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種與燙種麵團

2021-02-27 食品工程博士杜德春

湯種與燙種麵團:

執筆/糕餅資深工匠杜德春

「湯種」:在日語裡意為溫熱的面種或稀的面種。湯種再加麵包用的其他材料,經攪拌、發酵、整形、烤培而成的麵包稱為湯種麵包。湯種麵包與其它麵包最大的差別在於澱粉糊化使吸水量增多,因此麵包的組織柔軟,具有彈性,可延緩老化,迎合現代人口味。比例 高筋粉:水為1:5,高筋麵粉放到水裡,加熱到65°度,不斷攪拌,攪勻到沒有麵疙瘩,攪到濃稠狀,劃弧紋路不會馬上消失,不要將麵糊燙糊,然後放涼待用,分為過夜發酵湯種與不發酵。湯種麵團是日本人第一次把它應用到麵包中,但這種古老的方法是中國最早發明的。在我的《發酵麵團》中已經闡釋。

湯種面:麵粉320克+鹽3克+糖20克+開水(100°/80°/70°/60°-棉絮閾值模式產生不同) -混合均勻冷卻-冷藏-隔夜使用。


燙種法:在麵團中加入熟麵糊,能夠提高麵包的持水量、使麵包氣泡細化;做出的麵包倍加柔軟,保溼時間極大地延長。麵包撕開後能有片狀羽毛或拉絲的效果。燙麵麵團裡還加了黃油和糖,目的也是為了增加麵團的吸水性,延緩老化,燙種跟湯種根本的區別在於要用90-100°熱水燙麵。

燙種原料:一般按麵粉:水=1:2。

四大文明古國、在小麥豐腴以後,延伸了很多諸如發酵麵團、燙麵麵團,我已文章詳筆。

燙種:麵粉1000克+100克糖+10克鹽+900克(100°/90°) 開水-冷卻後-冷藏-隔夜使用。其使用量是麵粉的5-20%控制比。

湯種與燙種麵團的物理與化學變化結構:

主要是澱粉與蛋白質隨著不同階段溫度、其物理性質與化學反應發生改變的曲線。


水調麵團的原理和性質 : 

麵粉中的澱粉與蛋白質都具有親水性,但這種親水性的大小隨著水溫不同而變化,從而形成不同水溫的水調麵團。 

根據試驗,麵粉中的澱粉,在常溫條件下,其性質基本不變,吸水率低,水溫在30度時,澱粉只能結合30%左右水分,顆粒也不膨脹,仍能保持硬粒狀態;水溫在50度左右時,吸水和膨脹率還很低,粘度變動也不大,但水溫達53度以上時,澱粉的性質就發生明顯的變化,即澱粉溶於水而膨脹糊化,水溫越高,糊化程度越高,吸水量也就越大,且澱粉顆粒膨脹至原體積的幾倍。即澱粉溶於水中,產生粘性,水溫越高,粘性也越大。 

蛋白質的吸水性則根澱粉相反,根據試驗,蛋白質在常溫下,不會發生變性(指熱變性),吸水率高,水溫在30度時,蛋白質能結合150%左右的水溫,經揉搓,便成柔軟而有彈性的膠體組織俗稱麵筋;但水溫升至60~70度以上時,蛋白質就開始熱性變,逐漸凝固,筋力下降,彈性合延伸性減退,吸水率降低,只有粘度稍有增加。即溫度越高,蛋白質變性越大,筋力和親水性更加衰退。 

根據麵粉中澱粉和蛋白質的這些物理性能,人們按照不同點心製品的不同要求,用不同的水溫來調製不同的麵團,製作出適合人們需要的點心。

水溫:0-100°之間、就是蛋白質與澱粉發生物理與化學反應的改性曲折圖

水溫:50°、60°、70°、80°、90°、100°會發生不同變形結構;我們掌握這些是要做出我們想要的目標產品;我在文章中已經講過。


水調麵團的種類 :

根據摻入水的溫度高低不同,有三種不同水溫的麵團,即冷水麵團,溫水麵團和開水麵團(冰水麵團-0°C以下省略,可在新浪微博http://weibo.com/i/5136531309看到)。 


1、冷水麵團 (0-30°C)

冷水麵團是用冷水和面拌和,揉制而成的。因為冷水麵團使用的是冷水,所以不能引起蛋白質的熱性變,使澱粉膨脹糊化。麵團的形成主要是蛋白質吸水所起的作用,故能形成緻密網絡。根據以上的特性,就形成了冷水麵團質地硬實 . 筋力足 .韌性強 .拉力大的特點;成品成熟後潔白 . 爽口,但見風后容易變硬;如在油鍋中成熟,則製品吃口香脆 .酥鬆。如春卷 .貓耳朵等。 

