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種一詞中的『』湯『』可以理解為熱水,開水等;『』種『』可以理解為面肥,引子等。其實湯種的製作我國很早以前已開始應用,類似於燙麵法。但應用到烘焙產品中這一工藝,出現在日本。
傳統的湯種製作是相對比較繁瑣的,所以延伸出了簡易版燙種,我們等下從配方和製作過程中,可以不難看出它們兩個的區別。
在這之前我們先來知道一下它們的製作原理是什麼。其實不論是湯中還是燙種,兩種材料的製作原理是一樣的,都必須要使麵粉中的澱粉糊化,從而得到這麼一個產物。
1,什麼是澱粉糊化?
澱粉在超過53°以上時,澱粉的物理性質開始發生變化,膨脹,分裂,形成均勻糊狀的狀態,稱之為澱粉糊化。
2,為什麼要讓麵粉中的澱粉糊化?
小麥麵粉中含有豐富的澱粉,一般佔麵粉的60%-70%。澱粉在水中加熱會導致澱粉結晶區域破裂,導致澱粉顆粒的吸水量迅速增加,澱粉顆粒體積增大,膨脹;體積能增加到原始的50倍以上,直到澱粉顆粒膨脹到極限開始破裂,澱粉顆粒中的澱粉分子被放出,澱粉分子之間相互纏繞,黏連,聯結形成一個網狀的飽含大量水分的膠體,就是澱粉糊化後呈現給我們狀態。所以為什麼要讓澱粉糊化,是為了讓麵粉中的澱粉可以吸收,鎖住更多的水分。提高它的含水量。(如同我們做菜時勾芡一樣的原理,水澱粉可以使湯汁變得濃稠,這就是澱粉受熱糊化吸水帶來的作用)
3,澱粉糊化後給產品帶來的作用和好處?
湯種加入到麵團當中製作出的麵包,我們稱之為湯種法麵包。與其它方法製作出的麵包最大的不同就是澱粉糊化後含水量的變化。因此,相比較一般操作工藝製作出的麵包,湯種麵包內部組織柔軟,有彈性,外皮顏色光潤,老化速度慢,賞味期長。
湯種--由五份的水和一份的麵粉製作完成,即水5:麵粉1
製作方法:水和麵粉放入煮鍋中,小火慢慢加熱,期間不停攪拌,不能有麵疙瘩,也不能煮焦了,直至加熱攪拌成為漿糊狀,攪拌紋路不消失,中心溫度在65℃左右即可。(所以也稱之為65度湯種)
燙種--由三份的水和一份的麵粉製作完成,即水3:麵粉1
製作方法:水加熱煮至沸騰,直接全部衝入到麵粉當中快速攪拌,直到麵粉充分攪拌均勻即可。
湯種和燙種的使用和注意細節:
配方中小麥麵粉用低筋中筋高筋都可以。
製作完成的湯種或燙種不能直接製作完成使用。
製作完成後,冷卻後冷藏隔夜使用效果最好,澱粉分子性質穩定。
時間不夠的情況下,也建議最好冷藏靜置2小時以上使用。使用量為麵團配方中麵粉含量的5%-20%。
湯種法麵包,好處多多,誰試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