話要說】
「你講故事我拍照
如果你也是個有故事的人
那就直接回復並聯繫我吧」
(僅限北京)
圖:waltzhang/發條寶貝 文:walt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