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享用好滋味的同時
也需要注意它的熱量可不低
小小的一顆元宵熱量就快要破百
4顆包餡大湯圓的熱量就相當1碗飯
吃太多小心人變得更圓!
究竟吃元宵、湯圓有哪些講究?
健促君這就來好好說一說~
簡單地說,湯圓和元宵是一種以糯米和糖為主的食品,除了精白糯米粉含有大量澱粉之外,餡料中糖分也不少,澱粉和糖就是我們發胖的「元兇」。
湯圓和元宵的餡料當中不僅僅有糖,更含有相當多的固態油脂。米飯、饅頭是幾乎沒有脂肪的,湯圓可不是這樣,餡料中的油脂甚至比糖還要多。傳統上用豬油來做湯圓餡料,南方用豬油加肉做鹹湯圓,用豬油加上各種果仁做甜湯圓。以後又開發了用黃油的產品,但從飽和脂肪角度來說,含量更甚於豬油。
近年來的新時尚,是用植物奶油,或者說是氫化植物油產品替代黃油和豬油,但這種產品帶來的健康效果,要比豬油和黃油還糟糕得多。
為了避免大家不知不覺多吃了湯圓,我們可以從湯底入手。湯底部分可用清香玫瑰花茶或老薑、紅棗、枸杞及桂圓等食材,取代砂糖熬煮成甜湯,也別有一番滋味。
湯圓外皮的部分都是糯米的,黏性高,不易消化。而人早起時胃腸道功能是最弱的,早餐吃湯圓很容易消化不良,出現泛酸、燒心等情況,影響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夜宵如果和睡覺的時間離得比較近,最好也別吃湯圓,這類食品不好消化,排空慢,也會加重胃腸道負擔。吃完湯圓後不要馬上就躺著,最好活動兩小時以上再睡覺。
另外,無論是吃湯圓還是喝湯都要注意不能太燙,也不能大口大口地吃,否則很可能燙傷口腔和食管的黏膜。醫學研究證實,食物灼傷很可能引起食管癌、胃癌等相關疾病。有的人吃湯圓時一被燙馬上就把湯圓咽下去,這種習慣危害更大。
潰瘍病患者吃湯圓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對潰瘍面的刺激,甚至可導致胃痛、胃脹、噯氣、反酸甚至腹瀉。
老年人多有消化功能減退,牙齒脫落,而且吞咽反射也比較遲鈍,可能會因急速吞咽而引起湯圓卡喉,導致呼吸困難,甚至造成窒息,所以老年人吃湯圓一定要細嚼慢咽。
3歲以內的嬰幼兒是不適合吃湯圓的。由於糯米比較黏,1歲以下的孩子很可能將湯圓黏在食道而阻塞呼吸道,1到2歲的孩子不容易嚼碎湯圓餡中的花生。另外,小兒消化功能較弱,吞咽反射尚未發育完善,即使大一些的孩子吃湯圓時也不能急於整個吃,以防噎住 。
資料來源:健康中國、瀟湘晨報
圖片來源:soogif
編輯整理:深圳市健康教育與促進中心
運營服務:晶報社
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