冷水麵團一般適宜於製作入水煮的品種。某些冷水麵團製品還需加入適量的鹼水才能 製成成品,如麵條。 

冷水麵團的調製方法比較簡單,先將麵粉倒在案板上或缸內,挖個凹塘,摻入水分,將麵粉抄拌成雪花片後,用力揉搓成麵團,蓋上溼布,靜置一段時間。調製冷水麵團有幾個關鍵必須掌握; 

①水溫要適量,一般都用冷水。冬天可用不超過30度的水溫;夏天拌粉時,為了增加勁力,可加一些食鹽

②水量要掌握好 。冷水合面,水不能一次被麵粉吸收,因此水要慢慢分次摻入,但不能多摻或少摻,一般說,麵粉與水的比為5:2,但還應根據季節與品質需求來靈活掌握③ 一定要揉透揉光,揉的越透越好,要揉到上勁,揉到麵團十分光滑為止

④ 揉好的麵團要靜置20min左右,讓其中五種蛋白質與兩種澱粉結構融合好(使麵團中的粉粒有一個充分吸水的時間)。靜置時要蓋上溼布,以免發生結皮幹硬。


2、溫水麵團 (45/50/60/70°C)

溫水麵團一般用50°C左右的溫水調製,但水溫也根據季節不同而定。由於溫水麵團是溫水調製而成的,因此,它的物理性能介於開水麵團與冷水麵團之間,色澤稍白,有韌性;勁力較差,可塑性好,成品不易走形。溫水麵團適於製作各種花色餃子或小點心。製作溫水麵團的方法與冷水麵團基本上是相同的,僅是水溫稍高。製作溫水麵團,也應注意把麵團揉熟揉光。另外,溫水麵團應晾涼後製成點心。


3、開水麵團(70/80/90/100°C)

開水麵團是用沸水燙粉來調製的麵團,故又稱「燙麵」 。麵粉經過沸水燙過後,麵粉中的蛋白質發生了熱變性,麵筋膠體被破壞,蛋白質的親水性和延伸性減退;麵粉中的澱粉卻相反,它吸水分並與水混合,膨脹成糊狀,粘性開始增強。所以開水麵團柔軟、粘糯而勁力差,色澤暗,略帶甜味,適宜做鍋貼、炸糕等品種。另外、蒸餃、燒麥也用開水麵團製作,這是為了製作坯皮的需要。

開水麵團的調製方法,與調製冷水麵團相同,只是冷水變成了沸水,但在調製開水麵團時應注意:

①熱水要儘量一次摻入,要摻準。水少則硬,再加水也很難揉的均勻;水多則太軟,再摻粉揉搓,既不易和好,也影響質量

②和開水麵團動作要迅速,一邊倒開水一邊拌和。若燙手可用工具代替拌粉,粉拌和後要讓熱氣儘量散發,最後淋上些冷水糅合麵團。

③開水麵團只要揉勻揉透即可,不必多揉,多揉要增勁,影響燙麵的特點。

④開水麵團和好後一定要晾涼。熱氣不散盡,鬱接在麵團中,做出的成品不但會結皮,而且表面粗糙。 


(掃描二維碼、關注食品工匠杜老師 公眾微信號/微博)

杜老師:dshb535620713(公眾號/微信號-微信已滿,請關注微博、qq、公眾號)

助理:dshb1234(微信號)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dudechunhb烘焙技術專家(新浪微博認證專家)

騰訊微博:http://t.qq.com/cyxyddc杜德春烘焙技術
搜狐平臺:杜德春發酵美食

 QQ:535620713,2412982661,912252338

關鍵詞:

杜德春傳統糕點研發機構

食品工匠杜德春

杜德春烘焙技術研發機構

食品烘焙技術資深專家

杜老師糕餅智慧財產權

杜德春藝術發酵風味 

杜德春傳統糕點藝術研發

相關焦點

  • 烘焙圈子:「湯種」燙種」怎麼區分?2款湯種麵包做法!
    需要注意的是:燙種也好,湯種也好,都只是麵粉的預先處理,還是直接法的一種,對於發酵風味等,沒有很好的提升,所以,湯種或者燙種,如果再與中種法或其他酵頭一起配合,效果會更好!燙麵法 燙種法在麵團中加入熟麵糊,能夠提高麵包的持水量、使麵包氣泡細化;做出的麵包倍加柔軟,保溼時間極大地延長。麵包撕開後能有片狀羽毛或拉絲的效果。燙麵麵團裡還加了黃油和糖,目的也是為了增加麵團的吸水性,延緩老化,燙種跟湯種沒有根本的區別,也算湯種的一種。
  • 湯種與燙種的製作方法和理論
    其實湯種的製作我國很早以前已開始應用,類似於燙麵法。但應用到烘焙產品中這一工藝,出現在日本。傳統的湯種製作是相對比較繁瑣的,所以延伸出了簡易版燙種,我們等下從配方和製作過程中,可以不難看出它們兩個的區別。在這之前我們先來知道一下它們的製作原理是什麼。其實不論是湯中還是燙種,兩種材料的製作原理是一樣的,都必須要使麵粉中的澱粉糊化,從而得到這麼一個產物。
  • 帖分清湯種與燙種 柔軟北海道吐司做出來
    跟著我一起讀:「湯種」(tāng zhǒng)和「燙種」(tàng zhǒng)!對,這是在學習做麵包,不是練習繞口令!,這種麵糊被稱為湯種,而將湯種中加入其它材料,經過攪拌、發酵、整形和烘烤等過程製作出來的麵包,則被稱為湯種麵包。
  • 中種,液種,湯種,燙種,麵包常用「種」配比和製作!
    製作:把所有原料攪拌一起揉成麵團。室溫發酵2倍大即可使用。建議:作為中種,我們如果時間允許,建議採用冷藏法。這樣通過長時間發酵,風味會更加好。如果採取冷藏法,建議把麵團打至8成筋,然後在室溫條件下發酵40-60分鐘,然後放入冰箱冷藏一晚,發酵到3到4倍大。
  • 湯種奶茶吐司 | 想把喜歡的一切都揉進麵團裡.
    ,其實湯種法應該是由「燙種法」改良而來,燙種是用熱水直接將麵粉燙熟,然後再加入麵包麵團中揉面。【  麵團材料  Part  】 【 湯種 】15g  高筋麵粉  75g 水【 主麵團 】2.把做好的湯種轉移到小碗中,貼著湯種蓋上保鮮膜(避免表面結皮),然後放涼備用。PS:最好可以提前一晚做好,放入冰箱冷藏備用。
  • 烘焙圈子:湯種法是個啥?
    或者將麵粉加入不同溫度的熱水,使其糊化,此糊化的麵糊稱為湯種。湯種再加麵包用的其他材料經攪拌、發酵、整形、烘烤而成的麵包稱為湯種麵包。湯種麵包與其他麵包最大的差別在於澱粉糊化使吸水量增多,因此麵包的組織柔軟,具有彈性,可延緩老化。目前65度湯種法最受歡迎。
  • 烘焙圈子:麵包大法 —— 湯種法~~湯種麵包的湯湯水水全給你!
    其實湯種法應該是由「燙種法」改良而來,燙種是用熱水直接將麵粉燙熟,然後再加入麵包麵團中揉面。也是起到一個保持水份的作用。當然,現在我們基本都用湯種的製作方法了。無論是直接法、中種法還是湯種法製作的麵包,都應該使用高溫快烤,以最大限度的保留麵團的水份,使麵包保持鬆軟可口。注意湯種不應超過麵團整體重量的25%,過多的話會影響麵包成型後的外觀。
  • 直接法、中種法、湯種法和燙種法
    >>>>中種法也稱二次發酵法,將麵團分兩部分發酵,前段攪拌的麵團是「中種麵團」,後段攪拌的麵團是「主麵團」。優點是麵團吸水量大,操作性良好,麵包柔軟,老化較緩慢,整體風味佳;缺點是發酵時間長,製程複雜。
  • 食譜分享 神奇的湯種麵團
    這也讓我再回過頭看看我們在麵包領域已經掌握並成熟運用的技術,也就是我這次要講的湯種麵包。湯種麵包因在主麵團攪拌過程中加入一部分經過糊化的麵團/麵糊,從而達到一個非常高的含水量使得麵包柔軟度大大增加同時也延長麵包的保存時間。
  • 香蔥肉鬆麵包卷(湯種法)
    我最喜歡用湯種法來做這款麵包。先來介紹一下什麼是「湯種」。我知道「湯種」的概念是源自我10多年前買的一本麵包書《65°C湯種麵包》。作者是陳鬱芬。「湯種」的概念源自日本,其實和咱中國做麵食時候的「燙種」類似。「湯種」是先將部分麵粉與水混合,然後加熱,使得澱粉糊化,這個糊化的麵糊就稱為湯種。
