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瑞恩》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小細節?

2020-12-18 騰訊網

無疑,《拯救大兵瑞恩》這部電影是經典中的經典,不得不感嘆,好電影就是好電影,常看常新。每一次重溫的過程中,都會發現了一些以前沒注意的小細節。

一、故意槍殺投降的「德國士兵」

米勒上尉率領的美軍部隊登陸打開D1缺口後,這兩名德軍走上前想向美軍投降。

然而這兩個美軍士兵卻藉口聽不懂他們的語言直接槍決了這兩個俘虜。接著很快就上前想從他們的屍體上尋找戰利品。

但是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這兩個投降的德軍,其實是捷克人,他們當時說的話是捷克語:

「請不要殺我,我不是德國人,我是捷克人,我沒殺過任何人,我是捷克人!」

二、米勒的位置

米勒的軍銜是上尉,根據規定他應該站在登陸艇右前方(圖中手扶登陸艇的人)。

看過電影的都知道,這個位置死的最快,

為了不讓電影開場10分鐘就結束,導演將米勒放在了後面。這是非常細節的地方,尊重事實,還原了戰爭的真實性。

三、當醫生犧牲那一刻喊的人心都碎了,他喊的是「媽媽」,前兩天的「黑人被殺事件」同樣是在絕望中呼喊「媽媽」

人在極為痛苦絕望的時候都會叫自己媽媽,

當醫生犧牲那一刻喊的人心都碎了,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四、雷達站部分,細節打動人

第一個細節,上尉決定進攻雷達站後,第一個取下自己身上的裝備,減輕負重準備衝鋒。

非常貼合實際,因為衝鋒時速度十分的重要,去掉進攻時不必要的裝備可以加快衝刺的速度。

第二個細節也很棒,就是他們分配誰負責左邊、右邊、中間的衝鋒位置,其實就是在分配佯攻和主攻。

在左側衝鋒的人比較危險,所以上尉不希望中士在左側受傷,一方面是希望他能幫自己帶隊伍,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士的戰鬥素養很高。

解釋下為什麼左邊衝鋒的人危險。

敵人的mg42機槍是由機槍手抵肩射擊的,其他的步槍手也大概率都會抵右肩射擊,如果他們不是左撇子的話。

所以,人呢,在發現敵情後,第一反應就是抵肩,朝自己順手的地方射擊,當然就是右邊嘍。相對應的就是衝鋒一方的左邊。

我還記得在片頭搶灘的時候,為了避免正面的機槍火力,大兵都在登陸艇側面離艇。有個人不會水被米勒上尉拉出水面,那個人剛說了句thank you you還沒有說完,一顆子彈就打進了他的心臟。

戰爭真的是太危險了,片頭那20多分鐘的場面是我見過最真實的對戰爭的描寫了!

