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宏基「她經濟」進入耄耋之年:黃金首飾營收連年下滑,香包業績...

2020-12-26 藍鯨財經

帶CHJ潮宏基的首飾、背FION菲安妮的包、做思妍麗的美容,這本來是上市公司潮宏基(002345.SZ)為中產階層女性消費者打造的時尚生活生態圈。

然而,隨著潮宏基引以為傲的珠寶首飾業績下滑、13.94億收購的菲安妮香包商譽減值和思妍麗美容利潤下跌被售出以後,這家曾經一度輝煌的老牌珠寶企業也走進了耄耋之年。

11 月 16日,潮宏基發布公告,公司審議通過了《關於出讓參股公司上海思妍麗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股權的議案》,同意將公司全資子公司汕頭市琢勝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琢勝投資」)所持有的上海思妍麗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思妍麗」)26%的股權以人民幣4.745億元的對價全部轉讓給上海安妍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另外,根據潮宏基10月23日公布的出讓議案來看,2020年1-6月思妍麗的淨利潤僅為255萬元。

對於此次交易,潮宏基給出的解釋是為貫徹公司「聚焦主業」的戰略方針。

三步式收購菲安妮引爭議,曾欲故伎重演圓美容夢

公開資料顯示,潮宏基成立於1996年,並於2010年1月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成為A股首家時尚珠寶上市公司。上市之前,潮宏基旗下已有「CHJ潮宏基」、「VENTI梵迪」兩個珠寶品牌。

思妍麗主要業務是為女性客戶提供SPA等美容美體服務以及銷售自有與代理品牌美容產品、美容儀器。

2016年9月,琢勝投資以3.92億元收購美容機構思妍麗的26%股權,琢勝投資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潮鴻基投資的全資子公司。3個月後潮宏基6000萬元受讓琢勝投資100%股權,同時潮宏基還需承擔琢勝投資的5.16億元債務。

對於收購思妍麗的目的,潮宏基指出,收購思妍麗將進一步推動上市公司在「美麗經濟」、「她經濟」領域的業務發展,有利於促進公司發展戰略規劃的全面實施。

事實上,潮宏基欲將「她經濟」的版圖多元化發展,尋求擴張的方法就是繼續收購。

因此,2018年3月,潮宏基宣布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思妍麗剩下74%的股份,交易價格初定為12.95億元。交易完成後,公司將持有思妍麗100%股權。然而,半年後潮宏基忽然調整收購思妍麗重組預案。但是,在幾經波折後,2019年7月潮宏基突然宣告終止收購。

對於終止此次交易的原因,潮宏基表示,在此次交易推進過程中,專業投資機構HawkInvestmentLimited看好思妍麗的發展潛力及行業前景,有意參與對思妍麗的投資;同時,鑑於公司已參股持有思妍麗26%的股份,公司亦認為與專業投資機構合作投資思妍麗,有利於豐富思妍麗的股東背景資源等。

如果說收購思妍麗的資本運作引發爭議,那收購菲安妮曾經把潮宏基推到了輿論的風口上。

2010年上市前後,正是潮宏基聲名鵲起的黃金時期,營收增速兩位數增長持續了五年。在行業步入拐點前,又開始加碼女包業務。

2012年,上市公司子公司潮宏基國際以5.16億元的價格收購菲安妮37%股份;2014年3月又耗資7.01億元繼續收購菲安妮50.3%股權;2014年5月,潮宏基繼而又耗資1.77億元收購了餘下股權,由此菲安妮也為公司帶來了11.63億元的商譽。併購分三次進行,且間隔時間長,潮宏基完美的避開了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條件。

貓妹注意到,潮宏基在收購菲安妮時,菲安妮並未做出任何業績承諾。收購完成後,潮宏基也並未在年報中披露該公司的業績情況,僅僅披露其母公司潮宏基國際的相關數據。

出乎意料的是,2018年,潮宏基對收購菲安妮而形成的商譽計提商譽減值準備2.09億元;2019年年報,潮宏基繼續對菲安妮商譽計提減值準備1.54億元。

今年8月,深交所下發問詢函,要求潮宏基說明菲安妮資產的具體內容,與收購時確認的資產組是否存在差異,說明商譽減值的原因。

「由於國內外整體消費環境的變化,菲安妮品牌升級調整期間較預期拉長,從百貨渠道向購物中心重心轉移的進程較計劃延緩,且此期間投入成本高於預期,使菲安妮的業績不達預期。」潮宏基對此回應稱。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0年三季報,潮宏基仍有商譽8.06億元。

