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之日,蘇軾將平生豁達之氣寫進這首詞裡,開篇3個春字驚豔了

2021-01-10 美詩美文

盼來盼去,終於盼來了立春。作為24節氣之首,立春對中國人來說向來有特殊的意義,而2020年這個立春對我們來說顯得格外重要。「立春」的「立」是開始的意思,冬天要過去了,春天要開始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一天其實適用的地域僅是位於北回歸線上的嶺南地區,從氣候上來說,我國93%的陸地面積上還是嚴冬。

這麼說或許有些掃了大家的興致,但對於這93%的地區來說,春天就是一種希望,不出數日春姑娘終將緩緩向人們走來。立春是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春來秋去,一如人生的起起落落,不變的是心中藏著的希望。在這個特殊的立春,筆者給大家分享一首蘇軾的立春詞,詞名《減字木蘭花·立春》。

900多年前的那個立春,對蘇軾來說正是人生最艱難的時候。60多歲的他被貶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從20多歲名滿京城開始,蘇軾的人生很少有順遂的時候,但他卻硬是將本該滿是悲歌的一生過成了一場生命的盛宴。在人生最難的時候,蘇軾將平生豁達之氣寫進了這首絕美之作中,一字一句安慰了世間多少失意,讓我們來品一品:

《減字木蘭花·立春》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捲起楊花似雪花。

詞的上片開篇就是3個「春」字,每次讀來一片春牛、春杖、春風三春立馬浮現在腦子裡,湧至心間。「春牛春杖」是古代立春的一個習俗,當時百姓會在立春時造土牛,農人會持著犁杖,輕輕打著土牛,這就是所謂的「打春」。「無限春風來海上」則由春俗寫到春風,承上啟下引出對春神的祈求。上片最後一句是虛寫,希望今年的桃花能紅得似火。在這上片中,詞人共用了4個「春」字,抒寫了自己對春天的無限嚮往。

詞的下片酒後的詞人,被春風吹醒,眼前是農人家立好的春幡和彩勝。古代民間在立春時有在門口插上春旗的習俗,詞人醉眼看旗,春幡春勝別有一番情致。最後的落筆是全詞最妙的部分,明明這就是海角天涯的荒野之地,明明眼前還無百花齊放,但豁達的蘇軾卻仍找到了能寬慰自己的楊花。若說這就是天涯,又怎會有這似雪的楊花相伴,人們又怎會如此渴望春天的到來?

這首詞通篇都在詠雪,一連7個「春」字的使用,讓全詞充滿著朝氣。誰能想到,這是蘇軾在人生最難的時候寫下的作品?得意時,蘇軾的詞是「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狂得沒有邊際;失意時,蘇軾眼中是「捲起楊花似雪花」,豁達得令人服氣。2020年的立春,或許你和筆者一樣也在家裡宅著,但窗外樹枝上的新芽就在咱們心中,一如當年安慰了蘇軾的楊花。一切終將過去,美好的春天在等著我們,這首蘇軾的立春詞,希望能給您帶來一絲溫暖。

