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孩子有這4個特質,說明他們是「晚發育」而非長不高,爸媽放心

2020-12-15 叮麻育兒

孩子發育,除了身體健康和智力發育,身高也成了很多父母的「心頭痛」。尤其是那些進入青春期,身高增加不明顯的孩子,眼看著別家孩子身高蹭蹭蹭的往上直冒,父母著急得不得了,為什麼自家孩子不長個?是飲食營養不夠充足,還是身體發育有問題?會不會就這麼定格在「矮個子隊伍」裡了?

事實上,有些孩子個子矮,並不是長不高,而是發育晚

孩子的身高發育不是勻速進行的,而是具有生長的快速期。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大多數中國漢族兒童的身高突增高峰為:女孩12歲左右、男孩14歲左右。90%以上的孩子,身高增長最快的年齡是:女孩11-13歲之間,男孩13-15歲之間。

不過還有很多孩子,相較於這些孩子發育得晚一些,這些孩子可能12-13歲就已經開始長高了,但是他們15-16歲以後才開始長個子。就像叮麻的一位初中同學一樣,初四那年他的個子跟我差不多,1.65米左右,皮膚白白淨淨的,比小姑娘還好看;但是高一下學期突然超過了1.80米,而且壯實了不少,跟初中相比幾乎是天壤之別。

身邊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有的是高中突然躥高,有的是去外地上了一年大學,回來後整個人都變樣了。這些大多都有一個共性,就是晚發育。

晚發育都有哪些特徵?

晚發育,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考慮:一個是體格發育,包括身高、體重、頭圍、胸圍等將近10項內容。其中體重和身高是最重要的指標;一個是神經心理髮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智力發育。當兩方面,有一個或者兩個遠遠落後於同齡人時,就會被稱為「晚發育」。

這裡我們說的主要是體格發育!一般來說,如果孩子體格晚發育,基本會出現下面幾種特徵,爸媽對照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中招?

有些孩子不是長不高,而是晚發育!4個晚發育的特徵,爸媽要清楚

1.嗓音比較稚嫩:進入青春期以後,男孩的嗓音變化明顯,大多由稚嫩過渡到了公鴨嗓子,然後進化到比較粗獷的嗓音。晚發育的男孩,嗓音還沒有開始改變,或者變化緩慢,大多跟之前一樣稚嫩。

2、喉結變化不明顯:男孩進入青春期以後,會慢慢長出喉結,這是他們成熟的標誌之一。只是每個孩子的發育不同,喉結的出現時間也不一樣,快的可能14-15歲已經出現,慢的可能要等到15-16歲才會出現,還有少數孩子可能會更晚一些。

3、沒有出現汗毛:一般來說,男孩的汗毛從12-14歲開始發育,這也是男孩第二性徵的表現,但是跟他們的實際發育有很大關係,有的可能早在10歲就出現了汗毛,有的可能十五六歲還沒有出現汗毛。對於這種晚於14歲還沒有出現汗毛的情況來說,多是晚發育導致的。

4、身高普遍較矮:男孩身高增長最快的年齡是13-15歲之間,如果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身高增加低於平均水平,可能存在晚發育的情況。

建議爸媽多注意孩子的發育變化,若出現這4個特質的話,基本可以認定他們是「晚發育」而非長不高,爸媽可以稍微放心,然後根據孩子實際情況,做好護理工作。

孩子晚發育的原因

但是,並非所有的晚發育都是正常的,父母需要根據不同的原因,做出不同的應對。

孩子晚發育,可能是先天因素,也可能是後天因素。

1.先天因素

晚發育是可以遺傳的。如果父母和親屬中也有晚發育的情況,那麼孩子也可能會出現,而且多見於男孩,他們的身高突增和青春期會比同齡人晚3-4年。

2.後天因素

可能跟孩子的身體有關,有些孩子心臟有問題,或者慢性腹瀉;可能跟孩子的飲食有關,有的孩子飲食不當,餵養過度,或者營養不良,進而影響了身體的發育;可能跟孩子的睡眠有關,有些孩子睡眠習慣不好,經常熬夜、晚睡,生長激素分泌降低,也會影響身體的發育;有些孩子運動不夠充足,天天窩在家裡不運動,身體會瘦小或者肥胖一些,不如經常運動的孩子強壯。

