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解放軍情報後,印軍突然又增兵一萬,為何對這個情報反應過激?

2021-01-07 騰訊網

在中印邊境對峙這段時間,印度後勤一直被詬病。但是最近印軍獲得對手情報後,印軍卻突然繼續向邊境增兵,究竟為何反應如此過激?

在12月18日,《印度斯坦時報》報導稱,通過分析衛星圖像和截獲的情報可以證實,解放軍大量軍用基建發生新變化,說明他們已經準備好和印陸軍拉長線對峙。可以發現,解放軍 在進行關鍵道路和房屋建造活動,在喀喇崑崙山口阿克賽欽擴充軍事實力和容量。在阿克賽欽地區,只要不是碎石化的道路都被鋪平了,還拓寬了寬度。

此外引發印軍關切的是,中國已經在修建了通往喀喇崑崙山口另一條8-10米寬的道路,使其通往戰略要塞鬥拉特別奧裡地的路程直接縮短了兩小時。沿著597公裡長的所謂拉達克地區,解放軍軍車和臨時營房都在增加。此外,解放軍似乎還在阿魯納恰爾邦空軍基地附近建了兩個新的地下設施,可能是機庫。而在印截獲解放軍情報後,印度緊急向邊境增兵。

據《印度國防新聞》22日報導稱,隨著中印還在拉達克地區對峙,印邊防部隊正準備新組建7個營,包括1萬名士兵。至此,部署在中印邊境的部隊從9萬提高到了10萬人左右。第二天,印度陸軍參謀長納拉萬還抵達前線指揮部列城,視察了印陸軍第14集團軍和班公湖沿岸多個哨所,最近時距離解放軍營地只有200-300米。為何在發現解放軍動作後,印軍反應如此過激?

事實上,這或許讓印度想起1962年被解放軍支配的恐懼。1962年印度10月,印軍向中印邊境大舉進兵,我方忍無可忍決定自衛反擊。中國贏得乾淨利落,當時西方媒體呼籲對印度進行武裝幹涉。原本當時我們還希望能夠談判,當時尼赫魯並不領情。印度想報一箭之仇,忙著向各國購買武器,美國是最大的供應商。

在西方肆無忌憚站隊印度的時候,我國前線部隊卻埋頭苦幹只用了22天時間,就建成了從喜馬拉雅山修下來的戰備公路,直通重鎮達旺前線。達旺河往南是山勢陡險的西山口,被印軍認為是自然屏障可以居高臨下俯視達旺,西山口到印軍據點邦迪拉之間只有一條公路,而印軍沿公路已經展開防禦,我軍兵力很難施展。怎麼出奇制勝呢?

根據解密檔案得知,我軍採取大縱深、大迂迴的作戰方式,將印軍的「一字長蛇陣」攔腰斬斷各個擊破,印軍潰不成軍,當時我軍兵鋒最近離新德裡只有300公裡,跟我們玩兵法還是嫩了點。在看到解放軍又在邊境挖隧道搞工程,印軍高層可能也慌了。雖然現在印軍突然增兵尚且不清楚是為了防禦還是進攻,但是他們要敢輕舉妄動,只會比1962年遭受更大的屈辱!

