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玫瑰、狐狸與星星背後的愛

2020-12-21 張煙雨扶

《小王子》中的飛行員,曾講過這樣一段話:

我可不喜歡人們輕率地讀我的書。我在講述這些往事時心情是很難過的。我的朋友帶著他的小羊已經離去六年了。我之所以在這裡盡力把他描寫出來,就是為了不要忘記他。忘記一個朋友,這太叫人悲傷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過一個朋友。再說,我也可能變成那些大人那樣,只對數字感興趣。

眾所周知,飛行員正是作者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在這個故事裡用以同讀者交流的媒介,埃克蘇佩裡明確地告訴我們,他不喜歡人們輕率地讀他的書,而遺憾的是,如今《小王子》身上的標籤,正是著名兒童文學短篇小說,或者說——童話

童話,用《現代漢語詞典》來解釋,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通過豐富的想像、幻想和誇張來編寫適合於兒童欣賞的故事」。

聖埃克蘇佩裡寄托在《小王子》裡的透徹思考濃鬱憂傷,頗有一種閱盡千帆之後,依然「一片冰心在玉壺」的意味。這正是給大人們的一本導引手冊,卻不是連憂愁概念也懵懂的孩童們在睡前必讀的童話,甚至連少年人也常常不知其所云。

少年人啊,辛棄疾有首《醜奴兒》曾描繪過少年人與成年人的差別: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當我還是個少年時,我讀《小王子》讀得雲裡霧裡,只旁觀了一場莫名又奇妙的遇見,同一場倏忽而至的別離;當我不再是少年,我卻驟然發覺,這一個個瘦弱細小的字體上,都壓負著沉重得喘不過氣來的哀傷與彷徨,頗有種「字字看來皆是血」的觸目驚心。

總而言之,《小王子》是一盞色彩斑斕卻口味奇特的液釀,只有某些大人才能從中品出滋味複雜的醇酒味道。

天空沙漠,嬌花駱駝,一篇《小王子》,糅合了聖埃克蘇佩裡生活中種種奇思妙想,甘甜苦澀。聖埃克蘇佩裡借飛行員與小王子的身份,展現是自己在大人世界裡的絕望奔突;以玫瑰花和小狐狸的美好形象,折射了讓他傷痕累累卻割捨不下的愛情。

歡迎來到大人的世界

《小王子》裡,孩子與大人是兩種生物。大人理解不了孩子,孩子只能遷就大人,而隨著時間的雕琢,很多孩子會在渾然不覺中慢慢變成大人。

聖埃克蘇佩裡持有這樣的觀點:大人應該以孩子為榜樣。於是在《小王子》中,我們圍觀了三場大人與孩子的交流,分別是飛行員「我」與大人、小王子與大人、小王子與「我」。

《小王子》開篇便是「我」的自述。「我」畫了一幅蛇吞蟒蛇的畫拿給大人看,他們不僅認不出來,還希望「我」去學習別的科學知識而非繪畫,於是「我」放棄了做畫家的夢想,成長為一位飛行員。

有趣的是,這一繪畫事件發生在「我」六歲的時候。為什麼要特意強調這個年齡呢,因為在心理學家阿德勒的理論中:

在一個孩子五歲的時候,他們其實已經具備了一套固定的行為模式,也就是採取怎樣的方式和方法去對待一件事情。在這個時候,他們已經對未來的自己和未來自己期望的社會有了更加深層次的了解。

五六歲的年齡足夠童稚,卻也足夠明確地反應出孩子內心本真的自我與對未來的追求。

「我」不想成為大人們中的一員,但「我」也不會去詰問、去反駁、去對抗,而是選擇偽裝成大人模樣:外表同大人們如出一轍,靈魂如孩子一樣常懷純真。

我在大人們中間生活過很長時間。我仔細地觀察過他們,但這並沒有使我對他們的看法有多大的改變。當我遇到一個頭腦看來稍微清楚的大人時,我就拿出一直保存著的我那第一 號作品來測試測試他。我想知道他是否真的有理解能力。可是,得到的回答總是: 「這是頂帽子。」我就不和他談巨蟒呀,原始森林呀,或者星星之類的事。我只得遷就他們的水平,和他們談些橋牌呀,高爾夫球呀,政治呀,領帶呀這些。於是大人們就十分高興能認識我這樣一個通情達理的人。

