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留下百萬房產,繼母與子女爭奪遺產告上法庭,到底該歸誰

2020-12-13 歷史痴

近年來,關於遺產爭奪的糾紛屢見報端,尤其是在重組家庭中,這個問題似乎更為突出。有繼父與子女爭奪母親遺產的,也有繼母與養子女因遺產糾紛對簿公堂的。

《民法典》時代即將到來,老人如何避免遺產爭奪?

接下來,我們來看1個例子:老人去世留下百萬房產,繼母與子女爭奪遺產告上法庭,到底該歸誰?

繼母與子女爭房產

【案件回顧】

2018年,某一線城市一位老人去世後,因為市區的一套房,繼母把老人的子女告上了公堂。

繼母主張:老人於10年前在公證處做了一份放棄繼承前妻遺留房產二分之一產權的聲明書。同時立下一份遺囑,表明其佔有的財產份額均由繼母繼承。

子女認為:房子是親生父母共同購買的,繼母無權繼承房屋,有遺囑也不行。

那麼,這套房到底應該歸誰呢?

老人一家人感情原本非常不錯,20年前原配妻子去世後,子女們還主動鼓勵父親再找個老伴,可以相互照料。

一年之後,老人就重建了新的家庭,老兩口日子過得還算和和美美,子女們也都挺開心,親切地管繼母叫姨。父親有人照顧,也讓他們省了不少心。

但是,十幾年後老人去世了。

又過了一年,他的子女突然收到法院送達的民事起訴狀,原來是繼母向法院起訴他們了。

繼母出示了老人生前所立遺囑,以及前面提到的公證書,並以此為依據,請求法院判令房屋的二分之一產權由她一人繼承。

老人的子女們卻堅決認為,應剝奪繼母的繼承權。

她在明知老伴身體狀況不適合長途旅行的情況下,未通知其子女,就去外省旅遊了。

正是這次旅行期間,父親身體不適,繼母仍強行帶他坐飛機回廣州。其後不久,因醫治無效去世。且住院期間,繼母對父親有言語辱罵等虐待行為。

因此,子女們認為,即使父親生前留有遺囑,但房子是親生父母生前共同購買的,繼母無權繼承房屋。

【法院判決】

那麼,到底該怎麼判呢?

法院經審理認為,房屋是老人與前妻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老伯享有房屋的二分之一產權份額。

根據現行《繼承法》規定:

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

繼母屬於法定繼承人之一。現繼母提交的老伯所立遺囑經公證處公證,老伯的子女對遺囑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並無異議,法院對公證遺囑予以採納。

最終,繼母獲得了房屋的一半產權。

《民法典》新規

老人去世留下百萬房產,繼母與子女爭奪遺產告上法庭,到底該歸誰?

在上面這個案例中,廣州老人一家的遺產糾紛案終於以雙方都較為滿意的結果宣告結束。

但還留下一個問題: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積蓄,該如何安排好財產,才能避免自己百年後親屬之間因繼承財產問題而發生糾紛?

2021年元旦,《民法典》將正式實行,現行的《繼承法》、《婚姻法》等9部法律將同時廢止。

進入《民法典》時代,關於個人財產繼承,防止遺產糾紛有了新規定,我們一定要牢記下面這3點:

1、定遺囑

依據《民法典》第1133條第一款規定:

自然人可以依法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

遺囑的合法形式包括: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外,以及列印遺囑、錄音錄像遺囑,後兩項是《民法典》新增的。

同時,還可以對遺囑繼承附加義務,只有履行遺囑規定的義務之後,才能繼承遺產。

否則,經利害關係人或有關組織請求,法院可以取消其接受附義務部分遺產的權利。特殊情況除外。

2、設遺囑信託

依據《民法典》第1133條第四款規定:

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預先將財產的規劃性內容寫在遺囑中,在遺囑生效時,將信託財產轉移給受託人,由受託人依據信託的內容管理、處分信託財產。

3、意定監護

《民法典》第33條規定「成年人意定監護」,老人可在意識清醒的情況下,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為自己的監護人,在自己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由自己指定的監護人來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自己的人身權益和管理自己的財產。

做知法懂法的好公民

除了繼承法相關內容外,《民法典》還包括其他眾多內容,涵蓋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從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到婚喪嫁娶,《民法典》都有涉及到,因此又被稱作「社會生活百科全書」。

