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發明,我們學習和生活中用的紙張,水分含量對其影響

2020-12-21 冠亞技術天高

紙,用植物纖維製造,能任意摺疊用來書寫的片狀物。紙是書寫、印刷的載體,也可以作為包裝、衛生等其他用途,如列印紙、複寫紙、衛生紙、面紙等等。纖維無規則交叉排列的紙發明源於中國。

紙張水分含量對印刷影響很大,水分太低,紙質發脆,印刷中易產生靜電;含量過高,將會使油墨難於乾燥。水分變化對紙的各種特性影響也很大,隨著水分的變化,其定量、抗張強度、柔韌性、耐折度等都將發生變化,紙張尺寸也會發生伸縮,甚至發生捲曲、翹邊、起皺、荷葉邊現象。各種紙張都有一個最佳水分含量值,在此值下,紙張的各種性能都處於較好狀態。鑄塗紙、鑄塗白紙板最佳水分含量為7%±2%,白卡紙這4%-7%,單面塗布白紙板為8%±2%。這是紙張出廠時的水分含量。

一、印刷廠儲存期間,紙張作為一種吸溼材料,它能從空氣中吸收水分,吸收速率取決於空氣相對溼度和溫度;也能把水分傳到空氣中而失去水分,速率取決於紙張的水分含量及環境溫溼度。當吸溼速率和失水速率相同時,紙張和空氣處於平衡,紙張中含水量不變,這種情況下紙張所含水分叫平衡水分。

二、板紙水分變化對印刷質量的影響:

印刷適性反映在紙張水分上,一般要求儘可能一生產環境的相對溼度相一致。200g/m-sup-2sup以上的各類紙板,在造紙過程中是多層複合型造紙,而且根據其生產工藝要求,許多廠家都是在紙張從紙機上復卷完成後,便及時裁切、封塑打包並隨時準確發貨。由於多層複合的工藝要求,使紙板的含水量一般都比普通紙的含水量高5%左右。雖然紙張含水量高對印刷來說比較有利,但如果保存、使用不好,會給印刷生產帶來許多麻煩。如包裝破損,包內紙張局部溼度發生變化,使紙張呈波浪形,緊邊,出現一邊高,一邊低現象;印刷時輸紙困難,水墨平衡難以掌握,溼度的變化還會使紙張伸縮,引起多色套印不準,後口甩角等質量弊病;尤其是下工序還有模切工藝的產品,紙張伸縮還會造成模具作無規律、模切成型尺寸不精確等問題。

三、壓光後板紙水分變化對模切精度的影響:

為了增加產品的美感,增加彩盒表面的光潔度,現在有70%-80%的紙盒類包裝需上光和壓光處理。

由於這一特殊工藝,紙張本身的含水量短時間內嚴重脫溼,紙張就不可避免地發生收縮,其收縮量與紙張結構、起始溼度的大小有關。雖然它的收縮與印刷套印已無關,但是直接影響著模切的精度。

四、上光壓光後板紙水分變化對產品耐折性的影響:

耐折性能指紙張被摺疊時,在摺疊帶表層不發生裂紋、細縫塗層剝離等弊病的紙張摺痕性質,它通常用來表示卡紙、板紙在摺疊情況下的韌性和表面強度。從紙張本身來說,耐折性的好壞取決於纖維之間的結合力。我國的造紙原料很大一部分是非木材原料,其中使用較多的蘆葦、麥草、稻草、蔗渣等草類原料,由於這些原料本身性能的影響,成紙後會出現不同的韌性和脆性,用棉、麻、木材等原料生產的紙韌性較好,而大多數草類原料,由於纖維長度小,雜細胞含量多,成紙後韌性較差。

五、對於紙張來說,各個環節的水分檢測及控制都非常至關重要。

目前針對水分的檢測有兩種方法:

1、傳統的乾燥法

2、滷素水分儀檢測法

相關焦點

  • 紙張的水分含量及其平衡水分的變化特點
    紙張水分含量對印刷影響很大,水分太低,紙質發脆,印刷中易產生靜電;含量過高,將會使油墨難以乾燥
  • 水分對紙張性能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紙張在製作完成之後會有一定的含水量,但是含水量的高低對紙張的性能存在不小的影響。今天,中國紙業網的編輯將從含水量開始,帶大家了解一下水分對紙張性能的影響。3 紙張水分對印刷的影響紙張主要由纖維素組成的,而纖維束是親水性很強的物質,同時其他造紙原料,同時其他造紙原料也多半是親水性很強的物質,所以紙張是一種很容易吸水的材料,紙張含水量的變化會引起如下問題。
  • 從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和近代四大發明可以看出中國的科技走在前列
    本文主題:從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和近代四大發明可以看出中國的科技走在前列中國古有四大發明,巨大的推動了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傳至西方後,也對世界文明發展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公元645年左右,日本開始向唐朝派遣唐使和留學生學習中國的儒家文化和先進技術,雕版印刷術也在這時傳到了日本。公元983年左右,高麗派人專門到中國學習雕版印刷術,培養了朝鮮第一批印刷工匠。幾乎是在造紙術西傳的同時,阿拉伯人也接觸到了中國的雕版印刷技術,11世紀以後由阿拉伯傳的歐洲,12世紀左右傳到埃及。
  •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怎樣傳到國外的?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在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中國成為文明古國的標誌之一。正如馬克思所言,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對世界和人類的發展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四大發明究竟是怎麼傳到國外的,人們卻知之甚少。
  • 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會不會變成三大發明,這事需要專家給個結論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特別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更是令世界人民矚目。可是近年來的幾項發現,卻令「四大發明」中的造紙術地位有些動搖,因為考古專家們在一處遺址中發現了西漢時期的紙張。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國「四大發明」分別是造紙術、指南針、火藥以及印刷術,其中造紙術的地位首屈一指,幾乎對世界所有文明的發展,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造紙術產生於東漢元興元年,是由宮中的宦官蔡倫發明的一種造紙技術。在此之前,文字的書寫載體多為龜甲、絲帛與竹簡,但是龜甲與竹簡太過笨重,而絲帛的價格卻又十分昂貴,根本不利於大規模普及。
  • 腰果的水分含量,如何對水分控制,水分帶來的影響
    一、腰果的水分含量標準1.根據農業行業標準 NY/T 486-2002《腰果》中的規定,各等級殼腰果的水分均須小於 8%。2.腰果仁在GB/T 18010-1999《腰果仁 規格》中的規定:「腰果仁中水分含量不超過5%(m/m)」。
  • 紙張水份變化對印刷的影響有多大,你知道嗎?
    紙張水分含量對印刷影響很大,水分太低,紙質發脆,印刷中易產生靜電;含量過高,將會使油墨難以乾燥。
  • 我們生活中用的紙巾真的安全嗎?螢光劑含量大曝光!
    我們生活中用的紙巾真的安全嗎?為了尋找答案,我們收集了當下媽媽圈正在用的紙巾,進行了一場螢光劑的測試!(在此特別感謝sarah童鞋的大力支持,幫我們收集了這麼多紙巾)測試之前先做個小科普。我們可是有認真去查資料滴~市面上紙的分類:如今市面的生活用紙主要分為衛生紙和紙巾紙(餐巾紙、手帕紙、面巾紙)那麼二者都有哪些區別呢?
  • A4紙水分儀如何快速測定紙張含水量?
    A4紙水分儀原理A4紙水分儀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採用高溫熱解原理,利用環形滷素燈均勻快速加熱並乾燥樣品,通過對比加熱前後的質量變化,軟體通過內置公式水分含量=樣品加熱前後質量差/樣品加熱前質量*1OO%,自動計算出紙張的含水率,按切換鍵還可以得出紙張的固含量。
  • 水分對水鎂石影響深遠,應該如何檢測水分含量?
    提取鎂和氧化鎂原料用水鎂石提取鎂和氧化鎂,礦石中氧化鎂含量高,雜質少;分解溫度低;加熱過程中產生的揮發物無毒無害,因此可以從水鎂石中提取鎂、氧化鎂等產品。2. 再燃氧化鎂主要用於生產氧化鎂耐火材料。現代鋼鐵工業需要大量的鎂碳磚和鎂鉻磚。這種MgO的量已經超過其產量的1/2。
