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軍邊防部隊明知故犯,幕後有什麼骯髒黑手?

2020-12-22 蔣曉峰Terry

中印邊界西段加勒萬河谷衝突事件,也就是肢體衝突,造成了傷亡。事實部分,大多數朋友都已經了解。簡單說,就是「三個先」,印度邊防部隊,非法越線在先。印方違反雙方共識,挑釁在先。印方違反國際規則,攻擊在先

黑幕

中國的外交部、軍方都已經把事件的來龍去脈講了幾遍,有些話,中國人真的很厚道,很智慧,暫時沒有點透,但不代表這次事件背後,就沒有更骯髒的黑手、藏得更深的內幕

稍微還原一下幾個關鍵事實,然後我們來分析,這個黑手可能比想像的要陰險、毒辣、隱蔽得多,不查出來,邊境恐怕不得安寧。

印軍巡邏

事實就是6月15號,印軍一線部隊,違背雙方軍長級會談達成的共識,再次越過實控線,破壞中方搭設的帳篷。當中國邊防官兵,按處理邊境事件的慣例,前出交涉時,印軍突然開始暴力攻擊,中方前往交涉的官兵,然後雙方發生激烈肢體衝突。

就在10天前,6月6日,兩國邊防部隊舉行軍長級會晤,剛剛就緩和邊境地區局勢達成共識。沒過10天,印軍就這麼決絕地背信棄義了?本來出了事,按慣例交涉可以解決,印軍怎麼反而還突然暴力攻擊了呢?印軍本身就是肇事者,在侵害別人的權利,怎麼還變成很理,在維護自身權利的樣子?

這不是很奇怪,很蹊蹺嗎?就算翻臉,也沒有翻得這麼快,翻得這麼徹底的。完全沒把6月6號的軍長級會晤共識當回事。難道是剛開完會,還沒來得及傳達會議精神?一線官兵自說自話,挑釁中方?都不太能解釋得通,也沒有那麼簡單。

我認為15號那天,越線去挑釁的印度一線部分官兵,是帶著特殊的、秘密的、不可告人的指令去的。直接下達這個指令的人,當然是印軍邊防軍裡的人,但究竟是裡面的哪個層級,具體到哪個軍官,中方不掌握

非常有可能,這個特殊、秘密的指令,並非來自於印度國防部的明確指令,莫迪總理應該也不知道會有這種事要發生。

那這個下達指令的幾個人,他們是受到什麼勢力的指使,一些軍官有沒有被收買?有沒有和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有關聯,這是一條非常隱秘的線,埋得很深的一條線。

我認為只有這個,才能解釋,15號晚上的那些印度士兵,突然跟發了瘋似的跟中國邊防軍去「碰瓷」。

再往下推導一步,這個秘密指揮者,下令後,預判到雙方會發生肢體衝突,甚至預判到有可能出人命,這些都是「計劃內的」,要的就是這個效果。等出了事後,再講那些「中方以大欺小」,「倚強凌弱」這種故事,然後在國際輿論上炒作「中國威脅論」,為後續輿論轟炸中國,甚至制裁中國進行鋪墊。

現在,印度國內已經開始砸「中國貨」,美方政客、媒體也在替印度「喊冤」了。

在這個過程中,印度成了什麼?就成了一張牌

美國不是打各種牌嗎?「臺灣牌」,「香港牌」,當然還有「印度牌」!

印度,棋子

前去挑釁中方邊防部隊的印度士兵,只是奉命去「當打手」,自己都不知道在幹嘛!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絕密任務,他們只是執行者,不需要去問為什麼。

所以事後,我們的外交部長王外長和印度外長蘇傑生打電話,最引起我注意的是通話中,中方要求印方對事件「開展徹底調查,嚴懲肇事責任人,嚴格管束一線部隊,立即停止一切挑釁性舉動,確保此類事件不得再發生」。

