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市民這一「剛需」,南京6區開建12個基地

2020-12-15 騰訊網

作為中心城市、特大城市,

南京每天維繫城市運行

所需各類物資數量龐大,

其中糧食蔬菜肉類等

成千百噸計,

這些一日不可或缺、

不能短少的物資,

關係到市民百姓一日三餐,

關係到市場平穩、民心安定。

早上老滷麵裡的一塊大肉、中午工作餐裡的一個肉圓、晚飯一家人餐桌上的一道「五花」,「這一口」或許不是人人都愛,但不可否認,豬肉是眾多市民日常生活的剛需,是肉製品保供中的絕對主力,能不能買到新鮮、安全、實惠的豬肉,寫在眾多家庭的「議事日程」裡。

民生無小事,省委省政府把豬肉保供列入對城市高質量發展考核項目,也成為南京民生保供重要一環。為了市民買肉「不煩神」,南京在6個區布局建設12個規模萬頭以上養豬場項目並於近期實施。小編了解到,自3月份以來,江寧、浦口、六合、溧水、高淳、棲霞六區,12個萬頭豬場密集開工。

各區「一把手」親自抓,每周調度形成報告,為規模養豬場項目開通綠色通道……最快6月份,南京將有一批新建規模養豬場投產。

01

穩生豬生產豬肉供應,南京拿出關鍵一招

乾淨整潔的進香河農貿市場。南報融媒體記者 顧小萍 攝

南京為何這樣大手筆發展養豬產業?小編了解到,加快恢復生豬養殖,既是我市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之舉,也是應對特殊年份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和複雜嚴峻形勢下,南京穩農業生產、穩重要農產品保供的關鍵舉措。

市農業農村局提供了一組數據:

南京市常住人口843萬,年需要供應生豬約317萬頭。根據1979年以來的統計,1996年我市生豬出欄量為175.56萬頭,達到頂峰,2004—2006年生豬年出欄量均超過160萬頭,但2019年僅為23萬頭。

去年南京生豬生產萎縮的大背景是全國生豬產能下降。去年以來,受非洲豬瘟疫病、生態環境整治、豬周期等因素疊加影響,全國範圍內生豬產能大幅下滑,生豬及豬肉價格長時間處於高位運行。去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多次就加快恢復生豬生產作出部署。

1

去年9月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要求持續增強全國豬肉供應保障能力,自給率保持在95%左右。

2

去年12月6日

農業農村部印發了《加快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明確江蘇為主銷區,自給率要求達到並保持在70%左右。

3

今年2月

江蘇省發布進一步促進生豬恢復生產的「九條意見」。《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進一步促進生豬恢復生產的政策舉措》明確了我省獎勵政策:

我省獎勵政策:

省委省政府首次將生豬生產目標列入2020年高質量發展考核,對設區市前三名分別給予800萬元、600萬元、400萬元的獎勵。

省財政對規模豬場新增出欄1萬頭商品肥豬給予100萬元獎勵。

9月30日前新增符合條件的種豬,給予每頭700元的獎補。

3月10日,六合區金牛湖街道辦事處與正邦集團籤訂了生豬養殖基地項目協議。南報融媒體記者 王麗華 攝

在省裡的措施下發後,南京市也配套出臺了支持生豬生產恢復的市級扶持政策:

市級扶持政策

1.對完成目標任務且新增一個以上存欄萬頭規模豬場建設的區,市級財政一次性獎勵1000萬元。

2.規模養殖場從持證種豬場引進種豬,市級財政給予每頭500元補助。

3.市財政對新增出欄1000—10000頭商品肥豬給予每頭100元獎勵。

3月13日,浦口區政府與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籤訂生豬養殖項目協議。浦口區供圖

小編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有了政策紅利和資金獎補,生豬生產面臨一系列利好,生豬養殖戶的積極性也大為提高。但南京恢復生豬生產提出的目標是提檔升級,不僅要保證量,還要保證質,規模化現代化專業化養殖是必由之路,6區12個萬頭生豬養殖場建設規劃也由此展開。

02

告別「髒亂臭」,規模化養豬場綠色環保

最少1萬頭,最高15萬頭,目前我市新建的12個規模養豬場已經全部啟動建設。紫君了解到,新建規模豬場各類設施環境等盡顯「高大上」,徹底告別人們以往印象中養豬場「低矮豬圈、臭氣燻天、蚊蠅亂飛」的「髒亂臭」形象。