小王子與「我」卻不一樣,他會天真地反問遇見的每一個大人,希望能喚醒他們,哪怕每一次都是無功而返。他曾問過國王、愛慕虛容者、酒鬼、商人、點燈人和一位地理學家:

「陛下……你統治什麼呢?」「我欽佩你,可是,這有什麼能使你這樣感興趣的?」「你為什么喝酒?」「星星是屬於你的?」「命令是什麼?」「但是,『短暫』是什麼意思?」

與這些行為古怪無法理解的大人們作別後,小王子在地球的撒哈拉沙漠同飛行員「我」相遇了。

「我」發現小王子是真正能看懂「我」那幅畫作的人,意識到他是「我」所找尋的真正孩子,就仿佛童話裡只有真正的公主才能發現床墊下那顆小豌豆一樣。

卻沒能想到,「我」不經意間流露出的處事態度,讓小王子說出了「你說話的樣子就像那些大人一樣。

當偽裝成大人的孩子遇見另一個真正的孩子,可能才會發現自己究竟有沒有在不經意間被浸染了靈魂。

或許在大人皮囊披在身上的那一刻起 ,身體裡的骨血就被由外至內地逐漸吸乾,直到某一天陣風颳起,我們才猛然意識到那裡早就只剩下一副乾癟腐朽的皮囊。

小王子讓飛行員「我」意識到了孤獨之外的另一種情感——恐懼,被不知不覺雕琢成大人的恐懼。

那麼大人們就不孤獨了嗎?不,他們更漂泊,甚至連沙漠裡的一朵三瓣花也憐惜他們沒有根,甚至坐上火車後都不能讓他們明白該身向何方。美國民謠歌手Hedy West於1961年創作的《500 miles》正是這份傷感的承載物:

If you miss the train I'm onYou will know that I am goneYou can hear the whistle blow a hundred milesA hundred miles, a hundred milesA hundred miles, a hundred miles……

如果你錯過了我坐的那班火車,你應明白我已離開。你可以聽見一百裡外飄來的汽笛聲,一百裡,一百裡一百裡,一百裡……

那些大人們,小王子還有飛行員「我」,無一不是孤獨的。

但最孤獨的永遠是「我」。因為「我」既不願意成為大人中的一員,又不可避免地沾染上大人世界的習氣,能被真正的孩子小王子所識破。「我」的軀體不能逃離地球,「我」也沒有一顆名為B612的小行星。

正如白晝與黑夜足夠綿長,「我」卻踏在日月交接的薄霧中央,何方才是歸處?

小王子:「一天,我看見過四十三次日落。」過一會兒,小王子又說:「你知道,當人們感到非常苦悶時,總是喜歡日落的。」「一天四十三次,你怎麼會這麼苦悶?」「我」問的是小王子嗎?或許還有「我」自己。

「我」是聖埃克蘇佩裡,聖埃克蘇佩裡是小王子。在《小王子》中三種大人與孩子交鋒的場面,無不體現了兩者世界間的鴻溝比東非大裂谷還深不見底,無不體現了聖埃克蘇佩裡對成人世界的排拒。我們看見了他對這種隔閡的惘然與憂傷,同時也感受到他對改變這種情況的無能為力,同時還有隨處可見的憂慮——他憂慮自己遲早被同化成一個大人。

小王子、狐狸與玫瑰花

我心安處是吾鄉。心何所安?小王子的心繫在一朵玫瑰花上。

他愛這朵玫瑰,但是她——虛榮、自大又做作。她傷害了他,這便成了他出走的源頭。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提到:

愛情的類別是各式各樣的,然而要想真正地去解決婚姻上的問題,還得擁有雙方共同的興趣愛好,懂得如何互相信任、互相合作、互相幫助。

顯然,玫瑰花的謊話失掉了小王子的信任,當這樣的問題出現後,他除了憂傷卻想不出任何的解決之道,於是便選擇了出走。無疑,這樣的出走,便是放棄了在一起建立相互合作的關係,這樣的行為也傷害了玫瑰花。

直到小王子遇到了狐狸,他才被教會怎樣去愛人。

「實質性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正因為你為你的玫瑰花費了時間,這才使你的玫瑰變得如此重要。」

只是教會小王子的狐狸,卻只能獨自面對小王子的離開。

「可是這樣你什麼好處也沒有得到。」小王子對傷心的狐狸說道。

「由於麥子顏色的緣故,我還是得到了好處。」狐狸說。

這是怎樣的好處呢,這是狐狸在初遇時便告訴過小王子的:

你看到那邊的麥田沒有?我不吃麵包,麥子對我來說,一點用也沒有。我對麥田無動於衷。而這,真使人掃興。但是,你有著金黃色的頭髮。那麼,一旦你馴服了我,這就會十分美妙。麥子,是金黃色的,它就會使我想起你。而且,我甚至會喜歡那風吹麥浪的聲音……

小王子對玫瑰花的愛沒有變過,這註定他哪怕馴服了狐狸,也不會為狐狸停留,這是狐狸所明白的,也是他所不強求的。

離別之前,狐狸對小王子說道,「你現在要對你馴服過的一切負責到底。你要對你的玫瑰負責……

他讓小王子堅定了回去找玫瑰花的信心,卻偷偷藏下了一個愛情中的大道理沒有告訴小王子:有的愛,是需要放手的。

狐狸讓小王子對自己馴服過的一切負責到底,讓他去對玫瑰負責,同樣地,這就默認了小王子不需要對自己負責,哪怕自己是教會他愛、被他馴服過的孤獨狐狸。他沒有教他,而是自己默默做到了。

天上的星星

因玫瑰花而離開母星的小王子,再度因玫瑰花而選擇了回歸。一路上,他遇見了種種孤獨、悽涼、令人迷惑不解的人生,最終,他選擇回到心中愛的所在

最終,聖埃克蘇佩裡又告訴我們如何與外部環境相處,如何擁有不憂傷的愛情,或者說,什麼才是真正的擁有了嗎?

在國王心中,星星都是受他管轄的臣民;在商人心中,星星是他最先發現的財富;在小王子心中,因為他愛上了在這億萬顆星星中獨一無二的一株花,當他看著這些星星的時候,這就足以使他感到幸福;而在飛行員「我」眼中,既然小王子就住在其中一顆星星上,既然小王子在其中一顆星星上笑著,那麼對「我」來說,就好象所有的星星都在笑!

