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電影之所以有「經典」之名,就在於多年後依然會讓人受益匪淺、恍然大悟,電影當中蘊含的道理、無論多久都不過時。
比如那部經典的時尚電影《穿普拉達的女王》,當你以為這電影裡只是向你展示時尚圈的種種趣聞八卦,帶你看很多漂亮的衣服裙子時,其實,它向人們展示的,是很多職場當中的道理。
職場的初體驗
電影中安迪的遭遇,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多人都會碰到,在職業這方面,現實和想像總是有著十萬八千裡的距離。
尋常崗位尚且如此,何況是很多人壓根接觸不到的時尚圈。
這裡不光是名利場、也不光是一群女明星爭奇鬥豔的地方,這裡還有很多的潛規則、潛臺詞,悟——是很難悟出來的。
很多人初入職場,感受到的就是無奈(圖片來自網絡)
你作為一個新人、努力去適應工作,適應領導的要求、適應領導的喜好,當你以為你已經摸清楚了領導的喜好,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很出色時,你依然萬年無法看到領導的一個笑臉。
更何況當你覺得作為一個領導,她所提出的要求已經到達變態的「頂峰」時,下一秒,她還能提出更為奇葩的要求,然後美其名曰,這就是助理應該做的。
想來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像安迪那樣做選擇,這世上多的是人因為工作支撐不下去、忍受不了這樣的工作環境,而選擇和它分道揚鑣。
適應,要懂得從改變開始
估計很多人在看到電影最初的那組片段時,會對梅姨扮演的米蘭達咬牙切齒,覺得這就是一個令人憎惡的領導形象:不通情達理、不善解人意,好折磨人。
不過,很多人興許意識不到,職場當中的碰撞和摩擦司空見慣,但是博弈到最後先低頭認輸的大多不是領導。
尤其是能夠坐在米蘭達這種位置上的人物,絕對不是靠忍氣吞聲和四處包容才走到今天的。
所以除非你先放棄這個崗位,否則就要做出相應的改變。
當時尚女魔頭的助理不容易(圖片來自網絡)
而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回味米蘭達的要求其實並沒有錯,作為一個時尚從業者,首先讓自己的外表變得時尚,是對自己的崗位和身處行業百分之百尊重的表現,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後來安迪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嘗試著接觸這個行業、接觸這個領域,讓自己一點點變得時尚,而這些都是過去她從來沒有過的想法。
安迪最後完全適應了工作(圖片來自網絡)
離開,也是一種歷經嘗試後的選擇
毫無疑問,在電影的後半段,安迪已經成長為米蘭達最優秀的助理,她甚至可以獲得職業上的更進一步。
但她這個時候的選擇,無疑是出人意料的。
當人們都以為她會陪在米蘭達身邊,繼續釋放她的能量時,她卻選擇離開這家頂級的時尚雜誌,因為工作這麼久之後,職業和情感在她心中被再一次衡量。
她得到了優秀的工作,而且她的工作能力也被認可,但是在成為工作狂的背後,她發現自己放棄了太多東西,放棄了親情愛情,放棄了和戀人團聚的機會,而這一切在工作時間的擠壓下,都變得那麼渺小。
經歷過一切的安迪,忽然決定放慢自己的腳步,從一個喜歡的領域重新開始。
不過,她曾經的付出和努力並沒有白費,影片最後女王的親筆推薦信,足以說明這一切。
很多人,都將這樣一部電影,視作單純的「時尚電影」來理解,雖無過錯,但多少有些遺憾。
在我看來,這裡面其實有很濃重的教育色彩,起碼告訴了我們,尤其是告訴那些初入職場的新人,很多時候到底該怎樣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