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玩實驗室作品
首發於微信號 酷玩實驗室
微信ID:coollabs
大家好,我是蛋蛋姐。
這幾天在公司加班,最大的困擾就是,吃零食太不方便了!
為了減少摘口罩的次數,我已經好幾天都克制自己點奶茶,吃辣條了。
就算只能躲在通風的樓道裡偷偷吃,我還是得啃點兒水果當下午茶。今天,我剛拿出來兩個獼猴桃要去洗,烏鴉突然飄過來一句:
「你知道世界上一半的水果品種來自中國嗎?」我正一頭霧水,微信裡已經收到了烏鴉發來的視頻連接。稍微瀏覽了一下簡介,原來這是一部講述中國植物如何走向世界,改變世界的紀錄片。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有很多西方人,不遠萬裡來到「神秘的東方」找尋各種獨特的物種,費盡千辛萬苦帶回西方培育。英國著名的植物學家威爾遜就曾4次來到中國,將1500多種原產中國的園藝植物和經濟植物引種到歐美各地。
想當年,威爾遜深入海拔1700米的宜昌「大老嶺」,終於找到了從來沒見過的野生獼猴桃,懷著極大的期待把種子寄往英國和美國。可惜,獼猴桃是分雌雄的,這些種子全都是雄株,種下去也不會結果。反而是一位紐西蘭女教師伊莎貝爾,也想辦法弄了一包種子帶回了紐西蘭,恰好就是雌雄都有。獼猴桃因此落戶到了紐西蘭。紐西蘭人還用國鳥kiwi給獼猴桃命名,叫做kiwifruit。現在紐西蘭的獼猴桃遠銷全球,成了紐西蘭的重要象徵,而它來自中國的淵源,也就被漸漸忘得差不多了。以至於近年來,獼猴桃在中國重新流行起來時,很多人都以為這是進口水果。要說到能代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水果,我想提名一種可能被很多中國人忽視的水果——青梅!現在很多人只知道,日本是對青梅十分痴迷的國度,生活中隨處可見青梅的身影,但是恐怕大家都已經忘了,青梅是誕生在中國的水果。在《尚書·說命下》就有記載:「若作和羹,爾惟鹽梅。」 鹽主鹹,梅主酸,只有鹽梅結合方能成為美味的羹。可見在當時,青梅已經是極為重要的調味品,與鹽具有不相上下的地位。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女子把青梅醃製了贈與遠徵的郎君,酸中帶甜的複雜滋味,象徵著對於遠徵之人的相思之情。就連三國時期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本來是一場暗藏兇險的鴻門宴,充滿權術的爭鬥和蓬勃的野心,然而因為有了青梅,典故裡便多了一點風雅的趣味。東漢醫聖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記載梅有止咳、止瀉、止痛、止血、止渴的「五止」作用。青梅從日常飲食「跨界」到了健康醫療,大家發現青梅不僅好吃,也很好用。遣唐使跨過驚濤駭浪,冒著生命危險到達長安,可不光是去旅遊的。他們肩負著一項重大的使命:把唐朝的先進經驗帶回去,促進日本的發展。他們把法律、唐裝、曆法、圍棋都傳回了國內,青梅這樣兼具情懷和實用價值的水果,當然也不會被忽視。
日本是一個面積狹小,物產有限的國家,青梅在這裡被十分珍視,有著很高的地位。更巧的是,日本的水土恰好適合青梅的生長,很快它便被廣泛地種植開來。不過,來自中國的青梅真正走進千家萬戶,成為日本人生活裡重要的一部分,還是靠著它在江戶時期大放光彩的「戰績」。日本的歷史記載,江戶時代的日本人在本土發現了大量的銀礦。然而開採銀礦的工人們會因為吸入的粉塵過多,出現一種「礦山病」。為了抵禦這種疾病,人們把青梅果肉塞在鐵絲網裡,再用很薄的真絲把鐵絲網包裹起來。用這種方法製作的口罩的確有效,戴上特製口罩的工人們成功抵禦住了「礦山病」的困擾。「元祿十二年,江戶出現霍亂大流行,在流行時,居民煎煮南天果實與梅子服用,就能夠預防霍亂,否則將會因感染而死亡。」 在1884年和1893年,日本曾經出現過兩次全國範圍的痢疾大流行。當時人們使用青梅來預防和治療,竟然起到了相當好的效果。由於青梅的這份獨特功效,即便瘟疫已經結束,日本人也開始頻繁地食用青梅用於預防。與青梅有了這麼多次「過命」的交情,日本人對於青梅產生也越來越深的感情,他們甚至還有關於青梅的俗語:
「梅子,可讓人逃脫當日的災難」。(梅はその日の難逃れ)從這一句話裡面,我們能夠感受到中國的青梅,已經徹底徵服了日本人民的胃,也俘獲了他們的心。在日本媒體的街頭調查視頻裡也可以看出,日本人對青梅真是如數家珍。時至今日,青梅已經融入了日本人日常生活和飲食之中。日本人喜歡在自家庭院裡種植青梅樹,在冬天欣賞梅花盛放的景致。
等到四五月份青梅掛果,釀上一壺青梅酒,剩下的加上冰糖親手醃製成各種口味的梅幹,在餘下的時節裡慢慢品嘗...
