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軍狼狽潰逃,解放軍迂迴穿插斷其退路,打出輝煌大勝

2020-12-21 歪史正說

1962年解放軍邊防部隊對印軍發起還擊作戰,入侵克節朗地區的印軍第7旅很快便被全殲,旅長被活捉,解放軍乘勝追擊,收復藏南重鎮達旺,共殲敵1897人。

為挽回敗局,印軍不斷向邊境地區增兵,並佔據西山口天險,妄圖以地形之利,阻止中國軍隊前進的步伐。根據「打狠、打痛」入侵印軍的最高指示,解放軍邊防部隊再次發起西山口-邦迪拉反擊戰。

西山口-邦迪拉地區,位於喜馬拉雅山南側,是典型的高山峽谷密林地區,地勢走向西北高、東南低。西山口海拔4300米,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西山口-邦迪拉-提斯浦爾有公路相連,因此印軍視這裡為進可攻、退可守的天然屏障。

然而,再大的困難也無法阻擋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根據地形及敵軍部署情況,解放軍邊防部隊決心採用大縱深迂迴戰術,以主力沿公路從正面猛攻印軍西山口防線,與此同時派出一支奇兵,翻越重重大山,繞到西山口印軍防線後方,穿插至德讓宗和邦迪拉之間,截斷敵軍的退路,首先殲滅西山口之敵,然後再向德讓宗、邦迪拉方向發起突擊,不斷擴大戰果。

為配合正面進攻,擔負穿插任務的步兵第11師部隊(32團、33團),在師長餘致泉、副政委秦明、副師長王曉一的率領下,於11月10日黃昏出發,攜帶7天口糧,平均負重30公斤以上,克服重重困難,經7天5夜,提前50分鐘進至拉洪橋一帶,當即以33團搶佔有利地形,隨時準備截擊印軍潰軍,抗擊敵軍援軍。

11月18日8時30分,西山口-邦迪拉反擊戰正式打響,解放軍419部隊在友軍的有力配合下,對西山口之敵發起了猛烈地進攻。9時12分,僅僅用時40分鐘,解放軍邊防部隊便突破了印軍前沿陣地,印軍在中國邊防部隊的猛烈打擊下,很快便喪失了鬥志,主力開始向南潰逃。

潰逃下來的印軍沿公路向邦迪拉潰逃,但印軍指揮官萬萬沒有想到,中國軍隊一支奇兵已經截斷了他們的退路,印軍遭到迎頭痛擊,只能向深山密林四散逃竄,中國邊防部隊則乘勝追擊,不斷擴大戰果。

西山口被攻破之後,步兵第11師又與友軍一道向德讓宗、邦迪拉方向發起了進攻,攻至中印傳統習慣線之後主動停止前進,就地轉為搜剿殘敵戰鬥。

西山口-邦迪拉一戰,共歷時10多天,解放軍邊防部隊採用的遠距離、大縱深的戰役迂迴,收到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效果,最終以陣亡225人、傷477人相對輕微的代價,殲敵5063人,取得了輝煌的大勝。

