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製備pbmc

2021-01-18 生信菜鳥團

最近在學實驗,和大家分享下。

先從製備pbmc開始吧。

 

pbmc 外周血單個核細胞 英文全稱Peripheralblood mononuclear cell,注意這裡並非單指單核細胞

全血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我們的目標是拿到pbmc做後續實驗。

 

我們的原理是利用梯度密度離心法製備。

血漿、pbmc和紅細胞等的密度不同,加上淋巴細胞分離液,離心後全血分層,拿到上清液。

 

其分離原理是根據血細胞的密度差異(紅細胞和粒細胞密度為1.090 g/mL左右;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密度為1.075~1.090 g/mL;血小板為1.030~1.035 g/mL),通過離心使一定密度的細胞按相應密度梯度分布,從而將淋巴細胞從人外周血或臍帶血中分離出來。

 

而我們使用的淋巴細胞分離液是1.077g/mL,介於紅細胞和淋巴細胞之間。

 

具體步驟如下:以5ml全血為例

取5ml新鮮外周血(EDTA抗凝管)

取兩個離心管,注滿下層(約3-4ml),上層分別加入2.5ml全血

室溫離心 1000g*10min (最佳離心條件需要摸索)

離心後血液分層,從上往下依次是血漿層、淋巴細胞層、淋巴細胞分離液層及紅細胞層,我們要的是淋巴細胞層。

用槍把淋巴細胞層及上層液吸出來,如果有分隔的話,也可以直接倒出來。

離心 500g*4min

棄上清,加入紅細胞裂解液1ml*5min,後加入等量中和液

離心 500g*4min

棄上清,加入細胞凍存液1ml重懸(10%DMSO+90%胎牛血清),後置於凍存管中

各取10ul液體,計數,看細胞活度,一般來講細胞數量能達到106,細胞活度能90%以上

將凍存管置於梯度凍存盒中,放到-80℃冰箱

 

 

注意事項:

抽取的外周血,應儘快製備(儘量2h以內),且減少晃動

加入淋巴細胞分離液時,下層應儘量避免氣泡的產生

裂紅時間要足夠;若裂紅離心後下層沉澱仍有紅色,應再次裂紅

提前將梯度凍存盒置於室溫,儘快將凍存管置於-80℃

 

