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味藥,「打通」坐骨神經!朱丹溪傳下的老方子,又立功了

2020-12-13 騰訊網

(本文僅供學習、參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劑須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借鑑、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丹溪心法》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有人說,中醫治病,靠的是嘴。

我想說,中醫治病,靠的是實效。真正的中醫治病,從來不靠嘴。很多臨床大家,是不善於表達的。

他們在收集到足夠的患者信息後,去繁就簡,認真考量,理出思路,然後遣方用藥,一擊即中。

我以前,就遇上過這麼一個杏林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遼寧地界的一個老中醫。為了避免廣告嫌疑,我省去他的名字。

老人家前幾年去世了,但留下了不少佳話。

這個人啊,說話結巴。尤其是著急的時候,結巴起來能讓人抓狂。

所以,這個人在看病的時候就少說話。

有一回,他遇上一個患者,毛病是坐骨神經痛。

患者自述,從前有一次淋雨,回到家之後不久,腰腿疼痛,主要是左腿,彎曲受限。生活勉強能自理,但是非常難受。

這老中醫先看舌脈,發現苔黃黃膩,脈弦緊。於是張口就問——

尿,黃不?患者說,黃。

嘴,苦不?患者說,苦。

接下來,老中醫不做聲了,就一個勁兒點頭。

不多時,開了一個配伍。方見:蒼朮、秦艽、黃柏、乳香、沒藥各10克,當歸、丹參各18克,牛膝15克。水煎服。

從前到後,總共2分鐘不到。

患者當時就合計,你也不仔細檢查我,就問我尿黃不黃,嘴苦不苦,然後上來就開配伍,這能行嗎?

不過,拿來藥,他還是嘗試著服用了。結果,5劑之後,疼痛大減。再用5劑,諸證息平,生活完全自理。

這患者佩服得五體投地,逢人就說,這可真厲害,不說話,不用問,一下就把病治好了。

其實,要我看,文中的醫師雖然話不多,但是都問中了要害。這方子的配伍和思路,都是十分明確的。

來,我給你講一講,你就知道了。

讀者朋友,你得知道,這個坐骨神經痛啊,中醫裡頭叫做「痺證」。

它的病因,中醫給歸納出很多。其中,溼熱下注算是比較常見的一個。

就是說,溼熱之邪下注到雙腿,阻滯經脈,影響氣血運行,導致腰腿部疼痛。

其實,這個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很常見。尤其是南方地區,更多見。患者多是因為淋雨,或者生活環境潮熱,鬱久化熱導致疾病發生。還有一些人,是屬於飲食不節,體內溼熱鬱積,日久下注雙腿。主要表現就是舌紅,苔黃膩。在疼痛劇烈的時候,脈象是弦緊的。

這樣的人,往往伴隨兩個特點。第一個,尿黃。溼熱之邪滲入下焦,尿液就發黃。第二個,口苦。溼熱之邪阻滯肝膽,嘴裡頭就苦。所以說,尿黃口苦,是不少中醫辨治溼熱證的要點。

所以你看,上文中的醫師,真的是半句廢話沒有,直接問到點子上。這是經驗的寫照啊。

怎麼辦?自然要清除溼熱。在這個基礎上,祛風除溼、活血通絡、止痛。

醫案裡的配伍啊,我解釋一下,其實是朱丹溪的《丹溪心法》裡記載的「二妙散」化裁。二妙散,組成是蒼朮和黃柏。蒼朮燥溼,黃柏清熱燥溼。兩者是除溼熱的標準方。在二妙散的基礎上,後人加了一個川牛膝,就是三妙丸。再加一個薏苡仁,就是四妙丸。

在蒼朮、黃柏的基礎上,醫案裡頭,用秦艽祛風除溼,用懷牛膝補益肝腎、強健腰膝,用乳香和沒藥止痛,用當歸、丹參來養血活血。問題就解決了。

所以我說,這是朱丹溪老方子再立新功的典型案例。

我把這個寫出來啊,供我的讀者借鑑、參考。其實,二妙散化裁治療坐骨神經痛,可以說是中醫臨床的常規操作了。大家如果把這裡的道理弄懂,會給自己帶來很大幫助。文中配伍,如果您感興趣,必須在中醫師辯證指導下借鑑應用,以免藥不對症,徒生他患。

最後,我想說,中醫治病,靠的是準確辯證,靠的是對古方的精深理解,和對中藥的徹底熟悉。它不靠嘴,不靠忽悠。你看哪個好中醫治病的時候,喋喋不休啊?也許,就是問那麼一兩句話,就起到了撥雲見日、明確思路之效。

