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那麼貴,不是因為「暴利」,而是因為你買的就不是眼鏡

2020-12-06 韓行之言商

近日,由於一家眼鏡鏡片生產企業明月鏡片謀求上市,眼鏡這一人們心目中的傳統暴利行業,再次引起熱議。其實這樣的新聞並不新鮮,戴眼鏡的同學想必都對眼鏡的高價有切身體會,動輒幾百甚至上千的價格,讓我們配眼鏡的時候著實會心疼一把。

招股說明書顯示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跟零售價格比,成本價顯得微不足道,是否坐實了眼鏡是暴利行業這一結論呢?

跟很多傳統行業一樣,眼鏡行業主要包括生產廠商、批發商和零售門店這三種分工角色,我們分別看一下他們的生存狀況。

江蘇丹陽是世界上最大的鏡片生產基地,也是國內最大的眼鏡交易集散地,每年生產的鏡片達4億多副,佔全國總產量的7成以上,有著眼鏡之都的美譽。

作為丹陽眼鏡鏡片生產龍頭企業,明月鏡片去年鏡片出廠價為13.5元/個,公司的綜合毛利率為51.24%,這個數字似乎並不算太高。而丹陽其它大大小小的鏡片和眼鏡架生產企業,售價更是低廉,鏡片最低出廠價僅10元,眼鏡架出廠價僅30元,大部分生產企業利潤率僅在10%左右。

利潤是否都被渠道方攫取了呢?

丹陽的眼鏡經銷商表示他們十幾元進價的鏡片一般會30元左右賣給零售商,雖然看似利潤較高,但經銷商除了採購成本,還需要給眼鏡店提供培訓、退換貨等服務,綜合算下來目前行業內淨利率普遍維持在8%左右。

零售端怎麼樣呢?

博士眼鏡作為A股唯一一家眼鏡行業上市公司,2019年毛利率高達71.17%,但算上門店租金和人工成本後,公司的淨利率卻僅有9.5%。全國397家門店平均每家門店一年的淨利潤僅為15.7萬元。

通過上下遊三個環節的經營情況,我們可以很清楚地得出結論,眼鏡行業實在算不得暴利。因為我們知道只有行業供不應求或者被少數幾家大企業壟斷的情況下,一個行業才會形成暴利的格局。而充分競爭、參與者眾多的行業,沒有這種基礎。眼鏡行業就是這樣,無論生產、流通還是零售,都高度分散、供應充足,並沒有形成暴利的條件。那是什麼原因造成眼鏡的終端售價如此高昂,和出廠價這麼巨大的落差呢?

因為眼鏡畢竟不同於普通產品,很多人選擇眼鏡產品時會比較謹慎,願意相信有資質的門店提供的驗光服務。所以我們買眼鏡不只是買產品,而是買的產品+服務。凡是涉及到線下服務,必然就涉及到門店租金和人員成本,往往最終的價格就會偏離產品價格很多。越是大城市,服務成本佔比越高,產品成本佔比越低,這也是客觀規律,不只是眼鏡行業,但凡涉及到線下服務的領域,都具有這一特徵。

比如餐飲,如果只考慮原材料,餐飲的毛利率可能能達到70%甚至更多。但這只是錯覺,因為餐飲主要是提供服務的,而不是銷售食材,原材料成本只佔一小部分。我們花錢購買的大部分是食材加工、就餐環境和人員服務,所以原材料成本佔比沒有多大意義,衡量售價是否合理應該綜合各種成本來考慮。

再比如裝修,由於人工成本的快速增長,大城市裡施工費高於原材料成本已經成為普遍情況,因為我們買的不是建材,而是施工服務,就只能承擔高昂的人工成本。沒辦法,誰讓咱不會自己貼瓷磚刷牆呢?所以,美國人一般裝修維修的活兒大多都自己來,因為工人實在太貴了。早晚中國也會發展到那個地步。

回到眼鏡上,其實隨著電商的滲透,眼鏡不是都那麼高價了。線上店鋪裡一副眼鏡大多在100-200元區間,跟出廠價相差並不遠,我們印象中的高價只是仍然存在於傳統線下渠道。如果我們需要線下門店提供的服務,就只好接受它的高成本,因為我們買的是眼鏡+服務。如果不需要,那就大可不必去給門店分擔房租。

