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維打擊?MOTOGP車手去了WSBK有多強

2021-01-22 夏萌鱷魚先生

如果你還不知道,MOTOGP是摩託車賽事中的F1,使用概念車型,擁有全世界最好的車手,最頂尖的技術,最大的廠商支持;WSBK則相當於房車賽,使用量產車型,是全世界競賽水平僅次於MOTOGP的摩託車賽事。

除了幫助新技術的研發外,廠商參加賽事的主要原因是宣傳:增加曝光率,幫助賣車。跑MOTOGP,贏了提升的是品牌形象;贏WSBK,則是對在售量產車型的直接推廣,川崎稱霸WSBK的這些年,ZX-10R的銷量不要太好。Win on Sunday,sell on Monday(周天贏比賽,周一就賣車),是不變的準則。

從2015年加入川崎開始,WSBK是Jonathan Rea的天下,四年裡,他共拿下56場勝利,連續四年總冠軍,擊敗了一眾從MOTOGP退下來的老車手,2006年MOTOGP冠軍尼奇海頓在短暫的WSBK生涯中也沒有能夠接近Rea的位置,以至於很多人認為Jonathan Rea擁有在MOTOGP和馬庫斯爭霸的實力,只是缺乏一個機會罷了。

直到今年,一個在MOTOGP默默無名的車手來到WSBK。Alvaro Bautista,大多數國人知道他是因為其中文名字「捌弟」和場下對車迷永遠友好的態度。

捌弟在GP的生涯長達16年,2002年開始,2006年拿下GP125的冠軍,2010升入MOTOGP組別,出場多達150次,卻鮮有亮眼的表現,直到19年他來到WSBK,為Aruba.it杜卡迪效力,駕駛V4R出戰。

在過去的4站比賽中,捌弟拿了3個Superpole(杆位),贏了11場比賽(一站比賽有一場排位賽和兩場正賽,WSBK的習慣是排位賽第一也算贏一場比賽,WSBK今年跑了四站,總共有12場比賽可以贏),留給四連冠王者Jonathan Rea的是1個杆位和心酸的11個領獎臺,WSBK新人的表現可以說是統治級的。

捌弟如此優秀的表現在WSBK的粉絲圈中引起了軒然大波:有認為捌弟從MOTOGP去WSBK是「降維打擊」,吊打小朋友的;有認為新款V4R相較於其它車型擁有「不公平」競爭優勢的;人們對Johnathan Rea去MOTOGP的前景也有了不同的見解,不再盲目自信。

首先,說V4R能提供「不公平」的競爭優勢是沒有理由的。

捌弟的隊友,Chaz Davies,在雙缸Panigale時代唯一可以和Jonathan Rea爭奪賽季冠軍的非川崎車手,今年換V4R之後,積分榜排在第六,最好成績是第三名。如果V4R真的那麼強,已經證明過自身實力的Chaz應該更強才對。

同時,V4R在其它Superbike賽事中的表現也沒有那麼好,今年從MOTOGP去到「最強國家級」摩託車賽事BSB(摩託車公路賽事競技水平的排名:MOTOGP > WSBK > BSB)的Scott Redding騎V4R就沒有什麼特別亮眼的表現,Scott Redding在GP時的表現可比捌弟搶眼多了,MOTO2時代可以和馬庫斯一爭高下的狠人,2016和2017年騎了兩年杜卡迪的Desmosedici,和捌弟對杜卡迪V4的適應程度應該也差不多。

那麼,說MOTOGP車手去WSBK是「降維打擊」對嗎?

通常來說,我們會認為MOTOGP車手的水平要比WSBK高一層次。從GP去WSBK是車手「退役」,或者無法保住自己在GP車隊席位才會做的事情。

可這並不意味著兩者的差別有「降維打擊」那麼誇張,有從MOTOGP去WSBK之後表現優異的車手,四次GP250年度冠軍,從未贏過MOTOGP年度冠軍的麥克斯比亞吉被羅西逼去WSBK曾代表阿普利亞贏了2010,2011兩屆WSBK年度冠軍。

大部分從MOTOGP去WSBK的車手並沒有統治級別的表現,現役WSBK車手Aruba.it杜卡迪的Chaz davies,GRT山葉的梅蘭德裡,Team Goeleven的Eugene Laverty都是從MOTOGP退下來的。

我們甚至還見過從WSBK去MOTOGP拿下冠軍的車手,往年美國車手多數不會從MOTOGP低級別賽事升上GP組別,而是先贏AMA,再贏WSBK,最後直接去MOTOGP跑最高組別的比賽。

既然如此,為什麼捌弟去了WSBK會那麼強呢?

