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皂被選為臺灣之光,它的流行緣於環保觀念早早被社會接受。而在中國大陸,大多數消費者認識的臺灣手工皂品牌只有「阿原」。與「阿原」幾乎同時起步,11年前,林信安和陳若瑄創辦了「手家本草皂」品牌。與「阿原」相比,「手家」有一種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低調。他們相信人與物之間存在緣分,相信用心製作的物品擁有靈魂。
林信安家裡世代務農,他小時候常與爺爺上山採集藥草,從小就感受到大自然植物的神奇與美妙。上世紀90年代,林信安進入外商銀行工作,與同業的妻子結婚後生活過得平淡且殷實。由於自身皮膚對添加太多化學成分的洗護用品敏感,從2005年開始,林信安就與太太一起研究製作對皮膚更為溫和的手工皂。「我用自己的身體做實驗品,不斷學習和改進。慢慢地,我的皮膚問題得到好轉。因為自己受益,所以想讓更多人也受益。」
起初,他們每月所得的盈利比在銀行的收入還要低很多,但林信安從來沒想過壓縮生產成本。夫婦二人一直秉持著喜愛本草、不忍傷生的東方人文思維,對自己的出品有極苛刻的要求。他們重視天然取材,不添加香精、防腐劑、酒精,而本草皂所選用的植物原料都需通過瑞士SGS嚴格檢測。林信安更願意把自己的手工皂叫作「本草皂」:「手工皂很多人也在做,但是像我們將純植物精華入皂,保證高品質的出品並不多。」
林信安夫婦說,如果生產批量不大的本草皂,也需要5天來專門製作,隔幾天以後脫模,再經過40天的晾皂。晾皂條件非常嚴格,夏天要吹冷氣,冬天吹暖氣,溫度要控制在26攝氏度左右,比人的環境還舒適。最後,出貨之前還需要10天時間進行包裝。整個製作過程需要等待和觀察,所以必須全部手工製造,機器無法替代。如此算下來,一塊冷制皂需要花費60天時間,製作周期漫長,且不可大規模生產,比起幾小時就能出品的充斥著工業成分的熱制皂,冷制皂無疑更費心也更用心。
憑著「信用」與「安心」的制皂理念,林信安夫婦出品的手工皂在臺灣已經家喻戶曉,他們的故事也曾被香港臺灣媒體報導。除了臺灣之外,產品還銷售至大陸、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針對不同的地區,他們已經研發了兩百多種本草皂。有日本買手每年專程飛到臺灣採購,因為只有「手家」的本草皂能緩解他們的皮膚問題。
手作不完美,但本心最真摯。採訪的最後,林信安與我們分享了一句話:滋潤人的,必得滋潤。他一直銘記創業初期奶奶的一句話:「要做就要做全臺灣品質最好的手工皂。」
來源:鳳凰商業
點擊下方藍字「閱讀原文」,歡迎關注百川興聖純天然手工製作學習創業指導平臺,成就手工皂創業夢想並給您帶來健康的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