  • 餅乾的分類和水分含量,餅乾加工流程,原料輔料檢測水分方法
    餅乾是以穀類粉(和/或豆類、薯類粉)等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糖、油脂及其他原料,經調粉(或調漿)、成型、烘烤(或煎烤)等工藝製成的食品,經麵團調製、輥軋、成形、烘烤等工序,以及熟制前或熟制後在產品之間(或表面、或內部)添加奶油、蛋白、可可、巧克力等的食品。
  • 芥末醬:生產工藝,分類,水分含量及測定方法
    芥末醬由芥末粉或山葵,辣根或其他粉類經發制、調配而成的一種常見調味品,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和清爽的味覺感受,可以作為夏季涼拌菜的調料。三、芥末醬的水分含量SB/T 10755-2012 芥末醬:1.青芥辣醬:水分≤40%2.黃芥末醬:水分≤70%四、常見芥末醬的水分含量對其貯存的影響日常生活中通常使用芥末醬和芥末膏置於常溫下密封保存
  • 花生果和花生仁:質量標準,水分含量及對貯藏的影響,檢測方法
    花生中含有25%~35%的蛋白,主要有水溶性蛋白和鹽溶性蛋白,水溶性蛋白又稱為乳清蛋白,佔花生蛋白的10%左右,鹽溶性蛋白佔花生蛋白的90%。 (2)雜質≤1.5% 2.花生仁質量標準 (1)純質率:1級≥96%,2級≥94%,3級≥92%,4級≥90%,5級≥88%,等外〈88% (2)雜質≤1% (3)整半粒限度≤10% 二、花生的水分含量標準
  • 也未艾VR課堂|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研究發明的。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將每個字挑選出來,按順序排在字盤裡,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存至下次排版使用。
  • 農村一種大葉植物,被稱為影響男人生活的「四大發明」之一
    它就是被稱為影響男人生活的「四大發明」之一:菸葉。有人說它毒害了無數的男人,也有人說它寄託了男人的憂傷。愛它的人無比喜愛,恨它的十分痛恨,就是這樣一種普普通通的植物,讓無數男人為之神往。以前在農村,農民伯伯大多都會用菸葉製作成菸絲,然後再用紙包裹起來抽,也有的人習慣用竹子做成的菸斗,條件稍好的人家會用上一種叫做水煙壺的菸具,現在已經很難看到了。
  • 中國飲食文化的「四大發明」,筷子、蒸籠、砂鍋、豆腐,不服來辯
    要說世界的美食,莫過於中國的美食了。無論是做法,還是口味上,其它國家都沒辦法與我國的美食相比。 中國是文明古國,幾千年的歷史造就了我們飲食文化的多樣性。古代我們有四大發明火藥、造紙術、指南針、活字印刷術影響著世界。那麼飲食文化裡,有沒有四大發明呢?
  • ​不止「四大發明」!快來寶安科技館打卡體驗「中國酷發明」
    「四大發明」突出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科技成就,但我國古代的重要發明創造遠不止於此。想要了解更多中國古代發明創造的歷史知識嗎?來寶安科技館,滿足你的求知慾!進入展覽互動體驗環節,你能親手感悟榫卯的奇妙構造,龍骨車的匠心獨運,活字印刷術的精湛工藝,冶鐵水排的奇思妙想和大風車的巧奪天工。展覽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便於廣大市民了解我國科學、技術、經濟、社會與文化的發展脈絡及中華文明對於世界的重要影響。
  • 埃及幾千年前就發明了莎草紙,為啥世界還認為紙是中國發明的?
    同時期或者更早的歐洲又用的什麼?其實說出來也非常熟悉,同時期的歐洲使用的羊皮紙,這是小亞細亞帕格瑪國王發明的一種「紙張」,材料源自於羊皮和動物皮,經過去毛脫脂等一系列操作後,可以達到記錄文字的效果。但是因為成本高昂,因此在紙張流入歐洲後迅速被真正的紙代替。
  •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有什麼樣的歷史,它們都是誰發明出來的?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而這四大發明不僅對我國甚至是對於世界都產生了深厚的影響,它們分別就是造紙術、指南針、火藥以及活字印刷術。我們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悠久留下的這四大發明匯集了無數古人智慧的結晶,對我們古代時期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乃知道現在,全世界各地還在受它們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四大發明,看看這四大發明到底是誰,又是怎樣一步步發明出來的。
  • 該從四大發明中清醒過來了
    中國古代的勞動者創造出很多推動人類文明進程的技術發明,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是中國人引以為傲的「四大發明」。16世紀的義大利數學家卡丹就曾盛讚過中國的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稱中國的這三大發明在世界範圍內沒有任何國家能夠比得過。17世紀英國的培根也有過類似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