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種與燙種的製作方法和理論

2021-02-07 WORLD烘焙



 湯種一詞中的『』湯『』可以理解為熱水,開水等;『』種『』可以理解為面肥,引子等。其實湯種的製作我國很早以前已開始應用,類似於燙麵法。但應用到烘焙產品中這一工藝,出現在日本。

傳統的湯種製作是相對比較繁瑣的,所以延伸出了簡易版燙種,我們等下從配方和製作過程中,可以不難看出它們兩個的區別。

在這之前我們先來知道一下它們的製作原理是什麼。其實不論是湯中還是燙種,兩種材料的製作原理是一樣的,都必須要使麵粉中的澱粉糊化,從而得到這麼一個產物。

1,什麼是澱粉糊化?

澱粉在超過53°以上時,澱粉的物理性質開始發生變化,膨脹,分裂,形成均勻糊狀的狀態,稱之為澱粉糊化。

2,為什麼要讓麵粉中的澱粉糊化?

小麥麵粉中含有豐富的澱粉,一般佔麵粉的60%-70%。澱粉在水中加熱會導致澱粉結晶區域破裂,導致澱粉顆粒的吸水量迅速增加,澱粉顆粒體積增大,膨脹;體積能增加到原始的50倍以上,直到澱粉顆粒膨脹到極限開始破裂,澱粉顆粒中的澱粉分子被放出,澱粉分子之間相互纏繞,黏連,聯結形成一個網狀的飽含大量水分的膠體,就是澱粉糊化後呈現給我們狀態。所以為什麼要讓澱粉糊化,是為了讓麵粉中的澱粉可以吸收,鎖住更多的水分。提高它的含水量。(如同我們做菜時勾芡一樣的原理,水澱粉可以使湯汁變得濃稠,這就是澱粉受熱糊化吸水帶來的作用)

3,澱粉糊化後給產品帶來的作用和好處?

湯種加入到麵團當中製作出的麵包,我們稱之為湯種法麵包。與其它方法製作出的麵包最大的不同就是澱粉糊化後含水量的變化。因此,相比較一般操作工藝製作出的麵包,湯種麵包內部組織柔軟,有彈性,外皮顏色光潤,老化速度慢,賞味期長。

湯種--由五份的水和一份的麵粉製作完成,即水5:麵粉1

製作方法:水和麵粉放入煮鍋中,小火慢慢加熱,期間不停攪拌,不能有麵疙瘩,也不能煮焦了,直至加熱攪拌成為漿糊狀,攪拌紋路不消失,中心溫度在65℃左右即可。(所以也稱之為65度湯種)




燙種--由三份的水和一份的麵粉製作完成,即水3:麵粉1

製作方法:水加熱煮至沸騰,直接全部衝入到麵粉當中快速攪拌,直到麵粉充分攪拌均勻即可。

湯種和燙種的使用和注意細節:

配方中小麥麵粉用低筋中筋高筋都可以。

製作完成的湯種或燙種不能直接製作完成使用。

製作完成後,冷卻後冷藏隔夜使用效果最好,澱粉分子性質穩定。

時間不夠的情況下,也建議最好冷藏靜置2小時以上使用。使用量為麵團配方中麵粉含量的5%-20%。

湯種法麵包,好處多多,誰試誰知道

相關焦點

  • 湯種與燙種麵團
    湯種與燙種麵團:執筆/糕餅資深工匠杜德春「湯種」:在日語裡意為溫熱的面種或稀的面種。
  • 烘焙圈子:「湯種」燙種」怎麼區分?2款湯種麵包做法!
    「燙種」源自我國的傳統家常麵食,在我國的麵食製作中,如不經過發酵的麵食可以分為冷水面和燙麵兩大類,所謂冷水面包括各種麵條、水餃等直接用水調面的,冷水面口感硬而有韌性;而燙麵則有蒸餃、各類烙餅等,是將部分麵粉用熱水燙過後
  • 中種,液種,湯種,燙種,麵包常用「種」配比和製作!
    當然您可以通過加入糖,油,餡料等來改善口味和和延長老化期。然而,對於純素人群,素食報建議大家儘量用種來製作麵包。因為不同的種賦予了麵包不同的風味和口感,「種」在麵包的成品上發揮著它特有的優勢。我們不想食用太多的糖和油脂,那麼改善麵包口感和延緩老化的重任就只能交給「種」了!一,中種配比:高筋粉100%,水42-50%,酵母1%,糖2%。製作:把所有原料攪拌一起揉成麵團。室溫發酵2倍大即可使用。建議:作為中種,我們如果時間允許,建議採用冷藏法。這樣通過長時間發酵,風味會更加好。
  • 什麼是湯種麵包--湯種的效果和製作方法(家庭烘焙)
    日本有很多吐司專門店仍舊採用這種做法在製作吐司。今天想詳細地說一下我對湯種的理解(理論)以及在家庭製作湯種時的注意點。什麼是湯種?簡單說湯種就是「把小麥粉和熱水混合揉勻後得到的麵團」。麵團中加入湯種,簡單說就是「讓麵包具有米飯的甘甜和香味」。糯糯的口感前面說過小麥粉和熱水攪拌後會發生糊化,不會產生麵筋。假設我們用湯種法製作麵團,加20%的湯種。那麼這個麵團中有麵筋的部分是80%,沒有麵筋的部分是20%。
  • 烘焙入門教程之中種、湯種和直接法的區別——麵包製作方法詳解
    【直接法】這是最傳統最普通的麵包製作方法,將所有材料混合完全,揉出筋膜,然後只進行一次發酵而烤制出的麵包,稱為直接法製作的麵包。缺點:湯種加熱的溫度不好控制,操作有一定難度。湯種法詳解:最經典的湯種製作方法是《65度湯種》,即用溫度計測量,將湯種加熱至65度,這時的湯種無論是顏色還是效果都是最佳的,溫度太高會使得湯種顏色發灰,做出的麵包不潔白。
  • 用湯種方法製作的麵包想不軟都難,放置三天還是鬆軟好吃
    常做麵包的朋友想必都知道,麵包的操作手法中,有直接法、中種法、湯種法、燙種法等,每一種做法各有其獨特的風味及特色,今天我們所說的湯種法,是取其一部分麵粉,將其進行糊化,經過沸騰熱水糊化後的麵粉再一起揉制,成品的麵包會非常鬆軟拉絲。
  • 中種、湯種和直接法的區別
    哪種製作方法更好呢?【麵包製作的幾種常見方法】從大的方向來分,麵包製作主要包括直接法、中種法、湯種法三大類,然後其中又會細分出很多分支,比如100%中種,冷藏中種、65度湯種等等。下面就分別為大家詳細的解釋一下。
  • 直接法、中種法、湯種法和燙種法
    好多焙友問我什麼是直接法、中種法、湯種法和燙種法,在這裡寫一下我掌握的知識和我的理解,寫得不對的還請指正。
  • 烘焙圈子:麵包大法 —— 湯種法~~湯種麵包的湯湯水水全給你!
    最經典的湯種製作方法是《65度湯種》,即用溫度計測量,將湯種加熱至65度,這時的湯種無論是顏色還是效果都是最佳的,溫度太高會使得湯種顏色發灰,做出的麵包不潔白。溫度太低則會使得麵粉糊化的程度不高,吸水性不強,所以65度是一個可以兼顧顏色和效果的最佳狀態。當然如果您沒有溫度計,也可憑直覺,當用筷子攪拌麵糊時出現紋路,麵糊成白色漿糊狀,略帶透明的感覺,即說明湯種製作成功。
  • 中種、液種、湯種、天然酵種最全區別與製作方法解析!
    一般來說,麵包製作的發酵法通常分為直接法和間接法。 直接法和間接法介紹 所謂直接法就是直接將包括酵母在內的所有原料混合揉成團,然後進行一次發酵和二次發酵。這種做法的優點在於製作時間短,操作簡單,麵包的麥香味明顯,缺點是麵包抗老化能力較弱,而且發酵風味物質寡淡。
  • 烘焙圈子:湯種法是個啥?