剛開始做基礎實驗,希望和大家多多交流。


相關焦點

  • 家庭中如何製備冰塊
    對你來說沒用,本文列舉的各類方法只是解決家庭較大量的製備冰塊的,不是如何做出高品質的冰塊。實際上他們所謂的高品質冰塊,主要是透明和不容易化凍的硬冰透明與否對於大多數家庭使用來說,完全沒影響,也根本不是參考指標。而不容易化凍,我這現在也有實踐的解決方法,不需要所謂的凍72小時以上之類的,效果還更好。那麼,下面就開始正式說了。
  • 血液成分的製備
    (四)血液成分的製備策略  血液成分製備有四種不同的策略。第一種策略是先將採集到的全血過濾,2900~4000g重度離心10~20分鐘,分別得到少白細胞的濃縮紅細胞和新鮮冷凍血漿(FFP)。濃縮紅細胞經過進一步處理,可以製備成懸浮紅細胞、洗滌紅細胞和輻照紅細胞。新鮮冰凍血漿可以進一步製備成普通液體血漿、冷沉澱凝血因子和缺乏Ⅷ因子的血漿。
  • 活性炭的製備——炭化與活化
    製備活性炭的原料來源極其豐富,目前研究較多的是農林廢棄物(如農作物秸稈、稻殼、木材、柚子皮和各種堅果殼等)。這些農林廢棄物價廉易得,且符合國家提倡的資源循環利用可持續發展原則,因此在活性炭製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氧氣的實驗室製備
    實驗室中製備氧氣,一般用加熱高錳酸鉀、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用二氧化錳催化分解過氧化氫溶液的方法進行。1.反應原理(1)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2)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製備氧氣(3)二氧化錳催化分解過氧化氫製備氧氣2.反應裝置
  • 塞隆(Sialon)的製備方法、應用及發展
    按照理論配比,經過高溫固相來合成,單純的固相傳質較為困難,通常還會加入燒結助劑,這種方法對原料和製備工藝較為苛刻,既要保證反應原料的純度,而且熱處理條件需要達到1700℃以上並且進行熱壓燒結。(2)自蔓延高溫合成法(SHS)採用單質矽或者二氧化矽、氮化鋁和氮化矽為主要原料。
  • 發泡法製備高鋁質隔熱材料的工藝過程
    分析是由於製備工藝的原因,導致目前高鋁質隔熱材料存在一個普遍的現象:容重小的強度就差,而容重大的隔熱性能又差。因此如何找到最適合製備高鋁質高強、微孔隔熱材料的方法成為耐火材料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對比幾種輕質材料的製備工藝發現,利用發泡法可以製備出閉氣孔率較高、孔徑小且孔形狀規則的高鋁質微孔隔熱材料,並且利用發泡法製備出的隔熱材料形狀多變、製備工藝較簡單。
  • 血塗片製備
    二、血塗片製備方法:(一)手工推片法:1、薄血膜推片法:主要用於觀察血細胞形態及儀器法檢測結果異常的複查。(1)採血:取新鮮血1滴,置於載玻片的一端1釐米處或整片的3/4處。(2)製備血塗片:左手持載玻片,右手持推片從血滴前方後移接觸血滴。
  • 一種鍍銀銅粉的製備方法-鍍銀,製備方法-表面處理行業-hc360慧聰網
    鍍銀銅粉的製備方法。該方法是在用銀氨溶液製備鍍銀銅粉時使用螯合萃取劑,其與生成的Cu2+形成螯型化合物並進入有機相中,防止[Cu(NH3)4]2+吸附於銅粉表面阻礙置換反應的繼續進行,可一次性製得具有常溫抗氧化能力的鍍銀銅粉。用本發明製得的鍍銀銅粉表面光滑、表層銀分布均勻,具有優良的抗氧化性和導電性,可廣泛應用於製備導電塗料、導電膠、導電塑料。
  • 青島市國際寡糖製備中心揭牌
    6月18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牽頭建設的青島國際寡糖製備中心正式揭牌。據悉,海洋寡糖是通過化學和生物酶法降解海洋動物多糖、藻類多糖和微生物多糖得到的小分子糖鏈,與人類的健康有緊密聯繫。青島國際寡糖製備中心將依託獲2009年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的「海洋特徵寡糖的製備技術(糖庫構建)與應用開發」項目,以海洋寡糖為特色,聚焦寡糖資源的開發與應用,開展系列功能性寡糖的規模化製備,加速寡糖在糖工程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大健康產品中的應用轉化。
  • 四氧化三錳的製備方法有幾種
    製備方法:高溫燃燒法:通過在空氣或氧氣中於1000℃下燃燒氧化錳或鹽製成的。或者,通過在980-1000℃下焙燒高純度β-二氧化錳,然後冷卻並粉碎,來製備γ-三氧化三錳。當使用二氧化錳或錳礦石作為原料時,首先將其焙燒,然後在甲烷氣中進一步還原。
  • 矽溶膠最常見的四種製備工藝
    按照矽溶膠的製備工藝可以分為以下幾種:(1)離子交換法此種製備方法是目前技術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工藝,它採用水玻璃為主要原料,使其通過強酸型陽離子交換樹脂,除去水玻璃中的鈉離子和其他陽離子雜質,獲得稀聚矽酸溶液。
