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韓國對我國一省情有獨鍾?地名、國旗和首都無不在模仿這個省

2020-12-12 騰訊網

拋開我們國人不談,這個世界上對中華文化最感興趣的國家無疑是韓國了。其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熱愛簡直到了虎視眈眈的地步,早些年,不但聲稱餃子筷子是他們的發明,甚至還要把我國的端午節和中秋節當作自己的傳統節日申遺,實在讓國人相當無語。

當然,聯合國也不是瞎子,對於韓國這種毫無史實的申請,自然會被駁回。不過,韓國人卻並不死心,既然這些板上釘釘的文化遺產無法搶走,索性就直接照搬我國的地名。

而我國地大物博,地名自然也是多如牛毛。不過,韓國只對我國一個省的地名感興趣,這個省就是湖北省。為何這麼說呢?大家看幾個例子就知道了。

眾所周知,韓國第一大江叫漢江,而湖北境內也有一條貫穿全省的漢江,這條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早在千年前就叫這個名了。而除了漢江外,早前韓國首都首爾還被叫做漢城,雖然我國並沒有漢城這樣一個地名,但倘若把時間拉到更早之前,漢城其實也叫做漢陽,不正是湖北武漢三鎮之一嗎?

除了這些外,湖北的襄陽在韓國也能找到孿生兄弟襄陽郡,還有江陵和丹陽,韓國也都有一模一樣的地方。不誇張地說,韓國簡直就是我國湖北在國外的分部。

那麼,為何韓國如此鍾情於湖北省的地名呢?還得從春秋戰國時期說起。眾所周知,湖北地區是我國楚漢文化的發源地。而在戰國時期,楚國曾一度成為中原地區最大的諸侯國,範圍甚至囊括了安徽以及整個嶺南、雲南地區。當時有這麼一句成語,叫亡秦必楚,可見楚國當時的強大。

也是因為楚國的空前繁榮,在我國漢文化形成的過程中,楚漢文化佔據了極大一部分。雖然秦國橫掃六合後,楚文化暫時沒落了,但在漢朝建立後,又被劉氏王朝重新撿起。所以,我國傳統中原文化的構成裡,楚漢文化其實是佔比最高的。

那麼,為何韓國對楚漢文化這麼感興趣呢?除了楚漢文化自身的魅力和影響力外,唯一能說得通的就是韓國在建國時,古楚人起了很大作用。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我們都知道朝鮮半島歷史上曾有一個叫新羅和辰韓的王朝。在《三國志·魏書》和《後漢書·東夷列傳》裡,曾提到辰韓和新羅是秦朝時期逃亡到該地的中國人創建的。而這些中國人其實是當時古楚國的羅、盧兩個大氏族,他們家族的圖騰分別是老虎和熊,也印證了如今韓國人崇尚熊和虎的傳統。

據史料記載,羅、盧兩個氏族是在公元前215年跟隨一個叫韓終的方士漂洋過海來到了韓國。之後氏族後人便在朝鮮半島上生根發芽,說到底,朝鮮半島除了原住民外,大部分其實還是楚人。

從今天韓國城市的地名格局也能看出一二,丹陽在漢江上遊,漢陽,也就是首爾,在漢江下遊,而原屬於江原道的江陵和襄陽均在漢江上遊的不遠處,而韓國也有洞庭湖,且位於江原道上。這些地點所有的地理方位都能和古楚國對應上,換句話說,韓國整個丹陽、首爾、洞庭、江陵以及襄陽地區,完全是我國古楚國地圖的復刻!

世界上大多巧合,其實是歷史自有安排。所以,韓國之所以地名和湖北高度重合,全是拜2000年前我國的古楚人所賜。

至於他們滿是中國元素的太極八卦國旗,則是晚清時期的外交大臣馬建忠設計的。這個看起來和湖北沒什麼關係,但要知道,太極八卦源自《周易》,而早年《周易》的誕生和流行正是在湖北地區。本質上,還是楚文化的產物。

