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鎮119個村全部成立黨員志願服務隊 蔣璐 攝
東陽市公安局幹警在路上檢查 蔡偉華 攝
東陽市農商銀行紅十字救援隊在高速路口檢查 萬偉剛 攝
東陽市農商銀行紅十字救援隊防疫流動宣傳車 萬偉剛 攝
「在當前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我堅決按照市委、街道黨工委的要求,以最堅決的態度、最有力的領導、最務實的作風,扛起責任,落細落實,嚴防死守,屬地負責,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為此我願立下軍令狀!」2月6日下午,東陽市城東街道李宅社區黨總支書記李長春籤下了這份軍令狀。
疫情就是命令。「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事,必須無條件做好。」2月4日晚上,東陽召開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東陽市委書記傅顯明就疫情防控工作做了具體部署。6日中午,東陽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令第8號發布,即日起,在東陽市範圍內實行十項更嚴的防疫管控措施,涉及「清樓清房清村(小區)」行動、落實集中硬隔離與居家隔離硬管控、落實更嚴執紀問責等。
因湖北返東人員較多等原因,當前東陽疫情複雜,防控任務相當重。疫情無情人有情,在這場戰鬥中,東陽上下目標一致,全力以赴,東陽人在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中,彰顯了「勤、勇、韌、能、義」五大特質,給人鼓舞和力量。
勤
上勤下順 以勤補漏
全力構築「抗疫屏」
打好這場戰「疫」,既要眼勤、手勤,也要口勤、腳勤,以「勤」來獲得抗疫的主動權。
面對錯綜複雜的疫情形勢,東陽做到了早謀劃、早組織、早培訓,全力構築「抗疫屏」。1月21日,東陽率先在金華範圍內製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斷和醫療救治工作方案(試行第一版)》,並於次日正式宣布進入戰鬥狀態,對相關醫護人員開展培訓;1月28日,該市又率先在金華範圍內啟用第二定點醫療救治點(原廣福醫院),在東陽範圍內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確診、疑似和待排除病例;1月31日,東陽兩例新冠肺炎患者出院,為金華首批……截至2月8日,東陽先後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令10次。
上勤則下順。東陽各鄉鎮(街道)和相關部門也廣泛發動,做好防控工作。甘井小區位於白雲街道,自開展抗疫工作以來,該小區38名中青年黨員主動要求參與小區秩序維護、外來人員管控。「加上小區兩委會幹部、巡防隊,每天3班倒,24小時全天候開展工作。」該小區黨支部書記吳榮偉說,防控疫情,人人有責。
疫情防控,最怕有漏洞。東陽要求各地嚴格落實「四個一」監管、完善工作日誌、安裝監控探頭、「四色管理」等工作機制,確保居家醫學觀察舉措落實到位。趙小春是東陽市巍山鎮的網格員,開展防疫工作以來,他幾乎每天都在忙碌,遇見外來人員便上前詢問,幫助村民代買生活用品。東陽共有1338名這樣的網格員,在基層一線,他們與鎮、村幹部一起,對網格內疫情重點地區人員進行全面摸底。
為了進一步達到以勤補「漏」的目標,東陽市紀委監委全面整合紀檢監察力量,聯合東陽市委組織部、衛健局等部門組建18個督導檢查組和1個機動暗訪組,每日採用「18個督導檢查組+1個機動暗訪組」的模式,對全市18個鄉鎮(街道)開展全方位全覆蓋全要素的監督檢查。截至2月8日,東陽市紀委共問責26起54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3人,誡勉談話10人,通報批評29人,其他處理12人。
勇
勇往直前 勇者無懼
「東陽力量」匯聚一線
「我報名」「支援武漢需要我的話,義不容辭」「我願意報名參加支援武漢工作」……1月24日,東陽市中醫院愛心湧動,短短幾分鐘就有多名人員主動請纓出徵武漢。1月27日,該院的90後護士程飄奔赴武漢,1月29日,東陽市人民醫院檢驗科副主任陳德寶出發馳援武漢。
這正是東陽人的勇,他們明知前方有危險,卻毅然選擇逆行。在抗疫的戰場上,有很多東陽人選擇勇往直前,他們是黨員幹部、醫護人員、公安交警、村民代表、普通群眾,這些義無反顧的身影,構成了強大的「東陽力量」。
