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學齡前兒童體驗式玩具創新設計

2022-01-08 設計雜誌

無錫太湖學院 蔣滿群

摘要:隨著社會環境以及家庭結構的變化,兒童的受關注度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而玩具作為兒童成長過程中重要的「道具」,其發展面臨著極為嚴峻的考驗。中國玩具行業的發展需要「體驗」的設計理念進行創新性的理論指導。文章分析了中國兒童玩具現狀與需求,探討了學齡前兒童玩具體驗式玩具設計的表達形式和設計要素,實踐得出針對城市3~6歲學齡前兒童體驗式玩具創新設計方案。

關鍵詞:學齡前兒童 體驗 玩具設計 體驗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12-0016-04

Abstract:With the change of social environment and family structure,children's attention has reached an unprecedented degree,and toys as an important "props" in the process of children's growth,its development is facing a very severe tes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oy industry needs "experience" of the design concept of innovative theoretical guid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mand of children 's toys in China,discusses the expression form and design elements of preschool children' s toy experience design,and draws an innovative design scheme for the experiential toys of preschool children aged 3~6 years.

Keywords:Preschool children Experience Toy design Experience design

引言

中國作為兒童玩具需求大國和生產大國,自主研發的兒童玩具甚少,提高中國本土玩具設計水平和製造水平,打造國有品牌玩具,提升玩具品質和附加值,成為中國玩具行業的首要任務。中國玩具企業面臨著新的挑戰,而通過對玩具消費者的需求研究,有助於找到新的設計策略。

體驗經濟時代下,需要新的設計滿足市場需求[1]。綜觀國內外行業研究的現狀,結合研究當前社會條件下學齡前兒童對玩具的體驗需求,並對目前兒童玩具各要素進行剖析,以體驗為導向的新的設計理念對學齡前兒童玩具進行體驗設計,成為解決當前我國兒童玩具發展現狀的有效手段。

一、3~6歲學齡前兒童玩具的現狀及需求分析

(一)3~6歲學齡前兒童玩具及體驗相關概念界定

1.學齡前兒童及玩具:

(1)兒童玩具:指專供兒童玩耍的器具。知名兒童教育專家陳鶴琴老師曾說:「玩具是一個廣義的名詞,不僅僅指供兒童玩的東西,凡是兒童可以玩的、看的、聽的和觸摸的東西,都可以叫玩具[2]。

(2)學齡前兒童:目前我國規定兒童入學起始年齡為6周歲,兒童進幼兒園的起始年齡是3周歲左右,即把3~6歲(37~72個月))正式進入小學階段學習前的兒童稱為學齡前兒童[3]。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雖然肢體生長發育較前兩年慢一些,但卻進入了智力發育、習慣養成和品德性格形成最重要的時期。國內外玩具企業把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所使用的玩具,界定為學齡前兒童玩具。因而,3~6歲學齡前兒童即為本文體驗玩具設計的研究對象。

2.體驗與體驗設計:「體驗」,即「親身經歷」[4]。即從自己親力親為的實踐中獲得感受和認知。當人的情緒、體力、智力或是精神狀態,達到某一特定水平,意識就會產生一種美好的感覺,這就是體驗。所謂體驗設計是指設計產品、過程、服務、事件和環境的實踐。在經濟活動中,每個人都是唯一的,與眾不同的;經歷同樣的事件,使用同樣的產品,享受同樣的服務,其經歷和感受都是有差別的。

(二)3~6歲學齡前兒童玩具現狀分析

1.社會和家庭結構的變化,兒童在社會和家庭中佔著主導地位,兒童成為社會的主流消費人群。雖然二胎政策放開,但一個家庭一個孩子還是普遍現象,兒童缺少玩伴。許多家長忙於工作,無暇陪伴孩子;

2.兒童玩具是兒童主要消費品種之一,兒童對玩具的需求不再是基本的物質功能,而是提出更多精神、心理和情感上需求;