4月8日,溧水區農業農村重大項目暨牧原江蘇總部生豬養殖項目集中開工儀式舉行。來源:微溧水

為了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南京市對新建規模豬場提高了環保標準,對養殖異味、排洩物、廢水廢氣必須進行處理,防止汙染土壤、河道。

此外,對非洲豬瘟等疫病的防控是養豬場投產後面臨的最大考驗。為此,南京市從硬體配套上下功夫,新建的萬頭以上豬場將全部配備全自動餵料系統、自動飲水系統、負壓式通風水簾降溫系統、全程生產視頻監控系統等。

同時,加強飼料、糞便消毒,並與江蘇省農科院、江蘇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南京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對接,成立技術服務聯盟,通過現場培訓、遠程培訓、專家入戶等方式推廣生豬疫病防控等服務。

選址江寧區江寧街道的養豬場是全市新建規模最大的一個養豬場項目,設計出欄量是15萬頭。據了解,這個養豬場配有新風系統,恆溫恆溼,不會產生異味。豬場內有專門的保育區,母豬產仔單豬單間。為了防控非洲豬瘟等疫病,養豬場將通過鋼絲網、無紡布、新風系統、空氣過濾等四層過濾裝置防止病毒通過空氣傳播。還將對養豬場進行封閉管理,進出人員、車輛全部消毒,飼料使用專供的。

此外,養豬場內的監控系統可以進行豬臉識別,哪頭豬食欲不振、有病態可以自動識別,這些疑似患病的生豬將被送到專門的「隔離病區」治療。

根據測算,新建一個萬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投資在1500—2000萬元。

浦口新建養豬場項目施工現場。市農業農村局供圖

大手筆新建規模養豬場、增加生豬產能的最根本目的是解決老百姓吃肉的問題。按照計劃,今年年底我市要完成出欄76萬頭肥豬的目標,明年這個數字還要增加到95萬頭。從目前全市布局的12個萬頭養豬場項目建設進展情況看,只有部分養豬場與種豬企業籤訂了生豬引進協議。根據我市最新要求,各區主要負責人要帶頭成立專班,儘快與相關企業鎖定豬源,確保新建的規模豬場投產前豬源到位。

「從目前的最新進展看,各個區都在加快進度,年底出欄量有望超過76萬頭。」市農業農村局相關人士說。

六合新建養豬場項目施工現場。市農業農村局供圖

當前,南京鼓勵建設的是規模養豬場,這對控制疫病、降低成本、增加產量都有正面意義。市相關部門根據今年生豬生產恢復情況專項研究形成了調研報告,報告認為,根據我市歷史生豬產能情況和當前養殖利潤分析,我市完全有能力加快恢復生豬產能,提高豬肉自給率,保障市場供應。

03

積極性高漲,規模養殖成為「熱門產業」

恢復發展生豬養殖的一系列利好政策,也激發了養殖主體的熱情。南京姚趙宏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老闆剛剛從安徽購入了120頭母豬,這讓他「如獲至寶」,也成為合作社今年的希望。「現在的這個行情下,母豬、仔豬非常緊俏,要提前幾個月訂購。」

位於溧水區晶橋鎮的溧水牧原生豬產業園效果圖。產業園供圖

這個合作社是一個傳統養豬場,豬圈面積5000平方米,是我市涉農區保留不多的養豬場之一,原先的設計年出欄量是8000頭。現在,這個養豬場正在進行改造。市農業農村局的專家組將給予技術指導,按照計劃,到今年年底,養豬場的出欄量能達到1萬頭。

除了姚趙宏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南京晟泰沅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南京建華牧業等本地生豬養殖企業也在積極進行改擴建,部分企業計劃出欄量在過去的基礎上翻一番。

國內龍頭農牧企業牧原集團今年將在南京投產三個生豬養殖基地。「仔豬的行情每天都在變,今天的價格是15公斤的仔豬每頭2000元。」集團南京區域負責人簡單算了一筆帳,仔豬的養殖期是6個月,按照當下的價格行情,一頭出欄時120公斤的肥豬,利潤約為1500元。如果養豬場可以自繁自養,仔豬成本大大降低,一頭出欄肥豬的利潤將超過3000元。