相關焦點

  • 眼鏡店真的有那麼暴利的話,你為啥不去開?
    很少有廠家有那麼大的實力。 第四,從經銷商那裡到零售終端,就是眼鏡店,會被人說成是最暴利的,對於這個,我只能說是你們傻逼。開一個眼鏡店,你要找門面,門面租金會佔了大頭,現在很多實體企業的利潤都給了房東;第二房子找到了,還有裝修呢?
  • 批判眼鏡暴利,你在第幾層?
    我自己作為一個近視,這十幾年至少購買過10副眼鏡,也算是經驗豐富,但依然對眼鏡的價格感到迷惑。最開始買眼鏡,我謹遵我媽的購物心得。在她的消費觀念中,對人舒適感影響不大的,譬如外套、包包等物品,越平價越好。而像鞋子、內衣這種貼身物品,一定要保證材質。因此從小她就跟我說,像眼鏡這種天天架在鼻梁上,並且對眼睛有重要影響的商品,哪怕買貴點也沒事。
  • 眼鏡行業有多暴利?分析博士眼鏡財務報表
    並不是在讀書人圈子裡,而是因為,中國本來就是一個近視大國。 根據博士眼鏡2019年的年報中顯示,「目前,我國青少年近視率高居世界第一,青少年近視問題已經成為我國面臨的重要社會問題。」 買過眼鏡的人都在喊眼鏡是暴利行業。眼鏡行業有多暴利?
  • 起底暴利眼鏡:錢都被誰賺了
    毛利率達300%,差價幾十倍,眼鏡行業真的是暴利嗎? 作為一個戴了10年隱形眼鏡的人,我實在無法理解一副眼鏡為啥這麼貴。許多人說眼鏡是個暴利行業,那麼今天,我就去中國的眼鏡之都看一看,是不是真的這樣。
  • 瑞司視光,打破眼鏡暴利的先行者。
    一提到眼鏡,大家腦子裡的印象肯定是:暴利、坑人等等詞語。在中國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時代,任何有需求和痛點的行業都終降被顛覆,眼鏡行業也一樣,有那麼一群人已經在思考如何改變行業的困局,今天我們有幸採訪到瑞司視光的艾總,聽聽他是怎麼去做的改變。  記:艾總,您好,關於大家都說的眼鏡暴利您是怎麼看待的呢?
  • 眼鏡店老闆揭秘:眼鏡利潤這麼高,為什麼還會賣得這麼貴!
    隨著科技的進步,手機也是普遍使用,也正是手機的普遍使用,導致低頭族的增多,根據數據顯示,因為玩手機近視的人佔大多數,而剩下的是遺傳的,尤其是躺著玩手機的人更加容易近視,人們視力的逐漸下降,近視的人越來越多,需要佩戴眼鏡,同樣已經佩戴了眼鏡的人,還要隨著度數的變化更換眼鏡。
  • 批判眼鏡暴利,你在第幾層?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最開始買眼鏡,我謹遵我媽的購物心得。在她的消費觀念中,對人舒適感影響不大的,譬如外套、包包等物品,越平價越好。而像鞋子、內衣這種貼身物品,一定要保證材質。 因此從小她就跟我說,像眼鏡這種天天架在鼻梁上,並且對眼睛有重要影響的商品,哪怕買貴點也沒事。 但自打我自己開始掙錢,知道柴米貴以後,一年一換的眼鏡就成了負擔。
  • 眼鏡行業真有這麼暴利嗎?走近眼鏡行業
    眼鏡行業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出廠價20元的鏡架,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有關數據表明,中國3.2億中老年人中90%的人都需要眼鏡;2000多萬在校生中,至少80%的人需要眼鏡。
  • 眼鏡市場有多暴利?動輒上千的鏡片,成本價只有十元不到!
    一方面,我當然知道眼鏡的好壞關乎眼睛的健康,另一方面動輒四位數的商品,也著實讓人吃不消。很多人應該都有類似的疑惑——眼鏡憑啥賣這麼貴?今天西門君就帶各位好好分析一下。先說個背景,目前我國近視患者人數多達近6億。
  • 千元眼鏡成本僅20塊,這個行業為何如此「暴利」?
    :「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人情,300元賣給你是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行情。」 也許你會說,眼鏡也不是都那麼貴,一分價錢一分貨,價格貴自然有價格貴的道理。現在戴眼鏡的人越來越多,並且越來越低齡化,配過眼鏡的人都知道,配副一般的眼鏡也得四五百。 成本幾十塊錢,售價少則幾百塊,多則上千塊,這當中的利潤,可想而知有多大,但事實上眼鏡行業真的如此暴利嗎?
  • 眼鏡暴利!6元成本,毛利近95%!
    眼鏡和牙科,這兩個行業的利潤非常高,隨便配一副眼鏡就要七八百,有時候,眼鏡架比眼鏡片更貴,按理說鏡片的科技含量應該比塑料的鏡架貴才對,但這個畸形的行業已經很難用正常思維判斷價值。8月21號,有媒體報導了眼鏡行業暴利的相關新聞,在知名鏡片公司的招股書內,披露的鏡片成本才6元,而能賣到2000元,預計2023年,眼鏡這行業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0億元。