有了《民法典》,就相當於掌握了一部日常生活行為法律指南。比如以下我們經常碰到的一些熱點問題,《民法典》都有了人性化的解決方案。

見義勇為非重大過失不承擔民事責任;新增離婚冷靜期,協議離婚太衝動,30天內可撤回;個人信息和網絡虛擬財產受保護;增加土地經營權的規定,並刪除耕地使用權不得抵押的規定;細化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自動續期規則;對「禁止自帶酒水」「特價、促銷商品概不退換」等霸王條款說不。收藏一本《民法典》,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燙金大字版,看著不費眼,老人也能輕鬆閱讀。真心建議入手一本,只要28元,點擊下方商品卡就可以購買。

相關焦點

  • 億萬遺產歸誰?雲南這對繼母養子對簿公堂
    娛樂城創辦人毛國松(老毛)有過兩段婚姻,共有8個子女,老毛因病去世後,留下億萬遺產。「這些財產是我和丈夫白手起家,經過20多年打拼出來的,屬於我們夫妻共同財產。」老毛的第二任妻子馬三姐說,如今,她從富婆變成了「負婆」。原來,這些巨額財產大部分被轉移到養子毛成斌的名下,以398萬元轉讓給毛成斌,還籤了轉讓合同,但沒有支付轉讓價款。
  • 法庭上出現兩份截然不同的遺囑,這份遺產該歸誰?
    母親和兒子將四個女兒告上法庭爭遺產老章和葛某夫妻共育有一子四女。2018年3月26日,老章去世。老章生前有一套單位房改房,該房在1996年房改時因老章經濟困難由兒子小章出資8028.45元購買,後登記在父親老章名下。一家人因老章房屋遺產繼承發生矛盾,兒子小章和母親葛某將四個女兒告上法庭。
  • 「破屋」變「金屋」父母的遺產該歸誰?
    「破屋」變「金屋」父母的遺產該歸誰? 原本無人問津的三間「破房」因歸入棚戶區改造規劃搖身一變成了預估價值60萬的「金屋」「破房」變「金屋」本是好事一樁不料卻因此生出事端一直居住這三間「破房」的 李某被其兄弟姐妹告上了法庭
  • 五子女和繼母矛盾重重對薄公堂, 遺產繼承如何分割?
    原來,去世的老人徐某是離休幹部,其前妻,也就是五名原告的親生母親於1999年7月去世。被告,也就是後來成為五名原告繼母的劉某某,當時作為徐某的保姆一直照顧其生活起居。兩人於2003年登記結婚。但在登記結婚之前,二人籤署了《婚前財產協議書》並進行了公證,約定劉某某在徐某百年之後放棄繼承其名下的房產、財產。2017年,徐某病故。
  • 父親再婚,去世後繼母是否有權繼承遺產?
    父親如今60多歲了,想再婚娶老伴,他名下有房產和存款,如果他結婚不久就去世了,那這些錢是不是全都歸繼母所有了?
  • 男子去世遺產全給女兒 八旬祖父將孫女告上法庭
    大家好,我是民正為老法務小鵬,父親去世把財產留給女兒,按理來說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可是小鵬今天在網上看到一個案例,父親留下遺囑將財產留給女兒誰知爺爺上門討要兒子遺產
  • 五子女和繼母對簿公堂, 遺產繼承如何處理?
    老父親去世,留下市內的一套房屋,年近七旬的繼母將五名子女告上了法庭,要求分割老父親留下的房屋。
  • 父親過世、繼母霸佔房產,北京一男子無奈告繼母
    很多中老年人希望晚年生活能有一位可心人相伴,卻往往會遭到子女的反對,究其原因,還是財產鬧的。家住北京的張杰(化名)選擇尊重父親的意願,並沒有阻止父親再婚。可令他沒想到的是,父親再婚後不到半年就去世了,繼母霸佔著房產,不願歸還給他。
  • 浙江老人去世前將百萬房產贈保姆,女兒阻撓被起訴,法院判了
    老人一到上年紀的時候,身體的各種機能就會出現退化,導致身上的疾病就會一點一滴的發覺出來。但在這時候,老人們是最需要兒女們陪伴的,因為他們孤獨,孤單,需要兒女的關愛、呵護,所以有時間一定要多陪爸媽,不要等到他們老的時候才知道後悔。
  • 姐弟20年未見,爭奪遺產法庭相聚,母親留下九份遺囑隻字不提兒子
    不過他們姐弟整整20年沒相聚,20年後的第一次相聚,竟然還是在法庭上。溫情的寒暄的確是真情流露,只不過在溫情背後,同時存在著很多細小的裂痕。臧先生的母親去世,留下了一筆遺產。當時臧先生就因為這件事找到二姐,老太太生前將房子賣了320萬,其中的160萬分給了三個子女,剩下的就準備自己養老。去世之後老太太留下了將近150萬的遺產。
  • 遺產繼承該怎麼分配?
