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千萬別這樣微信轉帳,否則可能錢財兩空!法官教你留存電子...

2020-12-13 澎湃新聞

民間借貸千萬別這樣微信轉帳,否則可能錢財兩空!法官教你留存電子證據!

2020-05-09 0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象山的小琳(化名)有些鬱悶,自己通過微信轉帳借給朋友小張2000元錢,對方沒還錢也不見了人影。小琳向象山縣法院提起訴訟,也出示了轉帳記錄截圖的列印件,可是法院以證據不足駁回了訴訟請求。

問題出在哪裡?

據了解,小琳是在寄送快遞的過程中認識了小張,一來二往兩人便加了微信。某天,小張因缺錢開口向小琳借了2000元,小琳直接將2000元通過微信轉帳給了對方,當時並沒有要求對方出具借條。

後因討要無果,小琳向象山法院提起了訴訟。庭審過程中,由於未能提供原始手機的聊天記錄頁面,小張又下落不明,小琳提供的微信轉帳截屏列印件真實性大打折扣。

更麻煩的是,微信截屏列印件上的收款人只是一個「重*再來」的網名,無從得知此人是否系被告小張。微信轉帳截屏雖然能當證據使用,但不能孤證定案。鑑於此,法院最終以證據不足駁回了小琳的訴訟請求。

普法時間

依據新修正的《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今年5月1日起,手機聊天記錄可正式作為打官司的證據。實踐中電子數據往往是證據鏈中的一個環節,但並非單獨的定案依據。

新規第15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以電子數據作為證據的,應當提供原件。電子數據的製作者製作的與原件一致的副本,或者直接來源於電子數據的列印件或其他可以顯示、識別的輸出介質,視為電子數據的原件。

本條是新增條文,電子數據判斷的一個難點就是原件難以界定,新規拓展了原件的種類,只要電子數據在「功能上等同或者基本等同」於原件的效果,便可視為合法有效的原件。

電子數據具有易偽造,易篡改的特徵。電子數據真實性的判斷是審判實踐中的一個難題,相關司法解釋也未作明確規定。本次修訂,對於電子數據真實性判斷的方法和依據,賦予了審判人員自由裁量權,為審判人員對電子數據的採信認定提供指引,也將有利於當事人在未經公證保全的情況下對電子數據舉證。

建議

錢可以在網上轉,借條當面給

別偷懶,紅包、轉帳附言要用好

法官分析,現實中微信轉帳金額的來源有兩類:

一是與微信平臺綁定的銀行卡,這種方式可以根據相關的微信聊天記錄、銀行的存取款流水記錄形成證據鏈來證明借款事實。

二是零錢提現。一些手機的系統無法顯示轉出轉入對方的暱稱,僅有金額、交易日期、交易號碼及「朋友已確認收錢」等字樣。僅憑轉帳記錄根本無從證明已收款的「朋友」是否就是借款人本人。

所以,必須要有微信運營商出具的相關身份證明信息,或者借款人真人頭像照片、聊天記錄、錄音等其他證據予以佐證,必要時還需要進行公證。

因此,法官建議儘量採用傳統的借條及銀行轉帳交易的方式進行借貸比較靠譜。

錢可以在網上微信轉帳,借條要當面給。不要因為麻煩、礙於面子等原因就不寫借條。需要提醒的是,借條最好能附上借款人的身份證複印件,如果事後有糾紛,有明確的身份信息會好很多。

如果礙於客觀情況不方便立書面證據,那也要留心收集、固定電子證據了。生活中,很多人在給對方發微信紅包、轉帳時都會用系統默認的附言,如「恭喜發財、大吉大利」等。

別偷懶!紅包、轉帳的附言功能要用好!如果是通過微信轉帳等方式借錢給對方,務必在附言欄目裡備註好錢款的性質。另外,還可以在溝通中再次確定對方的身份信息、款項性質,減少後期可能引發的麻煩。