多麼美好啊,哪怕聖埃克蘇佩裡內心與外部世界的種種衝突與矛盾,正是《小王子》的殘酷現實主義內核,我們依然透過他的筆觸看到了美好與希望

小王子回到了玫瑰花的身旁,狐狸看著風吹麥浪,而心裡有小王子的人,能看見漫天愛笑的星星。

相關焦點

  • 《小王子》:願每一個大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狐狸與玫瑰
    他為她澆水、除蟲、擋風、蓋玻璃罩…玫瑰傲慢、虛榮、敏感、嬌氣,她想方設法讓小王子在意她、照顧她,常常為了吸引小王子的注意而說謊或者假裝不舒服,因此傷害了小王子的感情,小王子決定離開,再也不回來。當小王子看到玫瑰園裡的幾千朵玫瑰時,他感到很失望,原來他的玫瑰花只是千萬朵玫瑰花裡普通的一朵。遇到狐狸後,小王子明白了:他的玫瑰對他而言就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他給她澆過水、蓋過玻璃罩、擋過風、捉過蟲,他傾聽過她的抱怨和吹噓,也傾聽過她的沉默。他為她做的一切,為她花費的時間,讓她成為他獨一無二的玫瑰。
  • 從《小王子》裡讀懂愛情:在愛裡,你是想要當玫瑰還是狐狸?
    看完《小王子》之後,許多人的腦海中都浮現出一個問題:「你是玫瑰,還是狐狸?」你可以簡單地把小王子看作一個人。於是,小狐狸和玫瑰不過是性格迥異、愛他的兩個女人。玫瑰既任性又美麗,比狐狸還早一步來到小王子面前。還不知道什麼是愛情,小王子就愛上了她。小狐成熟懂事,她教給了小王子什麼是愛,也培養了她對小王子的愛。最終她得到了愛情,卻放棄了它。許多人認為自己是一個珍視內在的人,在愛情方面,大多數人都不屑承認自己是玫瑰。
  • 《小王子 》| 狐狸和小王子的秘密
    就這樣,小王子馴服了狐狸。當出發的時刻就快要來到時:「啊!」狐狸說,「我一定會哭的。」「這是你的過錯,」小王子說,「我本來並不想給你任何痛苦,可你卻要我馴服你……」「是這樣的。」狐狸說。「你可就要哭了!」小王子說。「當然羅。」狐狸說。「那麼你什麼好處也沒得到。」
  • 《小王子》讀懂狐狸也就讀懂了愛情
    讀過很多個版本的《小王子》關於小王子和狐狸之間的感情,每一個版本都用了不同的詞語,有說「馴養」的,有說「馴服」 的,還有說「相知」的。開始我以為翻譯意思最準確的是「相知」。因為「相知」最能體現平等。原來我以為,玫瑰是小王子的愛情,他和狐狸之間最多也就是友情,對友情來說「馴服」和「馴養」是極不恰當的用詞。
  • 經典名著《小王子》讀後感,其中的狐狸,到底代表哪些深意呢?
    故事中的狐狸被大多數讀者視為智者,因為正是它啟發了小王子對責任和愛的深刻領悟。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狐狸同時也是一個孤獨者,在其對「馴化」背後的秘密的自我領悟以及對接受「馴化」的自主選擇中,孤獨作為生命個體的一種本質屬性而獲得了哲學層面上的闡明。但是,今天作者會探討更加深入。
  • 《小王子》玫瑰花與王子的愛情,還有一隻等愛的狐狸
    導讀:今天分析一下幾年前的動畫電影《小王子》中的玫瑰與狐狸,這部電影寓意很深,現在依舊讓我回味無窮。直到小王子要離開時,玫瑰才露出真情,她是愛小王子的。正如現實中,我們在戀愛中,明知道很過分,但是就是想要對方為自己做點什麼。每個女孩子在看了《鐵達尼號》後都希望自己是露絲,我猜她們若讀了《小王子》都會願意自己是那朵玫瑰。在旅途中,小王子也從沒有停止對玫瑰的思念。
  • 《小王子》:仰望星空,你將找到屬於自己的星星
    來到地球後,小王子遇見了狐狸。狐狸告訴了小王子如何製造關係、發生愛戀,並指出愛的內涵是付出,更是責任。小王子這才明白,自己最愛的,一直是星球上的那朵玫瑰,賭氣丟下玫瑰離開星球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為了心中的玫瑰,小王子告別了飛行員,在蛇的幫助下,重返外星球。
  • 小王子和玫瑰是愛情,小王子和狐狸是人生……
    他遇見了很多人,看見過一個數星星的商人,但小王子覺得他擁有那些星星是沒有意義的,而小王子曾為玫瑰澆水,曾把她放在玻璃罩下,曾為她弄死了毛毛蟲,曾聽她發牢騷、自吹自擂,擁有玫瑰這才是有意義的。小王子來到了地球,他遇見了狐狸並馴服了狐狸。當狐狸向他表達愛意時,他的眼裡心裡都是淚——他很想回去找小玫瑰,可是他回不去了。
  • 《小王子》——以此悼念我的小玫瑰
    每個人眼裡都會有屬於ta的小玫瑰和小狐狸,每個人的生命裡也必定有ta要經歷的小玫瑰和小狐狸。而此答謹以悼念我的小玫瑰。(文章中圖片較多,分享給喜歡小王子的讀者,建議wifi下觀看)這朵小玫瑰不屬於任何人,她是小王子的所有。她是小王子認識世上僅有的一朵花,她就生長在小王子居住的星球上。
  • 《小王子》和玫瑰、狐狸的愛情故事,這樣的解釋,你一定沒讀過