戰後,世界上有軍事評論家稱:「中國軍隊的行動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

相關焦點

  • 西山口邦迪拉之戰:解放軍迂迴穿插貝利小道,打得印軍魂飛魄散
    1962年印軍4個旅約8000餘人入侵該地區。在對印自衛反擊戰爆發後,中國人民解放軍西藏邊防部隊於1962年11月在西藏西山口至邦迪拉地區對入侵印軍發起進攻。據此,西藏邊防部隊以2個多團從正面攻擊西山口,打敵之「頭」;以3個多團從敵兩翼夾擊申隔宗、略馬東、擊敵之「背」,剖敵之「腹」;以2個團實施迂迴穿插,直插德讓宗、邦迪拉之間,切敵之「尾」,形成對西山口、德讓宗地區之敵的多路分進合擊,將其分割包圍,各個殲滅。
  • 獲解放軍情報後,印軍突然又增兵一萬,為何對這個情報反應過激?
    但是最近印軍獲得對手情報後,印軍卻突然繼續向邊境增兵,究竟為何反應如此過激? 在12月18日,《印度斯坦時報》報導稱,通過分析衛星圖像和截獲的情報可以證實,解放軍大量軍用基建發生新變化,說明他們已經準備好和印陸軍拉長線對峙。可以發現,解放軍 在進行關鍵道路和房屋建造活動,在喀喇崑崙山口阿克賽欽擴充軍事實力和容量。
  • 解放軍對印軍播放「我在東北玩泥巴」 印媒:分散印軍注意力
    原標題:果然,解放軍對印軍播放的就是那首歌!綜合印度ANI新聞網和《今日印度》網報導,中印雙方在印方所謂的「拉達克」地區的對峙仍然繼續之際,解放軍在某些對峙點對印軍「打心理戰」,用高分貝的揚聲器對著印軍方向播放旁遮普語歌曲。
  • 對印反擊戰中攻佔高地,炮兵方純德:炮筒被樹枝擋那就去樹上開炮
    結果,兩天之內,印軍十一旅被解放軍五十五師包圍,印軍大敗。為了表示中國領土神聖不可侵犯,也為給和平談判創造條件,解放軍準備發起邦迪拉戰役狠狠地打擊印度侵略軍。印軍在色拉—邦迪拉「一字長蛇陣」似的部署,在解放軍看來沒有什麼稀奇的,收拾這種陣形解放軍信心十足,只要對印軍長蛇陣腰部實施迂迴穿插既可勝券在握。
  • 1962中印自衛反擊戰,解放軍犧牲的最高軍官是誰?是什麼軍銜和職務?
    河谷兩側均為高山密林,坡度較大,有的地方是絕壁,對部隊展開,實施迂迴穿插極為不利。河的北岸靠著山腳有一條公路,由邦迪拉經多隆橋向南通往米莎馬裡,向東南經賈明通往查道,是該方向印軍唯一的交通要道。 解放軍發起西山口、德讓宗、邦迪拉戰役後,印軍第67旅的兩個營於11月18日由米莎馬裡出發,向邦迪拉方向實施增援,其先頭克什米爾聯隊第3營於19日11時進至登嘎威利西側3公裡處,與由邦迪拉南逃的印軍相遇,得知邦迪拉已經被我軍佔領,這股敵人於是就地集結,休息做飯,同時向邦迪拉方向派出警戒,伺機繼續前進或組織後退。
  • 印軍唯一退路被切斷,數萬士兵心如死灰
    近幾年,印度憑藉著高超的「搞笑」技能成功引起各國關注,在國際社會上十分活躍,國際影響力隨之提升,因而在邊境地區的活動愈發頻繁,頻頻調兵遣將,更是試圖開啟多線作戰,然而,隨著寒冬的到來,新德裡遇到了新的難題,大雪封山,補給物資無法及時運送到前線地區,再加上地震切斷了印軍的唯一退路,數萬士兵心如死灰,恐將不戰而敗。
  • 由麥克馬洪線引發的中印邊境爭端,為何解放軍能在東段西段勝出?
    1962年10月20日,在印軍向克節朗發動大規模進攻的當天,中國的反擊開始了。當天的7時30分,解放軍向入侵克節朗的印軍陣地發動炮火襲擊,戰爭正式打響。入侵克節朗的印軍第7步兵旅曾在二戰中多次擊敗日軍、德軍,號稱印度的王牌兵旅。
  • 組建藏字419部隊是為對印作戰?政委陰法唐揭開中印之戰歷史迷霧
    那個地方原為印軍的一個指揮所,印軍留下了一個沙盤,張司令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就用那個沙盤研究作戰方案,下達各部實施迂迴、穿插、分割的任務。魏:西山口至邦迪拉方向戰役有一個顯著特點,那就是我軍的迂迴、穿插、分割戰術。戰後張國華向中央匯報作戰情況時指出,印軍最怕側後迂迴,毛主席說:「這不僅是印度,從古以來,哪一支軍隊都最怕這一手。」請談一下這方面的情況。陰:迂迴、穿插、分割戰術的靈活運用是克節朗戰役的一個特點,各級幾乎都成功地運用了。
  • 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缺吃少穿的中國軍隊,是如何戰勝印度的?
    ▲中印戰爭路線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便是在後勤物資保障極度匱乏的情況下,憑藉優於敵軍的意志與鬥志贏得了戰爭的勝利,驅逐了入侵者。那麼當時的後勤保障狀況到底如何?我軍又是如何取得戰爭勝利的呢?
