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初的時候,《CS:GO》曾爆出多位戰隊教練利用遊戲bug作弊的醜聞,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CS:GO》再次曝出醜聞——七名澳大利亞《CS:GO》職業選手因為電競菠菜而被禁賽12個月。
電競誠信委員會和電競娛樂協會於上周五發表聯合聲明,稱他們一直在調查違反《ESIC反腐敗法》和山露聯盟中的ESEA規則的行為。
聯合調查發現,澳大利亞MDL的幾名選手在參加比賽期間都下注了比賽,甚至包括自己打的比賽,這7名選手不僅違反了ESEA的MDL錦標賽規則,同時還違反了ESIC的反腐敗法第二條。
這7名選手將被處以1年時間的禁賽,禁止他們參加由ESIC支持的《CS:GO》比賽,比如ESL,ESIC還號召非成員賽事組織也遵守這些判決,並且由於其事態的惡劣,此事也提交給了執法部門來解決。
根據ESIC官方的說法,此次報告還僅僅是開始,澳大利亞和北美的調查依舊在進行,還有許多假賽案件將被調查,而ESIC將評估一切與MDL聯賽有關的相關投注行為,徹查有關人員。
泛濫的電競菠菜
根據2020年上半年外媒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PC在線遊戲影響力報告,《英雄聯盟》、《Dota2》、《CS:GO》、《彩虹六號:圍攻》被排在了第一梯隊,V社的兩款電競比賽項目在影響力指數上,僅次於拳頭公司的《英雄聯盟》,可以說在電競賽事的運營上面,V社做的並不差。
話雖如此,近些年關於V社電競比賽的醜聞卻不斷被曝光,除了《CS:GO》多個戰隊教練涉嫌利用bug作弊、職業選手違規搞菠菜以外,就連隔壁的《DOTA2》職業戰隊Newbee也在今年五月中旬的時候因涉嫌電競菠菜而遭到禁賽,其領隊、隊員也被處以終身禁賽的處罰。看來即使是這種擁有頂級影響力的職業電競比賽,不誠信電競的行為也是時有發生,其中電競菠菜更可以說是泛濫成災。
越是火熱的比賽項目,越是受到菠菜公司的青睞,西班牙傳統足球豪門皇家馬德裡就在2016年接受了西班牙菠菜品牌Codere Auestas的贊助,NBA官方也在2018年宣布聯盟和菠菜MGM公司達成合作關係,雖然肖華表示不會允許NBA相關人士參與賭球,但是作為一個商業聯盟,當菠菜公司攜帶著巨額資本湧進籃球賽場的時候,誰也無法保證比賽的公平性不會受到影響。
V社也深知這一道理,相比傳統體育賽事,電子遊戲的壽命要短的多,在強調公平競技的電子競技中,一次不公正的比賽就有可能毀掉辛苦運營幾年的聯賽,比如2005年韓國魔獸的改圖門,因此,V社在2018年TI上,正式告知所有戰隊停止接受菠菜公司的贊助。
當然,從之後各個戰隊的反應來看,V社的要求並沒有什麼約束力,NIP戰隊隨後就與菠菜網站Betway延續了贊助協議,Aster、Ehome依然接受菠菜公司億電競的贊助,國內菠菜網站貓先生也曾贊助過被稱為「VP影業」的VP戰隊。
這也是理所當然的,如果說一線戰隊還可以靠著打比賽的獎金、接取的廣告費用來維持運營的話,許多接不到廣告的二三線戰隊也只能依靠菠菜公司贊助才能勉強維生,要知道就連英超這種全球知名的聯賽,賽場周圍也是貼滿了各種菠菜廣告,如果真的完全杜絕菠菜公司的贊助的話,一大半職業戰隊將會倒閉。
但是常在河邊走,與菠菜過多的接觸必然會影響正常的電競比賽,雖然《DOTA2》相關賽事的獎金很高,但是這也意味著只有頭部的幾支戰隊可以吃到肉,成績較差的戰隊連一口湯都喝不到,這點從曾經的冠軍戰隊Newbee,在今年還需要打假賽玩菠菜來謀生就可見一二。