通常來說,從V2到V4意味著動力輸出的減弱,但V4R還是如瘋子一般快。杜卡迪的極速近兩年是真的強,直道想拼過杜卡迪的車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捌弟本來就是極有天份的車手,MOTOGP杜卡迪廠隊車手多維說:「從125時代起,捌弟就是很強的對手,他從未認識到自己的潛力有多巨大。」

MOTOGP車手在最高級別比賽鍛鍊出來的專注程度是其它賽事不能相比的,當海頓來WSBK的時候,他說:「在賽場時,我是個很嚴肅的人,在測試和比賽我會儘自己一切努力去了解任何事情。」

MOTOGP比賽裡,勝利和失敗的區別太小了,沒有任何問題是小問題,車手需要時刻保持在高度競爭的狀態,即使是排在20名,其競爭的激烈程度依然是「生死相搏」。

捌弟和Max biaggi或Carlos Checa一樣,將GP車手的職業素養帶到了WSBK,即使在練習時,也是分秒必爭。

在MOTOGP「蹉跎」16年後,捌弟的爭勝心依然空前強烈。在接受採訪時,他說:「我只想儘自己一切努力去比賽,贏10秒,贏零點幾秒,亦或是第五名完賽,我都要付出自己的全部努力。」

人車合一

人和車的完美結合才是捌弟連勝最關鍵的地方,不是說V4R有多快,而是V4R特別適合捌弟在MOTOGP多年鍛鍊出來的騎行方式。Johnathan Rea在捌弟11連勝後接受採訪時說到:「杜卡迪製造了一臺非常特性類似於MOTOGP賽車的車型來參加WSBK,這可能是未來的趨勢。」

杜卡迪的Sporting Director Paolo Ciabatti也承認:如果沒有捌弟,今年杜卡迪在WSBK一場比賽都贏不了。

捌弟自己也說,我和V4R之間擁有那種無法描述的親近感。

在Assen站結束(捌弟拿下11勝)時,Jonathan Rea無奈的承認,暫時還沒有人可以撼動捌弟的連勝地位。

你是否突然對WSBK新霸主,車騎得牛B,為人又特可親的Alvora Bautista「路人轉粉了」?「路轉粉」怎麼能不弄一頂跟他同款的頭盔戴戴!

捌弟的頭盔是Scorpion(蠍子)EXO R1 AIR,蠍子是美國老牌頭盔廠家,是安全性能最好的頭盔品牌之一,在不同地區通過了DOT,SNELL和ECE認證等安全認證,在2018年由安徽蝸牛快跑代理引進中國。

蠍子一直性價比高,做工精湛,用料紮實和極高的實用性深受世界車友所愛,其頭盔種類也挺全的,除了捌弟戴的賽道全盔外,還有揭面盔、拉力盔、越野盔、3/4半盔、半盔哈雷盔等可供選擇。其頭盔的配置也相當豐富,可拆卸防霧鏡片、墨鏡、舒適性抗菌內襯都應有盡有!

有一點不得不說下,蠍子頭盔獨有的專利技術:「AIRFIT充氣系統」,頭盔還能充氣,充氣系統是什麼鬼?其實,「蠍子」頭盔獨有的Airfit技術是一種「臉頰充氣系統」,騎士可以通過手動按壓小型充氣包給頭盔帶有氣囊的內襯充氣。

這個「屌炸天」的充氣系統能起到什麼用處呢?

1 量產頭盔,通常來說和騎士的頭型/臉型並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完美貼合。這樣的話,就有可能影響長時間佩戴的舒適度,還可能因為頭盔和腦袋不夠完美貼合留下安全隱患,在事故發生時因為腦袋在頭盔裡「咣蕩」產生二次傷害。

