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豆到一杯精品咖啡,哪有那麼簡單?你必須了解的甜酸和芳香感

2020-12-21 凌凌柏點咖啡

我是凌凌柏,歡迎大家關注!莫讓咖啡牽走你的愛情~一個有品味的女孩該學會品嘗咖啡,忠於一杯香醇清咖或奶咖。

20世紀50年代,倫敦出現很多供應意式咖啡的咖啡館。近幾年,大眾喜愛咖啡飲品的熱潮再度來襲,人們對咖啡館和如何衝煮咖啡的興趣再次大增。

上一期凌凌給大家談了談咖啡烘焙的各個階段。在烘焙過程中,咖啡風味三要素:甜、酸、苦也是通過熱量逐漸激發的。

那麼,烘焙過程中這些味道如何演變而來?凌凌今天給大家好好說一說!

在描述咖啡味道的時候很多人會提到甜味(開始喝的時候凌凌真沒覺得有甜味,簡直苦的靈魂出竅)。

咖啡生豆中是含有單糖和多糖成分的。多糖主要是纖維素一類,多糖可不是糖,不甜的,所以甜的還是單糖成分。

咖啡豆中的水分大量蒸發之後,單糖在咖啡烘焙溫度的催化下會發生反應。

例如一些單糖發生焦糖化反應,形成咖啡豆風味中焦糖式的調性。焦糖化之後,咖啡豆中糖分減少,反而會轉變成一些苦味,這個反應也是苦味來源之一。

還有一些糖類會與咖啡豆內部的蛋白質發生作用,進行美拉德反應,就是那種令咖啡豆著色的反應。這個反應在烘焙中非常著名,不止是烘焙咖啡豆,糕點烘焙顏色變成褐色也是因為美拉德反應。

當咖啡完成第一爆的時候,單糖幾乎都參加了不同的化學反應,要麼不存在了,要麼轉變成其他咖啡芳香化合物。

接下來就是酸了!

咖啡豆中有很多種酸味,有些是招人喜歡的,其他那些不好的酸味,可以叫做"臭酸"。

綠原酸是對烘焙師而言最重要的一種酸。烘焙咖啡時,最重要的就是完全去除不完美的酸味,同時避免形成其他不好的風味。

烘焙師的能力就體現在保留咖啡豆美妙風味,去除負面味道上了。

有一些酸在烘焙完成之後仍然能保持穩定,例如奎寧酸,不過這個沒關係,屬於討喜又乾淨的酸味。

至於咖啡的香氣,多來自於咖啡烘焙時發生的三大反應:焦糖反應、美拉德反應、吉斯特雷克降解反應。

前兩者已經說過,第三種是一種和胺基酸有關的反應。

這三種都是烘焙受熱而催化的,最後會產生超過800種不同的易揮發芳香化合物,這就是咖啡香味的來源。

雖然咖啡中的芳香成分比葡萄酒的都要多,但是一種咖啡豆不會總有所有的芳香成分。

很多人想人工合成新鮮烘焙的咖啡香氣,但是最終都會失敗。凌凌覺得,咖啡的香氣複合,不是同一時段一起出現的,相輔相成,這樣的味道想要複製可是非常難的。

烘焙完成之後,必須快速冷卻咖啡豆。這個凌凌之前已經講過,是為了保證咖啡烘焙的火候,不會產生負面的風味。

類比油炸花生米,這種自身還有油脂且吸收熱量的豆豆們,油炸到一定程度必須果斷終止,不然就可能出現內部的"自炸"!

咖啡豆一樣,在小型烘焙機中,一般會使用冷卻盤抽風降溫。而烘焙大量咖啡豆的大型機械單靠冷空氣很難達到冷卻要求,必須搭配霧化的水汽,水汽遇熱蒸發可以快速帶有熱量。

如果操作得當,這樣的冷卻方法不會導致負面的風味。但如果操作不慎,咖啡豆老化速度會超過預期。

而且,還有很多廠商通過增加水霧的方式增加熟豆吸收水分的量。只能說,這樣很不道德,也不利於咖啡質量和保存。

ok!今天就到這裡啦~

感謝大家耐心閱讀本凌的圖文。

如果您覺得我的內容、圖文結構哪裡不妥,可以請大家在留言處提意見!

