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世紀開始,果醬就成為早餐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角之一。選擇當令水果和就地取材,就是法式作風,也就是法式果醬。
果醬的英文是Jam,法文則是 Confiture。果醬有有果肉與無果肉之分,若是沒有果肉的果醬,則果醬的醬汁呈凝固狀態,較無流動性,不會像果凍那般呈流動狀。
製作果醬的觀念:
常聽到「便宜的水果買來做果醬剛剛好」或是「水果太熟了吃不完怎麼辦? 拿來做果醬吧」的說法,如你想做法式果醬首先要拋掉這種想法,因為挑選好的水果,時令水果,才能做出好吃的果醬,假如使用已經發酵過的水果製作,發酵的味道也將留在果醬中,這股味道可能會被誤會成果醬壞掉或走味。
水果的選購要領:
1. 了解水果產期及產地;
2. 選購新鮮,成熟的水果,才能做出好吃的果醬;
3. 認識水果成熟的特徵:果形變大、重量增加、質地變軟、果皮轉色、香氣變濃、甜度升高、酸度降低、苦澀味消除等。
4. 選擇果皮完整,顏色鮮美,無斑痕,果體堅實,水分充足,無腐爛和蟲咬碰傷的水果。
果醬:
(一)做果醬最困難的地方是什麼?
是如何使果醬有適量的凝膠,如凝膠過多,就會變成果凍狀或麥芽糖般,無法在麵包上塗抹:如凝膠不足,則會變得太稀無法定型塗抹。
(二)煮糖的目的是什麼?
糖友、有防腐功能,目的是讓糖分滲入果肉之中,其次是使果肉中的水分滲出蒸發,煮糖是製作果醬的重要過程,決定果醬的色香味及透明度。
(三)果醬加熱的原則是什麼?
加熱時火不可太猛,以避免焦化或果肉變硬,以小火加熱並適應攪拌。滲入糖分較慢的水果,宜加熱後靜放,數小時後再加糖熬煮;但如草莓不宜久煮的水果(褐變),則分成兩次處理,先以糖浸半天后,再煮即可。
(四)防止褐變的方法是什麼?
大多數水果的PH值都屬酸性,酸性環境有助於維生素c的保存;當水果切開時,表面會接觸氧氣,從而破壞維生素c防止其發生,可在切開後,隨即侵入檸檬汁中,亦可侵入在糖水中(侵入鹽水時,則要考慮是否會影響風味),以隔絕氧化。
(五)使用銅鍋的好處有哪些?
銅鍋導熱均勻,能使水果在加熱平均受熱,不易燒焦,也能減少翻攪鍋中水果的頻率,避免水果因頻繁攪拌而破碎。
如何正確食用果醬:
a. 奶油:法式吃法,將麵包先抹上一層軟化的奶油,再塗抹一層果醬。
b. 麵包:新鮮的麵包直接塗抹果醬,隔夜的麵包則先烤過再塗抹。
c. 冰品:將草莓果醬與香草冰淇凌混合,就能自制草莓冰欺凌了。
d. 冰沙:將果醬/水果與冰塊一起放入攪拌機中攪拌,就能變成美味的水果冰沙了。
e. 奶茶:將奶茶加熱後,加入果醬混合,再加入冰塊,就變成一杯特調的冰奶茶了。
f. 奶酪:在法國水果與奶酪被當成餐後甜點是很尋常的,奶酪與果醬的搭配也是很理想的。
以上文章由王森國際咖啡西點西餐學院烘焙系徐陽老師提供
感謝大家閱讀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