「說不擔心,那是假的。」國網東陽市供電公司橫店供電所低壓二班班長賈平,1月24日以來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為群眾守護光明,「這是我們的職業使命,是肩負的責任,我們必須上」。1月29日,賈平的妻子葛建蕊主動請纓,到負壓隔離病房照顧患者,夫妻倆彼此已經一個多星期沒見面。
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黨員。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東陽廣大黨員有勇有謀,帶頭做好防控工作。2月3日,橫店鎮5000餘名黨員幹部主動籤下疫情防控承諾書,做到「五帶頭五嚴禁」,而且該鎮112個村(小區)黨支部均成立了疫情防控黨員幹部先鋒隊。
據統計,在這場戰「疫」中,東陽共有6萬多名黨員幹部挺身而出,全力守護東陽80多萬群眾的健康和安全。作為救治病人的主力醫院,東陽市人民醫院於1月22日迅速成立59支黨員先鋒隊,800多名黨員在承諾書上簽字:「我願意加入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先鋒隊。」2月4日,該院成立中共東陽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救治第二定點醫院臨時支部委員會,黨旗在隔離病房高高飄揚。截至2月8日,東陽已有5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
韌
堅韌不拔 百折不撓
不打勝仗決不罷休
全隊動員、全力投入,自開展戰「疫」以來,東陽市農商銀行紅十字應急救援隊便「咬定青山不放鬆」,200多名隊員輪流四班倒,守護東陽各出入口。「不打勝仗,我們決不罷休。」東陽市農商銀行紅十字應急救援隊隊長葛會紅說。
這就是東陽人的韌,意志堅韌不拔,壓不垮,打不敗。為了不耽誤工作,救援隊「新人」王錦能定了3個鬧鐘,提前到達執勤點——甬金高速公路東陽出口,他深刻感受到了凌晨1點半的「東陽力量」,寒風中的「東陽韌勁」。
自1月25日開始,在共青團東陽市委發動下,東陽市農商銀行紅十字救援隊、南馬烈焰救援隊、東陽市愛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東陽市晨夕相伴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東陽市城東義務工作者協會、虎鹿公益服務隊、東陽市紅十字志願服務總隊、千祥檉溪應急救援隊等8家志願服務組織先後在各轄區有序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韌,還是一種柔軟而結實的力量。2月4日,東陽轄區民警王劍為村民動情流淚的短視頻在微信朋友圈被頻頻轉發。得知巍山鎮白坦村隔離人員較多,他寫了請戰書,表示要一直守在村口,與村民一起抗擊疫情,「我承諾,抗疫不勝,我不退」。同樣,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東陽交警大隊巍山中隊輔警黃柯在年前已申請離職並獲批的情況下,毅然返回戰場。他說,戰鬥已經打響,他將始終與戰友們一起,直到疫情結束。這樣的事跡,道不完說不盡;這樣的韌勁,深深印在三鄉大地上。
戰勝疫情,需久久為功。從春節假期第一天開始,東陽全市幹部群眾就在防控一線連續作戰,齊心協力戰「疫」。當前,東陽的管控力度持續升級,以鐵的決心、措施和紀律,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能
竭盡所能 激發潛能
群策群力助陣戰「疫」
1月19日,浙大一院感染科主任醫師徐凱到了抗擊疫情最前線,而之前他早已收拾好行李;1月24日深夜,上海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長海醫院)虹口院區(原解放軍第四一一醫院)副院長、大校、主任醫師趙峰抵達武漢,來不及和家人道別;當晚,由省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所所長張嚴峻帶領的團隊成功分離到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在戰「疫」中,在外東陽籍人才的能,令家鄉父老感到自豪。
