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孩子營養跟得上,爸媽都很注重身高管理,明明剛上小學,早已超過了國家規定的「身高免票」標準,享受這一福利已經不可能實現了,這樣「甜蜜的負擔」其實是件好事。
不過每個孩子情況都不一樣,有的家長能免票也高興不起來,因為孩子長得太慢了,跟不上同齡人的速度,不少爸媽為此相當發愁。
01小學班上最矮的一個,上了初中卻「猛躥」
潮生在小學是班上最矮的一個男生,到了四五年級,其他小夥伴都開始「突飛猛進」了,潮生還是穩坐全班矮個子的第一把交椅,連有的女生個頭都超不過,潮生爸媽心急如焚,只好帶他去醫院檢查。
經過骨齡測試等一系列檢查,醫生說,這孩子沒事,你們別著急,他的骨齡比實際年齡要小兩歲,從第二性徵來看,應該屬於「晚長」類型,繼續均衡搭配飲食,合理運動,早睡早起,達到正常身高不難。
果然,潮生升入初中以後,突然爆發出「猛躥」的後勁,尤其是上了初二以後,從小學畢業時153cm,躥到165cm,達到了男生的平均水平,堪稱「逆襲」。
02做好孩子的身高管理,及時幹預
人的身高發育並不是勻速的,而是有馳有緩,有高有低,大部分爸媽只知道測量身高,卻不懂得要及時發現發育問題,更直觀的方法,是把每次測量的數值,畫成一個曲線圖,而且要每隔3個月就測量一次,這樣通過這張圖,就能看出,哪個時間段孩子發育快速,哪個時間段發育緩慢,結合這期間的作息方式和規律,就能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幹預。
03有這4個表現的男孩,說明是「晚長」體質,父母不必著急
1)變聲不明顯
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青春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變聲」,女生變得尖而細,男生變得粗而低,而且男生變聲會比女生變得更明顯。如果其他同齡人已經開始變聲,而自家男孩嗓音還跟小時候沒有太大區別,仍顯「稚嫩」,就不必太糾結,說明孩子發育還沒到時候。
2)體毛沒有明顯增多
進入青春期後,孩子體內的激素水平會出現大幅度變化,受其影響,體毛開始生長。如果你家男孩體毛並沒有明顯增多,皮膚光潔,說明是「晚發育」,骨骼生長也相應靠後。
3)沒有長喉結
一般男生會在14—16歲時發育喉結,喉結完全突出,發育結束,身高也會相應地放緩生長速度,如果你家男孩喉結還沒有明顯增大,說明激素水平還處於低水平,後期身高還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
4)沒有皮膚問題
激素迅速升高,會導致孩子額頭、嘴周圍的「T型三角區」出現青春痘、痤瘡等皮膚問題,尤其在13—18歲的學生黨中,這是令人頭疼的大問題。
如果你家男孩還沒有抱怨臉上長痘痘,下去一個又冒出來一個,就該慶幸,說明身高「猛躥」還有希望。
04「晚長型」也不能放鬆警惕
雖然孩子是「晚長型」,家長也要時刻關注身高曲線的變化,不能大意,不要因為一時疏忽,只關注學習,而耽誤了最佳的補救時機。
「晚長型」也並不是代表完全健康,而是說明孩子的身體發育緩慢,需要找出問題的根源,對症下藥,幫孩子「迎頭趕上」。
1)睡眠
睡眠時間要保證在8—10個小時,小學生最好保證10個小時的睡眠,初中生最好保證9個小時,學習壓力大,課業繁重,爸媽要幫助孩子找到正確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爭取在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10點—凌晨4點之間,讓孩子處於深度睡眠。
2)運動
父母要多帶孩子出去做運動,父母自己都不想動,孩子更不想動。多進行舒展型的運動,不要接觸負重型的運動,遊泳、跑步、跳繩、籃球、羽毛球、騎車,都可以參與,多進行戶外活動,讓紫外線促進鈣質吸收。
3)飲食
最重要的就是飲食。合理搭配,營養均衡,海產品、粗糧、細糧、豆製品、優質蛋白質都要攝取,還不要忘記各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的攝取。孩子不想吃,就要花些心思,把各種食材烹飪得符合孩子的胃口,換換花樣,就能打開孩子的味蕾。
這本《兒童長高食譜》該書由著名兒科專家、保健營養大師、知名孕產科醫師全力打造。
能幫助爸媽快速提高廚藝,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給孩子設計出最符合孩子喜好的菜餚,營養搭配科學,口味豐富,形式多樣。
而且只要掃一掃二維碼,就能跳出視頻教學,簡單,好上手,從孩子出生開始,一直能做到14歲,孩子的一日三餐照此打理,再也不用愁每天吃什麼了。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