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唐體育註:近期,隨著美國大型體育用品公司「體育權威」的破產風波,美國體育用品市場也出現了一些波動,不少企業也紛紛開始反思,現在的產品布局,能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今天,禹唐將帶各位了解一下「體育權威」的對手公司迪克體育用品,看看它怎麼從300美元起家,一步步突破重圍,最後成為世界500強企業和美國最大的全線、多渠道經銷體育用品的零售商。
從300美元到世界500強
迪克體育用品(Dick's Sporting Goods)成立於1948年。當時,18歲的迪克·斯塔克是紐約一家軍需用品店的打工仔。由於迪克酷愛釣魚,老闆就讓他開發漁具業務。但是,當迪克說出想法後,卻被老闆拒絕了。迪克很失望,就跑去跟外婆訴苦。
外婆問他,要是他自己開一家店,需要多少錢。迪克說,大概得300美元。外婆拿出了自己的積蓄,遞給他說,「放手幹吧」。 迪克拿著這筆錢,帶著一腔熱情,在賓厄姆頓開了一家漁具店。誰能想到,到了1958年,迪克的產品線已經跟今天的迪克體育差不多了。
90年代初,迪克體育開始連鎖經營,並開始在紐約市開設門店。1994年,公司將總部從紐約賓厄姆頓遷到了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
迪克的兒子、公司現任CEO艾德·斯塔克繼承了父親的遺志,將最初的一兩家店面,發展到今天的600多家。目前,迪克體育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全線、多渠道經銷體育用品的零售商,並榮登世界財富500強。
目前,迪克體育的產品包括體育用品、運動服裝、外套、運動裝、運動鞋、休閒鞋、靴子、健身器材、自行車、戶外裝備等。
布局品牌多樣化
在品牌布局上,迪克體育注重全面發展,同時又兼具個性與時代特徵。正如它的廣告語宣傳的那樣,「每一個季節,都從迪克體育開始」(Every season starts at Dick's)。
迪克體育囊括了市面上常見的北面(North Face)、耐克、安德瑪等服裝與鞋類品牌,以及高爾夫品牌泰勒梅(TaylorMade)、戶外品牌田園與小溪( Field & Stream)和棒球品牌德瑪利尼(DeMarini)等高端體育設施品牌。
△ 高爾夫銀河線上商城
在銷售渠道上,迪克體育旗下擁有一家專業的高爾夫零售商——高爾夫銀河公司(Golf Galaxy),以及兩個線上電子商城DICKS.com和golfgalaxy.com。
除此之外,它還積極順應個性化的時代特徵,運營了田園與小溪、愛跑族(True Runner)等特色店。截至2016年3月,運營了645家迪克體育用品店、75家高爾夫銀河店和12家田園與小溪特色店。
試水女性運動市場
近些年來,隨著維多利亞的秘密、柯爾百貨公司紛紛走向運動休閒領域,體育服裝市場的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
2014年,迪克體育順應運動休閒趨勢,與美國鄉村女歌手凱莉·安德伍德合作,推出了女性運動品牌凱莉亞(Calia),賣起了蘸染帽衫和針織圍巾等休閒服飾,並計劃在2016年將凱莉亞打造成公司的第三大女性服裝品牌。
△ 凱莉亞品牌
迪克體育對女性市場的試水還不止於此。2015年,迪克體育開了兩家女性運動與健身品牌店——切爾西系列精品店,一家位於北維吉尼亞的泰森斯角購物中心,另一家位於匹茲堡的羅斯公園商場。
切爾西系列主營服裝、鞋類和配飾等女性時尚品類。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很難把切爾西系列與迪克體育聯繫起來。
△ 切爾西系列精品店1
但迪克體育認為,女性品牌和耐克、安德瑪等運動品牌一樣,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市場。為了吸引女性顧客的光顧,他們甚至把店面設計成頗具格調的精品店。
WSL戰略零售諮詢公司CEO溫蒂·利布曼認為,迪克體育推出切爾西系列後,到底會怎樣規劃,現在還說不好。
△ 切爾西系列精品店2
「他們想創建一個女性生活類品牌。在我看來,至少在現在,他們覺得,迪克體育除了塑造男性化的品牌形象外,也要推出更加大眾、實惠和實用的品牌。」她說。
△ 切爾西系列精品店3
迪克體育雖然在女性休閒運動領域不斷擴張,但在外界看來,它仍是一家體育用品商店,而不是時尚健身產品的供應商。由此看來,如果迪克體育想要保住行業領先地位,今後的發展方向中,也要倡導休閒生活。
通過贊助提升品牌內涵
今年1月份,迪克體育宣布,將以美國隊贊助商的身份,參與到2016裡約奧運會中。他們還計劃從35個奧運會和帕運會項目中,挑選200名運動員,到美國32個州的89家迪克體育店中工作。
迪克體育公布了第一支奧運會廣告《不是所有奧運選手都是百萬富翁》(Not All Olympians Are Millionaires),廣告用業餘體育愛好者的視角,講述了底層運動員努力拼搏的動人故事,完美詮釋了迪克體育品牌的成功秘訣。
△ 廣告《不是所有奧運選手都是百萬富翁》截圖1
首席營銷官勞倫·霍巴特說,迪克體育一直在關注業餘運動員的掙扎與成功。而美國隊努力進入奧運會的過程,就詮釋了它的品牌理念。
這次贊助和廣告都契合了迪克體育關注業餘體育的品牌理念。我們一直都在關注職業比賽,可是恰恰忽略了,這些運動員就是我們身邊默默奮鬥的一群人。
迪克體育通過這樣的廣告宣傳,深化了作為一個贊助商的意義,為品牌內涵增加了更多的分量和真實。
△ 廣告《不是所有奧運選手都是百萬富翁》截圖2
迪克體育還冠名贊助過多項體育賽事,例如,在足球領域,它贊助了ESPN的開球周和迪克體育球場;在高爾夫領域,它推出了迪克體育用品公開賽;在馬拉松項目中,它贊助了匹茲堡馬拉松等等。
及時應對市場變化
3月2日,迪克體育的競爭對手「體育權威公司」(The Sports Authority Inc.)宣布申請破產保護。針對這一市場變化,迪克體育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回應。
△丹佛野馬隊球迷在體育權威店購物
迪克體育的CEO艾德·斯塔克表示,體育權威退出的這部分市場,迪克體育計劃加快營銷步伐,投入更多資金。他還說,迪克體育還在考慮收購體育權威的部分店面。因為,體育權威的店面位置,有90%是和迪克體育重合的。
斯塔克說,面對體育權威的關店和清算計劃,迪克體育現在還沒調整現在的業績方案。「未來會怎麼樣,還要再看看。」斯塔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