經過剛才的分析,相信各位朋友會開始理解,為什麼我們的王外長洞察秋毫,會要求印度外長,這麼具體的要對方怎麼去處理這個事。

因為我方已經意識到事出有因,非常蹊蹺,並非普通越線事件可以解釋,所以要印方徹查。否則,這個「暗線」不排除的話,不「排雷」的話,將來還會有同樣的秘密指令下達,繼續非法越線和中國「碰瓷」、死磕。邊境永無寧日。

咱先把這個猜測放在這兒,看看接下來的調查,會不會往這個方向走。

否則,印度的外交部長、國防部長、總理莫迪要背這個鍋的。莫迪已經講了,「沒有任何人(解放軍)侵犯我們的邊境,也沒有任何哨所被他人佔據」,就是等於承認是印軍一線部隊承擔責任,也等於證明,這個指令,不是來自於他的總理府。

相信此時此刻,印度方面也在查幾個關鍵人物,這個命令的來龍去脈。但我相信,那個「影子指揮官」,背後的「大魚」肯定不會露面,甚至到時候可能下令,斬斷下達指令的鏈條,因為這個利益輸送鏈是絕不能見光的。

拭目以待吧,看看印度國內,誰來當「背鍋俠」,會不會發生「喋血」事件,一些無頭案,爆出一些更蹊蹺的事來。(完)

