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想靠人數取勝?解放軍穿著外骨骼吃火鍋,印軍翻出多年舊睡袋

2020-12-21 燈籠快報

到現在為止,中印邊境的對峙依舊還在持續,若是在往年,中印邊境雙方的對峙局面在面對嚴冬時都會暫時擱置,但是今年卻不太一樣,而且根據印度媒體的報導,印軍似乎也並沒有撤兵的打算。

不過,雖然同在中印邊境駐守,中印士兵的待遇可是相差甚遠,不僅有無人機送火鍋,還用上了外骨骼防護服,但是印軍用的卻是十幾年前的舊睡袋。

印度三軍齊聚中印邊境,靠人數取勝?

根據環球時報的報導,印度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已接到命令將被部署到拉達克東部的班公湖地區,並稱他們很快將得到新的船隻。

根據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自從邊境衝突爆發之後,印度空軍和陸軍的特種部隊就已經都被部署到班公湖地區,所以說這一次印度三軍都聚齊了。

根據印媒報導,將要派往該地區的印度海軍陸戰突擊隊是號稱印度最精銳的部隊之一,而且在1996年,印度海軍也曾在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部署了這支部隊,用來應對當地的武裝分子。

根據印媒的報導分析稱,印度此次將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部署到該地區,主要是為了加強印度海陸空三軍的聯合作戰能力。

雖然自古以來,戰爭在絕大部分時間內是依靠人數來取勝的,印度軍方或許也是出於此想法,才不斷地增兵中印邊境,但是人數多了也未必是件好事。

如今,拉達克地區的氣溫已經降到了零下15攝氏度,而且不久還會降至零下30多到40多度,而印軍本就面臨禦寒物資匱乏的窘境,如今人數的增多,只怕是禦寒物資更不夠用了。

十幾年前的舊睡袋,為印軍抗嚴冬

根據《印度經濟時報》的報導中稱,為了保障印度士兵在拉達克地區哪個安穩度過嚴冬,印度軍方被迫從儲備倉庫中拿出了舊睡袋來為邊境士兵禦寒。

文章指出,這些舊睡袋是在2006年從義大利採購而來的,意思就是說這些舊睡袋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了,這歷經十幾年風霜的舊睡袋能夠幫助印軍在寒冷的拉達克地區安穩度過嗎?

值得一提的是,這批舊睡袋雖然是十幾年前的,但是卻一直沒有使用,主要是因為這批睡袋因質量不合格,並且還被發現不適合在冰川和超高海拔地區使用,所以一直都存放在倉庫中。這樣的舊睡袋,其保暖性能也就可想而知了。

解放軍:無人機送火鍋,氧氣隨時吸

與印軍相比,我國的解放軍在後勤保障上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根據環球時報的報導中顯示,位於喜馬拉雅山區中印邊境地區部署的中國解放軍已經吃到了無人機為他們送來的火鍋,也享用到了床邊制氧機所產生的氧氣。

在這些解放軍的裝備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機械外骨骼防護服,根據外骨骼設計師的描述,這些機械外骨骼防護服可以幫助解放軍在邊境和高海拔山區內行走,有了外骨骼可以幫助他們在攀爬或搬運時節省大量的力氣。