  • 中種、湯種和直接法的區別
    【湯種法】也是由直接法演化而來的製作方法。因為麵包的鬆軟程度與麵團的含水量有直接關係,所以人們為了做出柔軟如雲朵般的麵包,也就一直在麵團的含水量上下文章。湯種是先將部分麵粉與水混合,然後加熱,使得澱粉糊化,這個糊化的麵糊就稱為湯種。
  • 湯種or燙種?中種or隔夜種?這篇乾貨幫你弄明白!
    注意點:  中種所佔比例越大,麵團越酸,麵包風味越足。傳統中種麵團與主種麵團的麵粉比例為7:3(如中種麵團麵粉700g:主麵團麵粉300g),如果不想麵團太酸,則可適當降低中種麵團麵粉比例,如6:4或5:5。有不少甜粉來問過小編,湯種和燙種有什麼不一樣?是不是一個要加溫一個不加溫?問得我是一臉的黑人問號。
  • 關於麵包湯種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中種法麵團最後醒發較快,體積大,柔軟,老化慢,不論製作者技術好壞都可以整出好麵包,而且麵團溫度、發酵管理可以很彈性。目前70%中種比較受歡迎。70%中種是指中種的麵粉和主麵團的麵粉比例為7:3。   【種麵團原料】  高筋粉70%、酵母1%、糖2%、水42%。
  • 什麼是湯種麵團,幫你徹底弄明白~
    麵包特別講究製作的工法,不同製作手法做出的麵包口感和風味也不盡相同,你一定聽說過直接法、中種法、湯種法~湯種法面種製作時間較短,做出來的麵包比更溼潤柔軟,麵包氣泡細膩,保質期更長。湯種在製作時要儘量攪爛一點,這樣不會太有勁道,在與主麵團進行攪打時更方便操作,縮短攪拌時間。
  • 100%湯種全麥吐司,營養又健康!
    100%湯種全麥吐司By 芊芊_DOkzbcaviraI100%全麥麵粉也可以做出鬆軟可口的全麥吐司,富含纖維,容易有飽腹感,幫助減肥,營養又健康!第2步、我們先來做燙種,取全麥粉20克+涼水100克。第3步、攪拌均勻。第4步、置於火上燙至有紋路,離火,晾涼6個小時以上。第5步、主料中除酵母和黃油以外的所有材料,加湯種(110克),放入廚師機中。
  • 附湯種法全解析!
    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款特別適合夏天の吐司【湯種橙丁吐司】湯種麵包來自日本,在日本,湯的意思是「開水,熱水,泡溫泉」。湯種則表示熱的面種,又被稱為燙種。(450g吐司盒 數量1條)- 湯種 -高筋粉 ... 50g白砂糖... 5g鹽... 3g熱水... 50g- 主麵團 -高筋粉 ... 230g白砂糖... 5g
  • 區分麵包的湯種、中種、初種、魯邦種……
    大米的澱粉被酒麴中的澱粉酶分解成粥狀的糖液,空氣中的野生酵母利用該糖液生存繁殖,通過定期加米飯、水、酒麴來培養增加該野生酵母的數量,以便我們將其用於麵團發酵,更形象一點說,這就是酒種麵團基因的「起源」。
  • 湯種帶餡排包,最鬆軟的拉絲麵包,健康無任何添加劑,滿滿的乾貨
    愛吃麵包,還是自己在家動手來製作吧,身邊總有朋友說,自己在家做的麵包沒有外面買來的那樣鬆軟好吃,其實主要是方法不對,掌握好了方法,自己在家做,同樣可以吃到不次於外面賣的麵包,湯種帶餡排包,最鬆軟的拉絲麵包,健康無任何添加劑,滿滿的乾貨,快點跟我一起做起來吧。
  • 還搞不懂中種、液種、湯種、天然酵種麵團?看完這篇教程通通學會
    那麼我下面將分別介紹中種、液種、老面、天然酵種這幾種酵種,此外還有一種湯種,它其實並不是一種發酵種,但能起到發酵種的某些作用,也一併在文中進行介紹。中種可以說中種麵團是麵包師使用頻率最高的酵種麵團了,它製作簡單快速,而且由於是固體,非常容易保存管理,所以才會那麼受歡迎。中種麵團的製作很簡單,通常使用原料中總麵粉量的50%以上來製作中種。
  • 用湯種方法製作的麵包想不軟都難,放置三天還是鬆軟好吃
    常做麵包的朋友想必都知道,麵包的操作手法中,有直接法、中種法、湯種法、燙種法等,每一種做法各有其獨特的風味及特色,今天我們所說的湯種法,是取其一部分麵粉,將其進行糊化,經過沸騰熱水糊化後的麵粉再一起揉制,成品的麵包會非常鬆軟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