相關焦點

  • 蘇軾為何叫東坡?這首有趣的詞,道出東坡的來歷,最後6個字驚豔
    或許有人不喜歡蘇東坡發明的東坡肉,覺得它太油膩;又或許有人不曾去過那幾個叫東坡的地方,覺得都是小沾了蘇軾的光而已,但卻沒有人不愛這個大才子蘇東坡。他的豪放,他的婉約,他的幽默,他的豁達,寫進了他的詞,更留在了他一生被貶的14 個州縣縣誌裡。余光中老先生曾表示,如果有可能,他不要和不負責任的李白玩,也不要和一生悲苦的杜甫玩,只要和這個有趣的蘇東坡玩。
  • 蘇軾最狂傲的一首詞,開篇7個字大氣磅礴,最後一句霸道無比
    蘇軾,號東坡居士,人稱蘇東坡,他的才華可以與李太白相提並論,兩人性格也非常相似,瀟灑、樂觀和放蕩不羈。李白的狂,在很多作品裡都有體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就是如此。「十步一殺人,千裡不留行」,也能看出李白到底有多狂,畢竟他有這個資本,不用刻意低調,否則就配不上謫仙人之稱號了。
  • 蘇軾很經典的一首詩,開篇的第一句就令人驚豔,整首詩都是名句!
    唐詩和宋詩其實是有區別,前者更多的還是偏向於哲理,而後者更多的還是側重於抒情,蘇軾的詩不僅很抒情,同時哲理也很深刻,今天筆者要與大家分享蘇軾另一首經典之作,也就是這首《和董傳留別》,這也是蘇軾眾多作品中比較有趣的一首詩,通篇寫得很抒情,也很是深刻,而且僅僅是開篇的第一句,那就是令人驚豔。
  • 不知名網友為廣場舞大媽寫了首《江城子》,開篇就驚豔,大寫的服
    民間的詩詞高手們,總是有各種奇思妙想,讓大家見識到中華漢字之美。 大學小夥子高龍,寫了首《桔子》,「我是春天裡出生的綠皮野獸,在秋夜裡悄悄吞下十瓣月亮」,只有短短24個字打敗2.6萬首作品,拿下大學生短詩大賽大獎。
  • 這首詞可媲美蘇軾的《念奴嬌》,氣勢磅礴很有韻味,一定要讀一次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氣勢磅礴,開篇第一句「大江東去」,便是讓人感受到那蘇軾獨特的才情,整首詞意境高遠,每一句都是經典,不僅抒情,同時還充滿了哲理,有著蘇軾對於人生的理解,這首詞放在《全宋詞》裡,那也是可以排前五。而且這首詞還常年收錄在課本裡,成為了大家最為熟悉的一首宋詞。
  •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僅開篇14字就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僅開篇14字就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在中國古代很少有以文才而名垂青史的女子,而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譽,她是詞中之大家。明代文學大家楊慎在《詞品》中寫道:「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
  • 蘇軾霸氣的一首詞,開篇7字便令人振奮,豪情壯志,堪稱千古絕唱
    蘇軾霸氣的一首詞,開篇7字便令人振奮,豪情壯志,堪稱千古絕唱宋熙寧八年(1075年),蘇軾38歲,任密州知州,距他自請外放離開京城已四年有餘。是年冬,蘇軾作新詞《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 蘇軾被貶海南,作一首描寫春光的絕美之詞,詞中含有七個「春」字
    下面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詞,就是蘇軾在海南時期融入民歌風格創作的一首「立春詞」。一、《減字木蘭花·己卯儋耳春詞》賞析《減字木蘭花·己卯儋耳春詞》——北宋·蘇軾春牛春仗,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
  • 蘇軾白天睡覺晚上看書,抓破腦袋寫此詞,其中一個字道盡平生灑脫
    但是要論誰能夠擔得起「宋詞一哥」的讚譽,則非蘇軾莫屬了。蘇軾的文風縱橫恣意,所涉獵題材也是頗為廣博,用詞更是豪放。雖然蘇軾一生所做詞作中灑脫悠閒之作不在少數,就像「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但是這樣的灑脫休閒之作很多都是在「烏臺詩案」以後所作。當時的蘇軾已然是仕途渺茫,他的灑脫悠閒中有多少是真的又有多少是無奈之作,還真不好說。
  • 李煜《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仿寫,開篇3字驚豔世人
    他被譽為"千古詞帝",他的詞每一首都是經典,也迎來眾多詞人的爭相模仿。李煜在宋朝建立不久之後便投降,被囚禁在了深宮當中,在這一段無比簡單的日子裡,作出了《相見歡》這首詞,以表自己滿腹愁苦之情。比如馬致遠《天淨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樹昏鴉"就在名詞的使用和堆砌上和李煜詩中的經典之句有異曲同工之妙,將詞人心中孤寂冷清之感描寫的淋漓盡致。
  • 當你陷入困境時,讀一讀蘇軾這首《定風波》,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蘇軾的一生坎坷,尤其是在仕途上接連被貶,很多人都笑稱蘇軾不是在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這首《定風波》便是蘇軾到黃州時途中偶遇大雨,所有人都沒有帶雨具便四處狼狽的躲雨,但唯獨蘇軾自己氣定神閒,並為此寫下了這首《定風波》。