3.玩具設計作為產品設計領域的重要部分,需要積極引入新的設計理念,而 「體驗設計」理念可以為中國玩具產業的發展提供全新的理論指導。

當前,我國大多數城市的家庭玩具消費能力較強,但是否購買玩具尚由兒童家長決定。目前市場上的玩具尚存在一些問題,如科技含量低、缺乏教育意義、玩具使用壽命短等缺點,不能滿足現今消費者的需求。社會競爭愈演愈烈,壓力巨大的家長們越來越希望購買能提高孩子智力同時又能夠對孩子起到陪伴作用的玩具[5]。

(三)3~6歲學齡前兒童體驗式玩具設計的必要性

1.玩具的作用:兒童的智力發展與道德品質都將在3~6歲這一時期形成。

(1)玩耍作為兒童的天性,通過玩具兒童可以認識世界。兒童在遊戲活動中,能對自己活動範圍內的人和客觀環境有初步了解,鍛鍊和提高其適應能力;

(2)玩具在兒童之間建立友誼的橋梁。兒童與不同的玩伴玩耍,都可帶來新的刺激和新的經驗,使其在遊戲中學會合作與共享;

(3)玩具是達成溝通的新媒介。家長與孩子在親密有趣的互動中,注意觀察兒童的言行舉止,可以加深對兒童的了解,保證兒童健康正常地成長;

(4)玩具是兒童的第一本無字教科書。孩子在玩耍中,與玩具的互動中鍛鍊了動手能力,增強了做事的條理性,也提高了自信心。對兒童而言,玩具和遊戲是外部世界的縮影,兒童從中了解到外部世界,孩子的好奇心和成就感得到了滿足。

2.體驗對兒童成長的作用:

(1)體驗可使兒童得到一種親身經歷,兒童可全身心去感知、關注、評論、賞析遇到的某一事件、人物或事實,並可形成經驗。通過自身體驗的經歷,兒童可以思考做人做事的某些基本道理,並且將這些體驗轉化為行為習慣。體驗就像催化劑,可以使兒童在體驗過程中,通過感官、行為、思考等各種途徑,感知過去的經歷,以喚起既有的經歷去產生新的經驗,升華為個性化的認知。

(2)通過切身體驗,兒童可以了解生活、自然、社會、甚至藝術美,培養兒童的審美觀念,促使兒童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

(3)體驗能使兒童更好地認識生命、自我、他人以及萬事萬物的關係,從而激發兒童各種情感的認知和轉換。好奇是學齡前孩子的本能,「聽到的不如看到的,看到的不如摸到的,摸到的不如做到的」,體驗能夠幫助兒童更好地對新事物進行理解,從而產生深刻的印象,更能使兒童得到認知的成就感,以及培養起其對學習的興趣等。

二、3~6歲學齡前兒童體驗式玩具設計的表達方式與設計要素

(一)學齡前兒童體驗式玩具設計的感官表達方式

兒童認識世界始於感官。感官刺激可分為視覺、觸覺、聽覺等,通過感官,兒童從外部世界獲取信息,並且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完善心智。感官體驗是體驗設計的關鍵因素。實踐證明,越是對人體感官刺激強烈的產品信息,越是容易被人體感知。因此,在玩具設計時,優先考慮對兒童的感官刺激,可以增進兒童與玩具的互動,使兒童具有身心愉悅感。

1.視覺體驗:從外界獲取的信息,有80%~85%靠視覺行為。對兒童產生視覺刺激的因素最主要是體現在色彩和造型兩方面。色彩是兒童玩具設計中視覺體驗的第一要素。研究表明,色彩在人對產品形成的第一印象中佔60%。可以說,色彩可以直接影響玩具體驗性的發揮。根據心理學研究,兒童的色彩心理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從兒童喜愛的顏色(如圖1),表明兒童喜愛的大都是純度高、明亮、清晰,在心理上感覺活潑愉快的色彩。在兒童眼裡,世界是高亮的,5歲兒童的美術作品中(如圖2),採用大面積的明亮色彩來表現物體。玩具體驗設計時,應通過色彩視覺刺激,給孩子創造深刻的體驗。