這麼一看,這個連國旗、地名和首都都在模仿我國的國家,卻要反過來聲稱自己是正宗,著實讓人啼笑皆非。

相關焦點

  • 韓國首都本來叫漢城,為何卻又更名首爾,跟中國又有何關係?
    "現如今,大家應該都知道韓國的首都名字叫做"首爾",它是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之一。但是,其實它原本的名字叫做"漢城",第24屆夏季奧運會於1988年在韓國首都首爾也就是以前的漢城舉行。 中國人對"漢城"可以說完全不陌生。然而,韓國在2005年正式宣布將漢城的中文名改為"首爾",同時,正式要求中國再不使用"漢城"這個名字。
  • 世界「最長」地名的首都:全名共有41個字,但翻譯成中文就2字!
    自從中國改革開放之後,我國的經濟就一直突飛猛漲,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生活狀態。如今國內的各大景點和景區已經不能滿足人們了,人們開始把目光放到國外,想要體驗異國風情和獨特的風土人情。很多東南亞的國家都很受人們的歡迎,是國人外出旅遊的首選之地。
  • 漢城改為首爾,韓國為何只要求中國改變稱謂?
    韓國的首都是哪裡?如果在2005年之前,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是漢城,但在2005年之後,標準答案則改成了首爾。這是因為我國已經於2005年,正式接受了韓國提出的請求,把韓國首都的漢語名字,從漢城改為了首爾。
  • 漢陽,酒泉,襄陽……為什麼韓國會有這麼多中國地名?
    韓國,為什麼會和中國有許多重複的地名呢?01 韓國的地名,為何會和中國重複?對於韓國人來說,位於首爾的景福宮,就是他們的故宮。中國人在景福宮的歷史博物館參觀時,會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因為這裡展出的奏章、書籍、字畫上,寫的全是中文。
  • 古代歐洲貴族為何對寡婦情有獨鍾?連國王都搶著娶,這是為何?
    在我國古代,男性一般都喜歡美人,很少有喜歡寡婦的。然而,古代歐洲的貴族卻對寡婦情有獨鍾,甚至連國王都偏愛寡婦。這一點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為何會這樣呢?難道寡婦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有年輕姑娘給不了的感覺?今天,筆者要以布列塔尼的安娜為例,給大家說道說道。
  • 韓國首都改名,漢城改叫首爾,為何韓國人只呼籲中國人改稱呼?
    那麼韓國首都改名,漢城改叫首爾後,為何韓國人只呼籲中國人改稱呼?這裡面還和中華文明有著很大的淵源呢!其實中國對於韓國更改首都名稱也表示理解,畢竟韓國作為一個獨立的新建立的國家,需要有自己的文化底蘊來發展自己,重新塑造屬於自己的文化自尊心以及文化自信心。因為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屬於自己的文化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 從一省首府到首都屏障,如此親近內蒙古的張家口為何劃入河北省?
    2015年7月31日17時57分,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28次全會上,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布:北京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消息一出,神州再度歡騰,北京也成為歷史上首個既舉辦夏季奧運會又舉辦冬季奧運會的城市。而冬奧會的申辦成功,也讓與北京共同舉辦冬奧會的張家口再度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 澳大利亞有大城市雪梨和墨爾本,首都為何放在小城坎培拉?
    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不沿海,但距離海邊也不算很遠。坎培拉的城市規模不大,在澳大利亞的城市中應該擠不進前五名,規模比阿德萊德和珀斯還要小許多。但在「五眼聯盟」中,除了英國首都放在國內最大城市倫敦,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都把首都放在了小城市。紐西蘭首都惠靈頓在紐西蘭也只是第二大城市,紐西蘭最大城市是奧克蘭。
  • 韓國首都與我國首都相比,差距有多大?結果其實很明顯
    今天我們就來對比一下韓國的首爾和中國的北京,看看它們之間的差距有多大!韓國首爾與中國北京差距有多大?首爾是韓國的首都,是韓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的中心,也是亞洲的主要金融城市之一,它位於韓國西北部的漢江流域,朝鮮半島的中部,韓國的總面積約為605.25 平方公裡,人口1014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極高的城市之一。
  • 國旗印有太極圖案的兩個國家