  • 為什麼眼鏡店的眼鏡要賣這麼貴?
    博士眼鏡 2018 年擁有 377 家連鎖門店,在行業內規模排在前三位,而上遊的供應商比較分散,博士眼鏡對上遊的博弈能力較強,且博士眼鏡的部分鏡片及鏡架是 OEM 貼牌生產,所以博士眼鏡的採購成本低於行業平均水平。不過,即便行業內其他眼鏡店的採購成本比這個貴,但相對於這麼高的加價率而言,毛利率依舊極高。 所以,眼鏡價格賣的確實貴。
  • 為什麼還是有人認為眼鏡店是暴利行業?看完這3點讓你做個明白人
    導語:為什麼還是有人認為眼鏡店是暴利行業?看完這3點讓你做個明白人在網上有這樣一句話,開一個眼鏡店賺的錢比販賣毒品還要高,屬於暴利行業中的暴利行業,在我們印象中,一副眼鏡往往要大幾百,並且這個價格越來越貴,現在我估計很多人買眼睛都要上千了,對於消費者來說,這關係到自己的眼睛,那麼重要的事買一個貴一點的很多人都捨得,但是實際上這裡面的內幕很多人都不知道,小編和一位在眼鏡行業幹了10年的人聊了聊,他說出了其中的隱情。
  • 明月眼鏡鏡片成本僅6元,為何我去買眼鏡卻要花幾百塊錢?
    因為眼鏡的需求是剛需,只要你有需要就得去買,去換,對那些眼鏡店來說,賣出去一副眼鏡可以有好多利潤,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01、明月眼鏡成本價僅要6元?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們日常生活中戴的眼鏡,成本僅有幾塊錢,其中陳道明代言的明月眼睛,成本價更是只有6元錢,但是到了眼鏡店中,這一副眼鏡的價格至少就是二百多元錢,除去中間商的差價,那些眼鏡商至少還有150+的利潤握在手裡。當然,其他一些牌子的眼鏡鏡片還是挺貴的,但是確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貴,因為買的比較多,所以說價錢就逐漸提高,變成了現在的暴利行業。
  • 如果一個眼鏡貴,希望你知道它的價值在哪裡!
    眼鏡行業總是在社會新聞版面被批駁為暴利行業,不僅僅是某些著名的連鎖眼鏡店,包括很多售價昂貴的奢侈品,同樣在依靠眼鏡這種簡單商品謀取驚人利潤。這些裝修漂亮的店面,一天只需要賣掉三、四副眼鏡就能達到收支平衡。不過討論這個並沒有多大意義,當下真正值得消費者關心的似乎不應該是一副好的眼鏡溢價多少。
  • Thom Browne為什麼這麼貴?因為人家賣的不是紅白藍四道槓,而是靈魂啊!
    (和眼鏡妞一樣~) 你一定看到過這個品牌的標誌性圖案,在剛才許多圖片裡一再出現的紅白藍和四道槓以男裝起家的Thom Browne一直說自己做的不是「你爸爸的老式西裝」,而是有一套自己的「縮水西裝哲學」(Cropped Jackets
  • 讓顧客知道眼鏡為什麼這麼貴?
    一直以來,對眼鏡行業「暴利論」的誤解還尚未消失,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讓信息更加透明,消費者購買眼鏡的渠道也越來越豐富。 對於消費者來說選擇越來越多,但要問到如何購買一副好的眼鏡時,或許大多數人依舊無法做出判斷。
  • 眼鏡價格為什麼這麼貴?
    一副鏡片十元,一副鏡架三十元,也就是說,一副眼鏡的成本價格只要40元左右,這是江蘇丹陽眼鏡製造的成本。看到這個價格,讓筆者大吃一驚,沒想到這麼便宜,為什麼咱們配戴的眼鏡最少需要二三千元呢?這不是暴利又是什麼?這些錢又是誰賺去了?
  • 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真相:眼鏡行業的拐點來臨
    眼鏡行業裡流傳著這麼一句話:「20元的鏡架,200元賣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   這背後揭示出的行業「暴利」似乎早已是公開秘密。然而現實中,街邊的眼鏡店往往撐不了幾年就倒閉,一茬接一茬的換,連已經上市的頭部企業博士眼鏡,也逃不過「開兩家關一家」的魔咒。
  • 不是越貴越好.教你如何挑選 VR 眼鏡
    一、原理篇儘管我想簡單粗暴地直接推薦,但每當有朋友跟我說,「我知道你們說的 VR 啊,就是暴風魔鏡啊!」,我的心就好痛。在我接下來要談的內容中,暴風魔鏡恐怕是離 VR 標準最遠的一種設備類型,這不是說我否認暴風魔鏡在 VR 領域的重要地位,對啊,國內 VR 眼鏡的偉大銷量都是靠暴風魔鏡撐起來的啊(微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