  • 印軍凍成「冰雕」,解放軍在吃火鍋,這一幕似曾相識…
    ▲印軍士兵搭乘C17運輸機增援一線。印度為了在邊境對峙當中彌補印軍在質量上的劣勢,而採取了增派大批部隊「堆數量」的辦法。為了保障龐大印軍的後勤供應,莫迪政府可以說是不惜血本的用上了多種手段。同印度方面在作戰準備上的高調宣傳相比,解放軍一方雖然相對比較低調,但是連日來解放軍官方也通過多種渠道向外展示了解放軍在高原備戰中所做的物質準備。這些物質準備雖然不是大多數軍迷所喜聞樂見的飛機、大炮、坦克等硬裝備,但其現實意義卻一點也不亞於槍炮。
  • 印媒:印軍在班公湖等地加強部署,解放軍就在距印軍據點幾米處
    【印媒稱紫色和藍色方框裡是印軍的據點】一名叫做d-atis的印度貼主在推特上說:「縱觀整個印度,領導層的沉默讓許多人產生了巨大的恐慌,然而在2020年底,當印度軍隊重新部署到班公湖和和斯潘古爾湖的時候,在恰當時機發布的圖片再次確認了印度在這兩處的戰略部署。」。《印度防務評論》報導說,中國軍隊就部署在距離印度山頭據點「幾米遠」的地方。
  • ...解放軍在某些對峙點對印軍「打心理戰」,用高分貝的揚聲器對著...
    【解放軍對印軍播放我在東北玩泥巴】綜合印度ANI新聞網和《今日印度》網報導,中印雙方在印方所謂的「拉達克」地區的對峙仍然繼續之際,解放軍在某些對峙點對印軍「打心理戰」,用高分貝的揚聲器對著印軍方向播放旁遮普語歌曲。印媒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猜測,解放軍此舉或是為了轉移印軍的注意力,也可能是為了給自己減壓。
  • 印軍也在邊境升級營房,表面說的天花亂墜,實則和解放軍差距巨大
    在數天之前,解放軍就在中印邊境班公湖附近安裝了保溫方艙,並在營地建好了保溫方艙,也為解放軍戰士送去了防寒服以及各種實用物資。不過印軍的防寒物資並沒有全部到位,近日據印媒表示,印軍也在邊境地區建起了居住營房,不過印軍雖然將其誇的天花亂墜,但內裡真的不咋地。
  • 印軍又搞小動作,抵近部署距離解放軍僅數米,再次暴露其野心
    中印邊境對峙已經持續大半年時間,目前雙方正在會談進行磋商,然而就在這一關鍵時期,印軍又坐不住了,開始搞小動作。印軍目前在邊境地區的班公湖地區加強了部署,中印雙方的營地靠得非常近,最近的地方僅隔數米遠,一舉一動盡收眼底。此舉再次暴露了印度的野心,想採用步步蠶食的方式,給我們造成心理壓力。
  • 胡錫進:解放軍有擊敗印軍的絕對把握,不會丟一寸土地
    (原標題:胡錫進:解放軍有擊敗印軍的絕對把握,不會丟一寸土地)
  • 志願軍第38軍揚眉吐氣,精彩故事拍成了電影,「38軍萬歲!」
    突擊新安州,截斷美軍退路,會同另三個軍全殲敵軍。 然而,結果大大出乎梁興初意料,彭老總在會議上「火光沖天」,一點面子都沒給,劈頭蓋臉狠狠罵了梁興初和38軍。 「豆腐軍」、「鳥主力」、「鼠將」,就像一聲聲悶雷,「炸」在梁興初的頭頂之上。 志願軍第38軍由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38軍改編而成,是「四野」乃至人民解放軍全軍中數得著的王牌部隊。
  • 我軍主動停火,印軍不服,每天開炮,於是解放軍再揍,這下老實了
    此戰,我軍全殲印軍第七旅,生俘其旅長達爾維準將。克節朗戰役勝利後,第11師與藏字419部隊分數路乘勝追擊,四天後進抵藏南重鎮達旺。我叫張明孟,曾在陸軍11師31團1營服役,是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和1965年及1967年亞東中錫邊境乃堆拉山口、卓拉山口、東巨拉山口、則裡拉山口邊境軍事鬥爭的參與者。
  • 解放軍穿著外骨骼吃火鍋,印軍翻出多年舊睡袋
    如今,拉達克地區的氣溫已經降到了零下15攝氏度,而且不久還會降至零下30多到40多度,而印軍本就面臨禦寒物資匱乏的窘境,如今人數的增多,只怕是禦寒物資更不夠用了。文章指出,這些舊睡袋是在2006年從義大利採購而來的,意思就是說這些舊睡袋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了,這歷經十幾年風霜的舊睡袋能夠幫助印軍在寒冷的拉達克地區安穩度過嗎?
  • 印軍還在「東北玩泥巴」,解放軍已經穿上新套裝
    而據中國青年網報導,近日在中印邊境列城地區,解放軍就使用了高分貝的揚聲器對著印軍方向播放《我在東北玩泥巴》這首神曲,這也是"心理戰術"的一種體現。現在印度不打算在大雪封山前撤走,想跟中國打持久戰,我們也只好奉陪。為了更好地在邊境地區保衛領土,我軍列裝了邊防巡邏新套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