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要做外賣?網友:如果豐巢自提,涼了算誰的?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順豐正式做外賣,單挑美團餓了麼?」「如果豐巢自提,涼了算誰的?」

近日,順豐不僅因豐巢快遞櫃超時收費問題備受關注,順豐「豐食」平臺上線,意欲殺入外賣領域的消息,也同樣博得眾人眼球。

「豐食」小程序頁面截圖。

順豐回應豐食沒有對外,網友高呼「希望推行」

當萬眾期待外賣圈即將由「二人轉」變成「三國殺」時,順豐回應稱:內部推行,沒有對外。

順豐方面向中新網記者表示,「豐食」是順豐同城內部孵化的團餐平臺,現在的業務形態是順豐內部推行,接受內部訂單,由公司內部項目組進行管理和運營,沒有說對外。

「由於順豐內部員工用餐,沒辦法用統一的內部系統來管理,所以用了『豐食』小程序。」順豐的工作人員解釋。

11日,記者在「豐食」上嘗試下單,訂單顯示可支付。但順豐方面表示,系統上商家是不會接單的。據悉,目前「豐食」是基於小程序來運營,但是會有接口跟企業對接,比如跟企業內部的OA系統。如果有外部人士訂餐,商戶也可接到訂單,但因目前沒有大規模推廣,使用時可能會有一些系統問題。

12日,「豐食」小程序顯示需要認證企業用戶。也就是說,目前個人確實無法使用順豐外賣。

「順豐送外賣的話,速度應該很快。」「我想嘗嘗快遞小哥送來的外賣。」

看到順豐的回應,網友們紛紛表示,「都是這樣說的,我們都懂。」「目前是試營業,以後會有的。」

呼籲順豐入局背後:外賣平臺佣金問題惹爭議

「順豐要做外賣」的消息下,不少消費者還在網上開始@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

「有外賣平臺抽成太高,商家和騎手都很難。」

此前的4月10日,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曾發布《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稱,美團外賣在廣東餐飲外賣的市場份額高達60-90%,已達到《反壟斷法》規定的市場支配地位。同時,美團涉嫌實施壟斷定價,設定了諸多不公平的交易規則,持續大幅提升扣點比例,新開餐飲商戶佣金最高達26%,已大大超過廣大餐飲商家忍受的臨界點。

外賣平臺的佣金問題由此引來廣泛爭議。有人表示,「這東西抽成是按營業額抽,不是商家利潤,營業額的20%約等於多付一份房租,有的店甚至比房租還高。」所以「壟斷不可取,佣金應該降。」

也有人認為,外賣平臺提供了騎手和平臺,和商家是互惠互利的關係,而且之前燒錢鋪市場,補貼商家、消費者、騎手,還有各種廣告投入,不賠錢都是不錯了,商家之前得到實惠,如今卻開始不滿,這種做法不夠厚道。「外賣平臺也不能完全不掙錢吧?」

不過,上述高佣金事件,最終以廣東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和美團外賣發表聯合聲明宣告結束。美團表示,將強化廣東餐飲外賣佣金扶持力度,在「春風行動」基礎上,對廣東地區優質餐飲外賣商戶加大返傭比例至3%-6%,擴大覆蓋範圍,返傭時間至少延長2個月。

「順豐外賣沒對外?麥當勞就是順豐小哥送的!」

外賣佣金爭議下,不少消費者期待順豐的入局可以改善局面。「這樣外賣市場又增添新的元素,用戶的選擇多,企業才會有壓力,有壓力才會動腦子,不至於剝削商家與消費者。」

順豐同城的消息顯示,「豐食」推出了「推薦企業返好禮」的500萬補貼活動,用戶可以邀請企業入駐,也可以推薦企業在「豐食」消費,推薦人可以獲得不同額度的獎勵。另外,在「商戶入駐」欄目下,「豐食」標有「免費上線」字樣,這讓「豐食」的入駐條件顯得格外誘人。

不過,也有一部分消費者感到困惑;「順豐不是早就開始送外賣了嗎?難道麥當勞、肯德基和漢堡王不是順豐快遞送的?」「麥當勞就是順豐小哥送的呀。」

實際上,順豐同城和不少餐飲品牌早已有了合作。疫情期間,順豐同城急送和小龍坎、花家怡園等合作,幫買、幫取、幫送。另外,順豐2017年報顯示,當時其「同城配業務」合作主流品牌客戶已有肯德基、麥當勞、德克士、百度、天虹等。

2019年3月,順豐同城實現獨立化運作。當時,順豐同城公司CEO孫海金披露了的進展:日均訂單量超過100萬,騎手數量超過30萬人,服務已經在200多個城市鋪開。截至2019年年底,順豐同城已服務餐飲等不同行業的眾多頭部品牌,服務超過10萬中小商家和2000萬的個人用戶。

「十塊錢隨便吃外賣的時代」還會來嗎?