有了這些裝備,足以保證我國這些「最親愛的人」在前線與印軍進行馬拉松式的對抗。若印軍看到我國解放軍的裝備,怕是要心裡不平衡了。

相關焦點

  • 為抗嚴冬,印軍翻出十幾年前的舊睡袋,而解放軍穿上新衣吃火鍋
    後勤能力是部隊戰鬥力的保障,對比中印邊境兩軍的後勤裝備,解放軍優勢巨大。印軍用十幾年前舊睡袋根據環球時報日前報導,印度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將會被部署在班公湖地區,並計劃配發新船隻。根據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班公湖已經有印度空軍和陸軍的特種部隊駐紮,若海軍陸戰隊抵達,將呈現三軍齊聚的狀況。
  • 印軍翻出14年前舊睡袋挨凍,解放軍卻在吃火鍋
    既印軍購買了一批二手高原防寒服之後,印媒再次報導,在前線邊境駐紮的印軍被迫只能使用14年前就積壓在倉庫裡的睡袋。印度方面如今在中印邊界對峙的前線部署了大概五萬多名士兵,而這立即讓後勤方面的壓力非常之大,無奈之下印軍後勤人員翻箱倒櫃找出了一批舊睡袋來充當緊急保暖物資。
  • 中印邊境零下五十度,解放軍吃熱騰騰的火鍋,印軍卻啃冰涼的大餅
    目前邊境氣溫已經逐漸逼近零下五十度,得益於完善的後勤系統,部署在喜馬拉雅山區中印邊境地區的中國解放軍擁有豐富的飲食選擇,除去常規的食物之外,他們甚至可以吃上由無人機送來的熱騰騰的火鍋。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解放軍拉土上去建溫室大棚,讓邊防戰士們吃上了新鮮的蔬菜。而且後來又出現了恆溫恆溼的專業儲藏室,這也能讓蔬菜保存更久。而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國解放軍甚至可以在高原上吃上自己親手包的餃子、無人機送來的火鍋。不過,讓人吃驚的是,同是在中印邊境地帶,解放軍能吃上熱騰騰的火鍋,印度軍人卻只能啃凍得發涼的大餅。
  • 科技力量,中印邊境解放軍用上科幻外骨骼,印度仍靠毛驢運補給
    最艱難莫過於大雪封山後後勤補給,前期對比很明顯的是印軍因物資輸送困難,士兵凍成"冰雕",而解放軍卻在溫暖的營房裡吃火鍋。▲中印邊界物資保障明顯對比命不好,誰都不要怨!心疼印度士兵的同時,近期央視軍事又大大方方地公開了一個可能讓印軍徹底崩潰的消息。
  • 我軍高原哨所氧氣到床頭;印軍太可憐,只能用十幾年前舊睡袋湊合
    而單兵制供氧裝備的使用,讓我軍在與印軍的長期對峙中,具備更多的優勢。相比中方部隊獲得可靠有效的後勤保障,對面的印軍可就沒那麼好的運氣了。據《環球時報》報導,為保障被部署在所謂「拉達克」地區的數千名印軍人員能夠過冬,印度陸軍被迫從儲備倉庫找出質量低下的舊睡袋,以幫助印軍士兵禦寒。
  • 印軍凍成「冰雕」,解放軍在吃火鍋,這一幕似曾相識…
    ▲印軍士兵搭乘C17運輸機增援一線。印度為了在邊境對峙當中彌補印軍在質量上的劣勢,而採取了增派大批部隊「堆數量」的辦法。為了保障龐大印軍的後勤供應,莫迪政府可以說是不惜血本的用上了多種手段。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軍武次位面」(ID:junwu233),原文首發於2020年11月17日,原標題為《印軍凍成「冰雕」,解放軍在吃火鍋,中印邊境這一幕怎麼似曾相識?》,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中印邊境局勢:氣溫降至零下40度,印軍掏出14年前買的廢舊睡袋
    圖 邊境線的印度士兵據環球時報11月28日轉載印媒的報導稱,受到解放軍在中印邊境做出的大動作的刺激,幾千名印度士兵被安排部署到列城地區東部的新前線陣地,在嚴寒環境下,印度陸軍迫不得已從儲備倉庫尋找出質量十分低下的舊睡袋給新前線陣地的士兵禦寒。
  • 單兵外骨骼讓解放軍戰力倍增,印軍卻連防寒服都湊不齊
    就在日前,解放軍西藏邊防部隊,公開了單兵外骨骼裝備,使得單兵做戰力得到大大提升,單兵外骨骼究竟能給士兵帶來什麼?它能在未來戰場上發揮怎樣的作用?與此同時,為何對面的印度軍隊,如今連防寒服都湊不齊。最近解放軍西藏邊防部隊公開了外骨骼設備,令人眼前一亮,可能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現代戰爭條件下,步兵隨身攜帶的物資重量並沒有減少,反而不斷增加乃至接近了人體承受極限,除了槍枝彈藥,手雷頭盔,防彈裝具等,還包括單兵食品,應急藥品,野外睡袋和種種其他工具,精銳的特種部隊還需攜帶夜視儀,和單兵數位化終端等,全部算下來這些物資的總重量,很輕鬆就可以達到或突破30公斤,對士兵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 中印邊境解放軍的冬天:無人機送火鍋,氧氣隨時吸,用上外骨骼
    據香港《南華早報》11月28日報導,中國軍隊在喜瑪拉雅山區進行冬季部署,士兵們有火鍋可吃,並能得到氧氣供應。部署在中印邊境地區的中國士兵在享用火鍋報導稱,在喜馬拉雅山區的中印邊境地區部署的中國士兵正在享用無人機送來的火鍋和床邊制氧機產生的氧氣,同時穿著最新的外骨骼來幫助他們在嚴酷的低溫下執行基本任務,與印度進行馬拉松式的對抗