    在林某死亡後,其母親、妻子、兒子三人因林某房產、住房公積金、個人存款等財產分割問題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為此,年過九旬的林老太太將孫子小林告上法庭向法院起訴要求繼承兒子的全部遺產。 林老太太在起訴狀中稱:她共有三個兒子,二兒子早已去世,老三林某去世後,她只剩下了70多歲的大兒子。
  • ...繼承父母房產?外甥侄女也能繼承遺產?2021年起,房產繼承新規來了!
    3、 新增加遺囑的「寬恕」制度顧名思義,就是給老人立遺囑一次反悔的機會,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見到子女們不孝順父母,但是為了獲得父母的房產表面一套背後一套。所以「反悔」制度就給了父母們另外一道保障,有機會修改遺囑。
  • 男子把兄弟姐妹告了,「我是我媽親生兒子,憑什麼不能繼承遺產...
    根據繼承法的規定,配偶、子女、父母是法定繼承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母親去世後,張某將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告上法庭,要求平等分割母親遺留的房產一幢。杭州市富陽區法院經審理,駁回了張某的訴訟請求。張某戶口落入親戚家,戶籍資料上顯示家庭關係為子女,並將姓氏變更為親戚姓氏。但雙方未辦理收養登記手續。母親再婚後又生育了兩子一女,張某一直未與他們共同生活過,僅有偶爾的聯繫。2017年,母親去世,名下留有房屋一幢。張某要求與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共同分割財產。「我是我媽的親生兒子,憑什麼不能繼承遺產?」
  • 評書大師袁闊成去世後,5個女兒疑為遺產分配鬧上法庭,法院判了
    4、繼承袁某去世後名下存款及撫恤金的五分之一份額。5、繼承袁某生前17部評書的著作權及相關財產權的五分之一份額。6、訴訟費由原被告共同承擔。 袁某1的主張是,袁某3袁某4得到袁某夫婦生前比較多的照顧,與袁某夫婦共同居住並不意味著履行了贍養義務,因此遺產應該平均分配。遺憾的是,繼承人之間意見未能達成一致,故起訴。
  • 爸媽沒了遺產老屋到底歸誰 兄妹對簿公堂
    爸媽都沒了,遺產老屋到底歸誰?  瓊海一對兄妹對簿公堂  因母親生前將老屋贈與妹妹並做了公證,且哥哥也做了放棄承諾,法院判決老屋由妹妹獨自繼承  瓊海一對兄妹,因一套父母留下的老房子,最終對薄公堂,打了兩年的官司。
  • 單身富豪慘遭分屍108塊,多名女友攜子女現身爭奪遺產
    很快兇手被抓,經調查,竟然是該遇害富豪的表姐夫。經過長達兩年的案情審理,案件細節終於浮出水面。原來,被害人叫苑剛,是一名年僅42歲的億萬富豪,來自中國河北。苑剛在國內通過投資房地產起家,在移民加拿大後,先後投資了三家貿易公司及農場,資產過億。僅苑剛留下的房產就價值至少2000萬加元(約1億人民幣),而且其在加拿大還擁有一座私人島嶼。
  • 老宅子挖出的金元寶,算不算祖上留下遺產,到底該歸誰所有?
    很多人好奇這名大爺家的12錠金元寶怎麼躲過了歷史上的強制兌換潮,能夠流傳至今?也有人對老宅子挖出的金元寶、銀元等貴金屬歸誰好奇,這些東西挖出來後倒地該歸誰所有?今天,就結合曾經出現的案例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老宅子埋藏的金元寶歸屬問題。
  • 照顧姨媽5年多,分得4成遺產!老人去世後他被養子告上法庭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南通新聞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2021年1月4日下午,江蘇南通的海安法院曲塘法庭宣判了一起民事糾紛案件,該案被告非老人的第一繼承人,但盡了贍養義務,根據《民法典》相關條文,被告繼承了老人的四成遺產,這也是南通法院適用《民法典》宣判的第一案
  • 兒子能否繼承繼母的遺產?
    #繼母#遺產客戶諮詢:       父親前幾年再婚了,不幸的是,父親和繼母在同一場車禍中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