好了,就說這麼多。

相關焦點

  • 朱丹溪治上中下痛風方
    朱丹溪是金元四大家之一,他在《格致餘論》裡把痛風單獨作為一個病種來論述。
  • 日本鐵塔牌坐骨神經痛丸
    生產廠商:日本杏林藥業株式會社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病變,沿坐骨神經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後、小腿後外側和足外側發生的疼痛症狀群。病的起因:按病損部位分根性和乾性坐骨神經痛兩種,前者多見根性坐骨神經痛病變位於椎管內,病因以腰椎間盤突出最多見,其次有椎管內腫瘤、腰椎結核、腰骶神經根炎等。乾性坐骨神經痛的病變主要是在椎管外坐骨神經行程上,病因有 骼關節炎、盆腔內腫瘤、妊娠子宮壓迫、臀部外傷、梨狀肌症候群、臀肌注射不當以及糖尿病等。服用方法:每日1-2次,每次1-2粒。飯後溫水服。
  • 坐骨神經痛中西醫的治療
    一、根性坐骨神經痛起病隨病因不同而異。最常見的腰椎間盤突出,常在用力、彎腰或劇烈活動等誘因下,急性或亞急性起病。少數為慢性起病。4.外治自療法毛茛全草60克,搗爛,敷貼於環跳穴(小腿後曲,足跟正對臀部處)風市穴(直立兩手下垂,中指尖正對大腿外側處)、委中穴(兩膝國窩正中處)、崑崙穴(外踝關節尖至跟腱中間凹陷處),每次1-3個穴位交替使用,敷藥至局部燒灼感時即揭下,用藥後1-2日,局部會紅腫熱痛,兩天後發生水泡,疼痛加劇,此時應將水泡挑破,外搽龍膽紫。慎勿感染。
  • 八個治療坐骨神經痛的妙方,轉發送給需要的人!
    起病多急,表現為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及沿坐骨神經通路的劇烈疼痛。1 .蠍蛇散治坐骨神經痛[方  劑] 祁蛇(或烏梢蛇)、蜈蚣、全蠍各10克。[制用法] 焙乾研成粉,等份分成8包。首日上下午各服1包,繼之每天上午服1 包,7天為1療程。
  • 案例庫 | 骨傷科:坐骨神經
    坐骨神經是人體最粗大的神經,起始於腰骶部的脊髓,途經骨盆,並從坐骨大孔穿出,抵達臀部,然後沿大腿後面下行到足。管理下肢的感覺和運動,由腰神經和骶神經組成。坐骨神經經梨狀肌下孔出骨盆到臀部,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依次橫過閉孔內肌,上下孖(音同「抹」,雙、對的意思)肌及股方肌的後方,支配這些肌肉,並沿大收肌後面,半腱肌、半膜肌、股二頭肌之間下降,途中發出肌支至大腿的屈肌,坐骨神經在到膕窩以前,分為脛神經和腓總神經,支配小腿及足的全部肌肉以及除隱神經支配區以外的小腿與足的皮膚感覺。坐骨神經痛屬於中醫痺症範疇,可有風寒溼痺、氣血瘀滯、肝腎不足證型三類。
  • 腰椎間盤突出壓迫坐骨神經怎麼辦?
    腰椎間盤突出與坐骨神經痛密不可分坐骨神經是由第4、5腰神經和第1、2、3骶神經前支組成,坐骨神經痛通常是指由於某種原因的刺激和壓迫導致沿坐骨神經走行及分布區的放射痛。腰椎間盤突出引發坐骨神經痛能否打封閉針?
  • 中醫治療坐骨神經痛的四個方法
    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內的疼痛,部位一般在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和踝部等處,屬內科急症範疇
  • 正確認識坐骨神經疼(整理篇)
    3、「坐骨神經痛」臨床表現:本病男性青壯年多見,單側為多。疼痛程度及時間常與病因及起病緩急有關。<一、根性坐骨神經痛起病隨病因不同而異。最常見的腰椎間盤突出,常在用力、彎腰或劇烈活動等誘因下,急性或亞急性起病。少數為慢性起病。
  • 坐骨神經損傷
    管理下肢的感覺和運動,由腰神經和骶神經組成。坐骨神經的損傷很多發生在神經近端,即坐骨切跡、臀部和大腿的水平。多數病例伴有骨折、局部挫傷或撞擊傷。;或者兩分支先合成坐骨神經,然後從梨狀肌上面或下面穿過。坐骨神經在盆部發出臀上神經和臀下神經,兩者從坐骨切跡出盆部,支配臀大肌和臀中肌。
  • 四個小偏方治療坐骨神經痛有奇效
    處方:制川烏10克,附子10克,川牛膝各12克,麻黃、細辛、甘草各3克,桂枝、乾薑、乳香、沒藥各10克,蜈蚣1條,生薑3片,大棗5枚。每日1劑,用水煎服分2次服用,10天為1個療程,間隔3天續服下1個療程。有溫經散寒,祛風除溼,祛瘀通絡功效。對坐骨神經痛屬風寒溼者或寒邪引起的坐骨神經痛效果好。  驗方二:獨活寄生湯治療坐骨神經痛  艾朝陽,男,35歲。
  • 專題神經篇——坐骨神經及脛神經