  • 印度三軍特種部隊全部抵達班公湖,想幹啥
    《印度快報》網站最近詳細報導了所謂「拉達克」地區印軍的現狀。在這個海拔18000英尺的山區,印度維持了10萬軍隊,這在印度軍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事情。印度陸軍第14軍後勤指揮官辛格少將表示,印度士兵首先面臨的挑戰是極寒天氣和大風,之後需要面臨空氣稀薄的問題,最後才是來自敵人的威脅。
  • 印度已經走投無路,大雪封山無法撤退,只能拿出十幾年前舊睡袋
    近日,隨著拉達克地區溫度進一步驟降,印軍對於保暖物資的需求越發迫切。尤其該地區早已大雪封山,即便軍印現在想撤退也無法安然撤出。無奈之下,印度竟然翻出了幾十年前的舊睡袋運往前線,希望能用於低海拔印軍的保暖問題。
  • 為讓邊境士兵度過嚴冬,印軍拿出十幾年前的舊睡袋,保暖效果堪憂
    印度給中印邊境守軍發送劣質睡袋救急文章稱,這些舊睡袋是印軍在2006年從義大利採購的,但在被發現不適合在冰川和超高海拔地區使用後,一直存放在坎普爾而沒有發放。相關的義大利供應商也因供應質量問題而受到重罰。據印度陸軍稱,2015年,一個軍官委員會對這批貨物進行了重新檢查,並批准在較低海拔地區使用這批裝備。
  • 零下40度極寒令印軍崩潰,拿出14年前淘汰睡袋,更慘的在後頭
    對於印度來說就相當難熬了,不要說他們沒有此類營房,就連士兵最基本的禦寒衣物他們都湊不齊。根據《印度經濟時報》的最新報導稱,由於"中國在邊境地區採取了更為激進的軍事行動",印度被迫再度向所謂拉達克地區增兵數千。綜合多方消息來看,印軍在拉達克對峙一線至少部署了5萬人,在後方的列城地區有9萬人左右,整個14軍團全部被部署在了該地。
  • 解放軍列裝機械外骨骼,高原崎嶇山路健步如飛,印軍默默選擇撤離
    另外今年8月份,軍隊組織的衛生後勤集訓上,同樣出現了單兵外骨骼,女衛生兵使用外骨骼裝備後,能夠化身大力士,背起傷病員跑起來。人們最理想的是有動力的外骨骼裝甲,但是當前電池沒有取得突破之前,並不實用。無動力的單兵外骨骼額更加的實用。單兵外骨骼通過結構設計將背負的物資重量直接傳導到地面,減輕對士兵的腰部、肩部和腿部的壓力。
  • 解放軍對印軍播放「我在東北玩泥巴」 印媒:分散印軍注意力
    原標題:果然,解放軍對印軍播放的就是那首歌!綜合印度ANI新聞網和《今日印度》網報導,中印雙方在印方所謂的「拉達克」地區的對峙仍然繼續之際,解放軍在某些對峙點對印軍「打心理戰」,用高分貝的揚聲器對著印軍方向播放旁遮普語歌曲。
  • 印軍處境悽慘,前線物資匱乏,士兵露宿雪坑,睡袋已使用14年
    為了保障最新部署的邊境守軍度過寒冬,印度陸軍被迫從儲備倉庫中,找出質量低下的舊睡袋來幫助前線士兵禦寒。據印度《經濟時報》披露稱,這些舊睡袋是軍方2006年從義大利採購的,主要用於低海拔地區部隊訓練時使用。因為當時被發現這些睡袋保暖性能不佳,所以被回收以後,一直被擱置在儲備倉庫。
  • 「想要正常巡邏作戰都不容易」,印媒哀嘆「拉達克」印軍過冬艱難
    【環球時報記者 周嘉西】在持續的中印邊境對峙中,印度向該地區部署了數萬大軍以示強。但隨著冬季的來臨,印軍部隊正面臨著惡劣自然環境帶來的空前挑戰。《印度快報》網站29日詳細描述了位於所謂「拉達克」地區的印軍,當前是如何艱難地維繫生存、巡邏、作戰等基本任務。
  • 新一代野戰睡袋抵達!解放軍可抵抗零下40度,印抱怨進口不到同款
    消息人士稱,印度軍方對於我軍新配發的單兵睡袋非常羨慕,但是他們卻採購不到同款的睡袋,雖然印度軍方從美國採購了禦寒物資,但是美方交貨的速度並不快,這也引起了印度當局的抱怨。 從10月初開始,印軍已經有兩名士兵在寒冷的天氣環境中被凍死,還有很多士兵被凍傷,住在列城印軍醫院裡面的傷病士兵基本都是凍傷的。據悉,印度軍隊禦寒物資一直都是從大陸和歐洲採購的,這次中印兩國軍隊在邊境地區對峙,直接對印軍的物資採購渠道產生了影響,無奈之下印度只能與美國進行合作,從美國採購禦寒物資。
  • 胡錫進:解放軍有擊敗印軍的絕對把握,不會丟一寸土地
    了解中印邊境一線情況的人告訴老胡,解放軍對整體局勢有著牢固的把控,一旦開戰,無論怎麼打,解放軍都有擊敗印軍的絕對把握。新近的情況顯示,我們的綜合威懾還沒有達到阻止印軍冒險的效果,印方仍然心存僥倖,誤判低估中方決不在領土問題上妥協的意志,總以為中方不敢、不願、不能與印方開戰。根本原因恐怕是中國30多年沒打仗了,而且致力於和平發展,外部一些力量質疑我們會在必要時不惜一戰,認為我們會為了保發展而做超越底線的妥協。
  • 吃了二手防寒服的虧還不夠,印度又收到劣質睡袋,價格還高出數倍
    根據印度媒體早年的報導顯示,印度政府曾於2006年從義大利採購35580個睡袋。然而,這批睡袋剛剛採購回來,負責檢驗的士兵就發現了眾多質量問題。原來,這些睡袋普遍偷工減料,最關鍵的材質填充羽絨根本沒有達到標準要求,這也導致睡袋一點都不保暖。為了進一步核實,印度軍方還專門邀請專家進行質量評估。結果沒有意外,這批劣質睡袋根本無法用於高海拔和高寒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