相關焦點

  • 解放軍對印軍播放「我在東北玩泥巴」 印媒:分散印軍注意力
    原標題:果然,解放軍對印軍播放的就是那首歌!綜合印度ANI新聞網和《今日印度》網報導,中印雙方在印方所謂的「拉達克」地區的對峙仍然繼續之際,解放軍在某些對峙點對印軍「打心理戰」,用高分貝的揚聲器對著印軍方向播放旁遮普語歌曲。
  • 韓戰:志願軍反情報戰開展的有聲有色
    而實際上,僅美軍第8軍正面的志願軍就有6個軍以上,共計24萬人。此外,在東線的志願軍第9兵團也有大約15萬人,實際兵力是美軍估算的3倍。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美軍在第二次戰役前,情報不準,判斷謬誤百出,慘敗是理所當然的。第二次戰役美軍慘敗後,其情報工作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在其隨後的情報簡報中,曾經認為志願軍的規模多達100萬人。
  • 起底「印藏特種邊境部隊」:美印情報機構扶植,寄人籬下的炮灰
    此次報導讓「藏獨勢力武裝」——「 印藏特種邊境部隊」再次進入大眾的視野。  美印情報機構扶植  新中國成立後,持敵視態度的美國在中國周邊極力尋找機會,試圖圍堵中國,破壞中國的國家建設事業,顛覆社會主義政權。
  • 京華英雄王文、王鳳岐:夫妻潛伏什剎海 密臺電波傳情報
    按照規定,3個月後,站穩了腳的王文、王鳳岐開始工作了。黃浩情報組把王文在妙峰山遊擊區使用過的5瓦乾電池發報機,託法國朋友貝熙業大夫用汽車秘密運進北平。可沒承想電臺輸出功率太小,在北平用不了。王文只好自己組裝電臺,趁趕廟會的時候去電地攤上淘舊無線電配件,沒有工具,他就用剪子、斧子、菜刀、生煤火的通條,土法上馬,王文還搞到了一部美國海軍用的長短波兩用收音機改作收報機。
  • 越軍派大量女兵偽裝百姓,刺探情報,張萬年用這三招讓其原形畢露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中國和越南打了一仗,這就是對越自衛反擊戰,我們能打的那麼順利,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差點佔領河內,其中,情報人員起了很大的作用。在開戰前,中越雙方都派了情報人員到對方的地盤,越南當然也不例外,只是越南人很狡猾,派了很多女兵,中國陸上地區在雲南和廣西都和越南緊密相隔,越南人在外形上和這些地方生活的中國人長得很像,再加上她們會說一些當地的語言,在外形上很難被發現,這就給越南人進入我國境內獲取情報提供了便利條件,如果被抓住,她們就會說是越南平民。
  • 美國情報將領抵臺,港媒評論:如「大肚踩鋼絲」鋌而走險
    路透社稱,無預警低調訪問臺灣的美方人士,是美國海軍二星將領史達曼,他是美軍印太司令部負責情報的J2部門指揮官。 美軍高級情報官員秘密訪臺,美國國防部拒絕評論,臺灣當局22日則證實有美國官員抵達臺灣,但婉拒提供細節。
  • ...解放軍在某些對峙點對印軍「打心理戰」,用高分貝的揚聲器對著...
    【解放軍對印軍播放我在東北玩泥巴】綜合印度ANI新聞網和《今日印度》網報導,中印雙方在印方所謂的「拉達克」地區的對峙仍然繼續之際,解放軍在某些對峙點對印軍「打心理戰」,用高分貝的揚聲器對著印軍方向播放旁遮普語歌曲。印媒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猜測,解放軍此舉或是為了轉移印軍的注意力,也可能是為了給自己減壓。
  • 印媒:印軍在班公湖等地加強部署,解放軍就在距印軍據點幾米處
    【印媒稱紫色和藍色方框裡是印軍的據點】一名叫做d-atis的印度貼主在推特上說:「縱觀整個印度,領導層的沉默讓許多人產生了巨大的恐慌,然而在2020年底,當印度軍隊重新部署到班公湖和和斯潘古爾湖的時候,在恰當時機發布的圖片再次確認了印度在這兩處的戰略部署。」。《印度防務評論》報導說,中國軍隊就部署在距離印度山頭據點「幾米遠」的地方。
  • 印軍凍成「冰雕」,解放軍在吃火鍋,這一幕似曾相識…
    ▲印軍士兵搭乘C17運輸機增援一線。印度為了在邊境對峙當中彌補印軍在質量上的劣勢,而採取了增派大批部隊「堆數量」的辦法。為了保障龐大印軍的後勤供應,莫迪政府可以說是不惜血本的用上了多種手段。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軍武次位面」(ID:junwu233),原文首發於2020年11月17日,原標題為《印軍凍成「冰雕」,解放軍在吃火鍋,中印邊境這一幕怎麼似曾相識?》,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胡錫進:印度5名情報人員越界 裝扮成獵人