銷售費用漲幅超4倍,潮宏基近年增收不增利

自2010年上市至今,潮宏基營收及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即在上升與下降之間不斷波動,從而側面反映出其成長穩定性欠佳。

值得注意的是,潮宏基的營收同比增速已由2010年的45.98%下降至2019年的9.07%,增速大幅回落並降至個位數;同時期內,其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也處於正負波動的狀態下,特別是2018年的歸母淨利潤同比暴跌75.01%。

此外,自上市以來,潮宏基的營業成本均有所上漲,其中,銷售費用呈現連年上漲態勢,由2010年的1.51億元上漲至2019年的8.21億元,漲幅超4倍。另外,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與「三費」增長相反的是,其研發費用卻呈現反降不增的趨勢。根據已披露的年報來看,2018年和2019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為0.61億元、0.58億元。

因此,銷售費用連續上漲也是近年來潮宏基增收不增利的原因。

根據潮宏基發布的2020年三季度報告,2020年1-9月實現營收為23.17億元,同比下滑13.18%;歸母淨利潤0.81億元,同比下滑59.34%。同時,投資收益和資產處置收益分別較上年同期下滑65.89%和99.56%。

此外,貓妹注意到潮宏基前兩個季度中的營收和歸母淨利潤的同比均處於雙降狀態。

核心產品營收連續下滑,機構和大股東頻頻減持

把菲安妮納入「她經濟」版圖後,潮宏基的主要產品為珠寶首飾和時尚女包,其核心業務是對「CHJ潮宏基」、「VENTI梵迪」和「FION菲安妮」三大品牌的運營管理。

其中,時尚珠寶首飾為公司第一大收入來源。根據潮宏基公布的2020年中報來看,時尚珠寶首飾的收入同比下滑17.29%,傳統黃金首飾的收入同比下滑23.38%,而皮具的收入同比下滑最大,下滑幅度達到36.98%。

三大品牌中,上半年時尚珠寶首飾的毛利率為40.93%,傳統黃金首飾毛利率僅為11.96%。然而,收入下滑最大的皮具板塊的毛利率在2019年的中報中高達59.85%。

另外,分地區來看,華東為公司第一大市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24.65%,收入佔比則從上年同期的49.01%降低至46.21%。東北、華南、華北、西南、華中、西北等六大市場上半年收入下滑均超過20%。網絡銷售是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市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16.94%,收入佔比也大幅提升,從上年同期的17.77%提升至26.01%。

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基金機構合計持有潮宏基9.53萬股,創2015年以來新低。而在2019年及2018年同期,基金持股數達到303.38萬股、638.84萬股。

貓妹注意到,除了機構頻頻減持以外,潮宏基的股東也在減持。今年以來,第三股東匯光國際有限公司、第四股東廣東信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廣東新動能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合計減持3344萬股,參考市值約1.3億元。自9月26日起,上述兩家公司所持該公司股份比例已不足5%。

在剝離美容業務後,首飾和香包業績相繼下滑的情況下,這位走入耄耋之年的老牌珠寶公司潮宏基是否還能找到「她經濟」的新爆點?(藍鯨資本 王曉楠 wangxiaonan@lanjinger.com)