2.觸覺體驗,消費者通過觸覺,可以了解到產品的手感特徵和基本用途,觸覺是對產品材質上的體驗。如人在摸到不鏽鋼等金屬材質時,會有冰冷、光滑的感覺;摸到毛絨等材質時,會有溫馨、溫暖的心理感受;主體在不同情境下觸摸到相同的材料也會產生不同的心理體驗。如在冬天摸到毛絨玩具,會覺得很舒服,摸到金屬材質的物體會覺得寒冷;相反在炎熱的夏天摸到毛絨玩具,會覺得很躁熱,反而很渴望金屬材質那種冰涼的體驗。

3.聽覺體驗,聽覺是人類獲得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許多現代設備會以燈光和聲音為信號或報警,用來提醒即將發生的事件,把注意力吸引到重要的事件上去。影視場景中,開門時鑰匙轉動的聲音,玩遊戲時的音效,敲擊鍵盤的聲音,點擊滑鼠的聲音,都給觀眾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給人一種滿足感。汽車門上鎖時候的「咔嗒」聲,手機電話掛斷的「嘀」聲,電飯鍋飯熟了跳轉到保溫狀態的聲音,煤氣灶開關旋轉到閉合狀態的聲音,都標誌著一個階段的結束,是提示使用者可以進一步動作的一種反饋。因此,在兒童玩具設計中,在保證舒適的情況下,有意識地加入一些有趣的聲音,可以促成兒童的美好體驗。

總之,設計師在設計玩具的時候需從視覺、觸覺、聽覺等全方位進行設計,突出產品完美的整體和細節,從而與兒童消費者的感官上產生豐富的交融,創造良好的感官體驗。

(二)探究3~6歲學齡前兒童體驗式玩具設計要素

1.玩具體驗設計的功能性

產品功能是指產品的功用、效能及可以達到的目的,是產品與使用者之間的基本紐帶。玩具的功能包含玩具的娛樂功能和教育功能,即指玩具所具備的使用價值。 

(1)玩具的娛樂功能是最基本功能,即玩具的遊戲性、玩具的「玩」法。學齡前兒童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但做事專注力不足,缺乏耐力。在進行玩具體驗設計時,需注意玩具的玩法與規則,用獨特、新穎的「玩」法能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和激發兒童的興趣,同時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和想像力。如在設計棋類玩具的時候,設置多種遊戲規則,通過多種方法或路徑贏取比賽,設置不同人數可玩的狀態,既能激發兒童的好奇心,又能刺激注意力的集中,使兒童體驗多種方法實現目標的樂趣,達到培養勇於實踐和創新的目的。

(2)玩具的教育功能是指玩具因素對兒童身心發展的促進作用,是玩具「天生的」屬性,是促成消費的內因所在,其實現的前提是玩具具有娛樂性。在進行玩具功能設計的時候,設計師需要充分了解兒童教育的原理機制,即如何用功能設計促進兒童某方面能力的培養(如圖3),一款益智填數格的棋類遊戲,以數獨作為題型的基礎,添加「+」、「-」、「×」、「÷」、「﹥」、「﹤」等一系列運算方式,配以顏色為單位,在數字格中確定彼此的關係。同時具備配套的棋譜和配件。該玩具抓住數獨的特點,致力於培養兒童的長時間注意力和發展邏輯思維能力,集玩具的娛樂性和教育性為一體,突出了兒童玩具體驗設計的功能性。

在兒童玩具功能設計中,娛樂功能是第一位的、全方位的,形式和內容,都要「寓教於樂」。兒童在使用玩具的過程中,接受新的知識,增強判斷、推理、分析、綜合的能力。讓兒童在與玩具互動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增長本領,才是最好的玩具和最好的教育。

