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印邊境對峙這段時間,印度後勤一直被詬病。但是最近印軍獲得對手情報後,印軍卻突然繼續向邊境增兵,究竟為何反應如此過激?
在12月18日,《印度斯坦時報》報導稱,通過分析衛星圖像和截獲的情報可以證實,解放軍大量軍用基建發生新變化,說明他們已經準備好和印陸軍拉長線對峙。可以發現,解放軍 在進行關鍵道路和房屋建造活動,在喀喇崑崙山口阿克賽欽擴充軍事實力和容量。在阿克賽欽地區,只要不是碎石化的道路都被鋪平了,還拓寬了寬度。
此外引發印軍關切的是,中國已經在修建了通往喀喇崑崙山口另一條8-10米寬的道路,使其通往戰略要塞鬥拉特別奧裡地的路程直接縮短了兩小時。沿著597公裡長的所謂拉達克地區,解放軍軍車和臨時營房都在增加。此外,解放軍似乎還在阿魯納恰爾邦空軍基地附近建了兩個新的地下設施,可能是機庫。而在印截獲解放軍情報後,印度緊急向邊境增兵。
據《印度國防新聞》22日報導稱,隨著中印還在拉達克地區對峙,印邊防部隊正準備新組建7個營,包括1萬名士兵。至此,部署在中印邊境的部隊從9萬提高到了10萬人左右。第二天,印度陸軍參謀長納拉萬還抵達前線指揮部列城,視察了印陸軍第14集團軍和班公湖沿岸多個哨所,最近時距離解放軍營地只有200-300米。為何在發現解放軍動作後,印軍反應如此過激?
事實上,這或許讓印度想起1962年被解放軍支配的恐懼。1962年印度10月,印軍向中印邊境大舉進兵,我方忍無可忍決定自衛反擊。中國贏得乾淨利落,當時西方媒體呼籲對印度進行武裝幹涉。原本當時我們還希望能夠談判,當時尼赫魯並不領情。印度想報一箭之仇,忙著向各國購買武器,美國是最大的供應商。
在西方肆無忌憚站隊印度的時候,我國前線部隊卻埋頭苦幹只用了22天時間,就建成了從喜馬拉雅山修下來的戰備公路,直通重鎮達旺前線。達旺河往南是山勢陡險的西山口,被印軍認為是自然屏障可以居高臨下俯視達旺,西山口到印軍據點邦迪拉之間只有一條公路,而印軍沿公路已經展開防禦,我軍兵力很難施展。怎麼出奇制勝呢?
根據解密檔案得知,我軍採取大縱深、大迂迴的作戰方式,將印軍的「一字長蛇陣」攔腰斬斷各個擊破,印軍潰不成軍,當時我軍兵鋒最近離新德裡只有300公裡,跟我們玩兵法還是嫩了點。在看到解放軍又在邊境挖隧道搞工程,印軍高層可能也慌了。雖然現在印軍突然增兵尚且不清楚是為了防禦還是進攻,但是他們要敢輕舉妄動,只會比1962年遭受更大的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