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用植物纖維製造,能任意摺疊用來書寫的片狀物。紙是書寫、印刷的載體,也可以作為包裝、衛生等其他用途,如列印紙、複寫紙、衛生紙、面紙等等。纖維無規則交叉排列的紙發明源於中國。
紙張水分含量對印刷影響很大,水分太低,紙質發脆,印刷中易產生靜電;含量過高,將會使油墨難於乾燥。水分變化對紙的各種特性影響也很大,隨著水分的變化,其定量、抗張強度、柔韌性、耐折度等都將發生變化,紙張尺寸也會發生伸縮,甚至發生捲曲、翹邊、起皺、荷葉邊現象。各種紙張都有一個最佳水分含量值,在此值下,紙張的各種性能都處於較好狀態。鑄塗紙、鑄塗白紙板最佳水分含量為7%±2%,白卡紙這4%-7%,單面塗布白紙板為8%±2%。這是紙張出廠時的水分含量。
一、印刷廠儲存期間,紙張作為一種吸溼材料,它能從空氣中吸收水分,吸收速率取決於空氣相對溼度和溫度;也能把水分傳到空氣中而失去水分,速率取決於紙張的水分含量及環境溫溼度。當吸溼速率和失水速率相同時,紙張和空氣處於平衡,紙張中含水量不變,這種情況下紙張所含水分叫平衡水分。
二、板紙水分變化對印刷質量的影響:
印刷適性反映在紙張水分上,一般要求儘可能一生產環境的相對溼度相一致。200g/m-sup-2sup以上的各類紙板,在造紙過程中是多層複合型造紙,而且根據其生產工藝要求,許多廠家都是在紙張從紙機上復卷完成後,便及時裁切、封塑打包並隨時準確發貨。由於多層複合的工藝要求,使紙板的含水量一般都比普通紙的含水量高5%左右。雖然紙張含水量高對印刷來說比較有利,但如果保存、使用不好,會給印刷生產帶來許多麻煩。如包裝破損,包內紙張局部溼度發生變化,使紙張呈波浪形,緊邊,出現一邊高,一邊低現象;印刷時輸紙困難,水墨平衡難以掌握,溼度的變化還會使紙張伸縮,引起多色套印不準,後口甩角等質量弊病;尤其是下工序還有模切工藝的產品,紙張伸縮還會造成模具作無規律、模切成型尺寸不精確等問題。
三、壓光後板紙水分變化對模切精度的影響:
為了增加產品的美感,增加彩盒表面的光潔度,現在有70%-80%的紙盒類包裝需上光和壓光處理。
由於這一特殊工藝,紙張本身的含水量短時間內嚴重脫溼,紙張就不可避免地發生收縮,其收縮量與紙張結構、起始溼度的大小有關。雖然它的收縮與印刷套印已無關,但是直接影響著模切的精度。
四、上光壓光後板紙水分變化對產品耐折性的影響:
耐折性能指紙張被摺疊時,在摺疊帶表層不發生裂紋、細縫塗層剝離等弊病的紙張摺痕性質,它通常用來表示卡紙、板紙在摺疊情況下的韌性和表面強度。從紙張本身來說,耐折性的好壞取決於纖維之間的結合力。我國的造紙原料很大一部分是非木材原料,其中使用較多的蘆葦、麥草、稻草、蔗渣等草類原料,由於這些原料本身性能的影響,成紙後會出現不同的韌性和脆性,用棉、麻、木材等原料生產的紙韌性較好,而大多數草類原料,由於纖維長度小,雜細胞含量多,成紙後韌性較差。
五、對於紙張來說,各個環節的水分檢測及控制都非常至關重要。
目前針對水分的檢測有兩種方法:
1、傳統的乾燥法
2、滷素水分儀檢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