除了佣金問題,美團、餓了麼當年的價格戰讓不少人記憶深刻。順豐是否會用價格優勢獲客,也成為大家關注的問題。

「前兩年在餓了麼有幸吃過一毛外賣,現在再也吃不到了。」「大學時候餓了麼、美團兩家競爭,一頓飯6塊多吃得很好。」「又要迎來十塊錢隨便吃外賣的時代了麼?」

從「豐食」目前的配送費來看,似乎並沒有價格優勢,以北京西城區金融街的一家飲品店為例,2.7km的距離,配送費用需6元。另外,商家的起送費普遍偏高,且所有商品都是原價。

這與美團、餓了麼等原價商品價格相同,但沒有前兩者的折扣價,而大多數人都會更加青睞購買折扣商品。

不過,「豐食」似乎並不打算和現有外賣平臺走相同的路子,企業團餐才是最終目標。順豐同城介紹,豐食是由順豐同城一站聯合騰訊企業微信、微信支付、餐道、款易、順豐同城急送共同推出的面向企業員工市場的預定、送餐服務。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表示,疫情下堂食受限,餐飲外賣市場迎來新一輪增長,加之疫情影響下美團和餓了麼因佣金問題廣受爭議,給予其他平臺發展的機會。「豐食」此時入局,從團餐切入,避免和美團餓了麼的直接競爭,有助於其市場的打開。