Air fit可以根據騎士的臉型給內襯充氣,使內襯與臉部保持更佳緊密的接觸,如此可以更有效的保護車手。

2 充氣後內襯臉頰部位貼合更加完美,對於降噪也有很大的好處,讓騎士在高速騎行時能更加安靜,舒適。

蠍子是唯一擁有內襯充氣技術的頭盔品牌。

「夏萌鱷魚先生,幫你更懂摩託車。」

相關焦點

  • 讓MOTOGP車手們印象最深刻的WSBK賽事
    五次獲得世界冠軍的Jorge Lorenzo,MotoGP明星車手Jack Miller和WSBK冠軍車手Alex Lowes,討論了他們最喜歡的比賽。在最喜歡的比賽系列文章的最後一卷中,五次獲得世界冠軍的Jorge Lorenzo、現任MOTUL FIM超級摩託車世界冠軍積分榜榜首Alex Lowes、2018年FIM超級運動世界冠軍冠軍Sandro Cortese、MotoGP明星車手車手Jack Miller和2018年FIM WorldSSP300冠軍Ana Carrasco,一起討論了他們在WorldSBK
  • 摩託車的降維打擊一直就存在,但有「人」並沒成功
    摩託車的降維打擊一直就存在,但有「人」並沒成功這幾天我們討論最多的是「降維打擊」,這個詞聽起來非常高大上,會有一種將對手置於死地的雄心壯志,不過想法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如果自身的實力不強,反而會被對手反殺。比如下面幾款車,擁有著相同的任務卻有不同的結局。
  • 《三體》中的降維打擊有多可怕?劉慈欣:永遠不要主動聯繫外星人
    如果他們對地球進行降維打擊,那麼人類是不是會像螞蟻一樣毫無還手之力?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從《三體》這部小說中就能窺探出一二。《三體》是我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創作的,他在書中描寫了很多超乎常人想像的科幻概念,「降維打擊」就是其中之一。
  • 做生意,降維打擊有多厲害?看完世界首富貝佐斯的故事,恍然大悟
    這幾天,降維打擊這個詞又火了一把,原因是在一場全民鬥地主錦標賽中,圍棋世界冠軍柯潔竟然力壓群雄,奪得最終冠軍!很多網友留言,說這是典型的降維打擊。眾所周知,降維打擊一詞出自「大劉」劉慈欣的經典作品《三體Ⅲ·死神永生》,其定義是說,這種打擊來自一個你完全想像不到的高維度,針對這種打擊,你毫無抵抗之力,你的一切常規手段都會全部失效。
  • 劉慈欣《三體》中降維打擊有多可怕?網友:看完覺得不可思議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三體》,這本書是山西作家劉慈欣所作,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很多網友紛紛表示:看完過後,覺得真的太不可思議了!很多人都不太明白維度,簡單的給大家說一下。
  • 「降維式打擊」:戀愛所向披靡,爽翻無人能敵
    其實這本書中,有很多三觀問題,而我最喜歡的,是「降維攻擊」。什麼是降維攻擊?不想說的太過官方模版化,所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結合現實生活,做了一點概括。對有謀劃、有心計的人來說,「降維打擊」是維護生活和戀愛最有力的手段,學好便能「天下無敵」。對想擺脫、想安穩的人來說,如何辨別、擺脫「降維打擊」成了被必備技能。好了,接下來,我們看一下生活中降維打擊最常見的例子。
  • Crutchlow:我在MotoGP的故事尚未結束
    本田於周一正式公布了未來兩年的MotoGP車手陣容,Pol Espargaro與HRC籤約至2022年,將加入Repsol 本田廠隊與Marc Marquez搭檔。對於Cal Crutchlow的離開,Repsol 本田車隊經理Alberto Puig在接受motogp官網訪問時表示,Cal是位替HRC付出很多的車手,協助本田拿了很多頒獎臺,最重要的是Cal協助了本田開發賽車。是位獨一無二很棒的車手,只是很不幸沒有多的賽車提供,本田會銘記Cal所做出的貢獻。
  • MotoGP車手馬奎茲會去曼島TT嗎?
    曼島TT世界上最危險的賽事,是眾多網友口中的機車聖地,是很多機車愛好者此生渴求參加的夢想,今年也有這樣的好消息,國內也開始培養能上曼島TT的車手,有志者事竟成。也有人不支持這項賽事,70年代初,比賽遭到了吉昂科·阿戈蒂尼、菲爾read和巴裡·希恩等頂尖車手的抵制,因為這條路線被認為太危險了。1949年至1976年,曼島TT還是摩託車世界錦標賽的一部分。曼島TT很多年沒有MotoGP現役車手,但許多車迷都很希望看到MotoGP車手的出現在曼島TT賽道上。
  • MotoGP比賽之後 車手們的頭盔都去哪了
    這次日本茂木站比賽的ARAI頭盔服務區揭曉了答案,在每一節比賽結束後,ARAI籤約車手的頭盔都會被送到這裡,有專門的服務人員負責整理這些頭盔,確保車手能夠佩戴舒適、各部件正常以及鏡片清潔。首先,工作人員將頭盔進行清理和拋光,然後對內襯進行烘乾,根據每位車手流汗部位的不同,在這個環節會有所區別。
