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鎮很多,烏鎮、周莊、西塘都很受歡迎,但熙熙攘攘的遊客也給這些古鎮增添了一些商業氣息,失去了古鎮本身的質樸感,反而不是知名古鎮,更為珍貴的是因為還有一些當地人還住在裡面,比如蘇州吳江區震澤古鎮。
震澤古鎮自前唐開放,南宋建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是中國著名的絲綢之鄉,由於歷史悠久,這個鎮上有許多名勝古蹟。禹跡橋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據說是當地人為了紀念大禹治水的成就而修建的,灰色石磚建造的圓形拱橋給人古樸的感覺,牆縫裡長出綠草,在水面上是欣欣向榮的樣子。
慈雲寺後面是美麗的慈雲塔,慈雲寺塔的慈雲夕照是鎮澤八大古景點之一。這座塔充滿傳奇色彩,有兩個動人的故事,第一,三國時,孫權將孫尚香誆騙回東吳之後,孫尚香思念劉備,下令建此塔,讓她登塔西望,寄託綿綿思夫之情,彼時起名「望夫塔」,還有一個故事是北宋末年,北方遊牧民族乘虛而入,徽宗的女兒慈雲公主在鎮澤避難後,她想起了自己被俘的父親,在戰爭的廢墟上重建了三國時修建的寶塔,她爬上寶塔向北看,祈禱父親早日平安返回南方,後人將寶塔改名為「慈雲塔」,為其修建的寺廟稱為「慈雲寺」。
自宋代慈雲寺建立以來,因戰爭等原因多次遭到破壞和重建,後來規模逐漸擴大,成為江南地區著名的寺廟,大雄寶殿有一個歪歪斜斜的飛簷,因為面對著水,在莊嚴中生出不少靈動之氣,目前只有慈雲寺塔是這座寺廟僅存的建築,爬上古塔可以看到古鎮的全景。
走進古鎮,很容易想起董橋精緻的散文,剛剛下過雨的老街靜悄悄的,青石板路又亮又溼,兩邊的店鋪都是明清的老建築,白色的牆壁上掛著幾盞紅燈籠,像水墨畫一樣顯示著古老的含義。
水路長,船長,住在水巷一定很好玩,晚上伴著海浪聲睡覺,推開窗戶,看到來往的船隻,石堅宮,江南第一堂,位於古鎮老街,石堅宮南面的大順米行相當有名,明清時期,熱鬧繁忙,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關於有錢,我喜歡有錢,但不喜歡有錢,富足更豐富更滿足,有一點點收斂感,江南有錢,低調,不張揚,獨一無二的磚門樓,典雅典雅,真正體現了業主的富裕和社會地位。
當地人居住的地方似乎更接近想像中的水鄉本身,怎樣才能在一個美麗的地方浪費時間?鎮澤古鎮茶文化源遠流長,據說在這裡喝了四碗茶,就能體會到鎮澤人的好客,坐在河邊的茶館裡,一段悠閒的時光開始了,春天的江南,總是下著一場又一場的雨,難免給人一種在河邊看風雨的滋味,或者說這才是真正的「小橋流水」,一座石橋,一棵老樹,讓人不知不覺進入寧靜的閒暇,水鄉生活慢慢進入眼睛,浸入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