Ps:在2019年的刀塔之夜裡,前ti4冠軍、nb戰隊的教練香蕉曾經表示,二三線戰隊吃菠菜以前就是cndota圈內的一種潛規則,只希望新人別打假賽。
而這些也不是今年才有的,2017年,由ImbaTV舉辦的《DOTA2》好漢杯被爆出三線職業戰隊Yuki在參加比賽期間,通過買菠菜打假賽來謀取私利;2018年,ImbaTV聯合創始人海濤在微博上發文怒錘此前在《DOTA2》的DPL甲級聯賽上的10殺假賽事件,幾乎每年都有關於《DOTA2》圈的菠菜醜聞出現。
當然,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越是有熱度的電競比賽,越是吸引菠菜的關注。除了《CS:GO》、《DOTA2》以外,《英雄聯盟》的菠菜醜聞也不少。
早在2013年,AHQ KOREA戰隊老闆就被爆欠下巨款,強迫隊員打假賽來賺取菠菜錢。在OGN2013春季賽的小組賽裡,AHQ KOREA以0勝4平1負的戰績小組遭到淘汰,其中擔任ADC的Promise不堪壓力選擇跳樓自殺,好在最後自殺未遂被搶救了過來,最後老闆也被警方帶走接受調查,戰隊也宣布解散。
2019年,《英雄聯盟》LMS賽區的DG戰隊被曝光打假賽,遭到永久除名,隨後RW二隊的四名隊員也由於打假賽遭到長達18個月的禁賽處罰。
雖然此後RWS戰隊相關負責人表示打假賽是四名選手的個人行為,俱樂部完全不知情,但是一家菠菜公司的老闆卻表示「LDL基本加賽,我們都清楚」。
PDD也曾在直播裡談過這個外圍事件,作為YM戰隊的老闆,他表示LDL已經被外圍控制,演員頻出,光是YM戰隊就已經被人演了好幾次。
同年,LGD的打野選手康帝也由於涉嫌電競菠菜遭到了18個月的禁賽處罰,根據康帝本人的說法,他曾經一時衝動買了自己戰隊會贏,結果之後有人利用這點來威脅康帝讓他打假賽,最終康帝不從選擇自曝,他的職業生涯也因此徹底給斷送了。
不過相比較而言,《英雄聯盟》的賽事體系更加完善,比賽流量也更高,因此贊助商也更多,代言、直播,《英雄聯盟》戰隊的盈利手段比《DOTA2》戰隊要多得多,各個LOL戰隊不需要依賴賽事獎金就可以生存,也因此選手沒有必要為了菠菜打假賽這一時的利益斷送自己的前程。
Ps:有人認為現在LPL有飯圈化的趨勢,不過這種飯圈化也表明了賽事熱度正在逐年上升,同時飯圈化也是LOL賽事粉絲經濟高度發展的一種體現。
結尾
事實上,不僅是職業比賽,就連許多遊戲本身都與菠菜息息相關,比如《CS:GO》。由於Steam社區的高度自由,自由到甚至允許第三方繞過社區市場進行交易,玩家因此可以利用CSGOShop這樣的網站自由的買賣皮膚,並且這些網站還允許玩家將自己賣出的皮膚所得通過PayPal等方式提現,因此在《CS:GO》中誕生了許多價值不菲的天價皮膚,而一些《CS:GO》的第三方菠菜網站也可以接入到Steam,在這些平臺裡,玩家可以使用皮膚來進行賭博和菠菜,遊戲的皮膚替代現金變成了賭場的籌碼。
而到了今年年初,拉斯維加斯首個擁有電競菠菜執照的公司William Hill宣布,《CS:GO》正式成為電競菠菜項目,原本影響行業生態的違法行徑,最終還是堂而皇之的合法化了。
許多人表示菠菜行為本身沒什麼問題,只要不打假賽就好。說這種話的人實在是有些想當然了。與傳統體育賽事不同,電競賽事發展的時間很多,本身並沒有完善的制度與深厚的底蘊,對於相關行業的監管水平依然有待提高,如果與菠菜牽扯過深,必然會導致選手鋌而走險參與菠菜打假賽。
電子競技追求的是公平的對決,觀眾想看的也是公平公正的精彩比賽,而電競菠菜這種行為雖然會帶來短期的利益,但是葬送的卻是相關從業人員個人的職業生涯與行業的未來,希望相關部門可以積極正視這些問題,還電競賽場一個乾淨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