東陽人的能,是具有三鄉特色的。武漢雷神山醫院建築工人需要一個臨時的「家」,廣宏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當機立斷,組織人員將5棟宿舍樓的500多張床位全部騰空,並進行消毒;普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積極響應號召,組織員工加班加點生產各類抗病毒類藥品;2月7日,東陽市陸光正創作室向東陽市紅十字會捐贈疫情防控善款50萬元,其中30萬元定向捐贈給東陽市人民醫院;100多名橫漂志願者各展才藝,通過短視頻等形式傳遞正能量……這些極富東陽特色的能,彰顯著「東陽大愛」。
東陽人的能,是在實踐中激發出來的。為避免廢棄口罩引起二次汙染,南馬鎮第一時間出臺了廢棄口罩定點保護性回收機制,走在金華前列;針對居家隔離人員,湖溪鎮借用東陽市垃圾分類考核系統「考拉」App的籤到管理功能,對該類人員實施有效管控;畫水鎮的「1名班子成員+1名聯村幹部+1名村幹部+1名民警+1名責任醫生+1名紅色代跑員+群眾監督」的「6+x」工作機制;白雲街道構建的「突擊隊+宣傳隊+服務隊」防控格局;六石街道黨員先鋒服務隊為村民代購生活物資……
此外, 東陽市應急管理局借力啟用「安全大腦」微信小程序,不僅能幫助基層準確記錄檢查結果,還能實施遠程監控;為助推開工企業防疫到位,東陽市經信局上線工業企業疫情防控知識管理培訓考試系統;東陽市交通運輸局秉承最快、最簡原則,最快30分鐘可辦理應急運輸車輛通行證……
東陽人的能,是身體力行、竭盡全力的。金華市拔尖人才、東陽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應爭先連續奮戰在抗疫一線之餘,參與錄製「應爭先談防疫」欄目,引導群眾正確抗疫;八旬老黨員張榮春將12000元退休工資捐給東陽市紅十字會;為了購買120個紅外線測溫儀,在巍山辦廠、工作的吳正群、張紅衛、郭明東三人驅車72個小時趕往廣東……
義
義不容辭 義無反顧
「家國情懷」的東陽擔當
出則兼濟天下,歸則回報桑梓。東陽人的義,是義不容辭,是義無反顧。戰「疫」中,各地東陽人紛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克時艱。
東陽籍人才辦的大集團、大企業「義」字當先,彰顯了大氣度、大作為,詮釋了「家國情懷」。從全球調配物資、漏夜馳援,到一線醫護人員奮戰守護、志願者增援抗疫,復星集團與時間賽跑,為武漢以及家鄉等地捐贈防護物資,而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那句「通過空運,用最快速度,不惜一切代價將籌措物資運抵國內疫區」更是令人敬佩。
1月31日,橫店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為疫情防控捐款2200萬元。此外,橫店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為已預訂、預購撤檔影片的觀眾辦理退票手續;橫店集團好樂多公司不僅確保物資供應,還免費為顧客發放口罩;橫店影視城和演員公會為每名群眾演員提供每月500元的生活補貼。如此大義,令人感懷至深,正如橫漂任懿晗所言「一個人住在橫店,也感受到了溫暖」。
截至2月6日,東陽市15家建築企業紛紛支援抗疫一線,共計捐款金額逾1308萬元,捐贈物資金額逾107萬元,展現了東陽建築企業的大義。特別是中天控股集團以中天愛心慈善基金會名義捐資1200萬元,另又捐贈價值90餘萬元的口罩、醫療器械等。
我們獲悉,康恩貝集團、杭州千芝雅衛生用品有限公司等東陽人創辦的企業積極捐錢捐物,加入到戰「疫」中來。與此同時,東陽市農商銀行為企業讓利上億元、東陽國際汽車城為經營戶減免租金和物管費、浙江孚諾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捐贈100萬元用於關愛醫護人員……「東陽好故事」激勵著人們繼續前行。
東陽人的義,還深深根植於大量個體身上。東陽退役軍人張敢強購得一批口罩「只捐不賣」,短短幾天就發放了首批6萬隻口罩,其義舉感動了很多人;南馬鎮雙溪村黨支部書記方向正將私家車裝上音箱,在村裡開展流動宣傳;單親護士媽媽被隔離,原本不熟悉的鄰居杜厲航夫婦毫不猶豫承包了其女兒的一日三餐……
如今,東陽戰「疫」進入決勝的關鍵時期,相信經過東陽上下的齊心協力,定能贏得戰鬥的勝利。正如馳援武漢當天,陳德寶醫生所說:「我有決心,也有信心,與全國各地同行一起,打好這場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