    01書中的小王子和玫瑰是一對夫妻,但是他們之間爭吵不斷,這也為小王子遇見狐狸而埋下了伏筆.狐狸因為經歷了太多的人情世故,因此對於每一件事情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小王子和狐狸他們倆相處的時候是舒適的,可以是沒有一點心理負擔,要說他倆剛剛遇見的原因,是因為小王子因為和玫瑰吵架,但是在另外一個地方看到相同的事物,心裡一下子湧現出了對玫瑰的思念,情感一下子得到了釋放,而這個時候狐狸的出現就是他心靈上的另外一個依靠。
  • 《小王子》中的玫瑰、狐狸和蛇,原型是這三個女人,你看懂了嗎?
    《小王子》就是安託萬在流亡期間完成的,也是安託萬生前的最後三部作品之一。提到《小王子》,最常被提及的是狐狸對小王子的那段對話 :對我來說,你還只是一個小男孩,就像其他千萬個小男孩一樣,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樣用不著我。對你來說,我也不過是一隻狐狸,和其他千萬隻狐狸一樣。
  • 《小王子》中最讓人心疼的角色,不是玫瑰,也不是小王子,而是它
    說起《小王子》這個故事,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這本書中情節、內容,而是更關注這本書背後所包含的意義。玫瑰花與小王子之間,因為玫瑰的嬌氣以及傲慢多疑的虛榮心,最終小王子忍受不了了,他決定離開玫瑰去四處遊蕩,只是當他離開玫瑰之後,才漸漸的想起了玫瑰的好。
  • 《小王子》狐狸:心中有愛,怎會可憐?風吹麥浪的聲音會讓人幸福
    那麼,狐狸真的可憐嗎?如果你是狐狸,你會覺得自己可憐嗎?所以狐狸在《小王子》裡到底是怎樣一個角色?小王子離開以後,狐狸未來會怎樣?一、狐狸可憐嗎?心中有愛,怎會可憐?我的觀點是:狐狸不可憐。心中有愛,怎會可憐?
  • 愛與被愛的童話,你還記得《小王子》裡觸動心靈的句子嗎
    他的作品《小王子》更像是一部成人童話,即使是在絕望的時候,依舊有純潔又善良的愛不滅,依舊有浩瀚又璀璨的星空相陪。全書講述了小王子在六個星球探險的奇幻經歷,他愛著矯情又不懂愛情的玫瑰花,放棄了要求小王子馴養他的狐狸,最終被陰險的蛇給咬「死」。
  • 為什麼說讀懂《小王子》是悲哀的?
    第三個星球上,小王子遇到的是一個酒鬼,他在不停的喝酒,小王子問他為什麼要不停地喝酒,他說是為了忘記羞愧,因為他是個酒鬼而覺得羞愧,於是就用不停地喝酒來忘記這件事。第四個星球上是個商人,他不停的數星星,要擁有所有的星星,怎樣才能擁有所有星星呢?
  • 《小王子》:你曾經是誰的小玫瑰,現在又變成了誰的小狐狸
    《小王子》:你曾經是誰的小玫瑰,現在又變成了誰的小狐狸以前有一名作家說,有些書適合不同年齡段的人觀看,因為不同的年齡會有不同的想法,但是小王子這本書適合所有年齡所有喜歡看書的人看,小王子這部電影是根據小王子這本書改編的,看小王子這本書,已經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了,現在再看小王子這部電影
  • 《小王子》狐狸給小王子的成長課: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學習如何去愛
    而五千朵玫瑰花讓小王子發現自己的玫瑰花並非世界獨一無二,或許是暗示著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平凡的,但同時小王子也意識到,即使自己星球上那朵玫瑰花是平凡的,但在他心底裡依然是其他玫瑰花無法替代的,浪跡天涯之後,小王子最想念的依然是她。緊接著狐狸的出場進一步讓小王子堅定了對玫瑰花的愛。狐狸成熟、睿智,他教會了小王子,什麼是愛,並賦予愛儀式,也就是責任。
  • 《小王子》:什麼是愛?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玫瑰支使小王子給她澆水;嫌棄小王子的星球太冷,要求小王子給她裝擋風玻璃。只要小王子稍有怠慢,她就開始責怪小王子。剛開始,小王子心甘情願地接受著這一切,因為愛。可到後來,小王子發現玫瑰很多時候都是隨口一說,而自己卻總是把她的話當了真。
  • 豆瓣9.0分的《小王子》:一本寫給媽媽的書,請呵護好你的「玫瑰」
    他又來到地球,遇到一隻狐狸,最後遇到安託萬。在小王子的旅程中,他最終明白了玫瑰花的多刺敏感,決心回到他的小行星繼續守候她。在這樣一個故事裡,很多人把小王子和玫瑰花之間的感情形容成愛情。的確,嬌滴紅豔又帶刺的玫瑰,確實像極了不懂愛情的年輕時代。但在我眼裡,那朵玫瑰更像是我們的孩子,小王子就是不懂如何和孩子相處的我們。
  • 《小王子》:我見過很多玫瑰,但你最獨一無二
    用現實的話說,小王子對她一見鍾情。但玫瑰也是嬌縱的。她喜怒無常,讓小王子煩惱不已。他們互相愛著對方卻從不表達,最終痛苦地告別。   在此之前,玫瑰對小王子僅有賣弄風情的暗示,從未向王子表達她的真實感情,直到他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