感謝大家可以一直關注我的作品,發文不易,凌凌會一直用心做好一件事噠(凌凌也想漲粉好幾萬^_^)!

下期預告:《滿足這幾步,買到新鮮咖啡不是夢!》,想要看的扣1啦!

歡迎大家把喜歡的話題就在評論區,我會參考作為後續選題,希望可以寫出更能獲得大家喜愛的咖啡文~

謝謝大家的支持和鼓勵!

圖片來源:網絡

文字創作:凌凌柏點咖啡

相關焦點

  • 玩轉一顆生豆到一杯精品手衝的全新體驗,這家咖啡工廠讓你喝咖啡到失眠也願意!
    愛好咖啡的朋友往往會從速溶起步,從雀巢到G7,再從星巴克到專業自家烘焙咖啡館,最終難免會想挑戰手衝咖啡。你可能難以想像,就是一顆小小的咖啡豆中竟然有700到850種芳香物質以密碼的形式閉鎖在生豆內。一杯手衝咖啡的經典要素大神教你如何煮出有個性的咖啡用最簡單的工具,通過控制水溫、粉量及研磨度、衝水速度、萃取時間,獲得一杯極具個性的咖啡
  • 【咖啡知識】品鑑一杯精品咖啡的厚苦甘酸
    對精品咖啡,有一個4321理論,一杯精品咖啡的品質40%在於品種、種植、處理方法,30%在於烘焙,20%在於衝泡所使用的器材,10%在於衝泡者的技術。  手工採摘  手工採摘對於面積規模很大的咖啡莊園是一項工作量很繁重的工程,機械自動採摘會大大提高效能,特別是來平原地區,可機械會把仍然發綠的生豆也摘下來,導致整批質量參差不齊,有些做精品咖啡的莊園會將生豆用色選機篩除,但這意味著產量大大降低,而用作拼配的大規模生產的商業咖啡則不那麼在意有生豆的存在。
  • 品味咖啡有秘訣!喝一杯好咖啡有哪些講究和知識?
    有的人品咖啡是要用舌頭的味覺去感受,而有的則是享受那種在口裡的芳醇,除此之外,還要看喝咖啡時身體的情況、周圍的氣氛等。但不論你想要怎么喝咖啡,品味一杯咖啡是有一些講究和知識的。一杯好咖啡端到面前,可不要先急著喝,應該要像品茶或品酒那樣,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可以達到放鬆、提神和享受的真正目的。
  • 從一顆生豆到一杯咖啡
    詹姆斯·霍夫曼9點,上海一棟寫字樓的大堂咖啡店,詹姆斯·霍夫曼(James Hoffmann)終於喝上了這天的第一口咖啡。「你最餓的時候,不會想去一家高級餐廳。人起床後想喝杯咖啡,其實也未必是真的需要。」他告訴第一財經。這位知名咖啡師每天飲用4杯咖啡,而在杯測階段,這一數字會驟增至100。
  • 一杯精品咖啡的魅力在哪兒
    成熟的咖啡果實香氣濃鬱,口感滑順溫潤,更勝一籌。這些豆子最常用水洗法處理,以人工分類,至少要經過二到三輪的挑揀,仔細剔除雜質、樹枝、果殼,還要淘汰劣豆,一切才算大功告成。好咖啡 vs.壞咖啡好咖啡的定義因人而異,只要你喜歡。即便是濃度減半的卡布其諾,也能成為心目中最理想的一杯。
  • 誠品咖啡 跨越半個地球,只為尋找「那杯」你喜歡的精品咖啡
    【2016哥倫比亞國際精品生豆】的評委(Jenny姐還是中國首個被邀請的評委老師,說到這小編忍不住雞凍心情O(∩_∩)O哈哈~)。左一:誠品咖啡總經理 Simon Tong與此同時我們誠品咖啡團隊也沒有停下腳步,在湯錦卿(Jenny)老師當任評委時,我們的誠品咖啡總經理Simon Tong深入各產區莊園了解咖啡種植的環境以及生豆的處理方法
  • 咖啡烘焙手法和生豆質量哪個對咖啡的品質影響更大