  • 貨車之家:「巨無霸」級聯盟的降維打擊
    會對物流行業形成降維打擊嗎?請看來自「商用汽車觀察」的分析。從貨車到貨運天眼查數據顯示,2019年3月31日,北汽福田、東風資產、吉林一汽,北京藍陽力威、綠行者、力通匯拓和貨快通7家公司共同出資成立貨車之家(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貨車之家」),註冊資本1億元,註冊地為南京。
  • 2021 MotoGP車手轉隊大戲究竟會如何續演?
    因此隨著新冠疫情趨緩全球解封,儘管2020年的MotoGP賽季還沒開跑,眾家車廠已經在為2021年之後規劃鋪路了,這讓近期的MotoGP車手市場相當熱鬧,謠言四起。目前車手交易傳聞主要圍繞在Honda、Ducati和KTM這三支廠隊上,牽一髮而動全身。
  • 火花幻境厚積薄發,從手遊到小遊戲的降維打擊
    火花幻境不僅利用深厚積累的研發,實現的降維打擊,並且持續兩年穩坐著重度FPS小遊戲頭把交椅。在小遊戲紅利到來之前,他們利用對3D引擎技術的積累,改造和優化H5 3D引擎,利用成熟的3D遊戲研發流程,領先於行業推出了幾款精品中重度小遊戲,牢牢的把握住了小遊戲市場紅利。
  • 早期教育不存在降維打擊:英語啟蒙第62天
    該推書啦:《More More More, Said the Baby》這書全網都在推,所以就不多說了,是可以一邊讀,一邊互動的書。一共有三個小孩,根據孩子的注意力情況,可以先每次只讀一個小孩的故事。隨著他注意力增強,再視情況去通讀全本書。
  • 降維打擊,R7-4800H打敗對手也傷了自家兄弟筆記本CPU天梯圖V5.2
    降維打擊把本應該屬於高等級的型號,通過自降身價,命名為較低等級的型號,以此來蹂躪友商的競品。R7-4800H就是降維打擊的代表。表面上,擁有八核十六線程卻身披R7的戰袍,有些委屈,實際活得很滋潤。降維打擊的效果是這樣的——江湖上傳聞:「intel的i7完敗給AMD的R7……」,「R7接近了intel i9的性能……」,於是,正騎在牆上的群眾們,有一大半倒向AMD的懷抱。intel看到顧客跑了一大半,急得捶胸頓足:「命名上玩花樣還不簡單?
  • MotoGP傳奇車手的誕生,代表一位車手即將離去!
    熟悉MotoGP的朋友一定都了解本田車隊在比賽中的實力,本田除了擁有超高的造車技術以外,自家車手在比賽中的表現也尤為重要,2013年加入本田車隊的93號車手Marc Marquez憑藉「瘋狂」的跑法在短短幾年時間裡多次拿下MotoGP總冠軍,強大的冠軍光環圈住了大批量的粉絲,同時他也成為本田車隊的核心支柱
  • 洛倫佐進入MotoGP傳奇車手名人堂
    MotoGP官方宣布五屆世界冠軍Jorge Lorenzo,四屆世界冠軍Max Biaggi以及四屆世界冠軍Hugh Anderson將在本賽季晉升為MotoGP傳奇車手。Jorge Lorenzo進入MotoGP傳奇車手名人堂的儀式將在季初於西班牙Jerez站時舉辦,Max Biaggi則是在義大利Mugello站時而紐西蘭車手Hugh Anderson則是會在本賽季稍晚時舉辦。
  • 2020年MotoGP各隊當家車手特長一覽表
    今年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導致不論是活動或是比賽都受到了影響,而在閒暇時我想了想,現今的MotoGP比賽是一場更加看重車手的賽事。各個國家的頂尖車手都具有非常強的實力,他們非常的快速,而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 網際網路大佬們燒錢賣菜,降維打擊?這又要革誰的命?
    是資本就要逐利,是市場必有競爭。每次燒錢大戰,都是一個行業變革的開始。燒錢是短期行為,主要目的還是創造一種新模式,變革一個新行業,養成大家新習慣。而變革一旦開啟,這個行業就再也回不到以前的狀態了。那這次「不講武德」的網際網路大佬們扎堆血拼的社區團購,又要革誰的命呢?
  • MotoGP訓練用車限制很多,有兩名車手違規被罰
    隨著MotoGP準備在7月19日正式開跑,不少車手和車隊都積極在近日展開備戰,幾天之前就有WSBK車隊和MotoGP車隊於義大利的Misano賽道展開測試,隨著車手和車隊逐漸暖身開機,FIM卻在近日發布一則新聞稿,表示近期有兩位不公開姓名的車手違反了MotoGP訓練用車的相關歸定,
  • KTM公布2021賽季MotoGP車手陣容
    MotoGP廠商車隊KTM正式公布2021賽季MotoGP參賽陣容,24歲的Brad Binder搭檔25歲的Miguel Oliveira,兩位車手在Moto3和Moto2時期就當過隊友,因此彼此相當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