  • 蘇軾的這首新婚詞,通篇抄襲別人的詩句,卻成為千古佳作
    成婚後不久,就寫下了這首《南鄉子集句(寒玉細凝膚)》: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冶葉倡條遍相識。淨如,豆蔻花梢二月初。年少即須臾。芳時偷得醉工夫。羅帳細垂銀燭背。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南鄉子是詞牌名,集句這是這首詞的題目,而且是有特定含義的。
  • 蘇軾很經典的一首詞,開篇3句就美到心醉,最後10字如今家喻戶曉
    在人人都不是蘇軾的背後,蘇軾身上的精神,已經在一千年的漫長歲月裡融入進了中華民族的骨血,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的讀到蘇軾的詩詞、聽到蘇軾的故事,也就潛移默化地受到了蘇軾的影響。【條分縷析】這首詞最早是不打算做賞析的,因知道自己的水平不夠,亂分析一通只會破壞了詞本身的美感。在我眼中,這首《臨江仙》就如一個精雕細琢的藝術品,不該經受任何的磕碰和玷汙。然而見到許多人喜歡這首詞,也忍不住想要將自己的一些理解寫下來,僅此而已。
  • 高手認為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有錯字,建議改個字,說得過去嗎
    這是一個頗有意思的問題。多年來,關於有些詩詞名句是否合理的問題,很多網友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唐代詩人盧綸的「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就一直有人覺得寫得有問題。大雪天怎麼可能會有大雁高飛呢?不只是一些網友和學生覺得不妥,當年數學家華羅庚也曾提出過質疑。這一點,小美在前幾期中已經和大家討論過了,盧綸這詩極有可能是虛寫。
  • 蘇軾的這首楊花詞美輪美奐,詞意情景交融,將惜春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章質夫給蘇軾寄來的這首《楊花詞》:一來表達對蘇軾的慰問之情;二來這首詞也是章質夫逞才露思的詞作;三來章質夫在詞中表達了自己辭家巡按之際的離情別思。 章質夫的原詞如下: 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柳花飄墜。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閒趁遊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這首詩的開篇便是千古名句,結合唐朝詩人溫庭筠《更漏子》中的「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滴到天明」,以此來抒發自己的被貶和分離的愁苦心緒,後一句的「無覓處」三個字更是點睛之筆,表達出蘇軾此時的心境早已今非昔比。
  • 蘇軾寫了首很是肉麻的詞,連用四句名言,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
    三位王姓女子中,王弗是他的原配,也是一生摯愛,那首《江城子》就是為她而寫,這大概這就是應了那句話:你走後,我愛上的人都是你!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蘇軾為王弗寫的另一首詞,有人說這是蘇軾最早開始嘗試填詞之作。
  • 歐陽修為潁州西湖寫的一首詞,從開篇美到尾,驚豔千年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安徽潁州也有一個西湖,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曾為它寫下十首《採桑子》,以清麗婉轉的語言,寫盡西湖之美。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其中的第七首,從開篇美到尾,驚豔千年。許渾、晏殊、宋祁、蘇轍、蘇軾等等,都曾在此留下筆墨。而最為出名的就是歐陽修的這十首《採桑子》,每一首都以「西湖好」開頭,將詞人對於西湖山水的熱愛寫到了極致。
  • 王安石的這首詩被嚴重低估了,開篇驚豔,結尾耐人尋味
    論詩歌,成就最高的一定是唐朝,這一點毋庸置疑,而宋朝雖然是詞的天下,但也有不少詩作流傳。蘇軾就不用多說,他的很多詩歌同樣膾炙人口,而以黃庭堅、陳師道等人為首的「江西詩派」,是兩宋影響最大的詩歌流派。這三人在詩歌上都頗有成就,但是嚴羽卻認為王安石更勝一籌。
  • 蘇軾被雨驚醒,寫給弟弟蘇轍的一首詞,開篇7個字,便是經典名句
    宋代大文豪蘇軾,是個對宋代詞壇影響深遠的大詞人。他的詞一改之前婉約之風,豪放快意,煥然一新,獨樹一幟。蘇軾認為,無論是風景還是詠古,傷情還是愛國,都無不可入詞。詞應該和詩一樣,包羅萬象,隨心而詠。當時蘇軾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自求外放,多次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終不可得。中秋時節,蘇軾在密州為官,歡飲達旦,他想到的首先就是遠方的弟弟。而今天要講的這首《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光看名字,便一眼可知,這首詞也是蘇軾寫給蘇轍的。