��

��

��

浙江天平 轉載發布

來源:象山縣人民法院、山東高法、

破產法實務、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原標題:《民間借貸千萬別這樣微信轉帳,否則可能錢財兩空!法官教你留存電子證據!》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千萬別這樣微信轉帳,借錢有截圖也可能要不回來!法官提醒:要注意...
    微信轉帳截屏雖然能當證據使用,但不能孤證定案。鑑於此,法院最終以證據不足駁回了小琳的訴訟請求。後因討要無果,小琳向象山法院提起了訴訟。庭審過程中,由於未能提供原始手機的聊天記錄頁面,小張又下落不明,小琳提供的微信轉帳截屏列印件真實性大打折扣。
  • 可能寵物錢財兩空!
    可能寵物錢財兩空! 來源: 南通市公安局 發布時間:2020-08-31 字體:[ 大 中 小 ] 近期,全省各地發生多起以「購買寵物」為由實施的詐騙警情,不法分子以謊稱自己有寵物貨源,需先收取受害人全款或者定金的方式斂財,後將受害人拉黑。
  • 微信紅包轉帳520、1314為什麼要注意
    案例一 拿著微信轉帳截圖列印件起訴,被駁回了 記者從象山法院了解到,該院剛審理了一起特別的民間借貸糾紛案。 20多歲的小琳在寄送快遞的過程中認識了快遞員小張。小張30多歲,經常來小琳處取送快遞。
  • 微信紅包轉帳520、1314、9999.9為什麼要注意?法院判決告訴你!
    案例一拿著微信轉帳截圖列印件起訴,被駁回了記者從象山法院了解到,該院剛審理了一起特別的民間借貸糾紛案。20多歲的小琳在寄送快遞的過程中認識了快遞員小張。小張30多歲,經常來小琳處取送快遞。建議錢可以在網上轉,借條當面給別偷懶,紅包、轉帳附言要用好審理小琳案件的法官分析,現實中微信轉帳金額的來源有兩類:一是與微信平臺綁定的銀行卡
  • 微信轉帳借錢給別人的,怎麼把錢要回來?取證方法有這幾種
    法律知識要點:微信支付的便捷是不可否認的,但是在有些情況下用微信支付卻給自己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最常見的就是用微信借錢給別人,為什麼會這樣的說呢?根據小編近幾年代理的以微信轉帳方式所產生的民間借貸糾紛來看,出借人借出款項之後,如果借款人一旦不守信用,在沒有其它借款合同或憑證的情況下,出借人如何能證明借貸關係的成立呢?
  • 北京二中院:情侶分手後的「借貸」糾紛,原告勝訴率達7成
    情意綿綿時,我的就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勞燕分飛時,這筆錢到底是你的還是我的?七夕節前夕,北京二中院對近年審理的涉情侶間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進行了專題調研。二中院法官表示,此類案件中,超過六成無借條、欠條和還款協議,各方的證據中,大多數都是各類電子轉帳憑證,被告一方不願意還款,理由也比較統一,基本都是認為這些錢或是贈與,或是用於戀愛期間共同消費支出。其中有的款項數額較小,還有零有整,因此這些錢能否認定為借貸關係,爭議較大。
  • 法官細查發現電子證據被「斷章取義」
    而借款人的微信、支付寶轉帳證據卻顯示,他還的錢已經超過借的錢。難道是電子證據在說謊?12 月 3 日,遵義市中院二審宣判了這起民間借款糾紛。去年 3 月,遵義市民王某向錢某借款 11 萬元,雙方還約定了利息。後來雙方因經濟、業務往來,又相互多次通過微信、支付寶轉款。轉眼到了約定還款日期,王某因未能如約歸還,被錢某告上法庭。
  • 為啥微信用戶喜歡轉帳,而不是發紅包?這些區別很大,千萬別亂用
    自從進入了網際網路信息化時代,人們的社交、購物和娛樂,都已經從線下轉變到了線上,現如今幾乎是足不出戶就可能購買到很多心儀的商品、美食,也能夠通過一些社交軟體和親朋好友進行聊天、對話,其中「微信」無疑是國內社交軟體的巨頭,憑藉著簡潔的界面、易上手和支付功能,在國內已經收穫了11億多的總用戶!
  • 微信轉帳交易記錄如何取證?看看具體操作……
    這意味著今後微信、微博等記錄也可以正式作為打官司的證據。在司法實踐中,但凡涉及雙方微信錢款往來的糾紛,都需提供具體的微信轉帳記錄明細作為證據,以往許多人通過對微信轉帳頁面截圖的方式保存證據,然而在雙方存在多筆錢款往來的情況下,該種方式費時費力,且證據效力有可能無法得到法院認可。
  • 法院:屬於民間...
    承辦法官介紹,戀愛期間與婚續期間的財產關係有著本質的區別,缺乏法定的財產制度保障。戀愛期間,男女之間的資金往來,有可能是共同消費,有可能是贈與,也有可能是借貸。首先,男女雙方在戀愛期會有大量的資金用於共同消費,如請客吃飯、看電影、外出遊玩、購買生活用品等。
