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普拉達的女王:看職場小白如何混得風生水起
《穿普拉達的女王》根據勞倫·維斯伯格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影片由大衛·弗蘭克爾執導,由梅麗爾·斯特裡普、安妮·海瑟薇以及艾米麗·布朗特聯袂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於2006年在美國上映。影片講述了一個剛畢業的女大學生,進入頂級時尚雜誌社擔任主編助理,在工作經歷中找尋自我,最終確立自己的信念與價值,並成長為出色的職場達人的故事。
安迪是一個初入職場的大學生,在尋找工作無果的情況下,進入一家頂級時裝雜誌社擔任主編助理一職,她的穿著打扮和時尚根本沾不到邊。女主編米蘭達是一個非常尖酸刻薄的女魔頭,辦公室時常蔓延著緊張的氛圍。
當她看到安迪時,吃驚於她身上的那件藍色毛衣,直言不諱地批評她的老土穿搭,並下令讓她轉變穿衣風格。在這之後,安迪開始轉變自己的喜好,嘗試各種時尚的穿搭風。
米蘭達非常苛刻,讓她在颶風時找飛機將她送回紐約,讓她幫忙找《哈利波特》的手稿。安迪都出色地完成了,她決定讓安迪取代前助理艾米麗,並讓安迪告知艾米麗,這讓安迪非常難為情。
安迪為了得到這份工作,放棄了原本最為堅定的東西,她改變自己的個性與風格,讓整個人都變得時尚,看似她得到了機會,也更加順利。但是於她而言,這是對本我的背叛。她在和米蘭達的交談中,逐漸發現自己為了工作,放棄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她並不是真正快樂。最後她選擇離開雜誌社,去追回自己遺失的東西。
這雖然是一部以時尚為話題的電影,但是它的內核是在探討自我、價值。整部電影充滿了喜劇似的嘲諷,試圖用更加輕鬆的方式講述更為深刻的問題。
每個人都在找尋自我的價值,正是因為這世界的選擇太多,我們往往會迷失。我們嘗試改變原來的自己,這種改變不是壞毛病的改變,不是自身錯誤的改變,而是一種價值觀與信念感的改變。價值觀與信念感並沒有對錯,只有選擇。
艾迪在一開始選擇了與自身毫不相關的時裝雜誌社,她嘗試進行自我轉變,儘量去貼近工作本身,然後她確實成功了,她的事業進展得十分順利。然而這真的是她嗎?很少有人問自己這個問題,尤其自己身處順境之時。
但其實電影想給出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不是非得固守原來的東西,也並非轉變是個錯誤,要知道人生路那麼長,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堅持自己當下的想法。
安迪發現自己不適合主編助理這個工作,她發現浮華的時裝行業就是一場夢,高端、奢華。男朋友和她分手了,她放棄了愛,什麼時候選擇離開,這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特殊的問題。
當發現自己不再相信眼前的一切,當發現與自我相背離,與愛相背離的時候,應該就是離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