    坐骨神經為全身最粗大的神經,可分為脛神經和腓總神經兩部分,腓總神經起於第4、5腰神經及第1、2骶神經的後股;脛神經起於第4、5腰神經及第1、2、3骶神經的前股。此兩部合併,包在一個總的結締組織鞘內,成為坐骨神經。   坐骨神經一般自梨狀肌下孔穿至臀部,被蓋於臀大肌深側,約在坐骨結節和大轉子之間中點處下降,繼經上孖肌、閉孔內肌、下孖肌及股方肌的後面至股部。
  • 坐骨神經
    髂外動脈近腹股溝韌帶處發出腹壁下動脈和旋髂深動脈,後者向外上方貼髂窩走行,分布於髂肌和髂骨等。髂總動脈及髂外動脈的投影:自臍左下方2cm處至髂前上棘與恥骨聯合連線的中點 間的連線,此線的上1/3段為髂總動脈的投影;下2/3段為髂外動脈的投影。上、中1/3交界處即為骼內動脈的起點。
  • 精進專題神經篇——坐骨神經及脛神經
    坐骨神經為全身最粗大的神經,可分為脛神經和腓總神經兩部分,腓總神經起於第4、5腰神經及第1、2骶神經的後股;脛神經起於第4、5腰神經及第1、2、3骶神經的前股。此兩部合併,包在一個總的結締組織鞘內,成為坐骨神經。   坐骨神經一般自梨狀肌下孔穿至臀部,被蓋於臀大肌深側,約在坐骨結節和大轉子之間中點處下降,繼經上孖肌、閉孔內肌、下孖肌及股方肌的後面至股部。
  • 正確認識坐骨神經疼,內附解決方案!
    <一、根性坐骨神經痛起病隨病因不同而異。最常見的腰椎間盤突出,常在用力、彎腰或劇烈活動等誘因下,急性或亞急性起病。另外,吸菸還是骨質疏鬆症的發病因素.所以預防坐骨神經痛,切不可忽視的就是要戒菸.14、坐骨神經痛中醫如何辨治施治?坐骨神經痛屬祖國醫學的痺證範疇。現據多年臨床體會,歸納辨治4法於下,供同道參考。
  • 中醫治療坐骨神經痛的4種方法
    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內的疼痛,部位一般在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後外側和踝部等處,屬內科急症範疇
  • 坐骨神經痛偏方秘方+癲癇的6個特效方
    起病多急,表現為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及沿坐骨神經通路的劇烈疼痛。1 .蠍蛇散治坐骨神經痛[方  劑] 祁蛇(或烏梢蛇)、蜈蚣、全蠍各10克。[制用法] 焙乾研成粉,等份分成8包。首日上下午各服1包,繼之每天上午服1 包,7天為1療程。每療程間隔3-5天,一般1-2個療程可顯效至痊癒。
  • 坐骨神經痛效方,藥到病除,如鼓應桴之效,疼痛越厲害者效越好
    2治療    根據以上論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節論,坐骨神經痛一病,它既有同於一般的痺證的普通規律,又有其獨特的疼痛特點,那麼治療坐骨神經痛也就可以根據痺證的辨證而予以施治,同時又要注重到它的獨特性。(轉引自中醫內科學,555頁)根據以上的論述,符合坐骨神經痛有劇烈串痛的特點,我以「治風先治血,血活風自滅,更參以補血之劑為指導方針,又針對坐骨神經痛不同於一般痺證疼痛的特點,選擇有強力祛風止痛作用的蟲類藥為主藥,擬全蠍紅花湯為主方來治療此病,收到了一定的療效,尤其對疼痛劇烈的患者,常能收到藥到病除,如鼓應桴之效。
  • 多位老中醫坐骨神經痛偏方秘方集
    起病多急,表現為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及沿坐骨神經通路的劇烈疼痛。        1 .蠍蛇散治坐骨神經痛[方  劑] 祁蛇(或烏梢蛇)、蜈蚣、全蠍各10克。[制用法] 焙乾研成粉,等份分成8包。首日上下午各服1包,繼之每天上午服1 包,7天為1療程。每療程間隔3-5天,一般1-2個療程可顯效至痊癒。
  • 這種腰腿臀麻痛,其實就是「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是身體最長最粗大的神經它的起源在腰部的神經根由腰脊椎的第四五條神經根及骶椎第一二三條神經根組成坐骨神經在臀部肌肉的深層處通過一直沿大腿後方下行至膕窩也就是膝蓋的後面在這裡分為兩條脛神經和腓總神經一條支配小腿前外方和足背
  • 坐骨神經——不要痛
    (自己感覺很嚴肅)坐骨神經痛並不是一種病,是以坐骨神經徑路及分布區域疼痛為主的多種症狀表現症候群,臨床上非常常見,很多都是因為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造成的,患者經常體驗到一種貫穿臀部並向下延伸到腿部後方的疼痛感。然額,坐骨神經痛並不一定起源於腰椎,骨盆或臀部受傷、坐骨神經受到直接的壓力,都會引發坐骨神經痛。這種疼痛或輕微,或嚴重,有時會引起腿部發麻,行動不便,甚至嚴重到下不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