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了解到,由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和北京市農業農村局主辦,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與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承辦的「匠心獨具——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2020年宮廷金魚特展」將於9月16日在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開幕,屆時將展出多個珍稀金魚品種,包括水泡眼金魚、龍睛蝶尾、武漢貓獅、宮廷鵝頭紅、王字虎頭、廣東琉金等,讓市民一睹國粹金魚之風採。
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是全國最早陳列金魚的公園之一,優秀的觀賞魚品種和濃厚的文化氛圍吸引了眾多的觀賞魚愛好者來園觀賞。1935年,由「金魚徐」送選的宮廷金魚,參加在太廟舉辦的北平市物產展覽會,並榮得特等獎。建國後,在「魚把式」孫寶林師傅的帶領下,文化宮金魚可謂家喻戶曉,尤其「木海觀魚」更是當時的一大盛景。2015年,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與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合作恢復了位於太廟玉帶河東北隅的金魚展示區,名曰「魚之寓」。
金魚在我國歷史悠久,素有「年年有餘,金玉滿堂」的美好寓意,深受廣大魚友喜愛。雖然距離特展開幕還有幾天時間,但一定有很多朋友已經迫不及待想早點欣賞到參展的國粹金魚。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提前透露一部分,讓大家先睹為快!
宮廷鵝頭紅
鵝頭紅是蛋種金魚中,頭型變異為鵝頭型的代表品種,也是北京金魚最著名的代表品種之一。據陳楨教授《金魚家化史與品種形成的因素》中所載,約出現於1848年—1925年之間。鵝頭紅在出現之初因其珍稀,曾經由內務府全部收繳,只有宮廷飼養,民間不許飼養。後來才逐漸流出,經過民國至解放後這段時間,鵝頭紅的變異經過多代選育,已具有一定的穩定性,成為了一個單獨的品種。1984年,鵝頭紅曾作為中國金魚的代表品種之一,遠赴美國紐約展覽並引起轟動。李振德先生將它稱為宮廷金魚,因此鵝頭紅也被稱為宮廷鵝頭紅。
鵝頭紅屬無背鰭的蛋種金魚,由虎頭金魚演變而來,但與紅頭虎頭所不同的是,僅在頭頂正中央遺存一塊方正的紅色肉瘤。其特點為,腹圓尾小,背部光滑,無背鰭殘痕且全身銀白色,鱗片排列整齊,頭頂部鮮紅的肉瘤與銀白色的魚體形成強烈顏色反差,凸起處形狀像白鵝頭上的肉瘤一樣,故而得名。鵝頭紅身姿秀美,其色彩搭配是最讓人喜愛的紅白組合,其全身潔白如玉,唯有頭頂嵌有一顆紅寶石頂冠,十分華貴。當年的小魚鵝頭並不明顯,大約三齡時鵝頭凸起較完美,形似皇冠。純正的鵝頭紅是蛋種金魚裡的佼佼者。
鵝頭紅
水泡眼金魚
水泡眼金魚最早見於19世紀初,魚眼瞼下方有兩個大大的水泡。在幼魚一個月左右時,魚眼瞼下方漸漸長出水泡,並伴隨著魚體的成長而加大。在這奇特的水泡裡面充滿了組織液,外層包覆著一層薄薄的膜,這層膜中有微血管,為水泡提供養分,因此可以看到水泡表面布滿緻密的血管。水泡眼遊動時,有如掛著兩隻大燈籠,左右顫動,姿態動人。水泡眼的特點為身體圓短、背脊光滑,有背鰭的水泡眼為文種水泡眼,又叫做「扯旗」水泡。成品魚最好要求泡大且左右對稱,具有彈性,與魚體結構合理適中,達到美觀長壽的效果。
黑水泡眼
武漢貓獅
與虎頭金魚形似,是20世紀末期出現的新品種,為武漢金魚代表品種之一。主要特點是頭部豐滿,肉瘤發達,頭頂部呈塊狀,眼睛、吻都被發達的頭瘤覆蓋,形似貓臉,貓獅頭瘤屬獅頭型。頭身比約為2:5,體短而圓肥,尾鰭短小,遊時搖頭晃腦,渾圓粗胖的體態,煞是可愛。優質個體,頭部、尾部和身體的比例合理,遊動正常。貓獅頭部肉瘤發育較早,大約3㎝後肉瘤初長,但充分長成則需要1-2年。此外有些個體的頭瘤較鬆散,不能列入佳品。
紅黑貓獅
紅白貓獅
王字虎頭