    或者將麵粉加入不同溫度的熱水,使其糊化,此糊化的麵糊稱為湯種。湯種再加麵包用的其他材料經攪拌、發酵、整形、烘烤而成的麵包稱為湯種麵包。湯種麵包與其他麵包最大的差別在於澱粉糊化使吸水量增多,因此麵包的組織柔軟,具有彈性,可延緩老化。目前65度湯種法最受歡迎。
  • 香蔥肉鬆麵包卷(湯種法)
    我最喜歡用湯種法來做這款麵包。先來介紹一下什麼是「湯種」。我知道「湯種」的概念是源自我10多年前買的一本麵包書《65°C湯種麵包》。作者是陳鬱芬。「湯種」的概念源自日本,其實和咱中國做麵食時候的「燙種」類似。「湯種」是先將部分麵粉與水混合,然後加熱,使得澱粉糊化,這個糊化的麵糊就稱為湯種。
  • 關於麵包湯種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中種法又稱二次發酵法,是分兩次攪拌的方法,即先攪拌中種麵團,使其經過一段時間發酵,再與其他部分混合攪拌形成製作麵包的麵團。因為酵母最怕糖、鹽、油脂。因此中種法能使酵母在第一次面種中發酵良好,使水分完全滲透於麵粉,使其水含量增加,經過第二次攪拌後,把氣泡全打掉,達到柔軟、組織細密效果。
  • 湯種帶餡排包,最鬆軟的拉絲麵包,健康無任何添加劑,滿滿的乾貨
    愛吃麵包,還是自己在家動手來製作吧,身邊總有朋友說,自己在家做的麵包沒有外面買來的那樣鬆軟好吃,其實主要是方法不對,掌握好了方法,自己在家做,同樣可以吃到不次於外面賣的麵包,湯種帶餡排包,最鬆軟的拉絲麵包,健康無任何添加劑,滿滿的乾貨,快點跟我一起做起來吧。
  • 區分麵包的湯種、中種、初種、魯邦種……
    麵包中所有這些「種」的製作,屬於製作很多麵包的第一步,它們是我們製作某一類麵包的「種子」、「起源」,並且對該麵包成品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發酵種其中,發酵種是一個大類。在歐洲,將利用穀物、蔬菜、果實培養出的天然酵種統一稱為「種」或「發酵種」,而在日本又將其細分為「天然發酵種」和「酵母種」。
  • 湯種or燙種?中種or隔夜種?這篇乾貨幫你弄明白!
    取配方中部分麵粉與水和所有的酵母(部分做法也會加入一些其他副材料)拌勻揉成團(不用打出膜),發酵2小時後,製作成中種麵團,與剩餘的主麵團進行攪打出膜,再進行發酵烘烤。除了常規的普通中種法,根據中種麵粉含量及發酵溫度時長的不同,中種法還分為另外兩種:「冷藏中種法」和「100%中種法」。
  • 【烘焙縱貫線】湯種的由來及湯種麵包製作教程
    「湯」的意思有開水、熱水、泡溫泉之意。「種」為種子、品種、材料、面肥(種)之意。用在烘焙術語的解釋是將麵粉加水在電磁爐上加熱,使澱粉產生糊化,或者將麵粉加入不同溫度的熱水,使其糊化。此糊化的麵糊稱為湯種。    湯種再加麵包用的其他材料經攪拌、發酵、整形、烤焙而成麵包。湯種麵包與其他麵包最大的差別在於澱粉糊化使吸水量增大,因此麵包的組織柔軟,具有彈性,可延緩老化,迎合現代人口味。
  • 湯種奶茶吐司 | 想把喜歡的一切都揉進麵團裡.
    ,其實湯種法應該是由「燙種法」改良而來,燙種是用熱水直接將麵粉燙熟,然後再加入麵包麵團中揉面。(這次發酵稍稍有點不夠完全,所以兩邊稍微有點圓角)當然,現在我們基本都用湯種的製作方法了。它可以能夠提高麵包的持水量、使麵包氣泡細化;麵包倍加柔軟,保溼時間極大地延長。麵包撕開後能有片狀羽毛或拉絲的效果。
  • 中種、湯種、波蘭種、意式酵頭、魯邦種,那些搞暈我們的麵包種.
    (內容來源於網絡)1、直接法這是最傳統、最普通的麵包製作方法,將所有材料混合完全,揉出筋膜,然後只進行一次發酵而烤制出的麵包。優:製作簡便快捷、耗時短。劣:含水量少、口感不會很鬆軟、保質期較短、麵包的麥香味略有不足。適合於做小餐包或調理麵包等這類本身口感略粗糙的麵包。
  • 麵包直接法、中種法、湯種法的區別詳解
    對剛接觸烘焙剛剛開始要做麵包的新新手來說,看見直接法、中種法、湯種法和燙種法的確很容易一頭霧水,下面講解一下吧!【直接法】這是最基本的麵包製作方法。是指將麵團所有材料混合進行攪拌,然後發酵製作。如果你去百度,出現最多的解釋是「只有一次攪拌一次發酵的製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