總之,孩子晚發育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先天因素,父母不需要過度幹涉,但是如果時後天因素,父母必須調整孩子的生活習慣,促進他們的身體發育,讓他們趕上普通孩子。

四方法,讓孩子科學增高

那麼,怎麼才能促進孩子的身體發育,讓他們科學增高呢?具體可以從這四個方面來進行:

1、抓住孩子的生長快速期

就像前面提到的,大多數中國漢族兒童的身高突增高峰為女孩11—13歲之間、男孩13-15歲之間。要想讓孩子長高一些,父母尤其要注意這個階段,孩子的飲食營養、睡眠和運動。

2、注重營養的補充

營養是孩子體格發育的關鍵。不管是優質蛋白質,還是鈣鐵鋅等微量元素,亦或者是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是孩子體格生長的必須能量,父母應該讓孩子的飲食多樣化,儘量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全面。

3、重視運動的鍛鍊

運動可以加強機體的新陳代謝過程,加速血液循環,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加快骨骼的生長,讓孩子長高。而室外運動,還可以讓孩子接觸充足的日曬,增加維生素D的合成,促進鈣質的吸收。對此,建議父母經常帶孩子做一些室外的運動,比如跳繩、跳高、打籃球、羽毛球等等。

4、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生長激素分泌有2個高峰期,一個是晚上22:00-凌晨1:00,一個是早晨5:00-7:00。而且,深度睡眠時分泌的最多。因此,要想孩子長得高,父母應該調整孩子的睡眠時間,給他們養成一個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叮麻寄語:

孩子身高發育,同其他發育一樣,都有一定的差異性。當遇到孩子比同齡孩子矮小的時候,父母先別著急,注意觀察孩子的表現,是否存在晚發育的特徵,如果存在,繼續查找他們晚發育的因素,然後再對症解決。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有些孩子不是長不高,而是晚發育,晚發育的孩子有這3大特徵
    然而身高有很大一部分決定於父母的基因。有些人一出生就註定了將來個子不會太矮,但是有的人卻要靠後天的努力才能追趕上。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身材不夠高,就變著法子給他們吃補品,甚至還藉助各種外力,但實際上,這些外在的幹涉有時候非但沒有幫助,反而會拖後腿。因為有些孩子不是不會長,只是長大慢而已。
  • 擁有4個特質的男孩,大多是發育晚,父母無需擔心他長不高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身高卻不見長,眼見別人家孩子的身高如同雨後的小苗長得那麼快,父母都急得不行。是自家孩子營養差,還是本來就長不高?該不會以後就困在矮個兒堆裡了吧?其實也不必太焦慮,孩子的身高低於同齡人,很多時候只是發育得晚而已。
  • 有些孩子不是長不高,而是晚發育,晚發育的男孩有這4大特徵
    不少孩子受不了這麼大的打擊,感到很失望,這時候家長都會勸孩子說,「有早長晚長的,別著急」。事實上,有些孩子並不是真的長不高,而是相較於其他人晚長,更確切地說是晚發育,男孩子如果有這4個特徵,家長不必太擔心。案例:同學上大學後瘋長,身高逆襲!
  • 有這幾個特徵的孩子,不是長不高,只是「晚發育」,家長別搞混了
    於是蘭蘭就去醫院諮詢醫生,醫生告訴蘭蘭:孩子只是發育期相對同齡的孩子比較晚,你不用太過擔心,要注意給孩子補充好營養,孩子還會長個子的。聽了醫生的話,蘭蘭才感到安心。其實,許多男孩子的發育期都會比較晚,對於有這幾個特徵的孩子,他們不是真的長不高,只是「晚發育」,家長別搞混了。
  • 個頭低的孩子,若有以下特點說明是晚長,長成大高個是早晚的事
    文|好孕姐朋友最近正為一件事情感到鬱悶:前不久,她和小區的幾位媽媽聚在一起聊聊天,突發奇想讓孩子們比比個兒,結果發現在所有孩子當中,就屬她家兒子個子最矮。朋友很鬱悶,她老公是一米八幾的大高個,她的身高也超過一米六,按理說孩子應該矮不了。
  • 孩子「長不高」和「發育晚」是兩碼事,讀懂差異才能助娃長高
    雖然小米個頭不高,但他的父母身高都屬於中上。看著一直長不高的小米,父母也非常著急,夫妻倆帶著小米去了醫院進行檢查,醫生告訴他們,孩子的骨齡在正常標準,沒長高的原因應該是孩子發育晚。很快醫生的話就應驗了。
  • 別看孩子這時矮,其實是晚發育,從這4個方面看男孩是不是晚發育
    ,現在居然是一個大高個,有一米八的高個子。 從以上兩個例子可以證明,很多男孩子都有晚發育的跡象,其實並不是孩子長不高!這點家長們要知道,別太發愁了!但是具體怎麼判斷男孩是晚發育呢?
  • 「矮個子」男孩有這4種表現,說明是「晚長」,父母不必著急
    如今的孩子營養跟得上,爸媽都很注重身高管理,明明剛上小學,早已超過了國家規定的「身高免票」標準,享受這一福利已經不可能實現了,這樣「甜蜜的負擔」其實是件好事。不過每個孩子情況都不一樣,有的家長能免票也高興不起來,因為孩子長得太慢了,跟不上同齡人的速度,不少爸媽為此相當發愁。
  • 晚發育孩子的幾個特質,對照看看,你家的孩子有沒有
    最近疫情緩解,正好工作不是很忙,就抽了個時間見面。不見不知道,一見嚇一跳。上大學的外甥今年有點不認識了。去年高中畢業還是一個青蔥小男生,大學半年間就忽然長成了魁梧的男子漢。任如何想像,也無法想到他半年之前還是一個小矮子。記得當初親戚還因為孩子長得比較矮而發愁,還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過,當時醫生也是說只是發育晚。沒想到半年時間長這麼高。
  • 爸媽若能把握住孩子發育3個「黃金期」,娃能再多長高10釐米
    無論大人還是孩子,身高這一特徵尤為重要明顯,通常個高的人看起來就具安全感、力量感還有陽光、活力。所以,很多家長們都很關注孩子的身高問題。01孩子發育3個「黃金期」,爸媽若能把握住,助娃多長高10釐米曾有一則新聞是這樣的,寶媽曉琳夫妻倆都是矮個子,自孕育生娃後就一直很關注孩子的身高發育情況,就是擔憂孩子遺傳父母基因長成矮個子。為了孩子的身高問題,寶媽曉琳從不吝嗇那微薄的薪水,竟不惜高價給女兒買「增高藥」。起初,女兒吃了第一年身高真的長了「10釐米」,寶媽和丈夫都很欣慰,眼看這孩子將要高過父母了,甚是開心。
  • 「晚長」的孩子,會有這4種現象,父母需留意不用擔心