相關焦點

  • 潮宏基黃金首飾和香包業績連年下滑,如今又剝離美容業務
    然而,隨著潮宏基引以為傲的珠寶首飾業績下滑、13.94億收購的菲安妮香包商譽減值和思妍麗美容利潤下跌被售出以後,這家曾經一度輝煌的老牌珠寶企業也走進了耄耋之年。3個月後潮宏基6000萬元受讓琢勝投資100%股權,同時潮宏基還需承擔琢勝投資的5.16億元債務。對於收購思妍麗的目的,潮宏基指出,收購思妍麗將進一步推動上市公司在「美麗經濟」、「她經濟」領域的業務發展,有利於促進公司發展戰略規劃的全面實施。事實上,潮宏基欲將「她經濟」的版圖多元化發展,尋求擴張的方法就是繼續收購。
  • 潮宏基首飾營收連年下滑,香包業績跌近60%,如今又剝離美容業務
    然而,隨著潮宏基引以為傲的珠寶首飾業績下滑、13.94億收購的菲安妮香包商譽減值和思妍麗美容利潤下跌被售出以後,這家曾經一度輝煌的老牌珠寶企業也走進了耄耋之年。3個月後潮宏基6000萬元受讓琢勝投資100%股權,同時潮宏基還需承擔琢勝投資的5.16億元債務。對於收購思妍麗的目的,潮宏基指出,收購思妍麗將進一步推動上市公司在「美麗經濟」、「她經濟」領域的業務發展,有利於促進公司發展戰略規劃的全面實施。事實上,潮宏基欲將「她經濟」的版圖多元化發展,尋求擴張的方法就是繼續收購。
  • 老鳳祥、周大生、潮宏基、明牌珠寶、萊紳通靈等12家珠寶首飾企業...
    據數說商業統計,12家珠寶首飾上市企業2020前三季度營收總額為617.9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683.73億元,減少65.78億元,同比下滑9.62%;淨利潤總額為-14.2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5.38億元,減少8.85億元,同比下滑164.50%。
  • 潮宏基連續對女包業務商譽計提減值準備
    黃金價格連連走高,珠寶行業上市公司也迎來一波股價上漲行情。分產品看,目前潮宏基的收入主要來源於珠寶首飾,其中時尚珠寶首飾實現營業收入9.47億元,佔總營收的比重為67.15%,傳統黃金首飾實現營業收入3.22億元,佔總營收的比重為22.84%,皮具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10億元,佔總營收的比重為7.77%。
  • 潮宏基:輕奢珠寶新打法 ,博弈存量時代
    而直至2003年,央行停止執行包括黃金製品生產、加工、批發、零售業務在內的26項行政審批項目後,國內珠寶首飾市場才迎來全面開放。包括潮宏基、周六福、周大生在內的一批內地珠寶企業,在此期間跑馬圈地,開始進入眾人視野。周大福、周生生等港資品牌也加速進入內地一二線城市。此後,中國珠寶首飾行業順勢迎來十年井噴期。
  • 潮宏基:輕奢珠寶新打法,博弈存量時代
    來源:新財富雜誌一直堅持自營模式以把控品牌形象的潮宏基,如今為了搶奪三四線市場,主動改變打法,加大加盟店擴張力度,其品牌效應也反哺到加盟店的經營中,單店營收已高於同業。加盟門店淨增速的提升,給了潮宏基更高的業績彈性。
  • 老鳳祥、周大福、周生生、周大生、六福等20家珠寶首飾企業2020上...
    20家珠寶首飾上市企業2020上半年營收總額為779.1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923.25億元,減少144.13億元,同比下滑15.61%;淨利潤總額為9.9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7.67億元,減少17.71億元,同比下滑64.00%。
  • 寧波方正衝刺IPO:業績連年下滑 轉型熔噴布領域遭「空殼」公司騙?
    寧波方正衝刺IPO:業績連年下滑 轉型熔噴布領域遭「空殼」公司騙?不僅規模體量明顯不足,寧波方正的業績還連年下滑,2018~2020年上半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增長-6.09%、-10.14%和-6.49%。  瑞鵠模具上市時,好歹業績是持續增長的,寧波方正不但體量更小業績還持續下滑。這種公司上市幹嗎?A股缺少殼股嗎?瑞鵠模具就是前車之鑑,可以預見一旦寧波方正上市,表現甚至連瑞鵠模具都不如。
  • 張裕股份業績增速下滑 高投入下白蘭地業務差強人意
    2018年1月張裕開啟換帥,宣布周洪江出任董事長,經歷了換帥的張裕仍未找到應對業績增速下滑的應對辦法。周洪江執掌張裕以來,將白蘭地業務視為業績增長引擎,宣布2018在白蘭地的市場投入將達到2017年的兩倍,不過高投入之下,張裕的白蘭地業務表現依然差強人意。
  • 零售業績再折戟!六福集團何日重返「黃金年代」?