    經常會有人問,咖啡的烘焙對我們品嘗的咖啡風味到底有多大的影響,當我們是一名咖啡師的時候,並不會感覺這個問題是一個多麼應該深究的問題,我們都知道的是在影響一杯咖啡味道的因素中,生豆佔60%,烘焙佔30%,萃取佔10%。
  • 【5月豆單】精品咖啡豆新豆推薦,有驚喜!
    瑰夏具有飽滿的甜味,極為乾淨的口感,豐富的氣味一直從漿果、柑橘味蔓延到芒果、木瓜和桃子的味道。一種非常明顯的香檸檬(佛手柑)一般的餘味也是其典型的杯測屬性。迄今為止,瑰夏,一直是咖啡品種中的冠軍。    摩根莊園位於有著巴拿馬最高峰之稱的「巴魯火山」的西南方,莊園面積約五公頃,平均一公頃種有兩千棵咖啡樹。因為植物的生長特性與種植理念,每季能生產咖啡果的只有部分咖啡樹。咖啡果實經過精細地再挑選處理,最後只有少量的咖啡豆能流通到市場中。
  • 喝了十八杯,終於挑出一款顛覆你認知的好咖啡!
    精品咖啡只佔全球咖啡產量的10%,14億中國人能喝到新鮮的不足千分之一奶香、巧克力、焦糖、黃油、柑橘...最大程度地保留和體現各產地咖啡因水土不同所顯現的獨特「地域之味」慎選最適合的品種,栽植於最有助於咖啡風味發展的海拔、氣候與水土環境謹慎水洗與日曬加工,精選無瑕疵的最高級生豆嚴格的挑選與分級,擁有出眾的風味與口感
  • 這些才是「精品咖啡」的正確打開方式
    精品咖啡是指由「一顆咖啡種子到一杯咖啡」的所有過程,一杯精品咖啡並不單指已被衝煮好、送到消費者口中的那杯咖啡,而是強調生產這杯咖啡的整個流程,從種植咖啡的農民、挑選豆子的生豆商、烘焙生豆的烘焙師、衝煮咖啡的咖啡師到最後品嘗風味的消費者,都是成就一杯精品咖啡的重要角色。
  • 從一粒咖啡豆到一杯咖啡的故事
    對於很多人來說咖啡已經成為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每天早上總少不了開展美好一天的一杯香濃也是工作不可缺少的提升夥伴不管是咖啡愛好者還是咖啡從業者你們都足夠了解咖啡嗎從一粒咖啡豆到一杯咖啡如果你對咖啡感興趣,喜歡感受咖啡文化那接下來就跟著我來了解一粒咖啡豆的一生
  • 世界各個咖啡產國的生豆分級標準
    那麼,什麼樣的生豆才是最好的呢?優質的產品,價格更高,這就是咖啡分級的原初動力。我喝的這杯咖啡到底是不是好的?隨著精品咖啡文化的不斷深入,很多朋友開始關注咖啡分級的問題,玩自家烘焙的咖啡從業者,大多明白生豆包裝上的一些標註,但對於只想喝到一杯好咖啡的你,怎麼去區分其中的優劣呢?
  • 一杯咖啡究竟貴在哪裡?
    瑞幸咖啡創始人兼CEO錢治亞此前在談到自家模式時也提到,傳統咖啡館的一杯咖啡成本當中,門店裝修成本要佔到10~12元,而瑞幸單杯成本在13元。這與前述比重大致相符。瑞幸快速成長背後,是中國市場席捲而來的新一波咖啡創業熱潮。除了連咖啡、友飲咖啡、萊杯咖啡等咖啡老兵外,便利店咖啡、外賣咖啡,以及跨界做咖啡的喜茶、奈雪等新業態和品牌也紛紛殺入進來。
  • 精品手衝咖啡豆杯測 咖啡豆杯測步驟流程 如何使用咖啡杯測表
    前街咖啡的日常工作中,經常會看看到一群咖啡師圍著很多隻裝著咖啡的碗,然後用勺子勺起咖啡,並發出很大的啜吸聲。其實這是一項名為「杯測」的工作流程,咖啡杯測就是用於判斷咖啡風味與特性的一種方式,以專業的技巧及標準,把控咖啡生豆的品質,客觀地找出豆子風味上的優缺點和特性,是國際咖啡品質的溝通語言。