「加上順豐在物流配送上的優勢,順豐的入局對於整個餐飲外賣市場而言,意味著行業競爭加劇,能進一步激活市場。」陳禮騰說。

所以,順豐如果做外賣,「外賣和快遞同時到達,快樂會不會翻倍?」

相關焦點

  • 豐巢收費惹眾怒,順豐這次為何急於求成?
    而在此之前豐巢主要是向快遞員收取寄存費。這種單向收費模式單一,收益狹窄,存在較大成本壓力。而今啟動會員制,是為實現多元化的收費,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以此彌補虧損。豐巢收費事件持續發酵,儘管快遞櫃收費有其合理性,但也需要考慮用戶需求。就目前而言,對收費價格敏感的用戶仍大量存在,不管豐巢用何種方法平衡用戶感受和自身利益,但始終還是要將用戶的感受擺在第一位。
  • 豐巢收費,順豐的紅包是個什麼梗?
    豐巢收費惹爭議,但看近幾天豐巢的表態似乎是鐵了心要收費。為了安慰大家,豐巢大股東順豐第一時間表示將舉行早取件贏紅包活動:如果順豐快遞用戶快件到達豐巢快遞櫃後2小時之內取走的話可以獲得一個2元紅包,4小時之內則是1元。
  • 「窮瘋」的順豐,要收「豐巢」費了
    五一假期的第一天,就在特斯拉宣布降價的時候,佔據國內壟斷地位的豐巢快遞箱宣布從免費改為收費,把自己送上了熱搜,引來了全網的謾罵之聲。雖然政事堂的讀者們用快遞箱的可能不多,不過,這卻是一個梳理「新基建」與「新動能」關係的好例子,今天也就展開聊一下。首先,順豐漲價豐巢,行為上是合乎邏輯的。
  • 豐巢誓爭五毛錢,貴族順豐的背水一戰
    來源:鋅財經豐巢被聲討半月之後,還是認慫了。被相關監管部門相約喝茶之後,豐巢於昨日又發布了《關於用戶服務調整的說明》。然而,在道歉和給出新方案的同時,也再次強調「這個錢,我還是要收的」。豐巢誓將「5毛錢收到底」的背後,實則是順豐和其他快遞公司的暗戰。在外界看來,豐巢一直被視為順豐的嫡系,但近些年豐巢和順豐的關係頗為微妙。回顧近5年的財報,豐巢一直處於長期的虧損。早兩年,老子順豐財報還好看的時候,對這個還在賠錢的「兒子」也就默認接受了。
  • 順豐做局,豐巢壟斷快遞櫃之後,開始收費了
    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主要城市布設智能快遞櫃已達40.6萬組,順豐旗下豐巢一家就佔了17萬組,佔比接近42%!事實上,豐巢在一線城市的市佔率已經超過70%,頭部效應已經非常突出。試問,還有什麼企業像豐巢一樣,在一線城市的市場佔有率達到70%的時候,還在失血不止?!
  • 豐巢收費菜鳥獲益,阿里系物流會壓制順豐嗎?
    文/東方亦落從4月30日開始,豐巢快遞櫃存放快遞超時要收費了。並且收費也有「雙重標準」: 普通用戶可免費存放包裹12小時,超時後每12小時收取0.5元,3元封頂;豐巢會員月卡5元/月,不限保管次數,當月任意收件,每件可享7天時長存放,有效時長30天,季卡12元/3個月,不限保管次數,7天存放時長。此消息一出,網上炸開了鍋。
  • 豐巢被爆錘,寄快遞的幹不過搞物業的?
    文中還給豐巢算了一筆帳,讓網友直呼業委會中藏龍臥虎:「你們只提進場費,從沒有向公眾透露過對快遞員收取的使用費用,豐巢櫃分大中小三種格子,分別收0.45元、0.4元和0.35元每單。難怪網友評論:背靠順豐,豐巢將佔據7成市場份額據啟信寶顯示,豐巢科技成立於2015年4月,最初由順豐速運、申通快遞、中通快遞、韻達貨運等共同投資創建,布局快遞業終端智能貨櫃。
  • 豐巢巨虧近8億,漲價的背後是順豐的絕地反擊?
    數據顯示,豐巢2019年虧損7.81億元,進入2020年,一季度虧損2.45億元,到底要如何扭轉局勢呢?近期的收費風波很難讓人相信這是豐巢的無奈之舉,畢竟僅靠快遞櫃超時收費的這點收入還很難彌補虧空,這背後更像是順豐速運的絕地反擊。
  • 順豐要送外賣,多地封殺豐巢;宜家回應不雅視頻;比特幣暴跌上千元...
    順豐要送外賣,多地封殺豐巢;宜家回應不雅視頻;比特幣暴跌上千元;LV老闆疫情期間損失300億美元...小區快遞櫃不可能有太多家介入,你進來了,別人可能就無法進來,而你突然要收費,肯定讓人錯愕。難怪會有「搶佔了地方,下一步當然是收費了」的吐槽。另據報導,豐巢本身也會向快遞員收取每次3到5毛不等的投遞費用。再向用戶收費,是否涉嫌二次收費,這也是輿論關注的一個焦點。快遞櫃收費而與用戶產生的結,如何解開,尚需觀察。
  • 馬上評|豐巢強制收費,別成了順豐的「資本木馬計」
    公眾有一個直覺:一貫「人畜無害」「守崗敬業」的豐巢快遞櫃,怎麼在這個五一節前後就突然變身「霸道總裁」?非要收費,非要單方面宣布收費標準,沒有一個過渡、不願意和消費者協商呢?這背後發生了什麼呢?其實,這可能還是一個資本市場的「故事」。
  • 為什麼順豐反而不太用豐巢?