  • 戀愛期間的微信轉帳,是否認定為借款?法院這麼判!
    戀愛期間的微信轉帳,是否認定為借款?法院這麼判!但一般不會出具借款憑證那麼只有微信轉帳記錄的情況下是否認定為借款呢?法院審理查明,在楊某與鄭某戀愛期間,鄭某因需要交納車輛保險費,向楊某借款 2000元,楊某將2000元通過微信轉帳的方式轉給鄭某指定收款人微信。2018年8月14日,楊某通過微信轉帳的方式轉款1000元給鄭某所有的名為 「XX品牌童裝」的微信帳號。庭審中,楊某陳述鄭某在其母親處借款1000元現金至今未歸還。
  • 《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修改的解讀
    金茂法律評論 分享到:微信新浪微博QQ空間 2020年8月18日中午開始,整個朋友圈被「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15.4%」的標題刷屏,下午五點隨著修改後的《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全文發布
  • 情侶之間非「520」、「1314」的轉帳,真的能在分手後要回來嗎
    但是是哪條法律規定的沒有明確說明無償贈與都屬於借貸行為,我倒想跟這些無良自媒體請教請教,能說出來我直接給你轉帳一千塊可以吧。而且最大的問題是:法官在審查轉帳到底是屬於借貸關係還是屬于贈與行為的時候,跟金額多少壓根沒有半毛錢關係,法官只看有沒有證據能證明你們之間是借款關係。
  • 宜興一對戀人對簿公堂,女子想要回6萬多的轉帳,結果……
    日前,江蘇省宜興市人民法院就審結了 一起昔日戀人因錢款往來引發的民間借貸糾紛。 阿珍與阿強於2014年認識後,發展為戀人關係,在戀愛期間,阿珍多次向阿強轉帳共計62931元。
  • 西平縣人民法院成功調解一起涉案標的100萬元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件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馮佔華 通訊員 李軍 時慧潔)9月10日,西平縣人民法院成功調解一起涉案標的100萬元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民二庭法官高效調解,原被告雙方當庭達成調解協議,被告支付了100萬元借款。
  • 事業單位考試公基知識:七夕不止520,戀愛轉帳需小心
    二、法律要點(一)以民間借貸糾紛起訴【法條提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間借貸的司法解釋》第十七條的規定,「原告僅依據金融機構的轉帳憑證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抗辯轉帳系償還雙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債務,被告應當對其主張提供證據證明。
  • 手寫的流水帳能否成為借貸關係的證據?常德法院是這樣判的……
    打官司是講究證據的有充分的證據官司的勝訴率才會大所以證據對於官司的贏輸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在借貸案件中更是如此然而,民事審判實踐涉及借貸關係的糾紛中,當事人由於欠缺法律意識,無法提供有力的證據,常常向法院提交「手寫流水帳」這一證據,認為法院若未採信該證據並支持其訴訟請求,是為不公。
  • 看法官如何解答!
    看法官如何解答!自2013年開始到2019年,陳某陸陸續續通過支付寶、微信、銀行轉帳等方式向楊某支付款項近60萬元。楊某拿著陳某給的錢買了車、開了店……在特殊的節日裡,陳某總是通過微信轉帳的方式轉給「真愛「5200、1314、8888等金額,有時還會在轉帳說明裡表明愛意——「老公祝你新年發發……」2019年8月,小麗以確認陳某贈與行為無效、楊某退還所有款項為訴訟請求,將陳某和楊某告上了法庭,杭經開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此案。
  • 這樣借錢才安全!2020最新版借條範本來啦!
    我這就把錢給你打過去! 都2020年啦 你還在這樣打借條嗎? 這樣借給別人錢 老趙不但可能不還錢 還要找你要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