2.玩具體驗設計的安全性

安全性對於玩具來說是人本設計的基本理念, 是玩具消費者在購買玩具時考慮最重要因素之一[6]。玩具是和兒童零距離接觸的,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尤其是3~6歲是充滿好奇心的年齡,身心發育還沒成熟,如果玩具本身存在潛在危險,就會對兒童造成傷害,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如一些戶外的大型遊樂設施 ,因為劣質,造成兒童的肢體傷害;某些價低質劣的紙質玩具和玻璃玩具造成過兒童的五官豁裂;一些男孩子喜歡的槍類玩具,因子彈不符合發射標準而造成眼睛的傷害;細小的珠子或玻璃球塞進耳鼻或者喉嚨,使兒童產生窒息的危險。加強兒童玩具設計的安全因素,減少意外傷害,是玩具設計師的義務。如在玩具外形結構上,設計要圓滑且無尖銳稜角,因為觸感尖銳兒童會感覺神經緊張,從而產生不愉快的感覺[7];相反,柔軟的觸感使孩子神經放鬆,感覺安穩舒適。

其次,玩具的材料使用必須安全,如果材料本身不安全,含有有毒物質,會對兒童造成身體上的不良影響,有的甚至會造成生命危險。因此,進行兒童玩具設計的時候,設計師要預先了解材料的性能,一定要採用健康的材料進行設計,避免對兒童的身體產生潛在危害。

3.玩具體驗設計的生態性

(1)兒童玩具體驗設計的材料選擇與管理要符合生態要求。對玩具材料的選擇不僅要考慮材料的使用條件和性能,還必須了解材料對環境的影響。採用健康的材料進行創新,達到沒有汙染、沒有毒害的狀態。材料的生態性與安全性目標一致,設計師要預先了解材料的性能,避免對兒童的身體產生潛在危害。材料以生態材料為主,滿足可回收利用、對兒童健康有利、環保等外部條件。

(2)兒童玩具的設計思想上要注重延長玩具的使用周期,一種玩具可供多個年齡段玩耍,玩具可以隨著兒童的成長而「成長」,減少廢棄。設計師在玩具設計的初期要充分考慮可拆卸性設計,要使玩具結構易於拆卸,方便維護,並在報廢后能夠重新回收利用,考慮到材料的可回收性[8]。嬰兒從出生到成長過程中,隨著身高的變化,需定期更換床的尺寸。目的為減少浪費,增強實用功能,延長產品使用周期的兒童多功能組合床,設計由三部分組成,每部分可單獨使用,組成多種形式,桌子、立櫃、嬰兒床……嬰兒床可以打開來變為一款木質長椅,所有部件合起來則是一張大床。實木的材質環保耐用,體現了綠色設計理念(如圖4)。

4.玩具體驗設計的適齡性

適齡性是兒童玩具最基本的原則。玩具的設計和生產都有嚴格的年齡分段。3~6歲(37個月以上)的兒童,處於幼兒園階段,他們的生理變化雖然較12個月以內的嬰幼兒變得緩慢,但是心理的需求更加微妙,對認知的發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對玩具的需求更高。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玩具的數量、式樣、玩法都需要變化,以適應兒童的適時需求。通常,玩具的包裝上都有標註使用年齡段,一般3歲和8歲是兒童玩具設計的兩個分界線。依據3~6學齡前兒童生長周期的生理心理髮育特點,可參考以下內容作出適當調整:

(1)3~4歲的兒童是增強手部小肌肉的力量和穩定程度的關鍵時期,可提供給兒童類似過家家遊戲玩具和配套搭配觸摸型玩具。訓練肌肉大動作的協調性及平衡能力,則可安排兒童騎行踏板車訓練,此外,可進行一些數字遊戲;