    宋朝之後,太極圖案被廣泛使用,從孔廟大成殿梁柱,到老子樓觀臺、三茅宮的標記物;從道士的道袍,到算命先生的卦攤,太極圖無不躍居其上,甚至一些現代國家的國旗,也用到了太極圖案。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把太極圖案應用於國旗,可以說明這個國家認可太極圖背後的文化元素。然而太極圖是中華文化的產物,那麼到底是哪些國家,把這樣一個具有深刻中華文化元素的圖案用在了國旗之上呢?
  • 二次元為何對日本學生服情有獨鍾?說了你可能不信,原因很簡單
    從保留下日本標誌性的「和服」及模仿西方的「日本學生制服」就可以看得出來。 在日本學生服與國內風格迥異的學生服對比中,你會發現國內的學生服缺少「歷史」的底蘊,國內很多院校沒有把學生服當作是學校的文化之一來傳承,基本是一茬換了又一茬。 那麼二次元為何對日本學生服情有獨鍾?經過小仙女的分析,說了你可能不信,原因其實很簡單!
  • 韓國首都在哪裡?
    韓國首都在哪,很多人都在想這毋庸置疑就是首爾,那麼實際上在現在的韓國是這樣嗎?一、漢城到首爾追溯歷史,公元 1394 年朝鮮國王李成桂遷都漢陽,並改名為漢城。1948 年 8 月 15 日,大韓民國成立,流亡美國多年的李承晚總統下令將漢城改稱「」(韓語首都之意),成為朝鮮半島唯一沒有漢字名的城市,英文為「SEOUL」。2005 年 1 月,韓國政府正式宣布「」中文譯名改為「首爾」,實際上首爾在韓語裡面只有首都的意思,把漢城正式改成了首爾,也就意味著這個城市沒有了名字,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就像把北京之名改為首都。
  • 一省一國的地理之緣,浙江和韓國,驚人相似,浙江能否超越韓國
    看到標題,相信很多都會產生疑問,浙江和韓國不是一個級別,為什麼拿韓國與浙江省比,應該是韓國pk中國才對啊,那老六就帶各位看看韓國和浙江省有多像,你就知道為什麼要這樣相比了,浙江與韓國之間一海之隔,兩地的海岸線都非常曲折,仔細一看韓國珍島的漂流趨勢是向浙江附近,浙江舟山群島則是向韓國
  • 漢城改稱首爾,全世界那麼多漢城,為何韓國只要求湖北修改稱呼?
    漢城改稱首爾,全世界那麼多漢城,為何韓國只要求湖北修改稱呼? 《水經注》載:山左即沔水口矣。沔左有卻月城,亦曰偃月壘,戴監軍築,故曲陵縣也,後乃沙羡縣冶也。昔魏將黃祖所守,吳遣董襲、凌統攻而擒之。禰衡亦遇害於此。
  • 韓國的新建行政「首都」——世宗市的雙城故事(老城篇)
    前些年,韓國曾有過是否要遷都的爭論。韓國五千萬人口中的一半左右集中在首都圈(首爾977萬+仁川295萬+京畿道1308萬),這造成了交通、環境和生活上的一系列問題。加之首爾離朝鮮過近,也有安保上的疑慮。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盧武鉉政府時期提出遷都中部的計劃。由於政黨頻繁輪替和其他種種原因,截至目前韓國的首都依然是首爾。
  • 三個國旗圖案幾乎一模一樣的國家:日本、孟加拉國和帛琉共和國
    ,特徵十分鮮明,在世界範圍內沒有哪個國家的國旗與我國的五星紅旗圖案一樣。日本富士山日本:朝日之國日本是一個位於亞洲東亞地區的島嶼國家,日本東臨太平洋,西部隔海與俄羅斯、朝鮮、韓國、中國和菲律賓等國相望,日本的國土由大小
  • 中國最早的國旗,被後世多個國家模仿,日本人模仿的最徹底
    明朝的國旗也可以說是中國國旗的始祖,在後世朝代都脫離不開它的影響,很多都是依照這個旗幟所設計。 孟加拉國旗的設計者應該也是見到了明朝和清朝的國旗,所以十分爽快的抄襲一下,改變一下顏色,移動一下太陽的位置就一切手到擒來。
  • 作為中國曾經的附屬國,依然使用龍當國旗,至今卻沒和我國建交
    當時的清王朝處於鼎盛時期,曾有十多個附屬國,包括現在的日本、韓國、越南等周邊國家,隨著清王朝國力的衰退,大部分附屬國宣布獨立。二戰結束後,世界重新回到和平狀態,原本劍拔弩張的國家也和解了。1972年中國與日本和平建交,但不丹,一個曾經的附屬國,儘管與我國接壤,卻一直未能與我國建交。元朝時,不丹已被納入中國版圖,此後歷經明、清,均仍牢牢地掌握在中國手中,直到清,不丹才獨立。儘管獨立了,但仍然相信中國的文化,而且國旗上使用的是中國的四爪龍,而當時的清朝使用的是五爪龍,別看少了一個面就意味著不丹低清一等。
  • 韓國的首都名字更改,為何還要要求中國參與修改?這暗示了什麼?
    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韓國,曾經是屬於朝鮮的一部分,直到二戰之後在美國的支持下這才分裂開來。雖說現在的韓國學習的是西方文明的思想,但是在古代的時候一直都是學習著我們的華夏東方文明。近年來的韓國一直都受到了很多中國年輕人的喜歡,這也是得益於「韓流」的發揮。各種韓國的明星、服裝、化妝品甚至是整容術開始深入國人的心目中,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對象。有一說一,韓國的產品確實是很好用,衣服也很潮流,但是並沒有那麼的誇張。我們都知道韓國的首都是首爾,但是你知道嗎?
  • 韓國歷史上與日本有什麼關係?
    因為我國的山東省與韓國只有一海之隔,現在有一種說法:大量韓國人知道我國控制疫情較好,紛紛坐飛機跑到山東的青島、煙臺、威海,這些城市現在如臨大敵。其實看新聞就知道,這種說法有些誇張,從韓國飛到我國山東的更多的是我國國籍的人,韓國人並不是很多。由於地理和歷史的原因,韓國是我國人最為熟悉的幾個國家之一,歷史上有太多的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