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團餐」切入外賣,順豐找了一個細分領域——外賣市場「大鱷」美團、餓了麼都沒怎麼深耕的細分領域。
對順豐來說,通過B端企業來獲客,顯得更有優勢。
此前的順豐快遞、同城配送等業務,已經讓順豐積攢了不少企業資源,如果能讓他們的員工都通過「豐食」點外賣,這也是一個不小的市場。
文/河南商報記者 陳薇
圖/河南商報記者 王訪賢
01
「豐食」上線 順豐入局外賣
日前,順豐同城上線「豐食」小程序。
「豐食」專注於企業團餐市場,為企業提供集體預約訂餐、集中配送,無接觸安全送餐服務的訂餐的服務。
據「豐食」披露數據,平臺上已有超過52家餐飲企業入駐,包括德克士、必勝客、西貝莜麵村等品牌連鎖餐飲企業。其主頁顯示,平臺的外賣下單業務已開放,堂食點餐業務還在開發之中。
豐食小程序界面
儘管此前有報導提到,「豐食」的定位是:主界面主打企業團餐,個人也可以在該小程序下單,但河南商報記者5月12日嘗試的情況是,在鄭州,個人用戶是無法下單的。平臺目前只接受企業訂餐,企業需要在小程序上註冊,並提供營業執照等信息備案。
從「豐食」平臺上提供的服務內容條款來看,豐食平臺可以承接公司員工的三餐、下午茶的配送,豐食負責餐廳入駐選擇、餐廳資質審核、折扣談判等。
對於「豐食」的上線,順豐還非常低調:「『豐食』是順豐同城內部孵化的團餐平臺,主要為解決公司內部員工的用餐問題,系內部推行,接受的也是內部訂單,並未要專門跨界做外賣。」
02
順豐有意避開美團、餓了麼
從團餐切入外賣,順豐也是有意避開與美團、餓了麼的正面廝殺。
美團、餓了麼在外賣市場更多的專注直接服務消費者的C端市場,而在C端市場想要燒起來,補貼大戰必不可少。不過,目前外賣市場已被美團、餓了麼精耕細作過,即使補貼燒得不少,也未必能有機會切入。兩年前入局外賣的滴滴很快銷聲匿跡,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某外賣平臺上的團餐
疫情之下的特殊需求,最終讓順豐選擇了團餐這個細分領域。
新冠肺炎疫情讓企業對於團餐的需求升溫。此前,美團和餓了麼也注意到了這個龐大的市場。今年2月10日復工之初,很多河南的企業都卡在了用餐這個問題上。於是,當時就有企業通過預定團餐的方式,解決員工的就餐問題。美團點評也在多地聯合政府、協會等機構,發起「放心工作餐直供」行動。
《中國團餐行業供應鏈發展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國內餐飲行業市場規模已經超過4萬億元,其中,團餐佔據30%市場份額。據艾媒諮詢統計,2019年中國團餐市場規模高達1.5萬億元,今年有望達到1.69萬億元。
而團餐市場,過去無論是美團還是餓了麼,反而深耕得不多。
03
順豐的企業資源積累不少
在服務企業需求的B端,順豐還有著自己的優勢。
僅僅是此前順豐快遞與企業的合作,就讓順豐積累了不少企業資源;順豐同城配送,更是讓順豐與企業建立了更密切的合作,比如其負責瑞幸咖啡的配送等;同時,這也讓順豐有了餐點等商品配送的經驗。
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豐食還極有可能拿出了低佣金這個殺手鐧。目前「豐食」主頁的「商戶入駐」板塊下,標有「免費上線」字樣。順豐公關部人士回應,目前該業務在鄭州還沒有上線,最終針對鄭州餐飲企業的佣金會是多少還沒有確定。
豐食平臺上的餐飲商家
不過,從商業邏輯來看,一次性配送一家公司所有員工的餐食,運營成本會比一單單配送低很多。順豐能為商家提供低佣金,也並不意外。
低佣金,大訂單,對鄭州的餐飲企業有吸引力嗎?
「團餐不好做,企業對餐標都壓的很低,像我們這樣的品牌飯店運營成本高,做團餐很難盈利。」鄭州一家豫菜餐廳負責人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疫情期間他們也推過工作餐團餐,但是鄭州的中小企業訂購一天就一二十單,量非常少,價格也壓得非常厲害,根本不是想像中動輒上百份的專業團餐。一些金融機構、大型國企原本是他做團餐的對象,但這些企業也都有品質不錯的食堂,對團餐需求並不迫切。
堂食恢復之後,該餐企也放棄了團餐業務,即使順豐再找他做團餐,他也不會盲目參與。
而像米多面多這樣的快餐品牌,對順豐的團餐業務卻有興趣。該公司人士說,米多面多外賣業務原本就非常成熟,做團餐外賣無需太多的產品開發投入,只要價格合適是可以考慮的。
04
從團餐到整個外賣市場
不過,團餐也許不是順豐在外賣行業的終點。
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豐食的服務條款中提到,當企業註冊後,可以將自己員工的數據導入平臺,平臺判斷其是公司員工後,可以在「雙方約定的服務範圍內為其提供服務」。
業內人士推測,這條條款可能意味著,公司入駐「豐食」之後,可以通過「豐食」平臺為員工發放「餐補」,員工在平臺上自行選擇自己喜歡的餐點,從而避免眾口難調的問題。
如果這樣來做,配送成本會高於一次性配送的團餐。但通過籤約公司來獲得C端用戶,比直接去市場上尋找成本還是會低很多。
試水外賣這類新業務,對順豐這樣的上市公司來說非常必要,資本市場需要順豐多線布局新業務戰略。
此前,順豐新業務在電商領域有嘗試,從2010年電商平臺「順豐E商圈」,到2012年「順豐優選」,結果一直不太理想,僅2013年到2015年「順豐優選」巨虧16億元,目前店面大面積關停。
2019年,順豐才介入的同城配送領域還是比較成功的。「順豐同城急送」已經在全國200多個城市鋪開,日均訂單量超過100萬。順豐2019年報顯示,順豐同城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19.52億元,同比增長96.12%,高於行業平均增速,在新業務板塊中增速第二。與同城配送相比,外賣顯然供應鏈更長,順豐能否突圍還需要看其運營的能力。
本文為河南商報原創,著作權歸河南商報所有。
未經河南商報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
河南商報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