(2)4~5歲階段的兒童是培養耐性及手部操作穩定度的關鍵時期,一些具有三維空間思維能力的玩具,可用來刺激孩子發揮想像力;

(3)5~6歲的兒童是手部精細動作發展訓練手指穩定性及肌肉力量的關鍵時期,可供給橡皮泥、積木、穿珠子等鍛鍊創造力及想像力、訓練反應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的組合型玩具。

5.玩具體驗設計的造型要素

產品造型是帶給消費者的第一印象,在進行玩具造型設計時,要不斷地追求創造性的美感,同時還要通過形態來傳達兒童個性特徵。產品的造型因素既帶給兒童視覺上的衝擊,又帶來了不同的體驗。對於學齡前階段的孩子來說,直觀、生動、圓潤、有整體感的造型會讓他們覺得有親和力。

(1)卡通造型

卡通形象的玩具一直受到孩子們的追捧,兒童之所以喜歡這種類型的造型,是跟他們心理和生理上的歸宿感分不開的。卡通造型擅長用誇張的形象表現人物內在的健康和快樂的精神,增強感染力和生命力。學齡前兒童通過直覺思維和情感來思考,他們喜歡形象直觀的玩具。卡通風格的玩具,在造型方面通過卡通化設計來表達,在功能和細節的設計上,利用卡通形象的局部特徵,進行玩具的功能性設計。這樣的設計形式,既迎合兒童的喜好,又符合產品兒童的認知水平,讓兒童在使用玩具時,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控操作。

如迪士尼公司經營的卡通形象的兒童產品,以迪士尼快樂的卡通

文化為指導,以迪士尼經典動畫形象及故事場景為原型,通過各種藝術手法將迪士尼經典形象、動畫場景植入家具、家居、玩具等產品,把經典人物最優秀的品質傳給孩子,從小培養孩子健康、快樂的人格特徵,並發散出迪士尼公主等多個子品牌,獲取了巨大的商業價值。

(2)傳統(民俗)文化元素

設計是為了創造承載在產品中的文化價值,並向廣大消費者傳達此種文化價值。兒童玩具設計作為產品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義務去傳承和發揚中國民俗文化。中國擁有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形式豐富多彩[9]。民俗文化最貼近人們的生活,也與兒童在生活方面緊密相聯連,並以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存在於兒童生活當中。在兒童教育中,現代元素往往忽略兒童生活中蘊含的許多與民俗文化有關的、有價值的文化資源,從而缺失了對孩子進行民俗文化薰陶的機會。越是具有民族性質的設計越是國際化,原生態的文化體驗,能給更多的人長久而深刻的印象。事實上,很多民間玩具的題材均與中國的民間民俗文化有關,而且深受兒童的喜愛(如圖5)。在設計兒童玩具的時候,吸取民俗文化中具有特色元素和經典色調,表現玩具的內涵。在設計創意中保持本國文化中特有的精神氣質,與現代的工藝和設計理念相融合,將玩具打造成陶冶兒童情操的藝術品。

三、3~6歲學齡前兒童體驗式玩具創新設計實踐

本設計充分考慮兒童的消費心理需求,滿足兒童對玩具的體驗需求,讓兒童在使用該玩具時保持著高品質的體驗。以用戶為導向,為3~6歲的城市學齡前兒童玩具的體驗提供優良的解決方案。

(一) 設計概念企劃

本設計結合經典童話故事《綠野仙蹤》,展開主題性設計。通過棋盤把童話故事裡4個主角整合到一起,四個角色分別代表4顆棋子,每個角色符合故事人物特點的造型,賦予不同的性格和特點。渴望親情而勇敢自信的多夢茜,沒有自信喜歡嘮叨的稻草人希望自己擁有聰明的大腦;沉穩木訥的鐵皮人想擁有一顆充滿愛的心;外表兇猛內心懦弱的小獅子,渴望自己擁有膽量。針對兒童喜愛的玩具類型及渴望擁有的體驗形式進行深入設計,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體驗,充分考慮「寓教於樂」的重要性,使家長和兒童在使用玩具的時候,身心都得到了徹底的舒展和釋放。當兒童獨自玩或和夥伴玩的時候,都可以得到精彩的體驗。體驗配以智能感知系統,不同的單體根據設定,具備各自的功能,合在一起又可以組合成不同遊戲方式。模塊的組合方式,擴大了兒童的選擇面,雙贏的遊戲規則讓兒童懂得互相謙讓和互相幫助(如圖6、7)。

