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撿到一條娃娃魚了……」2月29日上午9時左右,成都溫江河道保潔員羅師傅撥通了管理員的電話。原來,由於最近溫江楊柳河水位較低,他在巡河時發現了一條約7斤重的大鯢(別稱娃娃魚)癱在水中央,動彈不得。
羅師傅立即將它打撈上岸並上報,經溫江區農發局鑑定,系人工養殖的娃娃魚。
娃娃魚在澡盆裡
「這是我們第一次在河裡發現娃娃魚,之前還發現過烏龜。」說起此事,溫江區柳城街道河段長辦公室工作人員李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得知發現娃娃魚後,她立即趕到了現場,當時保潔員羅師傅已經把娃娃魚放在袋子裡餵養了起來。「由於當時楊柳河河水太淺,只有30釐米左右。」為了保證娃娃魚的生存環境,她們當機立斷,準備把其送到水位較高、水質較好的江安河放生。
此時,接到通知的東街社區相關負責人、河警長也都趕到了現場。據社區楊書記介紹,在把娃娃魚放到江安河後,它並沒有立即遊走,「感覺它的生命體徵很弱,根本沒動。」眾多工作人員在現場等候了五六分鐘,發現娃娃魚依舊沒有動靜,所以他們決定把它打撈起來一看究竟。楊書記說,打撈起來後,他們才發現娃娃魚身上及腿上原來有多處輕傷,為了避免其死亡,他們決定將它帶往社區進行傷口處理以及臨時寄養。
河段長對其受傷部位進行高錳酸鉀處理,河警長張偉又從家中帶來了孩子洗澡用的澡盆,還到市場為它買來了十餘條泥鰍作為餌料,又從江安河取活水餵養。3個小時後,娃娃魚才逐步恢復遊動能力。看到這個不常見的物種,大家都感到新奇。記者從圖片中看到,這條約7斤重的娃娃魚由於體型較大,在澡盆中還不能伸直身子。
河段長辦李女士告訴記者,河裡本來是沒有娃娃魚的,但近年來,隨著周邊河道環境變好,每年放生的人眾多,她懷疑這條娃娃魚是放生後一路從江安河衝到了楊柳河,「因為在這中間有一個兩米落差的棄用電站。」她猜測,娃娃魚是在此處受的傷。後來,經溫江區農發局鑑定,該條娃娃魚系人工養殖,也基本證實了李女士這一猜測。
娃娃魚在江安河放生
據楊書記介紹,他們現在已經給娃娃魚找好了「家」。待過兩天傷勢恢復後,他們將根據它的生長習性,送往轄區溫泉潭中進行養殖。
河段長辦李女士也提醒廣大居民,放生請選用常規品種,切不能隨意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