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曉生說娛了解更多精彩內容,陸續更新文章哦~

相關焦點

  • 《拯救大兵瑞恩》中你沒有發現的細節,恰恰是最了不起的地方
    《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史詩級巨作,經典中的經典,不得不感嘆,好電影就是好電影,常看常新。每一次重溫的過程中,都會發現一些以前沒注意的小細節,恰恰是這些細節最不能錯過!《拯救大兵瑞恩》經典之處,在於他有很多不起眼的細節,卻是非常了不起,真實反應了戰爭的真實性與殘酷。
  • 《拯救大兵瑞恩》中不得不說的兩個細節,髮型和軍服,瑕疵與經典
    最近又把《拯救大兵瑞恩》這部經典劇就著彈幕重新看了一遍,不得不感嘆,好電影就是好電影,不看痒痒,常看常新。重溫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以前沒在意的小細節,上篇文章中也說到了一些,看了大家的評論很多都集中在德軍的髮型與服裝上討論,遂在這篇文章中集中討論下二戰中德軍的髮型與服裝。
  • 《拯救大兵瑞恩》:在尋找瑞恩過程中,展現了諾曼第登陸的全景圖
    史匹柏對於二戰有這深厚的功底和喜愛,即便在戰爭片盛行的九十年代,能投入如此巨資拍攝諾曼第登陸的場面仍是堪稱奇蹟。尤其是在那個崇尚實拍,CG技術還不發達的時代。一個場面就需要調動數百人,這就不是一般導演能做到的事情。在我的感覺裡,「諾曼第登陸」成功相當於宣告二戰勝利,那之後就是摧枯拉朽般地直搗黃龍。
  • 《拯救大兵瑞恩》為何經典
    在這部鴻篇巨製中,最能撼動人心的,還是人性《拯救大兵瑞恩》的開頭就預示著人性主題的分量。在老瑞恩悲情的眼神中呈現著逝去的一幕幕殘酷的、真實的而又感人的場景。立足戰爭的殘酷性,無意頌揚或打擊任何一方,這正是被褪去了正義光環戰爭場景的張力所致。
  • 影評:《拯救大兵瑞恩》——以生命為代價的善意
    《拯救大兵瑞恩》雖然當年與奧斯卡最佳影片失之交臂,但是卻無法否認其在戰爭題材系列電影中的地位。它將人們所逃避的、不願正視的赤裸裸地展示在我們面前,給人「心頭添堵」。在這個過程中,伴隨著深刻的思考與震驚。
  • 《拯救大兵瑞恩》:戰爭的悲劇,聲音的藝術
    《拯救大兵瑞恩》是影史上經典的戰爭片之一,作為戰爭片,它的紀實性的戰爭場面真實地再現了二戰時戰場的血腥景象,但同時,這部影片更是一部聲音的藝術之作,無論是戰爭的音效,音響還是人聲對白,都值得我們去思考回味。
  • 《拯救大兵瑞恩》賞析,三個哥哥全體陣亡,美軍救援瑞恩
    不斷有美伊開戰,美俄開戰的假設被提出,希望這些只是假設,永遠不會成真,因為戰爭的殘酷程度是當今人類無法接受的。《拯救大兵瑞恩》就是一部展示戰爭殘酷的電影,這部接近三個小時的電影,其講述了美國人、英國人、加拿大人、德國人之間的廝殺,這是一部揭露戰爭傷痛與血腥人性的戰爭電影。
  • 《拯救大兵瑞恩》:戰爭電影存在的意義
    第一次看到《拯救大兵瑞恩》的片段還是在Fade to black的mv中,一位老人跪倒潔白的墓碑前,眼神中是無盡的悲傷。他曾經參加了代號為「霸王行動」的搶灘登陸——諾曼第登陸,他的許多戰友犧牲在了那次二戰中最偉大的戰役之中。隨著鏡頭的推進,我們隨著老人的回憶再次回到了1944年6月6日。在下水之前,一名狙擊兵親吻了自己的十字架。
  • 巴裡·佩珀:《拯救大兵瑞恩》裡的悲壯狙擊手,默默無聞的演技派
    編者語:在我們耳熟能詳的一些經典電影中,我們總能因為一個角色而記住一個人。不單單局限於那些人氣很高的一線影星,就算是那些默默無聞地出演配角的演員,當電影畫面在某一幀定格時,他們的模樣也被觀眾牢牢地記住了。你還記得戰爭片《拯救大兵瑞恩》裡槍法精準的狙擊手丹尼爾·傑克遜嗎?
  • 詳細科普《拯救大兵瑞恩》知識點,深入解讀八人救一人的真正意義
    本期電影解讀——《拯救大兵瑞恩》。影片信息這部於1998年上映的二戰題材影片由夢工廠和派拉蒙聯合出品。史匹柏執導,湯姆漢克斯領銜主演,全球票房4.82億美元。鑑於這種情況,盟軍最高統帥部決定把唯一倖存的小兒子弗裡茨送回國。電影《拯救大兵瑞恩》正是據此改編,劇情為:瑞恩家有四個兒子,肖恩瑞恩戰死於奧馬哈灘;彼得瑞恩戰死於猶他灘;丹尼爾瑞恩戰死於太平洋戰場的紐幾內亞島;隸屬於101空降師的詹姆斯瑞恩被空投到敵後作戰,下落不明。
  • 如何評價《拯救大兵瑞恩》裡的厄本?他曾在勇敢和懦弱之間徘徊
