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西遊記》,你就讀懂了人性

2021-02-21 十點讀書

心理學家馬斯洛從人類動機的角度提出了經典的需求層次理論,他認為,人的需要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等五個等級構成。

《西遊記》中師徒四人加上白龍馬,剛好對應了這五大需求。

八戒代表人的生理需求,他被貶下界是因為色慾,一路上激勵他向前的因素主要是食物和美女,生理需求在人的需要中最重要,也最有力量。

沙僧代表人的安全需求。人們需要穩定、安全、受到保護、有秩序,而沙僧因為打碎玉帝的玻璃盞被貶到流沙河,每七天就要遭受一次萬劍穿心之苦。只有幫助唐僧取經,他才能擺脫折磨,回到安全、有秩序的生活。

白龍馬代表人的歸屬與愛的需求,一個人要與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聯繫或關係,獲得歸屬感和被愛的感覺。

他之所以從龍王三太子變成一匹馬,是因為自己快要結婚時,玉帝賞賜給他一顆夜明珠,結果結婚的時候發現新娘和九頭蟲暗通款曲,一怒之下燒毀了夜明珠。

唐僧對應人自尊和受到別人尊重的需要。師徒五人當中,只有他沒有打怪的技能,激勵他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的動力是成就感、被尊重、被欣賞。

技能最多的孫悟空,代表的是人的最高需要——自我實現,也就是人需要發揮自己的潛力,表現自己的才能,實現成就的需要。

悟空之所以能對唐僧不離不棄,一路西行,激勵他最重要的因素,是他通過自己的能力達到「封神」的目標。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西遊記》實體書

孫悟空經歷了人生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石猴到美猴王,他天生不凡,敢叫自己齊天大聖。就像每一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孩子。

第二階段從弼馬溫到被壓在五行山下,以為自己被重用,結果發現只是一小角色,受不了委屈,不惜大鬧天宮。結果,真正掌握規則的如來,一個轉手就把他壓在五指山下。像極了每個在社會規則中摸爬滾打的普通人。

第三階段是從從上路取經到最後封神。那時候他學會了承受困難,不再張揚。懂得取經是他唯一能實現自我價值的路,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和委屈,他都視為自己的試煉場,有妖降妖,遇怪打怪,直到達成目的。

這場從「妖」到「神」的蛻變,何嘗不是人生的寫照。

孫悟空的蛻變路,是兩條線索並行。

一是為了技藝升級和求取真經所受的苦,二是對本能和欲望的不斷克制。

在還是一個石猴時,他為了提升技能,訪仙問道,他乘坐竹筏出海,冒著隨時可能被風浪吞沒的危險,在海上飄蕩了八九年,最終找到了教他七十二變的菩提祖師。

但從踏上取經之路起,他就開始了修心之路。

技能滿分的他,有兩次放棄取經的機會,回去過逍遙快活的日子。但是為了給自己一個真正的神的頭銜,為了使命,他都選擇了歸隊。

第一次,孫悟空剛跟唐僧上路不久,路上遇到幾個盜賊,唐僧怪他殺生。不耐煩的悟空拍拍手就走了,只留下一句瀟灑的:「老孫去也!」

他飛去東海龍宮和龍王訴苦,準備回花果山做美猴王。龍王幾句話就打消了念頭,他說:「大聖,你若不保唐僧,不盡勤勞,不受教誨,到底是個妖仙,休想得到正果。」

悟空聽了,沉默了半天,思考何去何從。龍王就補充說:「大聖自當裁處,不可圖自在,誤了前程。」

這句話點醒了悟空,要自在,還是要前程?於是便回去了。

這一回,也提醒了觀音菩薩,給他戴上了緊箍咒。

第二次悟空受的委屈更大,三打白骨精之後,唐僧寫了貶書,正式把他逐出師門,甚至發誓說:

「如再與你相見,我就墮了阿鼻地獄!」

孫悟空只好帶著不甘回到了花果山。走投無路的豬八戒去求他回來,他帶著八戒看自己的日子有多逍遙。

最後,八戒用了激將法,編了一堆妖怪罵孫悟空的話來激怒他,氣得悟空說:「我這去,把他拿住,碎屍萬段,以報罵我之仇!報畢,我即回來。」

等到除了妖怪之後,師徒的誤會解除,孫悟空自然而然地又回到了取經隊伍。

這時候的他,明確了自己的追求,為了實現目標,他可以放棄花果山逍遙自在的生活,可以忍受取經之路的艱苦,也可以包容師傅偶爾的固執。

沒有方向的人生,叫流浪,有方向的人生,才叫遠航。


一位研究《西遊記》的學者曾說:「『悟空』二字,就是整部西遊的核心所在。」

師徒一行要取得「三藏」,必要做到悟淨、悟能、悟空。可以說,三藏是取經的形式,而悟空是佛教的根本,也是取經的根本。

所以,師傅「三藏」代表的是形式上的主體與核心,而只有達到悟空的境界,才能取得真經。

這一路,他戒掉七情六慾,也戒掉了反叛之心。

西遊研究者普遍認為,「真假美猴王」是悟空成長之路最重要的一站,在那之前,他常常不聽從唐僧的指令,師父說不能殺妖精,他偏要殺。而在遇到六耳獼猴之後,唐僧再也沒有念過緊箍咒,因為悟空的「二心」死了,也就是那顆不安分的、想反抗的心。

而他的七十二變,則代表念頭的變化。一個「筋鬥雲」十萬八千裡,長度與取經要走的路程相同。也就是說,取經路其實就在一念之間,善與惡,苦海與極樂,都在一念之間。

就像觀音菩薩在書裡點化的那樣:「菩薩、妖精,總是一念;若論本來,皆屬無有。」

悟空的取經之路,有磨礪,有欣喜;有委屈,有樂趣;有得到,也有放棄,像極了每個人追求目標、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

如果《西遊記》只是一個打怪升級的神話故事,絕對不會成為四大名著之一。其實,它是以求佛為名,寫人的自我修行和磨礪。

吳承恩創造了一個宏大的虛擬世界,從人間到佛教世界、道家世界,每個世界都有自己的生存規則。其中的人物,從孫悟空、到如來、玉皇大帝,甚至一個個不起眼的小妖精,無論出場時間多短,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靈魂,有不可取代的位置。

讀書,其實是在讀人,更是在讀人性。細讀《西遊記》,處處是現實中的學問和智慧。

孫悟空的金箍棒為什麼要塞在耳朵裡?

沙僧真的是他們之中最敦厚老實的嗎?

好吃懶做的豬八戒又有什麼超出常人的技能?

《西遊記》精拆解讀,已經在「十點聽書會員」上線。聽過的朋友紛紛點讚,很多人說從前看西遊記只是看熱鬧,原來有這麼多深意。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加入「十點聽書會員」,即可收聽 。