(二) 「綠野仙蹤」玩具設計對於體驗的創新性展示

1.在造型上憨態可掬,圓潤具有親和力,考慮了對兒童的安全性,同時也符合兒童的喜好;

2.在功能和結構設計上,人物角色身體的關鍵部分,如多夢茜的蝴蝶結,稻草人的鼻子,就是操控的按鍵,不造成任何結構的浪費;

3.在色彩上,採用對比鮮明的紅黃藍綠原色為主色,充分考慮兒童的色彩心理;

4.在材質上,考慮了足夠的安全性,採用對無毒塑料PP(碳酸聚酯),該材料硬度適中,抗摔度高,非常適合用於兒童玩具的製作。各種互動性的發聲交流,讓兒童隨時領會指令的同時帶來聽覺上的體驗;

5.將童話故事《綠野仙蹤》中的人物角色和內容融入到具體的設計當中。選用勵志兒童題材故事,玩具的使用過程與主題的背景有呼應,多夢茜想回家,遇到困難,與稻草人、鐵皮人和獅子,從陌生人到好朋友,共同努力渡過難關,相互團結,幫助,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心願。該設計體現了謙讓合作的重要性,從小培養兒童的團隊合作精神,讓孩子體驗到合作的力量,從而對人格的培養起到幫助。該玩具具有孩子單獨玩、和父母一起玩,和夥伴一起三種功能模式設計,強調互動參與性(如圖8、9)。

結語

隨著社會不斷前進,兒童的需求也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兒童提出主動的多方位體驗需求[10]。當今社會的學齡前兒童,缺少的不是玩具,而是一個玩伴。因而設計師在進行兒童體驗式玩具設計時,要力求表現玩具真實、美觀的一面,色彩求真,形象求準。在進行3~6學齡前兒童玩具設計時,引入體驗設計因素,經過精心設計的玩具必然能勾起孩子的好奇心。那些設計精巧、功能適度、外觀美觀、富有文化內涵、安全環保的兒童玩具,將成為孩子們心目中最有魅力的「朋友」。

無錫太湖學院橫向科研項目,項目編號:17WURD007

參考文獻

[1] B.約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爾摩 .體驗經濟 [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07.

[2] 馬萍 . 以學齡前兒童遊戲行為為中心的交互式玩具設計研究 [D]. 江南大學,2008.24.

[3] 周念麗 .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 [M].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04.

[4] 徐超,劉軼婷 . 產品體驗與設計應用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前言.

[5] 馬亞運,吳鳳林,畢飛芳 . 針對學齡前兒童的親子玩具研究與設計[J].包裝工程,2016,37(22):173-176.

[6] 王雁琳 . 學齡前兒童布藝玩具益智性設計的應用研究 [D]. 中原工學院,2017:27.

[7] 周莉 . 基於體驗設計下的兒童沐浴水溫提示儀設計研究 [D]. 湖北工業大學,2009: 20.

[8] 蔣滿群 . 綠色設計理念在兒童產品設計中的應用方式研究 [J]. 設計, 2017, (03):14-16.

[9] 張萍芬 . 宕昌藏族民俗文化變遷研究 [D]. 西北師範大學,2012:14.

[10] 候元琦,許懋琦 . 信息化背景下學齡前兒童玩具設計研究 [J]. 設計,2017,(11):103-105.

