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窮而匕首見
一切都發生的很突然。
不久前,一向與世無爭的北歐國家瑞典宣布了一條重磅消息,禁止使用華為和中興的5G設備,正在使用的,也必須在2025年初之前完成更換。
這一切確實是非常突然,因為在歐洲國家中,瑞典是第一個立法確定了5G規則的國家,今年年初瑞典實行的《電子通信法》中,也沒有任何對5G生產商、國家的歧視性限制。
不僅如此,瑞典的政府官員還曾公開表示,瑞典是通信技術領先國家,對技術治理有獨立嚴格的標準,5G風險是系統性的,不能從單一產商、國家來衡量。
言猶在耳,誰料卻是一碗迷魂湯。
不由得讓人想起一個成語,圖窮而匕首見。
瑞典官方這次的所作所為不僅震驚了我們,也震驚了瑞典各界,各家運營商都沒有想到,僅僅一夜之間局勢翻天覆地,再不能使用中國設備,所有相關投資都打了水漂。
瑞典給出的理由非常熟悉,出於國家安全的考慮,但是有證據嗎?沒有,也不需要。國家安全,只是一個萬能藉口罷了。
一向倡導公平、無歧視的國際環境,以自由、中立、開放競爭為價值觀,號稱擁有比美國更開放包容的社會制度的國家,為什麼如今在5G問題上開始和美國一個鼻孔出氣,宣稱中國是"瑞典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呢?
要知道,從北京到瑞典有約6658公裡,坐飛機至少也要八個小時。
相隔這麼遠,中國威脅到了瑞典什麼呢?
背後的黑手
毫無疑問,瑞典這次態度突變的背後,有美國這隻黑手的攪弄。
自七月份以來,美國駐瑞典大使,美軍方高層人員就和瑞典方面來往密切,背後很可能已經達成了多個交易。
近年來,為了圍剿華為和中興,美國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政府高官逐個國家多輪遊說,廣泛施壓,甚至還不惜打出軍事、金融等組合拳。
而這次一向富有,不缺錢,也不缺技術的瑞典,成為歐洲第一個站起來,喊出徹底禁止中國5G生產商的國家,可見美國沒少下功夫。
而美國的功夫很可能下在了兩個方面,第一是軍事,就在瑞典出臺華為禁令的前後,瑞典國內一直有聲音高呼要加入北約,很可能美國是把加入北約作為了籌碼,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消息,也是在這個時間段,瑞典薩博集團和美國籤署了價值7.7億克朗的軍售合同。
第二種則可能是愛立信的影響,愛立信現在是全球最大的移動通訊設備商,美國領導人從多次在公開場合督促美國公司,要控股諾基亞和愛立信,加強對這兩個電商巨頭的控制,並用他們對付華為。因此也有一種可能是瑞典為了緩解美國對愛立信的壓力,以對華為實行禁令作為交換手段。
當然這些都只是可能性猜測,不過在禁令出臺後,美國駐瑞典大使的態度可是貨真價實的,他表示"很高興聽到這一消息"。
而一些網友分析,這背後很可能不只是美國一家,可能還有一個幕後黑手,瓦倫堡家族。
瓦倫堡家族是一個延續了兩個多世紀的企業帝國。他是愛立信最大的單一股東,也是薩博集團的創始人。
這個家族對瑞典的影響力絲毫不弱於瑞典皇室,一張禁令換來保住愛立信,籤售武器大單,驅逐競爭對手,何樂而不為呢。
無論幕後的黑手是誰,這樣公然擾亂國際秩序,進行歧視性對待的做法都是無法被接受的。
不可能沒有後果
在瑞典公然下黑手後,中國駐瑞典大使館當即作出回應,在一段時間以來,瑞典一些人一直在炒作華為和中興等中方企業的設備構成了所謂的國家安全威脅,但從來都拿不出什麼真憑實據,多年的合作中,華為和中興一直積極促進與瑞典公司的合作,為瑞典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從來也沒有對瑞典的國家安全有過什麼"威脅"。
中國堅決反對濫用"國家安全"概念,在沒有任何事實根據和確鑿證據的情況下,違背市場規律和公平競爭原則,排斥特定國家的特定企業,以"莫須有"罪名打壓中方企業,人為阻隔合作。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中國駐瑞典大使又進行了詳細的說明,瑞典安全部門聲稱的中國對瑞典進行間諜行為,完全是無稽之談,華為和中興在瑞典的20多年裡一直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從沒有任何違法行為,而且華為公司早就向瑞典政府提出,如果有擔心,可以籤署"無後門"協議。但現在瑞典既拿不出證據,又不願意籤署"無後門"協議,而是直接把這些中方企業排除在外,這樣的行為中國是堅決反對的。
現在中國也正在等著瑞典軍方和安全部門的回答。同時駐瑞大使也告訴記者,如果瑞典政府不改變他們的決定,那不可能沒有後果。
瑞典政府清醒嗎?很難說,真的清醒又怎麼會做出這種損人不利己的決策,瓦倫堡家族清醒嗎?也不好說,但他們應該已經算好帳了,只是這筆帳算的對不對就不知道了。
要知道現在,中國三大運營商籤訂的5G合同中,其中有不少都有愛立信的參與,而且愛立信在中國國內也佔據著不小的市場份額,據統計,2019年一年,愛立信在中國的總收入就接近20億美元,而且,不少瑞典企業,比如宜家、H&M、ABB、伊萊克斯等在中國一年的銷售額也超過了1000億人民幣。
不知道到時候瑞典政府也好,瓦倫堡家族也好,能不能承擔得起這個損失。
中國一向對瑞典企業秉持的是開放包容的態度,但瑞典顯然不準備報以同等的回應。
哪個國家更講規則?更加開放?不言自明。
而更有意思的是,同為北歐國家的芬蘭明確表示,芬蘭不會禁止華為。瑞典有愛立信,芬蘭還有諾基亞呢。
市場需要的是良性競爭,如果為了一時的私利,破壞整個規則,總有一天會自食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