    這次事件也成了對快遞公司的一面「照妖鏡」,使用豐巢較多的,往往是一些不太注重客戶體驗的公司,而那些真正注重客戶體驗的公司,包括豐巢的控股公司順豐,反而不太用豐巢。而自認收費有理的豐巢,亦未見任何妥協的跡象。在這個事件中,有一個角色顯得特別沉默,就是豐巢和收件人之間的快遞公司。嚴格說來,快遞公司應該是這一事件的「肇事者」,因為豐巢與收件人之間本無聯繫,是快遞公司將本應由自己完成的「最後一公裡」送達,交由豐巢暫存,並由收件人自取,從而將兩者關係變為三角關係。
  • 豐巢大手筆收購速遞易,又收錢又收購的順豐葫蘆裡賣了什麼藥?
    來源:江瀚視野最近一段時間,豐巢快遞櫃無疑成為了全中國最引人關注的快遞產業企業,一方面,豐巢的大幅度收費引發了大家的重點關注,另一方面,豐巢更是不惜一切代價大舉收購,又收費又收購,豐巢大動作不斷這究竟是要幹啥?
  • 順豐王衛的豐巢,真差那5毛錢嗎?
    一、豐巢為何堅決不妥協智能快遞櫃一度被認為是一個好生意。2015年6月6日,順豐、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5家物流公司宣布投資5億元成立豐巢科技。其中,順豐持股35%,申通、中通、韻達各持股20%,普洛斯持股5%,豐巢法人代表為順豐總裁王衛。
  • 豐巢兩頭收費,負債150億的順豐還能帶得動嗎
    說缺錢吧,豐巢背後的大股東是快遞行業的龍頭老大哥順豐,且近期大手筆收購了速遞易!有人更看好順豐了,有人卻說會不會玩脫了?順豐和豐巢到底在搞什麼動作,超時收費又真能解決一年虧損7個多億的問題?5月11日凌晨,豐巢在其公眾號上發布了致用戶信:有道歉,但收費還是要繼續。豐巢的說法是,服務了大家5年,收費是為了提高快遞領取速度,為了鼓勵大家儘快取件,順豐還對4小時內取件給出了獎勵。
  • 焦點分析丨「豐食」繞開個人外賣,但順豐終究繞不開美團
    因豐巢爭議而同樣處在風口浪尖的順豐, 緊接著就為業界帶來了新的議題。 話題來源是一個新外賣平臺的上線——該平臺名叫「豐食」,上線於今年3月、形態TO B,主要面向企業提供團餐服務,同時支持企業員工餐補對接,企業員工數據需對接到豐食平臺系統。 根據官方介紹,豐食供第三方商家入駐,提供美食、水果生鮮、甜點飲品、超市便利等品類。
  • 豐巢快遞櫃也要收費了?!網友吵翻,你怎麼看?
    除了很多時候使用豐巢都是被迫,網友們也對「12小時」這一時間頗有不滿。很多人表示,工作原因導致下班晚,不能及時取件。因此,12小時的時限未免太短,應該改為24小時或者48小時。 也有網友持相反意見,提出快遞櫃超時收費可以接受。不過,支持者也提出,能接受的前提在於是否妥善處理好「快遞員是否提前徵得同意」與「超時標準」這兩大突出問題。
  • 5年時間,豐巢是如何一統快遞櫃江湖的?
    2016年5月18日,菜鳥網絡宣布,聯合12家快遞公司和速遞易、豐巢等8家自提櫃企業建成全國最大的快遞自提櫃服務平臺。據悉,包括速遞易、豐巢、雲櫃等在內的8家自提櫃企業,佔有目前全行業自提櫃總數的70%多。2016年6月,豐巢五大創始股東按原持股比例增資5億元。
  • 豐巢快遞櫃要收費了!那怎麼可以避免收費呢?
    正在大家歡天喜地準備開啟51假期的時候,豐巢在4月30日發布聲明。普通用戶免費存放12個小時,超出12小時,0.5元可以再存放12小時,3元封頂,節假日不計費。每人可以享受兩次免費的超時服務。其實,這也不是豐巢一家開始收保管費了,只不過領頭的快遞櫃裡面,他是最先開啟的,而且特別尷尬的是什麼?它的最大競爭對手菜鳥驛站就站出來發表聲明說:我們不收費,我們免費。那肯定大家就疑惑了,這豐巢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是因為豐巢虧損太嚴重。
  • 豐巢深夜道歉,菜鳥免費存放,兩大巨頭阿里順豐激戰快遞櫃
    當然,如果成為豐巢會員,用戶將以5元/月價格享受滯留包裹保管7天,並獲得5元豐巢寄件優惠券以及視頻網站7折購買折扣券。會員服務消費者可在線上進行選擇,未經消費者同意情況下,將不產生任何費用。針對多次滯留包裹在櫃佔用資源的用戶,豐巢將在兩次免費取件過程中詢問消費者是否要選擇延期保管服務,如仍不同意使用的用戶可選擇不再允許其快件投遞入櫃。新政頒布後,引起各界關注,也被盯上熱搜。輿情沸騰之下,多個省郵政局、中國消協先後發聲,大意是豐巢收費政策要顧及用戶意見。
  • 雞肋的豐巢怎麼敢收費?
    繼續做,錢途不明,賺錢看不到影子,倒是投入是真需要考慮的;要壯士斷腕,又要考慮這些設備怎麼處理,如果把麻煩留給社區和政府,順豐也會面對大麻煩。咋辦,收費是一個好辦法,反正豐巢也成了一塊雞肋。如果不能上市,那大概率是別想收回當初投入的成本,就算是上市成功了,免費這套打法也做不長遠。算起來,豐巢想賺錢其實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快遞櫃廣告,消費者讚賞等,最後發現,只有收費才能避免淪落到做公益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