蛋種金魚中虎頭類的代表品種,是虎頭之中的精品,是極具北京特色的品種。王字虎頭並非有明顯的「王」字出現,而是肉瘤發育顯現的凹紋似「王」字,傳給我們審美的意念,更有畫中寫意的感覺。王字虎頭的頭部肉瘤高高隆起發達方正,頂部呈塊狀,微顯王字紋路。體色紅且濃豔,背潤且闊、頭高且大、唇凸嘴窩、見稜見角,尾短而有力。鰓部腫而不突,身寬體方豐腴肥厚,各鰭齊全舒展,背平,鱗片整齊排列有序,無蒼鱗(表現症狀蒼老無光澤,非正常情況下因病所致)。雌雄魚需性徵明顯,雌魚頭瘤發育多弱於雄魚,身形較好。雄魚一般頭瘤發育優良。
標緻的王字虎頭要求極為嚴格,頭部與腹部相連成矩形,佔身長的1/2者為上品之中的上品。背部圓潤平滑,無殘痕,背弓在15°左右者為宜。其生長周期長,隨年齡增長身體也愈加雄壯,品種特點更加明顯,惹人喜愛。當歲墩養,二年以後逐步放開身形,三齡以後進入最佳觀賞階段,在三到五齡時可長至最佳狀態,若在食物充足水體適宜的情況下,四齡的王子虎頭可重達600克。
王字虎頭
廣東琉金
琉金通常認為是由中國的文魚經過古琉球國傳到日本,由日本人逐步培育出的一個品種。古代的琉金外形與現在不同,體形沒有現在的圓,背部也沒有現在這麼高。現在的琉金頭吻部尖,各鰭修長,腹圓肚大,身體短小,體形如盤狀,適宜側視。琉金以顏色的純正與否和體形的標準程度來判斷品種好壞的主要標準。體形要求身短、腹圓、頭部和吻部較尖,脊背拱起,在頭部後面有陡然向上的曲線,形成一個高高聳起的背峰,肩部肌肉肥厚,看起來威武雄壯,在水中活潑喜動,遊起來體態平穩,頗受人們喜愛。目前廣東琉金的發展已經基本完善,無論從體型還是顏色上都趨向於完美,是廣大金魚愛好者公認的較為成功的品種。
三色短尾鎏金
龍睛蝶尾
龍睛蝶尾俗稱蝶尾,是中國金魚代表品種之一。蝶尾金魚是從龍睛中定向選育而出,經過不斷篩選發展成今天的形態。蝶尾金魚尾鰭發達,四葉伸展,其前緣向身體前部展開,俯視如蝴蝶展翅,飄逸優雅。眼球特別發達,突出於眼眶之外。蝶尾金魚尾鰭前緣與體側夾角在90度到45度之間,鰭頂端伸展至鰓乃至眼部附近者為佳。如皋蝶尾身形飽滿,以獨特的飼育手法,成就了其尾稍可以觸及眼球甚至過嘴的狀態。
黑白蝶尾
大家看了這些靈動飄逸、宛若仙子的照片,是不是都已經心動了呢?屆時一起來「匠心獨具——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2020年宮廷金魚特展」參觀,一睹國粹金魚的風採吧!(圖/張正農)
日前,記者從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了解到,由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和北京市農業農村局主辦,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與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承辦的「匠心獨具——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2020年宮廷金魚特展」將於9月16日在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開幕,屆時將展出多個珍稀金魚品種,包括水泡眼金魚、龍睛蝶尾、武漢貓獅、宮廷鵝頭紅、王字虎頭、廣東琉金等,讓市民一睹國粹金魚之風採。
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是全國最早陳列金魚的公園之一,優秀的觀賞魚品種和濃厚的文化氛圍吸引了眾多的觀賞魚愛好者來園觀賞。1935年,由「金魚徐」送選的宮廷金魚,參加在太廟舉辦的北平市物產展覽會,並榮得特等獎。建國後,在「魚把式」孫寶林師傅的帶領下,文化宮金魚可謂家喻戶曉,尤其「木海觀魚」更是當時的一大盛景。2015年,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與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合作恢復了位於太廟玉帶河東北隅的金魚展示區,名曰「魚之寓」。
金魚在我國歷史悠久,素有「年年有餘,金玉滿堂」的美好寓意,深受廣大魚友喜愛。雖然距離特展開幕還有幾天時間,但一定有很多朋友已經迫不及待想早點欣賞到參展的國粹金魚。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提前透露一部分,讓大家先睹為快!