    別看家長們吐槽,但是心裡還是開心的,畢竟誰不希望自家的孩子可以長高高,誰也不希望自家的孩子成為班級中最矮的那個。不過,有研究表明,人在20歲之後,身體的骨骼就會進入「半休眠」的狀態,此時身體就不會再長個了,因此,大部分的父母都喜歡孩子可以在小時候多長長個,讓以後能有良好的身材。
  • 孩子個子不高,到底是真的矮還是發育晚?了解兩點就能心中有數
    文|秘籍君前段時間和久不聯繫的親戚視頻,發現她家孩子個頭小小的。親戚也一臉擔憂,說女兒9歲才138cm,跟同齡人比差了一大截。這時候親戚老公湊過來說,「著急什麼,我高中那年才猛一躥呢!孩子這叫晚長,別瞎操心了!」親戚無可奈何。
  • 踮腳尖走路是發育異常?3種常見原因,爸媽在家可幫孩子檢查
    有許多爸媽到門診,想讓醫生檢查看看孩子的腳是不是哪裡有問題、骨骼發育不正常、或是肌肉力量不足等。因此,藉由這篇文章,說明以下幾個重點:1. 2歲前孩子的步態發展2. 3-6歲孩子的步態發展3.一般下肢正常發育的孩子,走路腳跟著地時,膝蓋會先稍微彎曲再伸直,然後再由腳尖出力,把自己往前推進。不過,有些孩子足弓發育不良、腳部小肌肉力量不夠,會造成走路的推進力不足,再加上這時期若是下肢發育還不夠穩定,跨步腳跟著地時會出現膝蓋完全向後頂(locked knee)的情況,而非先微彎再伸直,孩子就有可能明顯出現踮腳尖行走的情況。
  • 孩子若有這10種表現,有可能是智力發育遲緩!一定要及時幹預!
    1、哺乳困難 嬰兒時期較為多見。智力發育緩慢的嬰兒最早表現出來的症狀往往就是哺乳困難,不會吸吮,吐奶頻繁,如非神經系統有嚴重損傷,家長應及時加強啟蒙教育和訓練,不然的話,日後孩子智力發育將受影響。
  • 寶寶這4個表現,說明智力發育遲緩,你家孩子有沒有
    兒子的種種行為遲緩,讓玲玲懷疑寶寶是不是智力發育遲緩,所以就帶孩子去醫院看兒科,當醫生為孩子檢查完之後說:「孩子已經滿4歲了,還吐字不清晰,可能存在語言發育障礙,平時可能和別人的互動較少,要加強引導和鍛鍊。」聽完醫生的話,玲玲可著急了,開始遵照醫生的話引導兒子。
  • 七個月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孩子發育很好且聰明,爸媽有福氣了
    文 | 小書蟲媽媽不知不覺豆豆已經7個月了,他現在變化可大啦!胳膊腿兒都長長了,體重也增加了不少,關鍵是他現在老愛把手指往嘴裡塞,口水直流,咿呀咿呀地跟大人說話。看著豆豆現在可愛的樣子,豆豆媽特別有成就感。這個時候,豆豆的飲食也開始有變化了!
  • 孩子不是不長高,只是還沒到「時候」,晚發育的孩子大都有特徵
    但實際上孩子沒有一個高個子,很有可能和他們的發育早晚有著很大的關係。案例:盧女士最擔心的一件事情,就是自己家孩子長不高。由於孩子發育的時間比較晚,所以他們個子也長得會比較晚一些。其實不僅如此,孩子如果發育晚的話,大都會有以下的4個特徵。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3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將來雙商好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3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將來雙商高風雨育兒課堂2020-06-09 22:35:49李玫瑾教授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曾對許多個案進行過詳細調查,由此提出預防犯罪要從未成年人教育抓起。
  • 中學生「3地方」越長,說明身高還能再「發育」,逆襲「大高個」
    對於大多數中學生而言,他們最討厭的可能就是自己的身高了,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會因為身高的緣故而受到各種冷落或者不公平的待遇,所以沒有哪個人是希望自己身高太低的,那麼到底怎樣判斷你的身高還有沒有上升空間了呢?其實中學生「3地方」越長,說明身高還能再「發育」,逆襲「大高個」!
  • 身上有這5個症狀,說明孩子缺鋅了,家長別不重視,影響孩子發育
    經常聽見寶媽們說「孩子最近不愛吃飯,即使我變著花樣的做飯,還是不吃」,「我家孩子頭髮蠟黃,體質差,經常生病,愁死我了」,「我家孩子不好好吃飯,個子也長不高,比同齡人矮一截」。很多寶媽對孩子不吃飯、個子矮的問題十分煩惱,孩子厭食不吃飯,長不高,體質差很有可能是缺鋅看,缺鋅只影響孩子的食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