相關焦點

  • 300名敢死隊等候命令,全套56衝配鋼芯彈,不惜代價襲擊印軍
    據「今日印度」網站7月15日報導,日前印度陸軍駐克什米爾地區的邊防部隊拉響了警報,印度第19步兵師指揮官維倫德拉少將證實,印軍在印巴邊境地區打死了2名武裝分子後掌握了最新情報
  • 印軍精銳在邊境全軍覆沒,大批部隊趕來報復,巴鐵:不是我幹的
    據「今日印度」網站最新報導,日前印軍精銳分隊在靠近尼泊爾邊界的北方邦地區落入了陷阱,在一番激戰之後,這支印軍部隊全軍覆沒,有至少8人被當場打死,還有6人重傷搶救之中,傷亡數字很可能將繼續上升,而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出手的不再是巴基斯坦,而是印度本國的叛軍武裝,但是印軍卻指責稱,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是「幕後黑手」,然而卻遭到了巴基斯坦方面的堅決否認,拒絕和印度本國的襲擊事件扯上任何關係。
  • 一支「流亡藏人部隊」幫印軍對付解放軍?真相是……
    先是2日向我外交部發言人提問,聲稱印方說「流亡藏人部隊」是印度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支部隊在美國中情局的指導下於上世紀60年代成立……在達賴支持下與印軍並肩作戰,云云。或許覺得「印方」這詞用得心虛,接著又找補了一下。
  • 印軍聲東擊西,數萬大軍集中錫亞琴冰川,炮兵部隊連夜包抄戰略點
    只不過這一次,印度也學聰明了,採取聲東擊西的戰術,將數萬大軍集中在錫亞琴冰川,炮兵部隊連夜包抄戰略要點。據巴基斯坦《每日時報》(Daily Time)7月15日消息報導,當地時間14日起,巴基斯坦邊防部隊通過無人機、雷達等設施監測到印度軍隊進行新的調動,並極度接近巴基斯坦的實控地區。
  • 印軍在邊境落入陷阱,激戰後精銳部隊被全滅,巴鐵:這次不是我
    不過就在這一關鍵時刻,印軍卻在國內吃了一個大虧,多名印軍士兵傷亡。印軍精銳部隊被全滅近期,印度軍方的一名消息人士透露稱,在最近這段時間裡,印度境內突然出現了大批武裝分子,他們潛伏在印度境內,伺機進行破壞行動。而且除了印巴接壤的克什米爾地區之外,印度與尼泊爾的邊境地區也同樣出現了這類武裝分子。
  • 對印自衛反擊戰,我軍打殘印軍王牌部隊
    明《英烈傳》有云: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謀而不在勇。這句諺語的意思就是將領在於智謀不在於勇敢,士兵在於精幹不在於人多。諸多世界軍事強國都特別重視中國這句充滿軍事哲理的諺語,重點加強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而不再是追求軍隊龐大的數量,依靠人數優勢的戰爭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 印軍狼狽潰逃,解放軍迂迴穿插斷其退路,打出輝煌大勝
    1962年解放軍邊防部隊對印軍發起還擊作戰,入侵克節朗地區的印軍第7旅很快便被全殲,旅長被活捉,解放軍乘勝追擊,收復藏南重鎮達旺,共殲敵1897人。為挽回敗局,印軍不斷向邊境地區增兵,並佔據西山口天險,妄圖以地形之利,阻止中國軍隊前進的步伐。根據「打狠、打痛」入侵印軍的最高指示,解放軍邊防部隊再次發起西山口-邦迪拉反擊戰。西山口-邦迪拉地區,位於喜馬拉雅山南側,是典型的高山峽谷密林地區,地勢走向西北高、東南低。
  • 美媒:解放軍給部隊最好裝備,印軍則發二手衣服
    原標題:美媒:解放軍給部隊最好裝備,印軍則發二手衣服近日,美國軍事分析家彼得·蘇休在《國家利益》網站發表評論稱,中印雙方在邊境西段的談判仍在繼續,同時,雙方都在為漫長寒冷的冬天做準備。
  • 印軍急購的美制防寒服到貨了,士兵抱怨:有破洞、有汗味,有餿味
    據環球網軍事報導,印度ANI通訊社11月5日消息,日前,駐紮在邊境高原地區的印軍已經收到了從美國緊急採購來的先進防寒服,並將其分配給部署在達拉克-列城的最前線的印軍部隊。價格自然是比較規定,一個單件外衣就高達2000美元,全套ECWCS要上萬美元,由此可見印軍是下了血本了。不過,美國向印軍交付的這批棉服中,不少都是美軍庫存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的ECWCS系統服裝,最老舊的版本歷史要超過三十年,最新版的也有近十年的歷史。主要原因是由於印軍訂貨緊急,美軍也來不及全新生產,不得不向印軍交付庫存的防寒服,甚至很多是美國士兵穿過的二手貨。
  • 印媒:印軍在實控線附近設置帶刺鐵絲網,警告中國不要「越界」
    消息人士稱,自8月29日以來,中印雙方幾乎每天都有旅級指揮官級別的會晤。由於旅級指揮官的談判沒有取得突破,各方已達成共識,即舉行一次軍級司令的會晤,以便今後進行對話。據悉,到目前為止,雙方已經舉行了五次軍級會議。