    消息人士對老胡說,這幾名印度人是裝扮成獵人的印方情報人員。消息人士說,印方不時以這種方式派人越界刺探我方情況,這是他們蠶食中方控制地區的一種手段。遇到這種情況,中方會堅決扣留他們,進行警告、教育後才予釋放。上述5人中方也已經對他們進行了警告、教育,很快將釋放。
  • 胡錫進:解放軍有擊敗印軍的絕對把握,不會丟一寸土地
    了解中印邊境一線情況的人告訴老胡,解放軍對整體局勢有著牢固的把控,一旦開戰,無論怎麼打,解放軍都有擊敗印軍的絕對把握。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現場老胡作為接近軍方的中國媒體人,也是前軍人,必須警告印方,解放軍不開第一槍,但是一旦印軍率先向解放軍射擊,其後果一定是印度處在現地的軍隊被消滅。
  • 金門戰役總攻開始前,28軍偵查到敵方增援部隊,為何沒有停止總攻
    這個預判可以從之前28軍攻打廈門的時候獲知,當時的28軍副軍長在審問俘虜的軍官時,就已經出現了胡璉的18軍的部隊,因為胡璉之前負責駐守在廣東的汕頭,而此時出現在廈門,說明金門的增援部隊已經抵達了,但是他們是如何部署的,此時28軍無法準確掌握面對這個情況
  • 解放軍保溫營房床頭吸氧,印軍寒風中只能挨凍
    據央視近日報導,解放軍已經實現了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全域吸氧覆蓋,4種型號的單兵制氧器材,已經配發到了邊防戰士手中試用,使用過的戰士表示,吸氧後睡眠質量有了大幅提高,感到十分舒服。在對使用效果進行後,下一步相關措施將在全軍展開推廣。
  • 印軍狼狽潰逃,解放軍迂迴穿插斷其退路,打出輝煌大勝
    1962年解放軍邊防部隊對印軍發起還擊作戰,入侵克節朗地區的印軍第7旅很快便被全殲,旅長被活捉,解放軍乘勝追擊,收復藏南重鎮達旺,共殲敵1897人。為挽回敗局,印軍不斷向邊境地區增兵,並佔據西山口天險,妄圖以地形之利,阻止中國軍隊前進的步伐。根據「打狠、打痛」入侵印軍的最高指示,解放軍邊防部隊再次發起西山口-邦迪拉反擊戰。西山口-邦迪拉地區,位於喜馬拉雅山南側,是典型的高山峽谷密林地區,地勢走向西北高、東南低。
  • 越軍飛機突然出現,其他人沒當回事,偵察兵卻說:事出反常必有妖
    5點多鐘的時候,夜幕開始降臨,突然天空中傳來飛機隆隆的聲音,振得我耳鼓生疼,好象就在我們頭頂上盤旋著,天是灰暗的,雲層也很低,抬頭看天上什麼都看不到。這時解放軍的高射炮響起,一串串炮彈帶著火光沖天而去,天空都打紅了,最後飛機的聲音消失了,槍炮聲也停止了……大地又回歸到靜靜的夜裡。
  • 300名敢死隊等候命令,全套56衝配鋼芯彈,不惜代價襲擊印軍
    據「今日印度」網站7月15日報導,日前印度陸軍駐克什米爾地區的邊防部隊拉響了警報,印度第19步兵師指揮官維倫德拉少將證實,印軍在印巴邊境地區打死了2名武裝分子後掌握了最新情報
  • 印軍也在邊境升級營房,表面說的天花亂墜,實則和解放軍差距巨大
    在數天之前,解放軍就在中印邊境班公湖附近安裝了保溫方艙,並在營地建好了保溫方艙,也為解放軍戰士送去了防寒服以及各種實用物資。不過印軍的防寒物資並沒有全部到位,近日據印媒表示,印軍也在邊境地區建起了居住營房,不過印軍雖然將其誇的天花亂墜,但內裡真的不咋地。
  • 美軍B-52首進臺飛行情報區 專家:無非是刷存在 可以無視
    該文章稱,「飛機守望」在推特上表示,美軍兩架B-52H戰略轟炸機4日從關島基地起飛,直衝東海,飛進臺北飛航情報區後再返回基地。報導稱,臺防務部門並未否認相關信息,僅表示臺灣周邊海空域動態,均可運用聯合情報偵察手段,予以掌握與應對。
  • 美國情報高官訪臺,臺媒披露:臺美交流情報,臺灣在港口設美軍船位
    美國官員近期訪臺行程愈形頻繁,在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國務院次卿柯拉克8、9兩個月相繼來臺後,《紐約時報》日前也報導,美國環保署長惠勒將率團在下月5日訪臺3天,主題為海洋保護、
  • 美情報高官訪臺,臺媒披露:臺美交流情報,臺灣在港口設美軍船位
    美國官員近期訪臺行程愈形頻繁,在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國務院次卿柯拉克8、9兩個月相繼來臺後,《紐約時報》日前也報導,美國環保署長惠勒將率團在下月5日訪臺3天,主題為海洋保護、空氣品質與兒童健康。據了解,來臺的是美國海軍亞太情報總指揮官史達曼(Michael William Studeman),也就是美軍印太司令部轄下「J2」少將情報處長,昨抵臺後,預計在周二(24日)離開。此行將視察臺美間的情報資產,並交流區域情報資訊和相關布局,全程由「美國在臺協會」(AIT)陪同。AIT昨則表示,無可奉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