摘自《設計》雜誌2017年12月刊(上半月)

相關焦點

  • 學齡前兒童的玩具到底該怎麼選?
    作為一個輕度購物狂,每每在給孩子買玩具這件事上,我表現的非常理智。第一,精挑細選,控制玩具數量。第二,還是精挑細選,嚴控玩具質量。  現在的兒童玩具五花八門,那麼,學齡前的孩子面對海量的玩具,到底該如何挑選呢?我們不妨按照各種玩具的功能,給它們做個分類:  如各種類型的球、可以推動或拖拉的車、可以爬行的隧道、跳繩。
  • 學齡前兒童 學齡前兒童是什麼意思
    學齡前兒童9月份了,又是一年開學季,很多小朋友都要進去學校學習知識了,3-6歲兒童教育是很重要的階段,一般是在幼兒園度過的,學齡前兒童教育當然也是很重要的了,那麼,學齡前兒童是幾歲?來了解一下吧。學齡前兒童是幾歲學齡前兒童指:尚未達到入學年齡的兒童。
  • 學齡前兒童怎麼培養編程思維
    學齡前的孩子怎麼學編程呢?」我認為即使未來不做程式設計師,面對即將到來的機器人時代,孩子們熟悉編程思維,學習一些編程基礎也是非常必須的。針對5、6歲的學齡前兒童我推薦實物編程機器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處在具象思維階段,通過實物來理解和學習編程,更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
  • 學齡前兒童3-4歲的發展
    關鍵點學齡前兒童在3-4歲內的發展有很多事情要做。
  • 【科普】學齡前兒童(3至5歲)篇
    學齡前小朋友所經歷的每一件事情,對他們來說都是全新的體驗。
  • 學齡前兒童 學齡前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
    學齡前兒童1、求知慾強:愛學習,有各種各樣的興趣,注意力比較穩定,善於把開始的事一直做到底。2、富於友愛感:愛和其它小朋友一起玩,玩時能友好相處,善於把自己的願望與集體相結合。3、愛勞動:自主能力強,穿衣、吃飯都要求自己做,主動幫成人做事。
  • 淺析《奧莉薇不想當公主》:探究學齡前兒童「自我意識」的養成
    今天我就想通過《奧莉薇不想當公主》這本繪本,和家長們談一談學齡前兒童"自我意識"的重要性。一、《奧莉薇不想當公主》:讓孩子成為甜甜的公主,也能成為獨立的女王"寶貝兒,"爸爸說,"你永遠都是我的公主啊!"
  • 項目式學習:我的玩具我做主
    夏日荷花撲面香,玩具改造巧手忙。玩具是孩子們的好朋友,這個假期,我們根據二年級孩子的生理、心理、年齡特徵,設置「走進玩具天地——我的玩具我做主」專題探究之旅。讓孩子們跟著「深度學習導航」,自主完成探究活動。讓我們一起去感受孩子的那份快樂和智慧吧!
  • 以碰碰狐系列IP為例,如何撬動1億人群的學齡前兒童市場?
    或許很多人還沒有察覺到,但事實就是在2020年的如今,學齡前兒童經濟有了越來越廣闊的市場。根據易觀數據顯示,學齡前兒童市場發展迅速,2015年市場規模為504.4億,而到了2019年,這一規模已經增長到833.9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3.4%,增長穩定且高速。 不過這也並不令人奇怪。
  • 學齡前兒童生長發育快,繼續飲奶很關鍵!
    據有關研究顯示,我國兒童飲奶狀況不容樂觀,從而直接影響其營養攝入和健康成長,為了保證寶寶的健康生長發育,我們推薦學齡前兒童應繼續喝奶,並養成良好的喝奶習慣!學齡前兒童繼續喝奶,有益身體健康學齡前兒童生長發育迅速,對蛋白質和鈣的需要量高,奶類營養成分齊全、易於消化吸收、營養價值很高,是優質蛋白質和鈣的良好食物來源。
  • 美國的學齡前小孩都玩什麼玩具?答案你一定想像不到哦
    今天上午鄰居帶著孩子來曬太陽,倆孩子就一起玩這個娃娃,玩了一會就不會響了,只能扔在玩具堆裡。結果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知道玩具堆七八個娃娃。鄰居就感嘆說:「現在的孩子真的好命,玩具這麼多,我們小時候自己縫個布娃娃都能玩幾年,還晚上抱著睡的那種。」我說:「關鍵是現在的玩具質量差啊,玩不了多久就破了,簡直是最大的消耗品啊」。
