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除了香港問題,很大一個熱點就是號稱TOP5生活的作家張曉晗一條微博引發的故事。
她的關鍵詞:住2000萬豪宅,有私人司機,上海Top5生活,被馬桶逼到崩潰要暴揍物業……
這是她的微博內容:
這個微博一發,結果引發網絡狂歡,也許這就是她想紅的初衷,我看了很多篇吐槽她的文章,基本都是偏負面的。
如果撇開這個因素,我倒覺得她的發洩是可以理解的。成年人誰還沒有情緒崩潰的時候。
不是有句話,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也許,在颱風來臨的時刻,在沒法叫外賣的情況下……不能暢通的馬桶讓人徹底崩潰了。
和一般人不同的是,一個作家或者編輯,吐槽的方式不一定打電話給老公、閨蜜,而是習慣在網絡上吐槽。
前幾天,有朋友和我交流溝通問題。從溝通角度而言,要想溝通效果好第一要義先從情緒入手。
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很多人溝通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或者引發更加激烈的衝突,不一定在溝通內容本身。
從情感角度來看,如果雙方是兄弟或閨蜜,即使實際上一件事並不是分內之事,我們也會看情況儘量幫忙;而如果雙方已經有成見,即使目標實際上一致的,效果也不一定理想。
回到張曉晗微博本身,張曉晗發微博是一對多的溝通。在已經很生氣、瀕臨崩潰的情況下,發一條微博大概率是要失控的,尤其疊加了那麼多流量詞彙,想不紅多難。
2000萬豪宅,Top5生活,垃圾分類,外賣,馬桶,物業,報警,揍樓管,蟑螂……
如果想紅,我想張曉晗她做到了;如果想解決問題,我想張曉晗她也做到了。
如果她想不挨罵,這就是她情緒崩潰的附帶品。成年人的世界從來沒有輕鬆二字。
但願她是求仁得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