讀懂了西遊記,就讀透了世界的真相。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讀懂《金瓶梅》,就讀懂了人性
    讀懂了《金瓶梅》,你才會知道,如何面對人性的欲望,如何面對充滿灰度的世界。戳這裡↓149元品《金瓶梅》裡的人性世界他是人性的洞察者,常年關注現實生活與生存現狀,精於對文學人物的人性、人生的深刻洞察。他更是最會講故事的人,書中複雜的故事和人物,在他的講解中,會變得有條有理、有滋有味、有血有肉,讓你越聽越上癮。但世人只知他研究《紅樓夢》,卻不知他其實對於《金瓶梅》的研究更早、更深入。
  • 魯迅對於人性的2句名言,我們讀懂了,也就成熟了
    文章作者:琢磨君(助力個人成長,弘揚傳統文化,傳播國學智慧)年少時候,我們缺乏閱歷,不懂社會和人心,因此很難讀懂魯迅先生的作品。真是「年少不懂魯迅,讀懂時已不是少年」,我們越去品讀魯迅作品,越能領悟人生。魯迅先生經常是一句話一針見血,點破了人性,讓人醍醐灌頂、讓人不寒而慄。比如說,魯迅先生對於人性的這2句名言,我們讀懂了,也就成熟了。要想讀懂人性,記住魯迅的這兩句話,就可以了。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 讀懂三部曲,就是讀懂豆豆,讀懂豆豆,你就讀懂了人生
    豆豆「豆豆」這位神秘的作家,因為所著的三部曲,出現在大眾面前,《遙遠的救世主》《背叛》《天幕紅塵》三本書在文學史上都有很高的評價,就連改編的電視劇,都是9.2的高評分,讀懂三部曲,就是讀懂豆豆,讀懂豆豆,就是讀懂丁元英,宋一坤及葉子農,而讀懂他們,你就讀懂了人生。
  • 《西遊記》中的那些梗,你讀懂了嗎?
    說起西遊記,地球人都知道,畢竟它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嘛。還記得小時候放暑假,天又熱,來瓶北冰洋,看著三集連放的西遊記,這一下午簡直舒服燦了。不過這看著看著不懂的問題就來了,十萬個為什麼是孩子的天性嘛。為什麼猴子被五指山壓住他不變小出來?沙僧在流沙河的時候是那麼的厲害,為何經觀音點化後就弱爆了?
  • 西遊記:最真實的取經之路,就是現實和理想的區別!你讀懂了嗎?
    小時候一群人圍著一臺黑白電視,電視中播出最多的節目就是《西遊記》了。這個電視劇中可是充滿著我們一代人的回憶,86版西遊可是十分的好看,創下了電視劇播出次數最多的吉尼斯紀錄。因為電視劇的盛行,唐僧幾人的形象可是路人皆知。但是我們不論怎樣的編排《西遊記》,螢屏上出現的形象總會和原著裡面有些不同。
  • 鬼谷子:做人別太天真,讀懂五句社會潛規則,看透人性本質
    鬼谷子:做人別太天真,讀懂五句社會潛規則,看透人性本質說起人性,這方面的專家一定是鬼谷子大神了!他非常的懂人,跟他學習人性,保你不再受欺負!鬼谷子曾說做人不能太天真!天真本身沒錯,錯的是你天真後利用你的人,讀懂這五句話,讓你看透人性的本質!1.
  •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讀懂了「無字真經」的人
    所以莊子才說,那些真正厲害的人,都是「無所待者」 無所憑藉的人,都是不依勢外物來證明自己的人,都是內心強大的人,都是讀懂了「無字真經」的人。在古典名著《西遊記》中,唐僧師徒來都靈山後,最先取回的是「無字經」,在他們發現之後,覺得自己被戲弄了,所以後來他們又折返回靈山,找佛祖理論,最終才如願取回了「有字經」。
  • 《黃金時代》中接地氣的5句話,讀懂才發現人性到底有多「賤」
    《黃金時代》整部書對於人性的描寫是偉大的,看完在才知道,書中揭示的都是人性,但是在當今社會中,人性是變幻莫測的,但是總結起來,就是人性都是「賤」的。在《黃金時代》中有著接地氣的5句話,讀懂後才會明白,所謂的人性到底有多「賤」。
  • 胡雪巖的3句話:告訴你的人性的弱點,讀懂了人生路會越走越寬廣
    胡雪巖的3句話:告訴你的人性的弱點,讀懂了人生路會越走越寬廣說起「紅頂商人」,由於他的特殊性,可以一手官印,一手算盤,也就是可以同時擁有二個身份:官員與商人,一邊朝廷上做官,一邊市場上經商,二不誤。能獲得如此特殊待遇的之人,在歷史上是屈指可數的,畢竟對人被封之人來說,本事本領絕非一般之人可比的。
  • 讀懂人性的人有多可怕?不顯山不露水,卻已悄然置對手於死地!
    所謂敵人,就是和自己有利害衝突的人,你容不下我,我容不下你。資源都是有限的,稀缺的東西大家都爭著搶。如果不能辨別清楚孰敵孰友,不能想辦法搶先制服敵人,就成就不了大事業。這是人生中最大的禍患,必須要根除。這個世界就是這麼殘酷,不要拿你以為的你想像別人。
  • 打開「讓現代讀懂過去,讓城市讀懂鄉村」 讀懂縫紉機裡的故事