宮廷鵝頭紅
鵝頭紅是蛋種金魚中,頭型變異為鵝頭型的代表品種,也是北京金魚最著名的代表品種之一。據陳楨教授《金魚家化史與品種形成的因素》中所載,約出現於1848年—1925年之間。鵝頭紅在出現之初因其珍稀,曾經由內務府全部收繳,只有宮廷飼養,民間不許飼養。後來才逐漸流出,經過民國至解放後這段時間,鵝頭紅的變異經過多代選育,已具有一定的穩定性,成為了一個單獨的品種。1984年,鵝頭紅曾作為中國金魚的代表品種之一,遠赴美國紐約展覽並引起轟動。李振德先生將它稱為宮廷金魚,因此鵝頭紅也被稱為宮廷鵝頭紅。
鵝頭紅屬無背鰭的蛋種金魚,由虎頭金魚演變而來,但與紅頭虎頭所不同的是,僅在頭頂正中央遺存一塊方正的紅色肉瘤。其特點為,腹圓尾小,背部光滑,無背鰭殘痕且全身銀白色,鱗片排列整齊,頭頂部鮮紅的肉瘤與銀白色的魚體形成強烈顏色反差,凸起處形狀像白鵝頭上的肉瘤一樣,故而得名。鵝頭紅身姿秀美,其色彩搭配是最讓人喜愛的紅白組合,其全身潔白如玉,唯有頭頂嵌有一顆紅寶石頂冠,十分華貴。當年的小魚鵝頭並不明顯,大約三齡時鵝頭凸起較完美,形似皇冠。純正的鵝頭紅是蛋種金魚裡的佼佼者。
鵝頭紅
水泡眼金魚
水泡眼金魚最早見於19世紀初,魚眼瞼下方有兩個大大的水泡。在幼魚一個月左右時,魚眼瞼下方漸漸長出水泡,並伴隨著魚體的成長而加大。在這奇特的水泡裡面充滿了組織液,外層包覆著一層薄薄的膜,這層膜中有微血管,為水泡提供養分,因此可以看到水泡表面布滿緻密的血管。水泡眼遊動時,有如掛著兩隻大燈籠,左右顫動,姿態動人。水泡眼的特點為身體圓短、背脊光滑,有背鰭的水泡眼為文種水泡眼,又叫做「扯旗」水泡。成品魚最好要求泡大且左右對稱,具有彈性,與魚體結構合理適中,達到美觀長壽的效果。
黑水泡眼
武漢貓獅
與虎頭金魚形似,是20世紀末期出現的新品種,為武漢金魚代表品種之一。主要特點是頭部豐滿,肉瘤發達,頭頂部呈塊狀,眼睛、吻都被發達的頭瘤覆蓋,形似貓臉,貓獅頭瘤屬獅頭型。頭身比約為2:5,體短而圓肥,尾鰭短小,遊時搖頭晃腦,渾圓粗胖的體態,煞是可愛。優質個體,頭部、尾部和身體的比例合理,遊動正常。貓獅頭部肉瘤發育較早,大約3㎝後肉瘤初長,但充分長成則需要1-2年。此外有些個體的頭瘤較鬆散,不能列入佳品。
紅黑貓獅
紅白貓獅
王字虎頭
蛋種金魚中虎頭類的代表品種,是虎頭之中的精品,是極具北京特色的品種。王字虎頭並非有明顯的「王」字出現,而是肉瘤發育顯現的凹紋似「王」字,傳給我們審美的意念,更有畫中寫意的感覺。王字虎頭的頭部肉瘤高高隆起發達方正,頂部呈塊狀,微顯王字紋路。體色紅且濃豔,背潤且闊、頭高且大、唇凸嘴窩、見稜見角,尾短而有力。鰓部腫而不突,身寬體方豐腴肥厚,各鰭齊全舒展,背平,鱗片整齊排列有序,無蒼鱗(表現症狀蒼老無光澤,非正常情況下因病所致)。雌雄魚需性徵明顯,雌魚頭瘤發育多弱於雄魚,身形較好。雄魚一般頭瘤發育優良。
標緻的王字虎頭要求極為嚴格,頭部與腹部相連成矩形,佔身長的1/2者為上品之中的上品。背部圓潤平滑,無殘痕,背弓在15°左右者為宜。其生長周期長,隨年齡增長身體也愈加雄壯,品種特點更加明顯,惹人喜愛。當歲墩養,二年以後逐步放開身形,三齡以後進入最佳觀賞階段,在三到五齡時可長至最佳狀態,若在食物充足水體適宜的情況下,四齡的王子虎頭可重達600克。
王字虎頭
廣東琉金
琉金通常認為是由中國的文魚經過古琉球國傳到日本,由日本人逐步培育出的一個品種。古代的琉金外形與現在不同,體形沒有現在的圓,背部也沒有現在這麼高。現在的琉金頭吻部尖,各鰭修長,腹圓肚大,身體短小,體形如盤狀,適宜側視。琉金以顏色的純正與否和體形的標準程度來判斷品種好壞的主要標準。體形要求身短、腹圓、頭部和吻部較尖,脊背拱起,在頭部後面有陡然向上的曲線,形成一個高高聳起的背峰,肩部肌肉肥厚,看起來威武雄壯,在水中活潑喜動,遊起來體態平穩,頗受人們喜愛。目前廣東琉金的發展已經基本完善,無論從體型還是顏色上都趨向於完美,是廣大金魚愛好者公認的較為成功的品種。
三色短尾鎏金
龍睛蝶尾
龍睛蝶尾俗稱蝶尾,是中國金魚代表品種之一。蝶尾金魚是從龍睛中定向選育而出,經過不斷篩選發展成今天的形態。蝶尾金魚尾鰭發達,四葉伸展,其前緣向身體前部展開,俯視如蝴蝶展翅,飄逸優雅。眼球特別發達,突出於眼眶之外。蝶尾金魚尾鰭前緣與體側夾角在90度到45度之間,鰭頂端伸展至鰓乃至眼部附近者為佳。如皋蝶尾身形飽滿,以獨特的飼育手法,成就了其尾稍可以觸及眼球甚至過嘴的狀態。
黑白蝶尾
大家看了這些靈動飄逸、宛若仙子的照片,是不是都已經心動了呢?屆時一起來「匠心獨具——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2020年宮廷金魚特展」參觀,一睹國粹金魚的風採吧!(圖/張正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