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ID:iwenxuebao
『 文學 點亮生活 』
版權所有 轉載請註明出處
年輕女孩特芮絲在紐約追逐舞臺設計師的夢想,卻只能在百貨公司做售貨小姐。某日,她和身陷婚姻危機的中年主婦卡羅爾在百貨公司偶遇,相互吸引的兩人開始書信往返、電報傳情,甚至一起公路旅行。這在當時的美國社會是不被允許的,特芮絲的男友認為她只是一時迷惘,卡羅爾的丈夫則請私家偵探調查取證,希望在離婚訴訟中讓卡羅爾一無所有。考驗兩名女性的時刻終於到來……「卡羅爾」的美好結局
摘自《卡羅爾》作者海史密斯自序
- 聲明:如需轉載先請私信聯繫 -
當時的美國社會尚認為同性戀是一種離經叛道的行為,在歷經幾家出版商的婉拒之後,1952年,帕特裡夏·海史密斯匿名出版了《鹽的代價》。按照海史密斯本人的說法,小說的口袋版平裝本「銷售了近一百萬冊,當然讀者的人數更遠遠超過這個數目。書迷的信如雪片般湧來,寄來給作家克萊爾·摩根,由平裝本出版社轉交。我記得連續好幾個月的時間,每個禮拜都會有好幾次收到一個大信封,裡面裝著十封或十五封的讀者來信。」
《鹽的代價》被譽為「一部裡程碑式的同性戀文學作品」,但整整40年裡,海史密斯都拒絕接受作為其作者的榮譽,上述這段交代寫作源起的短文直到1989年才完成。1990年,布魯姆斯伯裡出版社以原來的書名《卡羅爾》,重新出版了小說,海史密斯在這篇短文中承認了自己的作者身份,而這似乎也預示著書中描寫的同性戀者秘密身份的時代逐漸成為了過去。
作者海史密斯
儘管如此,將《卡羅爾》搬上銀幕的過程依然歷經波折。菲麗絲·奈吉,海史密斯生命中最後十多年的密友,為此付出了持續的努力。兩人是在為《紐約時報》工作時結識的。共事的過程平淡無奇,但在那之後,海史密斯邀請奈吉到她的賓館裡去喝了一杯。前者回到在瑞士的家後,兩人幾乎每周都會寫信,還有日後的頻繁通話,互致拜訪,在這些交往中,她們「幾乎無話不談」。
編劇Phyllis Nagy
1996年,奈吉在倫敦皇家宮廷劇院擔任編劇,她接到了製作人多蘿西·波爾文的電話,後者已經買下了小說的電影版權,正在尋找寫劇本的人,也聽說了奈吉與海史密斯的友誼。波爾文在《卡羅爾》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她也和一個男人結了婚,有了孩子,之後又跟另一名女性發生了愛情糾葛。當時波爾文只製作過一部電影,而奈吉還從未得到過電影編劇的工作,但她同意了。
一個又一個導演對劇本表示出了興趣,參與了一陣,接著又放棄了計劃:希提·邁克唐納德(《神秘博士》、《馬普爾小姐》),約翰·梅布裡(《愛的邊緣》),史蒂芬·弗雷斯,還有好幾個別的名字。談到與不同的導演共事的經歷時,奈吉說:「我必須按照故事中吸引他們每個人的不同的部分去寫劇本,就算有些主題其實挺可怕的,我得用這些不同的想法去安排情節,讓故事顯得可信。」她的最終版本,用她自己的話來說,保留了「所有以往版本的部分情節」。
或許正是在這樣漫長的改編過程中,原著裡的某些細節產生了微妙的變化。特芮絲的身份從一名戲劇舞臺場景設計師變成了一名攝影師。這一角色定位的轉變將卡羅爾置於全劇的中心,觀眾同時透過導演和特芮絲的鏡頭注視著卡羅爾的一顰一笑,她成了獨一無二的女主角。奈吉在影片中創造了一個相比原著更複雜的角色形象,也簡化了不少原著中的線索,所有的情節推動都圍繞著「卡羅爾」這三個字展開。但奈吉也有堅持的地方:故事必須展現出原汁原味的五十年代早期風格,在想像卡羅爾的形象時,她從《後窗》中的格蕾絲·凱利身上得到了不少靈感。至於特芮絲的個性,則是她在想像著年輕時的海史密斯。「我和帕特的交往決定了特芮絲所說和所做的一切。」她也拒絕了讓兩人因為同性戀身份經歷分手橋段的建議,「你曾因為是異性戀而被要求分手嗎?」
凱特·布蘭切特在《卡羅爾》與格蕾絲·凱利在《後窗》中的形象對比
2005年,奈吉編劇並執導的HBO影片《哈裡斯太太》提名了12項艾美獎,她的製作人伊莉莎白·卡爾森和電影公司知道《卡羅爾》這個項目的存在,但並未選擇加入。2010年,波爾文的版權到期了,奈吉深感失望,她以為自己永遠不會看到《卡羅爾》被拍成電影了。她仍然鍾愛這個劇本,但接受了它也許會一輩子被鎖在自己的書桌抽屜裡的命運。但在2011年末,卡爾森買下了版權,約翰·克勞利(本屆奧斯卡候選之一《布魯克林》的導演)確定了凱特·布蘭切特和米婭·華西科沃斯卡作為主演。終於,《卡羅爾》定於2013年初開機,但克勞利又因為時間衝突離開了。
「那是真正的低潮期,」卡爾森回憶道,「突然間,所有的能量都消散了。你有了一個完美的計劃,還有了重量級的凱特·布蘭切特,卻沒了導演。」
所幸他們找到了託德·海因斯,後者在48小時內就決定加盟。但接著劇組又失去了另一名女主,米婭·華西科沃斯卡。海因斯再次接觸了魯尼·瑪拉,之前她已經拒絕過一次這個角色,而這次,她接受了。2014年3月,《卡羅爾》終於開始了拍攝。
1952年,《鹽的代價》取得了巨大成功,因為它拒絕了當時大多數同性戀小說中必然的悲劇結局。60年後,銀幕上的卡羅爾與特芮絲無論在業界口碑還是票房記錄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我不知道海史密斯會不會喜歡這部影片,」奈吉在接受採訪時說,「通常帕特不會喜歡她的小說改編的電影。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她毫不懷疑海史密斯會喜歡凱特·布蘭切特的,「她是她的類型。」
(部分內容源自公眾號:上海譯文 stphbooks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