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為法國作家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的《小王子》這本只有短短2萬字的童話寫的第三篇書評。
今天特別想談談狐狸,在《小王子》當中,它是我最喜歡的角色。可以說,狐狸是《小王子》當中所有角色裡最成熟、最睿智的!
《小王子》一直被世人奉為經典。被翻譯成300多種語言,在全世界擁有的讀者數量僅次於《聖經》,2020年教育部也將此書納入了中小學生閱讀指導書目當中。而這部童話的中文譯本更是多到可以列出一長串的清單,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
但說實話,這本童話並不是那麼輕易讀懂。
事實上我第一次讀《小王子》的時候已經是成年人,但我完全沒有讀懂。我只知道小王子在尋找真愛,但到底真愛是什麼?不知道。
而在這之後的數年裡,我時常會想起小王子,時常會思考,我為什麼不懂這本書?所以在這期間我時常會去重讀,有時候並不是完整地重讀,只是再去重溫其中的某些細節,但每一次讀都會有新的發現與感悟。
而最近在思考的問題是: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沒讀懂狐狸。
曾經有網友在看了我之前的書評後留言:玫瑰花馴養了小王子、小王子馴養了狐狸,小王子最終還是要回到玫瑰花身邊,那狐狸多可憐……
某平臺上也有人因為狐狸而提出這個問題:
「《小王子》裡面的小狐狸是不是很可憐?」
下面有不少答案都說狐狸可憐。那麼,狐狸真的可憐嗎?如果你是狐狸,你會覺得自己可憐嗎?
所以狐狸在《小王子》裡到底是怎樣一個角色?小王子離開以後,狐狸未來會怎樣?
一、狐狸可憐嗎?心中有愛,怎會可憐?
我的觀點是:狐狸不可憐。心中有愛,怎會可憐?
在《小王子》當中角色很多:小王子、飛行員、玫瑰、狐狸、蛇、猴麵包樹,以及另外六個星球上的居民:國王、天文學家、酒鬼、點燈人、愛慕虛榮的人、商人、地理學家、扳道工、商販等等。
可是,在這眾多角色當中,狐狸才是最成熟、最睿智、最完美並且最值得欽佩的!
毫無疑問,是狐狸教會了小王子什麼是愛,如何去尋找愛,也是狐狸成全了小王子回到玫瑰花身邊,所以狐狸在童話當中是一個奉獻的角色,這是大家覺得狐狸可憐的主要原因。
但實際上從狐狸的角度來說,狐狸也找到了自己的愛啊!
沒錯,它愛上了小王子,正是因為這份愛,狐狸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妙,所以他說:
你要是馴養了我,我的生活就充滿了陽光。你的腳步聲會像音樂一樣呼喚我出洞。你長著金髮。麥子金燦燦的,會使我想起你。我會喜歡風吹麥浪的聲音……你下午4點鐘來,那麼從3點鐘起,我就開始有了幸福感。
心中有愛的人怎會可憐呢?在小王子到來之前,狐狸對麥田無動於衷,所以也無法感受風吹麥浪的美好。而在小王子馴養狐狸以後,狐狸懂得了生活的美妙,感受到了愛的幸福。
沒錯,狐狸愛上了小王子,後來又讓小王子離開自己。但這也是狐狸自己的選擇啊,不是嗎?這是狐狸的主動選擇。
作者在書中寫道:
狐狸沉默了,久久地看著小王子。「請你……馴養我吧!」它說。
所以,這是狐狸自己的主動選擇,人生當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接下來再看,當小王子準備要離開狐狸的時候,狐狸對小王子說的最後一句話是:
「你不應該忘記。你要對你馴養過的東西負責到底。你要對你的玫瑰負責……」
狐狸教會了小王子成長,也給了小王子選擇的機會,並且充分尊重小王子的選擇。這個過程對狐狸來說何嘗不是成長的機會呢?相信狐狸會越來越強大的。
二、狐狸不僅很優秀而且內心強大
狐狸是真正成熟又睿智的人,這是我多次重讀《小王子》之後才明白的道理。
狐狸懂得愛是付出,愛一個人是真心希望對方幸福的,所以它會真正去尊重對方的選擇。狐狸內心是強大的,所以無論愛得多麼深沉,它都能夠保持著理性。
而在現實生活裡,不管我們願不願意,其實很多人最終都成為了狐狸。
當小王子告訴狐狸,希望玫瑰花把自己馴養了的時候,狐狸嘆息說:「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啊」。
所以狐狸不論愛得多深,付出多少,它都明白,幸福是有代價的。你教會了某個人如何去愛,但很可能對方愛的並不是你,而是另外一個人,現實生活常常正是如此。
狐狸是清醒的,睿智的,從一開始它就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它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自己主動選擇的。
當小王子準備動身離開的時候,小王子與狐狸有幾句對話:
「噢!」狐狸說,「我會哭的。」「這是你的錯,」小王子說,「我本不希望你痛苦,可你卻願意我馴養你……」「當然。」狐狸說。……「所以你一無所獲!」「由於麥子顏色的緣故,我還是有所得的。」狐狸說。
因此,狐狸從未失去什麼,恰恰相反,狐狸得到了最美好的東西。
它在等待小王子的時候體驗到愛與期待的喜悅;
它為自己的生活創造了儀式感:它就是使某一天非同一般、使某一時刻非同一般的東西。
它懂得了聆聽風吹麥浪的聲音。
所以狐狸不再是從前的狐狸,在愛小王子,教會小王子如何去愛的過程中,狐狸成為了整個童話故事裡最優秀、最睿智、最成熟的那個角色,它在教導我們所有人如何去愛。
或許有人會認為狐狸最終還是形單影隻,所以很可憐,但其實內心強大的人是不會孤獨的,他們不需要可憐。
所以村上春樹說:
孤獨一人也沒關係,只要能發自內心地愛著一個人,人生就會有救。哪怕不能和他生活在一起。
三、狐狸需要的是祝福
越是經歷得多,就越會明白,狐狸才會是《小王子》當中最後能夠活得好的人。
狐狸始終是從容的,它接受愛、接受離別,接受成長過程中的悲傷。
小王子的離開會讓狐狸很難過,所以狐狸說,「我會哭的」。
但狐狸也跟小王子說過,「你要對你馴養過的東西負責到底。你要對你的玫瑰負責……」。
所以愛不僅僅是擁有、陪伴,還是一種責任。而且愛是應該時刻放在心裡的,因為:
「只有用心才能看到本質的東西。精髓是眼睛看不見的。」
狐狸其實是得到了小王子的愛的,當小王子在離開之前最後一次去玫瑰園的時候,小王子告訴那些玫瑰:
「你們就像我的狐狸以前那樣,只不過是與千千萬萬狐狸一樣的一隻狐狸。但是,我已經與它做了朋友,它現在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了。」
很多人把狐狸與小王子之間的關係解讀成了單純的愛情,但其實愛是有很多種的。狐狸對小王子的愛是超越愛情的。說到這裡,腦中就會想起很多人都喜歡引用的《聖經》中關於愛的描述。這裡我還真的認真去找到了這段話,它來自《新約全書·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 《愛是無可比的》: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愛是不狂妄,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他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事實上,我並不是教徒,但對這段話是十分認同的,真正的愛應該讓人美好。
而狐狸正是書中最美好的角色,所以狐狸不需要可憐,它只需要我們的祝福。
祝福現實生活裡每一個狐狸都能夠在生命中時刻感受到「風吹麥浪」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