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軍迷來說,二戰期間的納粹德國似乎總有一種特殊的魅力,尤其是在武器裝備方面。納粹德國多款武器都被冠以「王牌」或「拯救者」的名頭,比如Me-262噴氣式戰鬥機就是這樣一款武器。
一提到這款戰鬥機,很多人都會用「革命性」三個字來形容。更有人認為,如果1943年,德國能裝備超過1000架Me-262戰鬥機,那二戰戰局或將改寫。事實真是如此嗎?這款裝備真能改寫二戰戰局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一下Me-262戰鬥機的性能,很多史料中描述這款戰機都用「降維打擊」四個字。理論上講,這個形容沒有錯。因為Me-262是噴氣式戰鬥機,而當時其他國家使用的都是活塞式戰鬥機,而且Me-262最大飛行速度達到每小時870千米,航程1050千米!在當時美國P-51野馬的飛行速度不過每小時750千米,相比之下,明顯Me-262佔據絕對速度優勢。
除了速度優勢明顯外,Me-262的火力優勢也非常明顯。和當時絕大多數戰鬥機都用機槍不同,Me-262卻裝備4門30毫米機炮,也可以掛載24枚55毫米R4M火箭彈。這些武器都是用來打空戰的,在當時可以稱之為武裝到牙齒。
除了火力和速度優勢外,在當時德軍飛行員經驗豐富,他們駕駛這款戰機時,會採用截擊機的戰術,依靠速度優勢衝入敵陣,完成攻擊後極速撤退。這樣一來一回,戰鬥往往只持續幾分鐘,但Me-262依靠自己強大的機炮,可以迅速擊落來犯之敵。
據史料記載,德國飛行員利用Me-262的高速特點,曾在15分鐘之內擊落4家B-17遠程轟炸機。自身則沒有多少被擊落。整個二戰期間,Me-262共擊落敵機509架,自身損失為不過100多架,戰損比超過1比4!這在如今世界空戰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
然而如此厲害的裝備卻無法挽救第三帝國的名媛,總的說來原因有兩點,第一是自身存在缺陷,第二是第三帝國日薄西山。
自身缺陷方面,Me-262雖然厲害,但機械問題非常多。在Me-262正式在戰場上投入使用的第一個月,有至少7架是因為機械故障墜毀的,而同時間內被敵軍擊毀的只有6架。這讓德軍蒙受了不必要的損失,犧牲人員中不乏幾位王牌飛行員。
除了發動機之外,這款飛機的輪胎也很容易出問題——由於起飛速度要求很高,輪胎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或是飛行員經驗不足導致操作失誤,就很容易導致爆胎;在降落的時候也很容易出現起落架折斷之類的事故,稍不注意就是個機毀人亡的下場。
當然和自身問題比起來,第三帝國即將走向覆滅才是大環境。當時納粹德國全線潰退。隨著美國的加入和蘇聯軍事潛力的全面爆發,納粹德國疲於應付。在各條戰線都陷入崩潰。1944-1945年,納粹德國大踏步後退。此時即便Me-262能在局部力挽狂瀾,也無法改變最終戰局的走勢。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裝備再厲害也無法改變戰局。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切冥冥之中似乎已經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