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疑,《拯救大兵瑞恩》這部電影是經典中的經典,不得不感嘆,好電影就是好電影,常看常新。每一次重溫的過程中,都會發現了一些以前沒注意的小細節。
一、故意槍殺投降的「德國士兵」
米勒上尉率領的美軍部隊登陸打開D1缺口後,這兩名德軍走上前想向美軍投降。
然而這兩個美軍士兵卻藉口聽不懂他們的語言直接槍決了這兩個俘虜。接著很快就上前想從他們的屍體上尋找戰利品。
但是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這兩個投降的德軍,其實是捷克人,他們當時說的話是捷克語:
「請不要殺我,我不是德國人,我是捷克人,我沒殺過任何人,我是捷克人!」
二、米勒的位置
米勒的軍銜是上尉,根據規定他應該站在登陸艇右前方(圖中手扶登陸艇的人)。
看過電影的都知道,這個位置死的最快,
為了不讓電影開場10分鐘就結束,導演將米勒放在了後面。這是非常細節的地方,尊重事實,還原了戰爭的真實性。
三、當醫生犧牲那一刻喊的人心都碎了,他喊的是「媽媽」,前兩天的「黑人被殺事件」同樣是在絕望中呼喊「媽媽」
人在極為痛苦絕望的時候都會叫自己媽媽,
當醫生犧牲那一刻喊的人心都碎了,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四、雷達站部分,細節打動人
第一個細節,上尉決定進攻雷達站後,第一個取下自己身上的裝備,減輕負重準備衝鋒。
非常貼合實際,因為衝鋒時速度十分的重要,去掉進攻時不必要的裝備可以加快衝刺的速度。
第二個細節也很棒,就是他們分配誰負責左邊、右邊、中間的衝鋒位置,其實就是在分配佯攻和主攻。
在左側衝鋒的人比較危險,所以上尉不希望中士在左側受傷,一方面是希望他能幫自己帶隊伍,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士的戰鬥素養很高。
解釋下為什麼左邊衝鋒的人危險。
敵人的mg42機槍是由機槍手抵肩射擊的,其他的步槍手也大概率都會抵右肩射擊,如果他們不是左撇子的話。
所以,人呢,在發現敵情後,第一反應就是抵肩,朝自己順手的地方射擊,當然就是右邊嘍。相對應的就是衝鋒一方的左邊。
我還記得在片頭搶灘的時候,為了避免正面的機槍火力,大兵都在登陸艇側面離艇。有個人不會水被米勒上尉拉出水面,那個人剛說了句thank you you還沒有說完,一顆子彈就打進了他的心臟。
戰爭真的是太危險了,片頭那20多分鐘的場面是我見過最真實的對戰爭的描寫了!
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曉生說娛了解更多精彩內容,陸續更新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