  • 我軍新一代防寒服登場,效果神奇令印軍憤慨,零下40度仍正常巡邏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26日的報導稱,多個品種的新型邊防巡邏被裝已經全面列裝我軍一線邊防部隊。防寒頭套、多功能水杯、叢林迷彩皮膚衣以及派克式保暖作訓服,這次我軍新型巡邏被裝的種類十分豐富,而且這些新裝備的科技感十足。
  • 美分析師:駐藏部隊最好而印軍用二手
    圖為 印軍士兵最近在網上有報導稱,中國軍隊一直優先為駐藏士兵提供冬季補給和巡邏裝備。但此次卻形成了鮮明對比。,並且中印邊境的駐藏部隊更是已經進行部署。這其中包含中國邊防部隊所需的防寒帽,冬訓衣,大衣,吸溼快幹內衣,防水保暖手套,防眩光眼睛以及多功能保溫水瓶。
  • 胡錫進:解放軍有擊敗印軍的絕對把握,不會丟一寸土地
    了解中印邊境一線情況的人告訴老胡,解放軍對整體局勢有著牢固的把控,一旦開戰,無論怎麼打,解放軍都有擊敗印軍的絕對把握。如果印軍膽敢升級衝突,將有更多印度軍隊被消滅。連打一場架都死20人(很多人系群毆受傷後被凍死)的印度軍隊,根本就不是解放軍的對手。沒錯,我們有點蔑視那些印軍的戰鬥力。中國的確希望和平發展,所以我們30多年沒有對外打仗了,如今我們發現,一些外部力量在誤讀中國的和平意願,將之視為中方的軟弱。
  • 我們都被莫迪騙了,印軍有暖爐還睡席夢思
    其實這並不是最慘的,據了解,印度邊境部隊的禦寒物資短缺,印軍面臨嚴峻挑戰,如果再不撤軍,邊防士兵很可能會被凍成「冰雕」,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印度邊境地處高海拔地區,冬天的最低溫度可達零下50度,為應對酷寒,印軍急需大量禦寒物資,此前印軍在國際上採購的防寒服可謂「一波三折」,不僅有美軍使用過的二手貨,還發生過火災等意外事件,外界普遍認為印度根本沒有精力去應對這些突發狀況。
  • 廓爾喀彎刀部隊公開抗命,印軍指揮官無計可施:唯一敢拼刺刀部隊
    同時印度還希望將廓爾喀彎刀部隊部署到尼泊爾前線地區,這是一支在1962年敢於同PLA拼刺刀的部隊,不過似乎廓爾喀彎刀部隊公開抗命。據悉,廓爾喀彎刀部隊公開違反了印軍指揮官的命令,拒絕進入尼泊爾執行作戰任務。廓爾喀彎刀部隊實際上是尼泊爾的僱傭兵,當地人從小生活在山區,體格非常的健壯,並且作風很彪悍。英國、法國和印度等國都從該地區招募僱傭兵。
  • 中印戰爭印軍陣亡最高級別軍官,被白刃戰嚇跑路上斃命
    歷經輾轉與戰火,這名後起之秀成為了印軍第62旅旅長,並在後來參加了中印戰爭。1962年11月霍希爾率領印軍第62旅,駐紮於西山口負責一應防禦工作。然而當地氣候嚴寒,印軍整體紛紛生火取暖,對於相應防務戒備有所疏忽。因此,在他們一無所知的狀況下,一隻400人左右的中國部隊已從旁悄然繞過,到達略馬東附近。
  • 解放軍戰士穿新衣住新房,隔壁印軍二手衣服啃冰塊
    文/白夜對於印度軍隊的後勤保障,印度媒體方面一直相當自信的,一些新購的軍事裝備網往往經過印媒誇張的渲染,就會變了味,例如陣風碾壓殲20的,印度T72坦克媲美99式等等在印軍的後勤方面,印媒也對外宣稱邊區已經修建多座公路,眾多橋梁,駐防高原的印軍後勤保障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
  • 解放軍對印軍播放「我在東北玩泥巴」 印媒:分散印軍注意力
    原標題:果然,解放軍對印軍播放的就是那首歌!綜合印度ANI新聞網和《今日印度》網報導,中印雙方在印方所謂的「拉達克」地區的對峙仍然繼續之際,解放軍在某些對峙點對印軍「打心理戰」,用高分貝的揚聲器對著印軍方向播放旁遮普語歌曲。
  • 印媒:巴軍在克什米爾部署彩虹4 印度面臨兩線作戰
    作者署名:笑天據印度媒體《歐亞時報》網站報導,印度陸軍第14軍為準備在拉達克地區過冬而列出的一個裝備需求清單。同時在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執行任務的印度第15和第16軍也提出了一個清單,列出需要採購的武器裝備,其中包括槍掛榴彈發射器、無人機、輪式裝甲車和其他防禦裝備。在印軍提出這些採購要求之前,巴基斯坦方面正在克什米爾實際控制區附近部署「彩虹-4」無人機,而這些無人機具備很強的攻擊力,可進行打擊印度部署在該地區的各種軍事目標。
  • 《龍》雜誌:1967年乃堆拉山口移交印軍屍體及軍用物資一一中印邊境...
    印度軍隊在乃堆拉山口的武裝進攻受到我軍邊防部隊堅決反擊,傷亡慘重。印度政府便賊喊捉賊地向我國駐印使館提出照會,誣衊我軍邊防部隊向印軍發動「進攻」,還煞有介事地提出:「為了緩和緊張形勢和防止局勢變得十分嚴重,建議雙方立即停火,在這個地段的雙方部隊司令官在乃堆拉山口會談」。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