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們是不是一到換季,下巴、額頭跟臉頰動不動就會長几顆閉口小粉刺?
嚴重的時候長到滿臉都是?
閉口、粉刺這些除了作息不規律、內分泌紊亂、清潔不到位的原因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使用了一些易致痘,致粉刺成分的護膚品或者化妝品!
這些成分在我們的護膚品跟化妝品中隨處可見,而且很多護膚品中或多或少都會有,如果想要避免這個風險,我們首先得知道這些成分是什麼!
今天阿醬就來扒一扒這些成分!
一般而言,激素類的產護膚品見效很快,效果很好,但一旦停下來就會爆痘!常見的激素成分就是氯倍他索丙酸酯這個成分,屬於糖皮質激素類物質,長期使用會屬於糖皮質激素類物質,會出現乾燥脫皮,瘙癢難忍,形成痘痘丘疹,色素沉著,結痂流水,紅血絲,色斑等。
從化學結構上來分,螢光增白劑可分為5大類:二苯乙烯型、香豆素型、吡唑啉型、苯並氧氮型、苯二甲醯亞胺型。螢光劑容易從破損處皮膚進入人體,不易被分解,容易造成毒素積累。導致肌膚敏感,容易治痘長粉刺。一般而言不會添加到護膚品跟化妝品裡,但不排除某些不良商品裡會有,看到這些字眼的東西,不要用就對了。
一般來說,甲醛釋放體作為防腐劑存在護膚品跟化妝品中。甲醛釋放體的成分有:咪唑烷基脲,重氮咪唑烷基脲,季氨鹽-15,二羥甲基二甲基乙內醯脲,溴硝丙二醇,咪唑烷基脲,N-羥甲基甘氨酸鈉,乙內醯脲等。它們靠釋放甲醛起到殺菌抑菌作用,容易引起皮膚過敏,刺激性大。長期使用會加速皮膚衰老,還會引起皮膚或感覺系統毒性。
尼泊金酯類分短鏈尼泊金酯跟長鏈尼泊金酯,短鏈尼泊金酯成分有:羥苯甲酯,羥苯乙酯,一般來說短鏈尼泊金酯相對安全;長鏈尼泊金酯成分有:羥苯丙酯,羥苯丁酯,它們屬於長鏈尼泊金酯,如果長期使用的話會引起接觸性皮炎,導致肌膚敏感,毛孔粗大,而且還會干擾人體雄激素分泌。
卡松類的防腐劑在日化用品中添加的最多。常見的洗面奶,洗髮水等。卡松類防腐劑成分:甲基異噻唑啉酮MIT,甲基氯異噻唑啉酮MCI。屬於廉價類的防腐劑。護膚中如果含有這類防肌膚,會導致皮膚過敏,引起刺激性皮炎,嚴重時會出現水皰。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在護膚品跟化妝品種很常見的成分,致痘致粉刺的風險也很高,以下這些成分,如果護膚品中有,而你又容易長痘的話,最好還是別用!
1.異硬脂酸異丙酯 致痘風險等級:5
2.肉豆蔻酸異丙酯 致痘風險等級:5
3.肉豆蔻酸肉豆蔻酯 致痘風險等級:5
4.月桂醇聚醚-4 致痘風險等級:4
5.棕櫚酸異丙酯 致痘風險等級:4
6.亞油酸異丙酯 致痘風險等級:4
7.異硬脂醇異硬脂酸酯 致痘風險等級:4
8.乳酸肉豆蔻酯 致痘風險等級:4
9.異十六酯 致痘風險等級:4
10.月桂酸(十二酸) 致痘風險等級:4
11.肉豆蔻酸 致痘風險等級:3
12.硬脂酸 致痘風險等級:3
13.棕櫚酸 致痘風險等級:2
14.硬脂酸丁酯 致痘風險等級:2
雖然說日化用品都會有一些防腐劑之類的,但如果有選擇,為什麼不選擇更好的呢?
小本本記好了嗎?下次買洗面奶跟護膚品記住就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