  • 學齡前兒童發育特徵及營養需求,你知道多少?
    2000年《中國居民食膳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推薦3—6歲學齡前兒童總熱量供給範圍是5439—7113JK/天(1300—1700kcal/天),其中男孩稍高於女孩。詳細見下表2.蛋白質學齡前兒童體重每增加1kg,體內就要合成160g新的蛋白質,以滿足身體細胞、組織增長的需要。
  • 義大利5種時尚配色設計,MUtable玩具桌讓孩子「規矩」玩遊戲
    每個家長都知道,對學齡前兒童來說,玩具桌是他們童年中必不可少的設備。
  • 探究式實驗設計|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冉冉新星
    高中化學實驗多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僅起到配合作用,被動接受大於主動學習,探究性實驗旨在打破這一固定常態,將課堂還給學生,以獨具趣味和創新性的探究形式來進行化學實驗課堂的重組,提升了學生的自主性和參與性,從觀察、學習、思考到設計完成的過程中掌握化學基礎常識,提升動手實踐能力和化學學科素養水平。本文將從探究式實驗的本質出發,對其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作用進行研究和闡述。
  • 學齡前兒童營養全解讀 附營養餐推薦
    ,從3歲起,寶寶踏上成長新階段,各方面機能進入快速成長期,尤其是學齡前兒童,他們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相對高於成人,科學合理的營養不僅有益於他們的生長發育,對寶寶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將為他們日後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 我國學齡前兒童遠視儲備嚴重不足!
    「在做好中小學生近視防控同時,要特別重視幼兒近視防控,因為現在學齡前兒童普遍遠視儲備不足 學齡前兒童遠視儲備不足 遠視儲備的下降,就是近視的早期預警信號。根據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視力普查數據,我國幼兒園(六歲組)近視率為14.5%,這其中還不包括暫未近視但遠視儲備已明顯不足的幼兒。
  • 學齡前兒童學英語,沒有優質學習資源如何進行
    學齡前兒童學英語,沒有優質學習資源如何進行 2020年12月23日 11:4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學齡前兒童學英語,沒有優質學習資源如何進行?
  • 杭州玩具巧手星科技創新益智兒童品牌
    巧手星玩具品牌定位於「專業一站式優質玩具消費升級平臺」,巧手星志在讀懂每個中國孩子,不僅為孩子的生活建造一個平臺,更為孩子的童年留下一段快樂的時光。通過對益智領域、動手領域、娛樂領域三大板塊的打造,巧手星網羅全球設計師資源,深入研讀各年齡段兒童數據,以愛心、匠心、責任心,開發出真正適合中國孩子的玩具產品,成為孩子的快樂伴侶,讓孩子開心,父母滿意。正因如此,巧手星才會自信地喊出:「因為愛,來這裡!」
  • 學齡前兒童體操蹦床興趣班
  • 汕頭澄海玩具廠巧玩家緊跟需求創新設計
    本網12月21日訊 汕頭澄海玩具廠巧玩家緊跟需求創新設計。隨著二胎政策的不斷開放,國內未來幾年又將迎來出生高峰期,與兒童有關係的產業又帶來了很好的創富機遇。作為國內知名的兒童智能玩具品牌,巧玩家兒童玩具成為了首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