    《拯救大兵瑞恩》這部經典的電影,裡面每一個角色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每一個角色都能拿出來暢談一番,不過在營救小隊裡最有爭議的角色應該是厄本,因為他的失職給小隊帶來了滅頂之災,那麼厄本真的是一個負面人物嗎?
  • 你知道《拯救大兵瑞恩》男二號是誰嗎?如果的答案是瑞恩就錯了!
    都知道《拯救大兵瑞恩》的男主角是由湯姆·漢克斯飾演的上尉約翰·米勒,但你有沒有想過這部電影的男二號到底是哪一位?有很多網友說這部電影的男二號是大兵瑞恩,也有人說這部電影其實沒有設定男二號。這部電影上映於1998年,距今已經有20年的時間了,但是這部電影經常被拿來重新觀看,每一次觀看都有不同的思考。這部電影留給觀眾討論的問題太多了,有關於戰爭的、人性的、親情的、兄弟情的等等等等,但是就電影本身來說,你想過誰是男二號嗎?我認為這部電影的男二號就是厄本,我說出這個名字之後你可能很詫異,沒錯,就是那個既膽小懦弱,又盲目善良的翻譯。
  • 《拯救大兵瑞恩》:上帝,跟你要個人
    在沙灘成堆的屍體中,有一具名為瑞恩·S。畫面轉到美國的後勤部門,這裡的工作人員正在一如既往地向家屬發送士兵陣亡的通知,直到一名工作人員發現,瑞恩家三兄弟的名字都出現在了陣亡士兵名單中,他們最小的弟弟詹姆斯·瑞恩,在不久前的空投行動中,被錯投到諾曼第的某處,失去了聯繫,生死未卜。
  • 它是一部令人盪氣迴腸,振奮人心的戰爭電影,《拯救大兵瑞恩》
    而現在我們要講的電影就是這樣,《拯救大兵瑞恩》毫無懸念屬於後者。該部電影是1998年上映,差不多我沒出生,不對我兩歲了。是一部美國戰爭片,片長總共169分鐘,豆瓣評分整整高達9.0分。影片是以二戰為題材,主人公是一個叫瑞恩的士兵在一次軍事活動中被困住,被好幾個人拼命搭救的故事。
  • 豆瓣評分9.0,《拯救大兵瑞恩》為何被奉為「影史最偉大戰爭片」?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電影是由史蒂文·史匹柏執導,湯姆·漢克斯、湯姆·塞茲摩爾和馬特·達蒙等聯袂出演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這部豆瓣評分9.0,1998年7月上映的戰爭電影從上映之後便好評如潮,成為不少影迷和不少導演心中的戰爭神作。
  • 精彩狙擊手兵人再現電影《拯救大兵瑞恩》「聖經狙神」傑克遜
    1998年7月24日在美國上映的《拯救大兵瑞恩》,想必是很多朋友第一時間能夠想到的戰爭電影之一。電影中巴裡·佩珀(BarryPepper)扮演狙擊手丹尼爾·傑克遜(DanielJackson),以親吻十字架,邊念叨聖經邊瞄準的細節打動很多觀眾的心弦。這部22年前的電影,即便拿到現在,依舊是非常出色的作品。
  • 《拯救大兵瑞恩》的防空武器,被德軍當機槍,一發炮彈能打碎人體
    說起二戰時期的德國機關炮,都是用來對付飛機的,而且打得很準,一旦飛機經過有這種密集炮火防守的地區,就會有很多倒黴的飛機被擊落。尤其是20mm的炮彈,打在飛機上就是一個大洞,幾發炮彈下來就可能擊落一架戰鬥機。
  • 裘德洛《兵臨城下》:成本6800萬美金,開篇可敵《拯救大兵瑞恩》
    觀眾們完全可以通過這部電影,了解到二戰時期更多的歷史細節,以及這位神槍手為蘇聯人民甚至是世界人民做出的傑出貢獻。因此,片中神槍手瓦西裡的歷史原型——瓦西裡·格裡高葉維奇·扎伊採,更是值得一提。在當年的史達林格勒戰役中,瓦西裡的神槍戰績引起了團長梅捷廖夫中校的注意。校長親自授予扎伊採夫一枝帶瞄準鏡的狙擊手步槍,並要他挑選10來個戰士組成狙擊手小組,專門負責射殺單獨出沒的德軍。
  • 伊拉克版《拯救大兵瑞恩》輕武器盤點
    建議在WI-FI下觀看《摩蘇爾》電影海報不過在2020年11月卻有一部以伊拉克軍警為主角的影片上映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Mosul》(《摩蘇爾》)。影片講述了一支由摩蘇爾當地人組成的尼尼微特警隊,在被「伊斯蘭國(ISIS)」恐怖分子控制的摩蘇爾城內為了拯救自己的家人而戰鬥的故事。
  • 三大經典戰爭電影,指環王難超越,瑞恩甘於奉獻,它並沒有勝利者
    拯救大兵瑞恩。很多戰爭片,都喜歡通過血肉模糊的視覺場面來表現戰爭的殘酷。不過,在拯救大兵瑞恩這部電影中,導演卻用了另外一種手法來表現戰爭的殘酷。三個兒子全部陣亡,母親毅然決然地將第四個兒子送上戰場,在面對戰爭的時候,偉大的母親選擇犧牲小家換來大家。最終,這位偉大的母親感動了美國,由一支精銳小分隊組成的特別營救隊出發了,為了犧牲,更為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