    來源:財華網隨著新的一年馬不停蹄地到來,現如今眼看著農曆春節也漸行漸近,國內黃金珠寶首飾行業亦持續進入傳統的消費旺季。一般而言,每年的下半年,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從中秋國慶雙節到農曆春節期間,便是中國首飾行業的消費旺季,由於這段時間也基本上是中國傳統婚嫁的旺季,加之年節送禮需求的提升,許多黃金珠寶行都能趁此大賺一筆。
  • 中金公司:珠寶首飾行業真金不鍍 將二次騰飛
    由於珠寶產品的可選消費品屬性突出,其需求對宏觀經濟狀況和消費者信心變化非常敏感,近年來隨我國整體經濟增速放緩,珠寶首飾行業步入平穩發展階段,近三年保持每年高單位數增長。香港地區珠寶首飾行業增長主要受益於內地訪港遊客的貢獻,2019年中國香港珠寶首飾行業規模為462億港元,同比降低25%。
  • 黃金珠寶爆雷季 老鋪黃金IPO還能玩出什麼花?
    來源:斑馬消費作者:沈庹 黃金珠寶行業一片慘澹之際,又一家企業準備衝擊A股上市。老鋪黃金有何不同之處?脫胎於景區紀念品運營商金色寶藏,主打「中國古法手工金器」,主要產品為黃金工藝品而非首飾,決定了公司的高毛利率。
  • 老牌珠寶商潮宏基陷入「資金渴」 定向增發上演董事長認購獨角戲
    近期,潮宏基宣布前次募投項目部分資金用作補充流動資金,並且再發定增補流  作為一家成立於1996年的老牌珠寶企業,廣東潮宏基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潮宏基」,002345.SZ)曾煊赫一時。以往拋出定增時,機構投資者紛紛認購,如今公司再次宣布定增,認購方只剩下董事長廖創賓。  9月26日,潮宏基宣布擬募資不超過2.9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 疫情之後,黃金珠寶飾品或迎量價齊升,下半年婚慶需求有望反彈?
    隨著社會經濟及人類精神文明的發展,珠寶首飾除了具有稀有珍貴的屬性之外,還具有其獨特的文化屬性,可以成為人類情感表達和精神生活的重要載體,實現實用和審美需求的結合。我國的珠寶首飾消費正在成為繼住房、汽車之後的第三大國民消費熱點,我國也已成為世界上重要的珠寶首飾生產國和消費國。
  • 周大福財報圖解|營收同比減少16.5%,仍依賴於黃金首飾及產品市場
    財報劃重點:· 2020年中期鐘錶營業額有所提升,但仍依賴於黃金首飾及產品市場。北京時間11月24日,周大福公布了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業績。據財報數據顯示,中期營收246.73億港元,同比下降16.5%;股東應佔溢利22.32億港元,同比增長45.6%。每股盈利0.22港元;每股中期股息0.16港元。
  • 董秘解碼:172年上海悠久老店老鳳祥 黃金飾品龍頭企業
    A股中雖然有色、服飾板塊不容易出現長線牛股,板塊有較強周期性,但下遊的黃金開採和冶煉,上遊的黃金首飾均有代表性的長線牛股,如山東黃金、老鳳祥等都是十年十倍大牛股。全球經濟形勢看,利好黃金的因素更多,或將助力黃金衝擊2011年高點。
  • 連年虧損 安德瑪能否借中國市場翻盤
    但也有分析提出,由於安德瑪進入中國市場較晚,已錯過最佳發展時期,未來安德瑪需要加速線下門店的布局,擴展電商業務,才可能在中國站穩腳跟。  業績連年下滑  據了解,安德瑪淨虧損的擴大是由於公司重整費用花費了3750萬美元所致。從市場角度看,安德瑪北美銷售下滑0.4%至8.68億美元。
  • CCTV-2《經濟信息聯播》欄目報導金雅福:十一「嫁」期!黃金首飾...
    近日,央視財經頻道記者走進金雅福等黃金珠寶企業,深入了解黃金消費市場實況,相關採訪報導相繼在CCTV-2《經濟信息聯播》、《正點財經》欄目播出。國慶長假婚慶多黃金首飾「熱」起來在深圳市華強北一家百貨商場裡,記者見到各大黃金品牌的門店裡人頭攢動,前來挑選黃金首飾的市民絡繹不絕。
  • 上聲電子產品銷量連年下滑卻要募資增產?
    上聲電子,一家主營車載揚聲器的公司,一邊是產品銷量連年下滑,一邊忙著募集資金擴大生產。不出意外的話,過幾天闖關成功就能如願登陸科創板。單算上半年的話,營業收入下滑25.據披露,今年上半年境內外汽車製造廠商先後停工停產,對經營業績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目前公司主要客戶均已恢復正常生產,公司銷售業務「逐步恢復至上年同期水平」。
  • 曼卡龍:門店和營收數據同業比較墊底 「區域深耕」折射實力不濟
    來源:證券市場周刊   2020年的營收、淨利雙雙下滑;與同業可比上市公司相比,曼卡龍門店數量、營收規模均處墊底水平;公司所謂「區域深耕」優勢的背後,恐怕更多是自身實力不濟只能偏於一隅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