    近日,由小白楊在成長(北京)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讀懂」朗讀音樂會在北京野鴨部落成功舉行。來自北京園科院和北京科學院的15組博士家庭參加了本次活動。據主辦方介紹,活動現場的一架架縫紉機,有七八十年代的工農牌、青島牌、蝴蝶牌等縫紉機,最古老的有100多年前的聖家牌。
  • To lease:你「讀懂原版英語」的標誌是什麼?
    你「讀懂原版英語」的標誌是什麼(To lease)?「讀懂」(原版)英語的標誌,不是你能夠「見到英語說中文」(英譯漢),而是「見到英語說英語」(英譯英)。換言之,「讀懂」(原版)英語的過程,就是你把學過的英語「用起來」的過程。就是「讀」下面這篇高中水平上下的英語,你以為你「讀懂」了。你真的「讀懂」了嗎?
  • 心理學:讀懂手勢,讀懂自己和別人
    如果你能準確地接收到這些信息,並給予適當的回應,這將對你讀懂自己和別人有很大的幫助。 觀察對方的手,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觀察:一是手的外部形態,如顏色、結構、皮膚粗細、柔韌性、手指形狀,甚至指甲;二是觀察手勢,很多手勢都能反映一個人的修養、個性和心理活動。
  • 小學生讀懂《哈利波特》英文原版!靈魂拷問:怎樣才算讀懂一本書
    前面,分享了幾個故事,有四年級讀懂《哈利波特》英文原版的,有五年級讀懂的,有六年級讀懂的。沒想到,分享出來後,討論熱烈。有小夥伴說六七歲就能讀懂了,有高中生說高中了還讀不懂,有的說讀懂《哈利波特》英文版一點都不難,有的說除了咒語外其他一概看不懂,還有的說:這群孩子太嘚瑟,小小年級居然敢說自己讀懂了……我還看到,三四百條的激烈討論背後,是上萬人的閱讀,也有三四百人悄悄地收藏學習。只有一小波的焦點落在「讀懂」的判斷上。
  • 教你如何讀懂人心,看透身邊人
    2.當你和一個人聊天的時候,挑準每當他說到這個詞的時候,你點頭他就會增加說這個詞的頻率。3.對你撒謊的人,往往都會在撒謊後向左看。4.如果感覺有人盯著你,你可以看一下自己的手錶或手臂,如果對方確實在看你,那他也會下意識地和你做相同的動作。
  • 哲學中有3個重要自我概念,看完後,保證你讀懂人性
    哲學中有3個重要自我概念,看完後,保證你讀懂人性。人性包括人的社會屬性、自然屬性、經濟理性屬性。自我的概念自我的概念在大多數哲學分支中扮演著中心角色。例如,在形上學中,自我被看作是探究的起點(都在經驗主義者和理性主義傳統)。
  • 讀懂了這幾句話,你也就真正讀懂了「愛情」
    所以說,真正好的愛情,無非都在這幾句話裡,你讀懂了,就算是讀懂了愛情,對愛情有了真正的領悟和認知。 不得不說,從兩個人在一起相處的狀態,對方對你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他對你的真心和對待感情的慎重。 在這個世間最美好的愛情就是彼此陪伴,在你最孤獨無助的時候,在你最落魄需要一個人的時候,剛好他就陪在你身邊,陪你一起面對,經歷風雨。
  • 當你讀懂了寶釵的善良,就懂得了人生!
    當你讀懂了寶釵的善良,就懂得了人生!關於薛寶釵,在第五回有一段評價可謂至矣,「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而且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頭子們,亦多喜與寶釵去頑」。
  • 教十二星座男如何讀懂女人!
    牡羊男想讀懂女生心思其實不難,你應該充分發揮你勇於挑戰的性格,讓對方看到你對愛情的堅持,你也可以用自己的開朗熱情感染對方,讓她主動說出自己的心裡話,只是要講究一些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能死纏著心儀的女生不放,更不要用各種粗暴的方式希望得到你想要的回答,否則她只會更加隱藏起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 教你快速讀懂葡萄酒文化
    葡萄酒文化的歷史早在七千多年前,就有人開始飲用葡萄酒了,直到現在這個時期,葡萄酒仍然存在,開始被全球人接受,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關於葡萄酒的簡單文化,讓你快速讀懂葡萄酒的文化。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說的就是這些簡單的葡萄酒文化了,大家有沒有快速的讀懂呢?歡迎小夥伴們看完文章後留言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