相關焦點

  • 湖南最大化妝品生產基地在寧鄉經開區開建
    湖南最大化妝品生產基地在寧鄉經開區開建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7日訊(記者 陳新 通訊員 賀芬)今天上午,我省目前最大的化妝品生產基地——歐標智能製造總部基地在寧鄉經開區開建。該項目總佔地79.8畝,是全國最大的美妝生產基地之一。
  • 便利店、母嬰室、咖啡屋……南京首個綜合公交場站開建
    你見過帶有休息區、便利店、母嬰室、咖啡屋,還有商業辦公功能的公交場站嗎?12月22日,南京公交場站綜合開發暨所街項目啟動儀式在建鄴區應天大街所街公交場站舉行。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所街場站是南京市首個綜合開發的公交場站項目。未來,南京公交集團38處自有公交場站都將視情況按照這種新模式進行開發。
  • 亞士首個防水材料基地開建!
    一、企業動態亞士首個防水材料基地開建8月18日,亞士防水材料滁州智能製造基地項目奠基儀式隆重舉行。據悉,這是亞士創能投資建設的首個專業防水材料生產基地,項目的奠基標誌著亞士防水產能布局全面啟動。這將進一步完善亞士集團產業布局,增強公司綜合競爭力。
  • 江蘇一城市或將「降級成區」,被南京、揚州「相中」,市民表贊同
    鎮江雖然說在過去還是江蘇的省會城市,並且還是省內唯一一個處在長江和京杭大運河交匯處的城市,但是當地卻是省內面積最小的城市,為此這裡的經濟發展相比之下也有點弱,而如果在未來,將境內所管轄的三個區以及三個縣級市劃分到南京、揚州等城市的區域內,雖然說面臨降成區的結局,但是卻會迎來意想不到的發展前景。
  • 南京地鐵9號線正式開建!
    來源: 鳳凰網房產南京站很久沒發布關於南京地鐵的新聞嘞這不,南京地鐵耐不住寂寞啦好消息地鐵9號線正式開工了隨著水西門站地連牆施工正式開建,地鐵9號一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按照規劃設計,9號線運營時間從清晨5:30一直到深夜23:30,每天運營時間長達18個小時,可謂「超長待機」。4串聯區域南京地鐵9號線一期工程作為南京主城區聯繫河西中部、下關與新莊地區一條重要的局域線,對河西新城的發展和下關地區升級改造具有重大意義。
  • 100億美元,巴斯夫湛江基地開建!
    巴斯夫湛江項目迎來一「樁」大事。5月30日,巴斯夫廣東新型一體化基地項目的首批裝置正式在湛江打樁開建,標誌著這一總投資額達100億美元的項目步入土建階段。項目首批裝置將生產工程塑料及熱塑性聚氨酯,以滿足華南地區及整個亞洲市場多個行業的客戶需求。
  • 鄭州地鐵12號線終於開建 經開區這條路將成軌道中樞
    然而,隨著地鐵12號線的正式開建,這一狀況將有望得到改善。按照規劃設計,鄭州市軌道交通12號線一期工程起點位於經開區經開第三大街與經南八路交叉口,終點位於鄭東新區平安大道與東四環交叉口西側。線路主要沿經開第三大街、黃河南路及平安大道敷設,貫穿整個經開區心臟地帶。
  • 12·13國家公祭儀式當天,南京這些道路限行!
    12·13國家公祭儀式當天,南京這些道路限行! 2020年國家公祭日將於12月13日(下周日)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以下簡稱「紀念館」)舉行公祭活動。
  • 巴斯夫廣東新型一體化基地項目首批裝置開建
    巴斯夫湛江項目迎來一「樁」大事。5月30日,巴斯夫廣東新型一體化基地項目的首批裝置正式在湛江打樁開建,標誌著這一總投資額達100億美元的項目步入土建階段。項目首批裝置將生產工程塑料及熱塑性聚氨酯,以滿足華南地區及整個亞洲市場多個行業的客戶需求。
  • 25年累計在南京經開區投資超75億美元——LG的「南京情緣」
    12月1日,LG化學已實現獨立上市的電池業務板塊——「LG新能源」正式成立,公司CEO由2019年度南京市榮譽市民獲得者、原LG化學電池事業本部總裁金鐘現出任。在韓國第三大財團LG集團的全球版圖中,南京舉足輕重。
  • 南京10大新地標動工,顛覆城市格局