  • 雞蛋殼超微粉粉體性質及其對穀氨酸螯合鈣製備的影響
    如何綜合利用這些廢棄的蛋殼,增加附加值,減少環境汙染是今後要解決的難題。胺基酸螯合鈣作為新一代補鈣產品,易於被人體吸收、副作用小,且吸收率高,是較為理想的鈣補充劑。來自新疆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藥學學院、新疆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烏魯木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胡榮、郭守立、馬宇熙等人,以廢棄的雞蛋殼為原材料,利用超微粉碎技術對蛋殼處理,對比蛋殼超微粉和粗粉的粉體性質;通過單因素試驗,探索蛋殼超微粉和粗粉對穀氨酸螯合鈣的螯合率影響;通過超微粉碎蛋殼獲得鈣源,以螯合率為指標,響應面法優化穀氨酸螯合鈣製備工藝,從而確定最佳的工藝條件,旨在為雞蛋殼的綜合利用提供一條新的途徑
  • 氮化矽鐵的性能及製備方法
    表1國內外廠家生產的氮化矽鐵產品的性能採用的合成方法不同,製備的氮化矽鐵物相組成、結構和性能有所不同。2氮化矽鐵的製備方法2.1直接氮化法直接氮化法是將矽鐵粉和矽粉在氮氣中高溫長時間氮化來製備氮化矽鐵粉末。如文獻中發明的「氮化矽鐵的製造方法」就是以矽粉、矽鐵粉為原料,在氮氣氣氛下,溫度為1000~1400℃,升溫速率高於10℃·h-1,長時間氮化生成氮化矽鐵。直接氮化法溫度高,時間長。
  • 泡沫陶瓷製備工藝
    製備工藝泡沫陶瓷製備工藝主要有有機(聚合物)泡沫浸演工藝、發泡工藝、添加造孔劑工藝、溶膠-凝膠工藝、凝膠注模工藝。1、有機(聚合物)泡沫浸演工藝用有機泡沫浸漬陶瓷料漿,乾燥後燒掉有機泡沫。憑藉有機泡沫的開孔三維網狀骨架結構,將製備好的料漿均勻塗覆在有機泡沫網狀體上,燒掉有機泡沫後獲得的孔隙是網絡狀的。關鍵點在於有機泡沫的選擇,需要考慮有機泡沫孔徑、泡沫的親水性和恢復力、燒失性等。
  • 碳纖維的製備和分類[碳纖維布]
    目前實現了工業化製備工藝的只有以瀝青基纖維、膠粘(纖維素)基纖維以及聚丙烯腈(PAN)基纖維三種。以聚丙烯腈(PAN)基碳纖維為例:在一定的聚合條件下,丙烯腈(AN)在引發劑的自由基作用下,雙鍵被打開,形成線型聚丙烯腈分子鏈。
  • 如何用低熔點玻璃粉製備高溫塗料配方?
    2、用低熔點玻璃粉製備高溫塗料配方3、操作工藝① 在有機矽樹脂中加入定量的低熔點玻璃粉、顏填料、溶劑、分散劑,用攪拌機分散均勻。② 在砂磨機中研磨至細度合格後用標準篩過濾。③ 將製備的塗料塗覆在經過表面處理的馬口鐵板和冷軋鋼板上。良好的有機矽樹脂作為基料輔以低熔點玻璃粉和雲母粉、滑石粉等各種耐熱顏填料,通過配方優化可以製成耐700度的高溫塗料。
  • 氮化矽粉末常用的6種製備方法
    碳熱還原法所用的原料成本較低,製備的粉末產品粒度小,反應速度快,α-Si3N4含量高,適合大規模的生產。然而,這種方法製備的氮化矽粉末中經常含有殘餘的碳或者碳化矽,所以製備的粉末純度不高,影響了產品的質量和應用。(3)熱分解法這種方法利用低溫下的SiCl4與氨氣發生反應得到固相的亞氨基矽(Si(NH2)或胺基矽(Si(NH2)4),這兩種矽化物在高溫下分解可以得到氮化矽粉末。這種方法反應效率高,可以在短時間內製備大量的純度較高的氮化矽粉末。
  • 實驗十八 乙酸異戊酯的製備
    低級酯有特定香味,可用來調配香精,自然界中許多花香、果香來自酯;羧酸酯可由羧酸和醇在催化劑作用下直接酯化進行製備,或採用醯氯、酸酐和腈的水解,也可以用羧酸鹽與滷代烷或硫酸酯的反應來製備。酸催化的直接酯化是工業和實驗室製備羧酸酯最重要的方法,常用催化劑有硫酸、氯化氫、對甲苯磺酸等,酸可以使羰基質子化提高羰基的反應活性;反應過程可逆,採用過量的酸或醇,或者及時除去反應中生成的酯或水,可以促進反應向生成酯的方向進行。
  • 植物原生纖維製備技術成果簡介
    系統研究了物理、化學和生物等方法對非纖維素成分的降解機制,並就傳統麻纖維清潔化製備、優質植物纖維原生製備、木質素植物纖維分離機理及聯合製備開展系統研究,製備了一系列新型天然纖維素纖維。1.傳統麻纖維清潔化製備技術與工藝創新研發「鹼氧一浴」一步法短流程脫膠漂白、蒸汽爆破-過碳酸鈉聯合高效清潔生產技術和工藝。
  • 間苯二酚的用途及製備介紹
    準備:最早的間苯二酚是通過天然樹脂的蒸餾或鹼熔製備的。它們中的大多數是苯磺酸,將其與發煙硫酸磺化以生成間苯二甲酸,然後將其中和並氫化。通過鹼溶,酸化,萃取和蒸餾獲得氧化鈉。此外,間苯二酚的製備方法為:間碘酚,間羥基苯磺酸和碳酸鉀的共熔;亞硝酸與間氨基苯酚的相互作用;間二硝基苯加氫製得間二苯胺,然後使其與10%的鹽酸反應水解。苯和丙烯是通過過氧化二枯基製得的,該過程類似於枯烯法。98%濃硫酸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