  • 咖啡品種有多重要?盤點那些你必須知道的主要品種!
    但是大家卻對咖啡品種不甚了解。你可能還知道「瑰夏」咖啡,但是「波旁」和「鐵皮卡」之間的區別你知道嗎?或者說這些品種為什麼這麼重要?  如果以上問題的解答你不知道或不確定,別擔心,這篇文章帶你來認識咖啡品種,了解這些品種為什麼重要,品種實際代表的意義,以及你必須知道的主要品種。
  • 大小咖啡:一杯精品咖啡賣出胡同價格
    從最初的星巴克、COSTA這樣的商業咖啡,到小而美的精品咖啡,人們對咖啡的追求也逐漸從咖啡本身的味道轉而到咖啡館的環境氛圍,及其背後的故事與文化。喝咖啡,不再僅僅是唇舌之快,更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與「批量複製」生產的網際網路式咖啡產鏈相比,手衝咖啡的價格取決於生豆的價值,風味的獨到。儘管從香餌店到故宮店,從前門店到國貿店,從線下店的體驗到電商產品的研發,大小咖啡的品牌產業鏈已經頗為成熟。但分店再多,大小咖啡也相當堅決地保持著對咖啡品質的追求。一家咖啡店,不僅僅只有咖啡,它更是人與環境的共存空間。
  • 第三波咖啡浪潮來襲,每一杯咖啡都是精華.
    用一杯咖啡,開啟美好的一天。關於近十年來風靡世界的精品咖啡浪潮,各類型的特色精品咖啡館的出現,逐漸人們接受咖啡,了解咖啡文化。精品咖啡,講究其地域之味,不僅是儘可能衝煮出咖啡果實中風味、香氣與能量及其精華部分,也經由烘焙師展現出不同產區豆子的特性。  第一波咖啡浪潮: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美國軍隊把咖啡當作必需品,帶到世界各地,防止作戰時的疲勞,咖啡的苦味起到提神作用被大眾所了解。隨後,速溶咖啡的發明和崛起。
  • 什麼是咖啡「杯測」?一杯好咖啡,咖啡業界是怎麼定義的?
    總而言之,想要製作出一杯好喝的咖啡,首先就必須對「咖啡產業鏈」(Coffee Chain)各流程的咖啡香氣與味道,有基本認知。  咖啡的香氣和味道,統稱「咖啡風味」。在咖啡產業鏈中的每一個流程,目的都是展現咖啡所蘊含的風味。若缺乏如此的風味詮釋,便難以體現出一杯咖啡的價值。
  • 咖啡養豆與最佳風味期
    其實科學界對生豆及熟豆在化學物質的討論從未停止過,即使投入了如此長時間且大量經費的研究,科學界仍然對許多細節帶著很多問號。根據現行預測,我們至少可以在烘焙過後的咖啡豆中找到一千個不同的芳香物,不幸的是,我們仍然無法得知切確的數字,甚至不知道組成物質為何物,現今約有200種以上的物質是不知名的。
  • 第038期 咖啡的概況,從種子到杯子,喝一杯咖啡有多不容易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落甜,ID:luotianshipi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今天開始與大家分享咖啡的基礎知識,所以呢,我們不會追求複雜和深奧。內容上儘量點到即止,簡單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