    南京地鐵2號線西延線作為河西南的重要交通配套,預計2022年完工,今年計劃投資12億開展土建施工。 6、溧水:華僑城大型文化旅遊綜合體 去年10月12日,華僑城大型文化旅遊綜合項目合作籤約儀式在溧水舉行。
  • 徐州剛需,我勸你儘早上車
    據統計,主城區28個板塊,均在1萬/㎡以上,以購買一套約100㎡的房子為例,總價要在100萬,首付三成30萬,成為買入徐州主城區的基本門檻。而目前在1萬㎡出頭的板塊僅有4個,且多為主城邊緣地帶或鄉鎮板塊。
  • 預算150萬,剛需置業南京還能買哪?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貝殼研究院發布了《2020城市剛需購房報告》,這份報告中南京被劃入新一線城市行列。我們整理的南京70多平小戶型合輯,與報告裡的南京剛需上車套均面積、套均總價等數據基本吻合。南京剛需上車套均總價為190萬南京剛需購房套均面積為78㎡報告還指出:剛需在選房時,首要考慮價格因素,其次地段、面積及戶型也是優先考慮項。而對於小區配套及物業、醫療資源及職住距離這些軟性配套關注度不高。
  • 公交站也將建成「網紅服務區」 南京首個綜合公交場站開建
    你見過帶有休息區、便利店、母嬰室、咖啡屋,還有商業辦公功能的公交場站嗎?12月22日,南京公交場站綜合開發暨所街項目啟動儀式在建鄴區應天大街所街公交場站舉行。所街項目是南京公交首次打造的以公交驛站為主的綜合體,將涵蓋休息區、便利店、母嬰室、咖啡屋、文化休閒區等,為市民、乘客、駕駛員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務。
  • 經開區再迎利好!這裡將引入南京新街口百貨!還有……
    籤約入駐科技園項目共71個 投資總額達557.7億元 12月20日,「中國聲谷·經開信創產業園」揭牌暨合肥經開區科技園區項目集中簽約活動在雲海路產業園舉行。合肥經開區相關部門介紹,這是該區與國內知名院校合作的又一成果,專注領域為復旦大學優勢學科微電子,未來將合作建設先進材料和微納感知研究室,立足人工智慧感知技術,進行生產生活中相關領域的研究,例如用人工智慧嗅覺技術感知城區空氣中的異常氣味、汙染氣體等。
  • 南京剛需小戶型三房集合!祿口、板橋、青龍山都有……
    剛需從字面來理解,就是剛性需求,以自住為首要條件,解決的是基本居住問題。剛需購房群體買房時,一般注重房源的兩大因素: 一、購房預算。剛需購房大多資金有限。比如,南京剛需購房者能接受的總價,一般為200萬元左右。在買房預算有限的情況下,選擇區位配套基本滿足生活所需的小戶型是理想選擇。
  • 南京寶華南外預計9月開建!地鐵2號線東延暫無計劃……
    近日句容市寶華鎮人民政府官方回覆:1、寶華新城小學、幼兒園預計9月可進入建設期;2、南京地鐵2號線暫無向東延伸到我市的建設計劃。這兩則回復,是一則歡喜一則愁啊!下面我們來看看,具體回復了哪些內容。7月11日,有市民在句容市長信箱提問:寶華新城小學幼兒園何時開建?具體提問內容:領導您好!
  • 南京棲霞龍潭多肉基地「耕耘」線上大市場
    原標題:龍潭多肉基地「耕耘」線上大市場 直播已經不再是城市年輕人的專利,更是農村青年的致富方法。作為南京最大的多肉植物生產基地,位於棲霞區龍潭街道的南京立乾「多肉氧生緣」突破傳統銷售方式,把手機當「新農具」,讓直播成「新農活」,通過直播帶貨,不僅通了銷路,還富了農民、樂了購買多肉的「肉絲」。
  • 北師大學校開建、跨河大橋開工、大型商業在建……東西湖區迎來一...
    東西湖區國土資源和規劃局 供圖1.北師大附屬學校有望2021年交付使用市民盧先生:臨空港金北一路區醫院對面地塊準備建什麼?東西湖區:經核實,城市一張圖顯示臨空港金北一路區醫院對面規劃為北師大附屬學校。其規劃總佔地面積不低於232畝,總建面約26萬方,規劃設計約180個班,包括幼兒園36班、小學60班、初中48班、高中36班,整體的建設規模巨大,學校有望於2021年交付使用。
  • 寧馬城際南京段將設12個站點
    位於南京西南大板橋片區的首個城際軌道交通終於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