除了家庭生活中的「自產自銷」,青梅還被製成梅幹,梅餅,梅糖,梅片,梅酒,變成各種形態的美食陪伴著日本人。如今任意走進一家日本便利店,貨架上琳琅滿目的青梅類零食都能讓你挑花眼。看一看日本的影視劇,青梅的出鏡總是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其中的梅子小姐是忠實的梅子茶泡飯愛好者,簡單的茶泡飯上加上一顆青梅,是梅子小姐始終不捨得改變的口味。而隨著劇情的展開,梅子小姐藉助梅子茶泡飯傾訴出了大齡未婚的苦悶和對感情的堅守,展示出了一碗梅子茶泡飯背後的脈脈溫情。在《龍貓》裡,青梅作為配菜點綴在姐姐親手做的梅子飯便當之上。紅紅白白的鮮豔配色,一個不經意間展露的溫暖細節,把這個故事點綴出了充滿童話韻味的治癒味道。
其實,日本人在便當裡加上一顆梅子,是已經沿襲了上百年的傳統。最初只是為了利用青梅裡面的酸性物質防止食物腐敗,後來發現梅子酸酸的味道不僅可以開胃增加食慾,還能視覺上搭配出漂亮的色彩。 像日本吃播博主木下大胃王這樣,配著十來顆青梅就能吃下十斤米飯,讓我不禁也受到震撼:青梅竟然有這樣的魅力...青梅誕生於中國,卻被日本人賦予了如此豐富的文化韻味,讓人不禁感嘆歷史的巧合。不僅僅是好吃,青梅的健康功效在如今的日本社會中依然備受推崇。日本權威媒體NHK就曾專題報導過青梅的料理方法,提到青梅是家庭常備的食品,既能消炎殺菌又能消除疲勞。東京藥科大學校長就曾經介紹過青梅的功效,來自青梅中豐富的天然有機酸。這些天然有機酸具有促進新陳代謝、抗菌消炎、降低血糖等許多功效。日本健康網站「健康產業新聞」也介紹了青梅中含有的多種天然有機酸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具有抗疲勞效果。它還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1和B2等豐富的營養素。青梅確實算不上靈丹妙藥,但是說它是一種健康食品,是名副其實的。既美味可口,還能有益身體。強烈建議女孩子的辦公桌上放些青梅零食,有事沒事吃一點,還不怕胖。
其實,蛋蛋姐由衷地希望像這樣健康的美食能夠越來越多地出現,被廣泛地傳播出去。中國水果能走出國門,豐富全世界人的味蕾,當然是一件好事。但像獼猴桃、青梅這樣高價值的水果,被我們錯認為舶來品,這不免成為一種遺憾。但這也告訴我們,在這片撫養我們長大的土地上,其實到處都是寶。我們要熱愛它們、發掘它們,
讓所有值得被珍惜的,都不再被埋沒。饞了想吃青梅?
複製淘口令去店鋪逛一逛吧!
¥hLvy1518EUU¥
或者點擊閱讀原文下單喲!
感謝你們看到文章的最後~ 恭喜你們中獎了,只要在評論中和我們分享「你與青梅之間的故事」,蛋蛋姐將會在所有上牆評論中隨機挑選十位,贈送你溜溜梅青梅禮包。結果將公布在下周一的精選評論中。前行的路上,酷玩實驗室愛你喲~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酷玩實驗室(ID:coolla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